1 / 32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实践与探索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实践与探索.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 2013年7月. 河南省概况. 总面积 16.7 万平方公里,涉及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其中山丘区面积 7.9 万平方公里。. 河南省概况. 总面积 16.7 万平方公里,涉及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其中山丘区面积 7.9 万平方公里。. 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全省原有水土流失面积 7.04 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面积 6.06 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 0.98 万平方公里。. 河南省概况.

barn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实践与探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实践与探索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 2013年7月

  2. 河南省概况 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涉及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其中山丘区面积7.9万平方公里。

  3. 河南省概况 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涉及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其中山丘区面积7.9万平方公里。 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全省原有水土流失面积7.04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面积6.06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0.98万平方公里。

  4. 河南省概况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截止2011年底,河南省土壤侵蚀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全部为水力侵蚀。 单位:万km2

  5. 河南省概况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截止2011年底,河南省土壤侵蚀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全部为水力侵蚀。 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4.10万条。 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为3.10万平方公里,淤地坝1640座。

  6. 近三年监测工作

  7.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行 2009-2011年,按照水利部水保司、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安排部署,我省组织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围绕此项任务,我省开展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行 1、依托水保试验站(所)合理布设监测点,为我省监测点建设、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济源水保科研所 (老站址改建为监测站) 豫-1鲁山县迎河小流域综合观测站自然坡面径流场 豫-3嵩县胡沟小流域控制站大断面

  9.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行 2、加强管理和督导,落实设计、严格管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

  10.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行 2、加强管理和督导,落实设计、严格管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 我省对监测点建设督导检查 监测点建设工作会议

  11.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行 2、加强管理和督导,落实设计、严格管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 工作组协同监理单位查勘建设情况 询价工作组开展工作 2010年底我省顺利完成了监测点土建和设备购置工作。 2011年5月,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12.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行 3、以确保监测与运行为目标,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第一,明确监测任务和要求。 第二,初步确定了观测资料整编制度。 第三,初步解决了监测点运行费问题。

  13.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行 3、以确保监测与运行为目标,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监测点顺利验收后,2011年6月我省随即开展了监测点观测试运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2012年开始,我省正式开展监测点监测工作。

  14.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行 3、以确保监测与运行为目标,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监测点监测成果通过水保公报向社会发布

  15. 第一,本着锻炼和培养队伍的理念,开展普查工作。第一,本着锻炼和培养队伍的理念,开展普查工作。 第二,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顺利完成各节点任务工作。 第三,做好普查工作的同时,重视延伸应用工作。 二、水土保持专项普查与应用 2010年底开始,在确保我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本着顺利完成普查工作,同时培养和锻炼监测队伍的理念,我站承担了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河南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

  16. 二、水土保持专项普查与应用 在做好水保普查规定动作的同时,着眼于监测工作的实际,我省开展了多项普查延伸应用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基于县域单元的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二,《河南省黄土丘陵区侵蚀沟道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三, 河南省数字水保三维可视化综合管理系统 四, 申请了淅川、西峡两县的DEM,探索水源区监测体系。

  17. 三、坡耕地调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水保司关于坡耕地治理的指示精神,查清我省坡耕地现状情况,2011年我站组织开展了全省坡耕地调查工作。 主要技术路线:以统计调查为主,通过典型县野外验证,再经专家论证和复核,确定我省坡耕地现状数量。 主要调查内容:调查坡耕地基本情况、社会经济情况、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和粮食生产现状等情况调查。

  18. 监测探索

  19. 一、动态监测与公报方面 《基于县域单元的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研究》项目 基于对水保普查技术体系和方法的分析和思考,并受全国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启发,为了探索我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反映动态变化情况,更好地为公报工作服务,2013年初,我省正式启动《基于县域单元的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研究》项目。现正在进行抽样方法和抽样单元技术阶段研究。 赴山东农大研讨 召开项目阶段讨论会

  20. 一、动态监测与公报方面 《基于县域单元的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研究》项目 抽样方法和抽样单元技术研究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抽样单元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与调查 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与技术体系构建 技术可行性评价与区域适用性研究

  21. 一、动态监测与公报方面 应急监测与调查 水土保持应急监测、调查是水保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规定降雨标准后,特定时间内,对典型小流域和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事后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监测、调查。 我省2010年开展了水土保持应急监测、调查探索,并取得初步效果。为使该项工作逐步深入和规范,2013年起,我省在水土流失与水保重点地区组织开展应急监测、调查工作。

  22. 省市县3级监测人员对鲁山县场房沟小流域开展应急监测、调查工作省市县3级监测人员对鲁山县场房沟小流域开展应急监测、调查工作 赴山东农大研讨 强降水后对水保措施损坏情况 召开项目阶段讨论会 一、动态监测与公报方面 应急监测与调查

  23. 二、信息化和三维可视化方面 《河南省数字水保三维可视化综合管理系统》项目 为了加强监测与普查数据信息化管理,2012年我省开展了数字水保三维可视化综合管理系统建设。该系统将我省三区划分、历次遥感调查成果、普查成果和有关基础资料等信息数据整合在同一空间系统内,实现水保监测信息数据的二维和三维化综合管理与应用。

  24. 二、信息化和三维可视化方面 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结构化管理、影像对比分析、自动报表生成和成果综合展示等功能模块。 现正在进行该系统的模块整合和测试工作。

  25. 二、信息化和三维可视化方面 中国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应用 为了提高我省遥感影像处理和应用技术,特别是中国资源卫星遥感影像在水保监测中的应用水平,2011年我站注册为中国资源卫星签约用户,并陆续申请了资源卫星02B、资源一号02C、资源三号影像购置使用权,开展中国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处理和应用技术研究。 资源环境卫星CCD遥感影像(2010春季)

  26. 2012秋冬季 2013春季 2010秋冬季 目前,我站已经掌握了资源环境卫星CCD影像数据处理技术,并计划在我省重点治理分区等较大区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因子动态监测工作。随着工作推进,将逐步开展高分影像处理与应用工作。

  27. 豫-22新乡县合河水文监测点控制流域影像 中国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应用 数字高程模型 土地利用图

  28. 感受和建议

  29. 感受 目前水保监测工作与法律赋予的地位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 1、社会认知度低 2、政府决策作用不明显 3、监测工作体系不稳定 4、技术骨干架构不成熟

  30. 建议 • 落实水保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测职能。 • 加强关键监测技术研究,完善技术体系与方法,推动监测工作全面开展。 • 加强技术交流、定期组织由多方面代表参与的论坛或研讨,理清促进全国监测工作发展的思路。

  3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