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60 Views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践与探索. 汇报人:叶玉凤 宁夏石嘴山市水务局. 二零一三年一月 • 深圳. 基础性的自然资源. 水. 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经济和社会的支撑和保障.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 水资源.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 承载 能力. 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 环境 承载 能力.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水环境. 大气环境. 生 态. 在这两个承载能力中,水资源都是重要因素.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E N D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践与探索 汇报人:叶玉凤 宁夏石嘴山市水务局 二零一三年一月•深圳
基础性的自然资源 水 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经济和社会的支撑和保障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
水资源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 承载 能力 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
环境 承载 能力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水环境 大气环境 生 态 在这两个承载能力中,水资源都是重要因素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条红线: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 ◆四项制度: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和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四项制度”。
国务院文件及宁夏具体部署 • 2012年1月,国务院以国发〔2012〕3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这是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 宁夏提出了贯彻落实该制度的2020年总体目标和2012年、2015年阶段性目标。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加快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投入机制、健全水法规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强化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等保障措施,加快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主要内容 一、石嘴山市水资源情势和问题 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宁夏石嘴山市概况 • 宁夏石嘴山市位于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北部,东、北、西三面与内蒙古毗邻,南与银川市接壤,现辖平罗县、大武口和惠农区,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于1960年建市,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从享誉全国的煤炭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位居宁夏第一。石嘴山市于2002年4月份率先在宁夏自治区内组建成立了石嘴山市水务局,经过不断的实践,目前初步建立起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标志的涉水事务统筹管理为一体的管理模式。
(二)石嘴山市水资源基本特点 石嘴山市地处西北内陆中温带干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89.6毫米,蒸发量为2317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00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国际标准的1/5。这样的情势决定了石嘴山市特殊的水情: •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 •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布局不相匹配
北部引黄灌区 中部干旱风沙区 南部黄土丘陵区 (三)石嘴山市水资源量及配额 ◆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根据国家分配给石嘴山地区黄河初始水权为5.935亿m3(包括农垦系统0.86亿m3,监狱系统0.47亿m3),按区县分:大武口区0.22亿m3,惠农区1.88亿m3,平罗县3.835亿m3,主要为用于农业灌溉。 ◆地下水资源量:5.33亿m3,平均日开采地下水27万m3,主要用于工业及生活用水。 黄河
(三)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 ◆石嘴山市工业和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仅大武口和惠农区就拥有自备井580多眼。 ◆平均日开采地下水27万立方米,个别严重超采的水源地水位以每年2—3米的速度下降。 ◆据调查,我市大武口归德沟和惠农区的一些地段已经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 ◆惠农区落石滩水源地水位由10年前的70多米下降至140多米,地下水资源已经到了相当匮乏的程度。
(一)宣传水资源法规更要注重实效 ●常规宣传
(二)“六个一”管理模式要落实到位 ◆石嘴山市的地下水资源管理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探索及逐步改进和完善,截止2005年已实现了一井、一证、一表、一号、一卡、一数的“六个一”管理模式(“六个一”是指每一眼井审批有“取水许可证”、安装一块水表、编一个井号、建一张档案卡和定期上报一个取水量数据)
为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程序,制定了《石嘴山市〈取水许可〉审批规程》,专门成立了取水许可审批领导小组,确保取水许可审批从申请受理、现场勘查、审批及成井验收等各个环节,全部由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审批中,对取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水源地开采总量的地区一律不再审批新增取水,对取水总量已接近水源地开采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逐步消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 ●取水许可审批
抄表计量记实 管理两区197家企业344眼自备水源井,按月抄表到户,做到管、用水单位双方签证备案,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月末及时编报取水量月度报表,为计划考核及资源费征收提供依据。
●计划用水考核 制定了《石嘴山市计划用水考核规程》,按照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进行用水计划编制审核,建立了一月一抄表、一月一结算、一季度一考核的考核机制。 → →
●严格水资源规费征收 • 以抄表计量为抓手,做到抄表计量收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少数受金融危机影响和资金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与之签订协议有计划的缓交或分批交纳,保证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足额征收,实现缴费规范化。其中2011至2012年度分别征收1070万元和850万元。
(三)水资源执法监督要“敢”字当头 ◆执法现场
(四)多部门联合加强水源地保护 ◆坚持对星海湖进行水环境监测,将监测资料建档,逐步完善监督网点和监测手段,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监督管理,加强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惠农区40个地下水监测点的水质分批取样化验,准确掌握该地区地下水动态,为总量控准备第一手资料 ◆依托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对水源井进行动态监测
(五)以煤炭市场整治强化 自备井管理 201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发展煤炭市场工作的意见》,决定用三年的时间,规范发展石嘴山市煤炭市场工作。市水务局以此为契机,制定工作方案,组建执法工作队伍,深入企业逐户调查摸底,对淘汰取缔企业,具有自备井的依法予以封填。截止2012年底,实施关停企业自备井75眼,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六)水资源管理思路不断创新 ◆在全区率先实行征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资源费 ◆在全区率先将取水凿井施工单位纳入规范管理 ◆在全区率先将建筑施工降水井纳入管理
◆在全区率先实行征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资源费◆在全区率先实行征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资源费 •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市水务局在在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取水计量管理、按量按月征收水资源费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对企业用水实行季度计划用水考核,并在全区率先征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资源费,2011-2012年度累计征收40余万元,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加大节水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大节水技改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在全区率先将取水凿井施工单位纳入规范管理◆在全区率先将取水凿井施工单位纳入规范管理 为加强凿井施工单位管理,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同时确保水源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凡在石嘴山市境内从事凿井的施工单位,持有凿井施工资质证书、工商营业执照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到石嘴山市水务局登记备案,经检验合格方可准许从事凿井,根据资质等级承揽相应的凿井工程,未经验证和备案,一律不得在本市从事凿井工程施工。这一举措,对规范凿井施工单位管理,遏制非法凿井行为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在全区率先将建筑施工降水纳入管理 • 针对近年市区高层建筑施工降水逐步增多的实际,为规范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经石嘴山市政府批准,将建筑施工降水井纳入取水备案管理,制定了《石嘴山市建筑施工降水管理办法》,自2011年开展工作,目前,管理区内的施工降水井全部纳入管理,征收水资源费20余万元。
节水型社会建设进展 ◆宁夏是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省区,经过2006-2010年5年的建设,顺利通过试点验收,成效显著。 ◆石嘴山市2011年获自治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考核二等奖,2012年已通过考核验收。
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情况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37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 ◆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2%以下; ◆新建办公、住宅楼全部采用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境内黄河干流Ⅲ类水质达到100%
对策与建议 石嘴山市是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石嘴山市水资源管理部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用水量逐年减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来看,还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决策,应建立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长效机制。
◆加大宣传,形成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强势氛围◆加大宣传,形成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强势氛围 在加强日常宣传的同时,建议将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形成政府主导、舆论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水资源的强势氛围。 ◆统筹规划,形成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良好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制定城乡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总体规划,通过科学谋划、节约用水,维护水资源的健康发展,处理好长期规划与近期实施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节约用水,走节水型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市生活节水方面,加快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减少漏失,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工业用水方面,着力引进节水新技术,更新改造用水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农业灌溉用水方面,倡导发展高校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水权转换节水工程的实施,加大畦田建设和规模化农业发展。 ◆加大投资,为保护水资源提供资金保障 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国家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需要国家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和市场运作资金的保障,探索建立保护水资源、科学管理与调配的有效机制,形成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