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數位 教學的下一 站 - 2014 年 2 月 14 日 於 中山醫學大學

數位 教學的下一 站 - 2014 年 2 月 14 日 於 中山醫學大學. MOOC ?. 李威儀 國立 交通大學 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 主任 ( Research Center of H igher E ducational R esources for O penness ) 電子物理系 教授 email : wilee @ mail.nctu.edu.tw 手機 : 886-911256279. 風暴真的來了嗎 ? 或只是一場段短暫的大雨?. 2013/4. 2013/2.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數位 教學的下一 站 - 2014 年 2 月 14 日 於 中山醫學大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數位教學的下一站 - 2014 年 2 月14日於 中山醫學大學 MOOC ? 李威儀 國立交通大學 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 主任 ( Research Center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Openness ) 電子物理系 教授 email : wilee @mail.nctu.edu.tw 手機 :886-911256279

  2. 風暴真的來了嗎 ? 或只是一場段短暫的大雨? 2013/4 2013/2

  3. 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 Open Course 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 開放式課程 By Lemmling, from Open Clip Art Lib.

  4. 高等教育開放資源運動 (OCW及MOOC) 發展時間表 P2PU udemy OCW movement ( OCW , 2002 ) By Li Yuan and Stephen Powell (UK), 2013

  5. 開放式課程 (OCW)是啥 ? OpenCourseWare – A free and open digital publication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materials, organized as courses. (Source : OCWC John P. Dehlin) Doing OCW under different names Affiliated w/ OCW OCW Member 假如有一門課程的內容以數位形式公布在網路上免費提供大眾使用,這就是一門開放式課程

  6. MIT OCW網站每月造訪人次 (大中華地區占20%) MIT OCW 網站每月造訪人次 (from 2003/10) 網站造訪人次 1,750,000 1,500,000 1,250,000 1,000,000 750,000 500,000 250,000 • September 2010 • 1.4M total visits • 725K iTunes U • downloads • 648K YouTube • views ~ 2000門課 (全影音課程 <100門) 1800門課 1550門課 MIT 也許不是最先有此概念的,但絕對是最積極而且最全面的 1250門課 900門課 500門課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MIT OCW 全影音課程所占比例不到 5% ) From MIT OCW

  7. 交大 OCW網站檔案下載次數 million times > 3億次 平均每門課被觀看及下載超過300萬次 !! ~ 1億4600萬次 ~ 7800萬次 ~ 6000萬次 ~ 1600萬次 2011 Total 2010 :209,300unique visitors, 146Mtimes video viewings/downloads  ~ 700viewings or downloads / unique visitor (Ex. Calculus I includes 172 files for viewing or download Calculus II includes 144 files for viewing or download )

  8. 開放式課程 開放式課程教材 (OpenCourseWare, OCW) ,不是一門真正的“ 課程 ” 過去OCW是單向學習模式 : 只提供課程內容(影音或教材) 學校是不主動的   不提供諮詢   不提供練習   不提供認證   不提供互動 學習者是孤立的   沒有諮詢物件   沒有練習管道   沒有評量方法   沒有同儕溝通 只提供課程內容!

  9. 未來的網路學習趨勢 ( 已經來到 ! ) MOOC 現在自學者的強烈需求: 學校是主動的 提供諮詢 提供練習 提供認證 提供互動 學習者不是孤立的 有諮詢對象 有練習管道 有評量方法 有學習社群 群 互 社 動 習 的 學 + 免費 !!

  10. 2012年 : MOOC 元年 MIT and Harvard announce edXMay 2, 2012news 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2日宣布,將於今年秋季聯手提供免費的網路課程,造福民眾。 哈佛與MIT分別投資3000萬美元(約台幣18億7621萬元)建構免費網路課程計畫,課程平台由兩校控管的非營利組織經營。修課學生透過視訊上課、網路考試、交作業和做實驗,學生可在課程結束後付「少許費用」,獲得修課證明,但不能取得大學學分。 MIT校長哈克菲德與哈佛校長佛斯特在記者會上表示,兩校不僅競爭,也將合作推出高品質的線上教育課程,並期望其他大學跟進。MIT去年推出網路教學計畫MITx,讓全球有心深造者透過網路修課,修完後可獲學分。MIT發言人表示,有12萬人報名參加MITx推出的「電路與電子學導論」課程,半學期之後還有約1萬人繼續上課。 除了哈佛與MIT,普林斯頓、史丹福、密西根及賓州大學都於4月宣布,將透過網路教學平台Coursera提供免費線上課程。此平台是由兩名史丹福大學資工系教授創立的營利組織,其中一名教授伍渭文去年秋天透過此平台開設「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課程, 吸引10萬多名學生註冊。

  11. 2012年 : MOOC 元年

  12. 2012年 : MOOC 元年 線上的長春藤大學 2012-08-05 工商時報  為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高品質教育,史丹福大學兩位教授在2011年創辦了 Coursera 線上學習網站,讓人人都可透過網路學習頂尖大學開設的課程。Coursera在成立初期,有密西根、普林斯頓、史丹福與賓州大學等加入。當時共提供43門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簡稱MOOC),共有68萬名學生註冊。  由於反應熱烈,Coursera將再度擴大線上課程數量。今秋將有包括加州理工學院、華盛頓大學、杜克大學等共十七所研究型大學參與他們的線上免費學習行列,將提供100多門課程,可望吸引全球數百萬學生與成人加入。 21世紀大學中心主任狄米羅形容這是高等教育界的「海嘯」,如此革命性的線上學習實驗堪稱前所未有,加上陣容龐大,很難想像任何一所大型研究大學不想參與這樣的盛舉。  目前Coursera約有3分之2學生來自海外,而且多數課程都吸引上萬名學生參與,這對許多教授而言是不可抗拒的魅力。密西根大學教授佩吉表示,儘管每學年有數百名學生選修他的課程,但多數上課時間卻只有寥寥幾人出席,反之他的線上課程卻吸引上萬名學生下載,讓他感覺相當震撼。雖然外界正在討論線上教育可能危及大學的生存,不過他強調實體大學主要鎖定的族群是18到22歲的學生。至於Coursera幫助 的人是從22到102歲都有,包括國際學生與退休人士等。

  13. 目前有28 所大學加入 (2013.8.20)

  14. 目前有29 所大學加入 (2013.11.13)

  15. 目前提供62門課程(2013.8.20)

  16. 目前提供93門課程(2013.11.13)

  17. 2013/4 Stanford與 edX合作

  18. 營利公司形式運作

  19. 目前 ( 2013.8.20 )有74個大學及機構加入

  20. 目前 ( 2013.11.13 )有107個大學及機構加入

  21. (2013.3)

  22. 半數以上為理工課程 ,將近80%修課者已經擁有大學文憑 (2013.5.30)

  23. (2013.8.20) (2013.8.20)

  24. (2013.11.13) (2013.8.20)

  25. (2013.9.24) 2013.11.13 English 475 Chinese 25 French 18 Russian 13 Spanish 13 German 2 Arabic 1 Italian 1 Japanese 1 等12種語文

  26. 2012年 : MOOC 元年 基金會: MIT/Harvard edX (全英文平臺) 營利公司: Coursera (全英文平臺) 資金來源 MIT (US$ 30M) , Harvard (US$ 30M) ( 應該 是分期投入 ) 資金來源  投資公司 (US$ 18.3M) , 大學 (Caltech and Penn : US$ 3.7M) 相同的理念  免費的網路教育不同的運營方式 為甚麼他們會特別吸睛及成功?  ( P2PU , Udemy及 Udacity都比他們更早開始啊)

  27. 將為美國的高等教育造成磁吸效應 幫美國的資料庫快速搜集世界人才資料 幫美國快速累積網路教育的經驗及技術 美國的 MOOC 系統

  28. Why should we do it?為啥我們也必須做這事? 華文世界擁有全球最多的高等教育在學人口 3500萬 華文世界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網路人口 >5億 華文世界擁有全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終身學習市場 新竹交大 OCW網站每年吸引將近30萬使用者,平均每位用戶下載觀看~200次影片/教材,每一課程使用人數> 2,500人/年(臺灣人口2300萬,臺灣高等教育在學人口為110萬) MITOCW網站造訪率有20%來自華語地區( 主要來自中文翻譯網站 ) Coursera(全英文課程)有~5%學習者來自華語地區(沒有中文翻譯 )

  29. Why should we do it?為啥我們也必須做這事? 華文世界擁有全球最多的高等教育在學人口 3500萬 華文世界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網路人口 >5億 華文世界擁有全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終身學習市場 新竹交大 OCW網站每年吸引將近30萬使用者,平均每位用戶下載觀看~200次影片/教材,每一課程使用人數> 2,500人/年(臺灣人口2300萬,臺灣高等教育在學人口為110萬) MITOCW網站造訪率有20%來自華語地區( 主要來自中文翻譯網站 ) Coursera(全英文課程)有~5%學習者來自華語地區(沒有中文翻譯 ) 華文世界必須要有自己的做法!但華文世界的MOOC平臺很可能會有一窩蜂的現象,既無特色,也無市場區隔,形成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局面! 最大的衝擊有可能不是在學位教育,而是在終身學習及在職教育方面!

  30. MOOCs 的可能發展: • 美國非營利性質的 MOOC 由 edX主導 • opensource platform 各校建立自己的MOOC平台 課程分散? • Coursera 可能會經過 hype decay 及遭遇更多的競爭擴展至其他語系  維持成長

  31. Hype Cycle 剛起飛 MOOCs 起飛 ( Gartner Research's Hype Cycle diagram ) Dennis Yang, President of MOOC provider Udemy has suggested that MOOCs are in the midst of a hype cycle, with expectations undergoing a wild swing. (2013/3)

  32. MOOCs 的可能發展: • 美國非營利性質的 MOOC 由 edX主導 • opensource platform 各校建立自己的MOOC平台 課程分散? • Coursera 可能會經過 hype decay 及遭遇更多的競爭擴展至其他語系  維持成長 • 大學裡的數位教學會因此受到更多的重視及應用,大學的教學品質會受到刺激而提升,但大學學位教育的基本生態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 不同地區的MOOC平台陸續出現  經營模式推陳出新 • MOOC會成為終身學習及在職教育的主流

  33. OCW的使用年齡分布 60 歲 以上 19 歲以下 50~59 歲 40~49 歲 20~29 歲 30~39 歲

  34. MOOCs 的可能發展: • 美國非營利性質的 MOOC 由 edX主導 • opensource platform 各校建立自己的MOOC平台 課程分散? • Coursera 可能會經過 hype decay 及遭遇更多的競爭擴展至其他語系  維持成長 • 大學裡的數位教學會因此受到更多的重視及應用,大學的教學品質會受到刺激而提升,但大學學位教育的基本生態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 不同地區的MOOC平台陸續出現  經營模式推陳出新 • MOOC會成為終身學習及在職教育的主流 • 新的數位學習技術會被應用在MOOC,但認證能力才是往後發展的更重要關鍵 ( 認證 學分 學位 ?)

  35. 積極合作!在開放式的網路教育時代,不能靠單打獨鬥了積極合作!在開放式的網路教育時代,不能靠單打獨鬥了 Coursera及 edX的案例告訴我們必須要學校合作 政府必須扮演啟動的關鍵角色  要幫助克服啟動時最困難的工作 永續發展則要靠正確的經營模式 錢從哪裡來?

  36. 基金會: MIT/Harvard edX (全英文平臺) 營利公司: Coursera (全英文平臺) 資金來源 MIT (US$ 30M) , Harvard (US$ 30M) ( 應該 是分期投入 ) 資金來源  投資公司 (US$ 18.3M) , 大學 (Caltech and Penn : US$ 3.7M) 相同的理念  免費的網路教育不同的運營方式 為甚麼他們會特別吸睛及成功?  ( P2PU , Udemy及 Udacity都比他們要早開始啊 ) 因為他們是直接與學校結盟

  37. 建立MOOCs的三個要素 : 課程,平台,經營模式 (三者交互影響) 願意建立平台要夠衝動 製作提供課程要夠熱心 長久永續經營要夠聰明 經營模式 課程 平台

  38. 兩岸大學合作的模式 基金會: MIT/Harvard edX (全英文平臺) 社會企業: 交大/開放教育平臺 (全中文平臺) 營利公司: Coursera (全英文平臺) 資金來源 MIT (US$ 30M) , Harvard (US$ 30M) ( 應該 是分期投入 ) 兩岸交大 (包括上海、西安、西南、北京交大) 合作  堅持開放教育的公益任務(免費提供課程資源給一般大眾)  保持基金會的運作特色(不借貸、不分紅)   利用營利公司的生存手段  (認證費用、廣告收入、企業訓練獲利、工作媒合等)   五年後產生足夠自營機制,開始永續經營 資金來源  投資公司 (US$ 18.3M) , 大學 (Caltech and Penn : US$ 3.7M)

  39. ewant育網開放教育平台 ( http ://www.ewant.org ) 2013 / 10雲端正式開課

  40. 空中大學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 • 開放教育將是未來終身學習的主流,而空大是我國唯一以推動終身教育為主要目標的國立大學。 • 空大在過去幾年中,因為廣設大學及大學率取率節節升高的因素,受到很大的影響。其學位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淡化,應該加強其推廣全民終身教育的角色。 • 空大在全國有十三個學習指導中心、各縣市都有配合考試的場所及單位,可以進行身分認證考試。 • 空大可以授予學分,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學分銀行,並建立全民終身學習資料庫。 • 以台灣人口數及需求,絕對應該擁有一個優越的開放大學 (Open University)

  41. 台灣全民終身學習啟動計畫 TaiwanLearning Initiative For Everyone, Taiwan LIFE • 以開放式終身學習平台為骨幹,共同打造及推動台灣的全民終身學習環境,提升台灣永續發展的生命力。 • 空中大學負責 – 制度面的建立 • 學校/教師合作機制的建立 (與交大合作進行) • 全國認證考試系統的建立 • 終身學分銀行的建立 終身學習學位的推動 • 國立交通大學負責 – 技術層次的支援 • TAIWAN LIFE教學平台的建構 • 課程規劃(與空大合作進行) • 教學平台推廣 • 神通負責 – 個人化的服務 • 提供個人雲端儲存空間  • 個人化的終身學習紀錄簿或資料庫

  42. For Being Open 保持開放的心 Thank You … 謝謝您… picture from : esearchbook.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