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48 Views
实验八 核酸的定量测定 ——定磷法 Exp.8 Determination of Nucleic Acid by Inorganic P hosph ate Assay. 一、实验原理 核酸分子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磷,一般为9.5%左右,若 测得某一核酸样品中磷的含量,即可推算其核酸的含量。 用强酸使核酸分子中的有机磷消化成无机磷,无机磷 再与钼酸铵结合成磷钼酸铵。. PO 4 3- + 3NH 4 + + 12MoO 4 2- + 24H +
E N D
实验八 核酸的定量测定——定磷法Exp.8 Determination of Nucleic Acid by Inorganic Phosphate Assay
一、实验原理 • 核酸分子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磷,一般为9.5%左右,若 • 测得某一核酸样品中磷的含量,即可推算其核酸的含量。 • 用强酸使核酸分子中的有机磷消化成无机磷,无机磷 • 再与钼酸铵结合成磷钼酸铵。 PO43- + 3NH4+ + 12MoO42- + 24H+ (NH4)3PO4·12MoO3·6H2O↓(黄色)+6H2O
当有还原剂存在时,Mo6+被还原成Mo4+,此4价钼再当有还原剂存在时,Mo6+被还原成Mo4+,此4价钼再 • 与试剂中的其它MoO42-结合成Mo(MoO4)2或Mo3O8呈兰 • 色,称为钼兰。 • (NH4)3PO4·12MoO3·6H2O↓ • 还原剂(抗坏血酸) • 钼兰Mo(MoO4)2或Mo2O8 •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兰色的深浅和磷酸的含量成正 • 比,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光吸收值。 • 样品中若有无机磷,应将无机磷扣除,否则,测定结 • 果偏高。
二、实验用品 • 1、材料 • 粗核酸(酵母核糖核酸,含磷量大于7%) • 2、试剂 • (1) 6 mol/L H2SO4溶液 • (2)10 mol/L H2SO4溶液 • (3)2.5%钼酸铵溶液 • (4)10%抗坏血酸溶液 • (5) 定磷试剂 • 在使用前将上述试剂按以下比例混合,蒸馏水:6N H2SO4:2.5%钼酸铵:10%抗坏血酸=2:1:1:1(V/V)。
(6)标准无机磷储备液(含磷量1mg/1ml) • 将磷酸二氢钾(A·R)于110℃烘至恒重(一般需4小时以上),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用分析天平精确称取1.0967克,定溶至250ml。此液为储备液,放入冰箱内保存,用时再稀释。
3、仪器设备 • 恒温水箱 分光光度计 • 三、方法和步骤 • 1、标准曲线的制作 • 精确吸取0.5 ml标准无机磷储备液, 于50 ml容量瓶中 •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含磷量为10 ug/1ml的标 • 准无机磷溶液。 • 取6支试管,按下表编号,分别按表内要求,加入标准磷溶液蒸馏水及定磷试剂。加毕,摇匀,于45℃水浴保温10分钟,冷却,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其光吸收值(A660nm)。
2、总磷的测定 • 准确称取样品(如粗核酸)0.1克,用少量水溶解,(如不溶,可滴加5%氨水调至pH7.0),转移至50ml凯氏烧瓶中,加水至刻度。吸取上面的样品液1.0mL,置于50ml凯氏烧瓶中,加入2.5毫升10mol/L H2SO4,将凯氏烧瓶接在凯氏消化架上(或在通风橱内),在电炉上加热,至溶液透明,表示消化完成。冷却,将消化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凯氏烧瓶两次,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再加水至刻度。 • 混匀后,吸取3.0ml置于试管中,加定磷试剂3.0 ml,摇匀,45℃保温10分钟,冷却。测其A660nm。
3、无机磷的测定 • 吸取样品液(2mg/1ml)1.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 • ,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吸取3.0 ml置于试管中,加定试 • 剂3.0 ml,45℃水浴保温10分钟,冷却,测其光吸收值。 表2 总磷和无机磷的测定
四、实验结果 • 总磷A660nm-无机磷A660nm= 有机磷A660nm • 由标准曲线查得有机磷微克数(X)。按下试计算样品中核酸百分含量。 • ( X / 测定时取样的ml数 ) ×稀释倍数 × 11 • 核酸% = —————————————————×100% • 样品重量(g)
五、思考题1.指出测定核酸含量的几种方法,并进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2.除了样品溶液消化至透明,表示消化完成外,还可以用何种方法来分析判断?五、思考题1.指出测定核酸含量的几种方法,并进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2.除了样品溶液消化至透明,表示消化完成外,还可以用何种方法来分析判断?
六、参考文献 • 1.现代生物学基础实验指导,林宏辉等,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 2.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李建武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 • 3.The tools of Biochemistry,Terrance G,Cooper,1977 • 4.生物化学实验,陈钧辉等编,3版或4版 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