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40 Views
利用. 朱凯 @ 中科院高能所 2014-04-20 湖北 武汉 华师桂子 山. 源 起. S. Olsen 提议测量 的质量与宽度,预期作为 BESIII 的 第一批 物理结果。 不久成立了 工作组,陈海璇为召集人。 后来,陈海璇出站并出国、、、. QCD 与夸克模型. 夸克作为构成物质的基本成本, QCD 描述使它们构成束缚态的强相互作用。 轻 夸克 : … 重夸克:粲夸克 偶 素、底夸克偶素 轻 - 重: … 我们对强相互作用的理解到底有多好? 在非微扰能区,我们仍然要依赖模型: 夸克模型 格点 QCD QCD 求和规则 势模型.
E N D
利用 朱凯 @ 中科院高能所 2014-04-20 湖北 武汉 华师桂子山
源起 • S. Olsen 提议测量的质量与宽度,预期作为BESIII的第一批物理结果。 • 不久成立了 工作组,陈海璇为召集人。 • 后来,陈海璇出站并出国、、、
QCD与夸克模型 • 夸克作为构成物质的基本成本,QCD 描述使它们构成束缚态的强相互作用。 • 轻夸克: … • 重夸克:粲夸克偶素、底夸克偶素 • 轻-重: … • 我们对强相互作用的理解到底有多好? • 在非微扰能区,我们仍然要依赖模型: • 夸克模型 • 格点QCD • QCD求和规则 • 势模型
,最轻的粲夸克偶素 摘自Rev. Mod. Phys. Vol80, 2008
mass width 重新测量的质量与宽度 • 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能区的强相互作用 • 厘清理论与实验的不一致,实验与实验间的不一致 PDG (2010) Confidence level < 0.0001 Confidence level = 0.0018
如何去做? • 确定了利用 这一辐射跃迁过程。 • 利用多个遍举衰变道增加统计量和相互检查。
X 作为末态的本底 • 非常难以去掉 • 通过测量来确定此类本底
干涉效应(一) 摘自 PIC 2012 在我们分析的各个道中都观察到了这种不对称性。
干涉效应(二) • 无法用简单的运动学、动力学因子解释 干涉。
不变质量与分辨 • 利用,进行刻度。
最终结果 PRL 108, 222002 (2012) KsKp K+K-p0 p+p-h 2K2pp0 KsK3p 6p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精确的单次测量。
文章发表后(26次引用) 也考虑了干涉 结果一致 Phys. Rev. D 86, 052002
与近年其它实验及PDG结果比较 • 与世界平均值的变化更一致。 • 与双光子过程和得到的结果更一致。 • 干涉可能是解决辐射跃迁与其他过程系统偏差的关键。
与格点QCD的结果更一致 FNAL/MILC (Lattice 2012) HPQCD. PRD 86, 094501
小结 • 我们精确测量了的质量与宽度: • 得益于BESIII上收集的大统计量数据样本及仔细的系统误差分析,我们的精度是世界上最好的。 • 在粲阈以下,粲夸克偶素进入了精确测量时代。 • 与其他实验比较 • 我们的结果和双光子及通过衰变更一致,说明干涉极有可能是解决长期存在的辐射跃迁过程与其他过程的系统偏差这一疑难的关键所在。 • 与理论计算比较 • 我们结果与势模型与 格点计算的结果一致;亦可作为输入计算高激发态粲偶素、粲介子等。
最终物理道分析:刘倩、郭玉萍、张景芝、张素荣、朱凯最终物理道分析:刘倩、郭玉萍、张景芝、张素荣、朱凯 • 其他有贡献者:苑长征、平荣刚、刘芳、麦迪娜、沈成平、王志勇、李刚、陈海璇、杜书先、李秀荣…
干涉效应(四) • 与干涉相关的多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