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3

儿科学绪论 Introduction of Pediatrics

儿科学绪论 Introduction of Pediatrics. 一、范围 Range: 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的医学学科。分为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临床儿科学及儿科诊疗学 。. 二、任务 Assignment 改善小儿体质、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 三、年龄分期: 小儿处于连续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组织逐渐长大,功能也逐渐成熟。在工作中人为的划分为七个年龄期 。. 年龄分期.

abb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儿科学绪论 Introduction of Pediatric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儿科学绪论Introduction of Pediatrics

  2. 一、范围Range: 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的医学学科。分为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临床儿科学及儿科诊疗学。

  3. 二、任务 Assignment 改善小儿体质、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

  4. 三、年龄分期: 小儿处于连续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组织逐渐长大,功能也逐渐成熟。在工作中人为的划分为七个年龄期。

  5. 年龄分期 1、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最初八周为胚胎期Embryo Period ;从第九周起到出生为胎儿期。胎龄满37周后出生者为足月儿。

  6. 2、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从出生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新生儿期。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指从妊娠28周到生后7天的时期。 特点: (1)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够成熟。 (2)发病率、死亡率高。 (3)体温维持不够稳定。

  7. 3、婴儿期 Infancy: 出生后~满1岁前的时期。 特点: (1)以乳汁为主食。 (2)生长发育最迅速。 (3)抗病能力弱,易患传染病。 (4)易发生消化与营养紊乱。 (5)需要有计划预防接种。

  8. 4、幼儿期 Toddler’s Age: 1周岁后至满3周岁前的时期。 特点: (1)体格发育稍 减慢。 (2)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 (3)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 (4)自身免疫力不够健全。 (5)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9. 5、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 3周岁至6~7岁入学前的时期。 特点: (1)体格发育较前减慢。 (2)智力发育更完善、能作较复杂的动作。 (3)能用较复杂的语言表达思维和感情。 (4)具有高度可塑性。 (5)易患免疫性疾病。

  10. 6、学龄期 School Age: 6~7岁至12~14岁进入青春期的时期。 特点: (1)体格稳步增长。 (2)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都发育到接近成人水平。 (3)脑形态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 (4)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较前降低,应注意防止近视眼、龋齿、精神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11. 7、青春期 Adolescence: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11~12岁至17~18岁;男孩 13~14岁至19~21岁。 特点: (1)生长发育加快,体重身高增长迅速。 (2)生殖器官迅速发育趋向成熟。 (3)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 (4)常可出现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变化,有时可有甲状腺肿大和高血压 。

  12.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 生长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特点,生长是指小儿身体和各器官量的增长;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

  13. 一、生长发育的规律 1、连续过程,见于整个小儿时期,生后第1年及青春期生长速度最快。 2、各系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生长迅速;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心、肝、肾、肌肉等系统的增长基本与体格平行。

  14. 一、生长发育的规律 3、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4、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营养、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

  15.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 Genetic:内在遗传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小儿生长发育的最终结果。 2、性别 Sex:男、女孩生长发育各有特点。 3、营养 Nutrition: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4、内分泌:受各种激素的调控,其中以GH、TSH和性激素最为重要。

  16.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5、疾病 Disease: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慢性病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 6、孕母情况 Maternal Condition:宫内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7、生活环境 Living Environment。

  17. 三、体格生长 Body Growth •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和皮褶厚度。

  18. 1、体重 Body Weight 我国男婴出生体重为3.3±0.4Kg;女婴为3.2±0.4Kg,体重的增长不是等速的,年龄愈小增长速度愈快,3M龄婴儿体重为出生时的2倍,12M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2Y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2Y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2Kg/Y,进入青春期体重增长4~5Kg/Y约持续2~3Y。

  19. 1、体重 Body Weight 估计体重公式: <6M:体重(Kg)= 出生体重(Kg)+ M×0.7 (Kg) 7~12M:体重(Kg)= 6(Kg)+ M×0.25 (Kg) 2~12Y:体重(Kg)= Age×2(Kg)+ 7(或8) (Kg)

  20. 2、身高 Body Height 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出生时身长平均50cm,1Y约为75cm,2Y约为85cm,2~12Y约增长5~7cm/Y 2~12Y:H(cm) = Age×7 + 70(cm) 青春期身高增长速率达儿童期的2倍,持续2~3Y,女孩进入青春期较男孩早2Y,故女孩10~13Y时身高较同龄男孩高,男孩青春期开始晚,但持续时间较女孩长,故男孩最终成人身高通常较女孩高,组成身高的头、脊柱和下肢等部分的增长速度不是一致的,生后第1年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至青春期时下肢增长最快。

  21. 3、坐高 Sitting Height 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高度,代表头长加脊柱长。

  22. 4、头围 Head Circumference 出生时为34cm,6M时为44cm,1Y时为46cm,2Y时为48cm, 5Y时为50cm,15Y接近成人约54~58cm。头围过小常为脑发育不全;头围过大常为脑积水和佝偻病后遗症。

  23. 5、胸围Circumference of Chest 出生时胸围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 1Y时头围胸围相等;1Y~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cm数等于小儿岁数减1。

  24. 四、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1、骨骼发育Skeleton Development: ①颅骨的发育 Cranial Bone:较面部骨骼发育为早,据头围大小、骨缝和前后囟闭合迟早来衡量颅骨的发育,颅骨缝约于生后3~4M闭合。前囟在出生时大约1.5~2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M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1.5Y时闭合。后囟在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于生后6~8W闭合。前囟过小、早闭见于头小畸形;关闭延迟、过大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前囟饱满见于颅压增高;前囟凹陷见于脱水者。

  25. ②长骨的发育 Long Bone:长骨生长主要依靠其干骺端的软骨骨化和骨膜下成骨作用,干骺端骨骼融合标志着其生长结束。通过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及融合时间,可判断骨骼发育的年龄。摄左手X线片,了解腕、掌、指骨的发育。腕部于出生时无骨化中心,生后的出现次序为头状骨、钩骨(3M左右);下桡骨骨骺(1Y);三角骨(2~2.5Y);月骨(3Y左右);大小多角骨(3.5~5Y);舟骨(5~6Y);下尺骨骺(6~7Y);豆状骨(9~10Y);10Y时出全,共10个,1~9Y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为其岁数加1。骨龄延迟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甲低、肾小管酸中毒;超前见于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6. 2、牙齿的发育 Teeth Development: 人一生有2副牙齿,乳牙20个,恒牙32个。生后4~10M乳牙开始萌出,12M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最晚2.5Y出齐。2Y内乳牙数目约为月龄减4~6。恒牙的骨化则从新生儿开始,6Y左右开始萌出第1颗恒牙,7~8Y乳牙按萌出先后逐个脱落代之以恒牙。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甲低、21-三体综合症患儿出牙延迟、牙质差。

  27. 5、生殖系统发育Development of Breeding System: 青春期前男孩外阴为幼稚状态,睾丸容积约2ml左右,长径<2cm,阴茎长度<5cm,待睾丸容积>3ml即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一般在10~11Y时开始出现阴毛,14~15Y出现腋毛,声音变粗,16Y后长胡须,出现痤疮、喉结,肌肉进一步发育,全过程历时5Y或更久。女性出生时卵巢发育已较完善,但卵泡为原始状态,青春期后在增强的LH和FSH的刺激下,女孩卵巢内即见滤泡发育,乳房出现硬结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促进女性第2性征的出现,9~10Y时乳房出现,骨盆开始增宽,10~11Y阴毛初现,13Y左右出现月经初潮,15~16Y子宫发育到成人水平。

  28. 7、神经心理发育 Nervous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 神经心理功能的发育是在神经系统生长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意志和性格等方面。除先天遗传因素外,小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和其所处的环境和其受到的素质教养水平尤为密切。

  29. (1)神经系统的发育: 胎儿期领先于其他各系统,新生儿脑重平均为370g,占体重的1/9~1/8,而成人脑重为1500g,占体重的 1/40,2Y达900~1000g,7Y接近成人脑重,出生时大脑已有全部主要的沟回,但皮质较薄,沟裂较浅,新生儿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但其树突与轴突少而短。3Y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8Y接近成人,神经纤维髓鞘化到4Y才完成。

  30. (1)神经系统的发育: 出生时大脑皮质下中枢如:丘脑、下丘脑、苍白球等系统的发育已较成熟,初生婴儿的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以后脑实质逐渐增长、成熟,运动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调节,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作用也趋明显。胎儿的脊髓发育相对较成熟,出生后即具有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即对强光、疼痛、寒冷的反应,脊髓随年龄而增长,脊髓下端在胎儿时位于第2腰椎下缘,4Y时尚移至第1腰椎。新生儿和婴儿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不易引出,到1Y时才稳定,3~4M前肌张力较高,Kernig 征可为阳性,2Y以下Babinski征阳性也为生理现象。

  31. 各系统发育速度比较

  32. (3)运动的发育: 动作发育由上 而下、由近到远、 由不协调到协调、 由粗到细、先有 正面动作后有反 面动作具体归纳 为2抬 4翻6会坐; 7滚8爬周会走。

  33. 小儿营养Nutrition

  34. 营养基础 一、能量(Energy):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儿童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因素,人体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供给能量。

  35.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5个方面: • 基础代谢(Basic Metabolism) • 生长所需 •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al Dynamic Action ) • 活动所需 • 排泄的消耗(Excretion Consumption)

  36. 1.基础代谢: 在清醒、安静、空腹的情况下,于20~25℃环境中,人体各种器官为了维持生命进行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婴幼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约占总能量的60%。

  37. 2.生长所需: 为小儿所特需,其需要量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婴儿期此部分占总能量的25%~30%。

  38.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进食后胃肠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器官所需动力增强等所需热量。婴幼儿约占总能量的7%~8%,采用混合膳食的年长儿则约占5%。

  39. 4.活动所需: 不同小儿用于肌肉活动的能量相差很大,婴儿约需63~84KJ(15~20Kcal)/kg,到12~13岁时,约需126KJ(30Kkcal)/kg。

  40. 5.排泄的消耗: 每天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正常婴幼儿摄取混合食物时,这部分能量损失不超过总能量的10%。

  41. 所需总能量: 婴儿每日为460KJ(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42KJ(10Kcal)/kg,到15岁时为250KJ(60Kcal)/kg

  42. 二、人体所需主要营养素 • 蛋白质(Protein) • 脂肪 (Fat) •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 维生素和矿物质(Vitamins and Minerals) • 水 (Water) • 膳食纤维 (Dietary Fiber)

  43. 1.蛋白质: 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也是保证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44. 2.脂肪: 是提供机体能量的重要营养素,也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

  45. 脂肪的功能 ①提供能量②提供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 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linolenic Acid 十八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 ③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④防止散热 ⑤机械的保护作用。

  46. 3.碳水化合物 : 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婴儿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产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

  47. 4.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48. 5.水 : 所有的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活动都必须要有水的参与才能完成。每日水的需要量,乳儿为150ml/kg,以后每3岁减去25ml/kg,9岁时为75ml/kg,成人为50ml/kg。

  49. 6.膳食纤维 : 主要来自植物的细胞壁。具有生理功能的膳食纤维有①纤维素;②半纤维素;③木质素;④果胶。

  50. 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Breast Feeding ): 婴儿出生后应在2小时内用母乳按需哺喂,一般健康母亲的乳汁分泌量常可满足4~6月以内婴儿营养的需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