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588 Views
全球化定義. James Hou / 2007. 界定. 從經濟制高點談起 從此端到彼端,有沒有第三條路? 從民族國家(失望、傷心地) 到全球化(希望、應許地) 疆界消失、時間壓縮 想為全球化定位,就好比想把布丁釘入牆上. 著名的定義 1. 全球化是距離的消失,被捲入經常是非人所願、未被理解的生活形式( U. Beck) 全球化指涉的是空間與時間(概念)的轉變,是一種對遠方(或接受遠方)的效應( A. Giddens) 全球化是一種概念,指的不但是世界的壓縮也是世界為一整體意識的密集化( W. Robertson)
E N D
全球化定義 James Hou / 2007
界定 • 從經濟制高點談起 • 從此端到彼端,有沒有第三條路? • 從民族國家(失望、傷心地) 到全球化(希望、應許地) • 疆界消失、時間壓縮 • 想為全球化定位,就好比想把布丁釘入牆上
著名的定義 1 • 全球化是距離的消失,被捲入經常是非人所願、未被理解的生活形式(U. Beck) • 全球化指涉的是空間與時間(概念)的轉變,是一種對遠方(或接受遠方)的效應(A. Giddens) • 全球化是一種概念,指的不但是世界的壓縮也是世界為一整體意識的密集化(W. Robertson) • 全球化經由知識與科技的進步,以及政治事件與決策,而帶來的時間與空間的壓縮,促使世界日漸相互關連(P. Wilding & V. George)
著名的定義 2 • 全球化是一種過程,不是一種情境或現象(P. M. Sweezy) • 全球化是一種社會過程,其中地理對社會和文化安排的束縛降低,而人們也逐漸意識到這種束縛正在降低(M. Waters) • 總歸一句話,我們可以說全球化是 「只有遠傳沒有距離」
Peter Berger柏格的定義 • Many Globalizations • 全球化的四個面向 • 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 • 國際教授俱樂部(Faculty Club International) • 麥當勞世界文化(The McWorld Culture) • 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 Protestantism)
多層次定義 • 硬核層是經濟全球化,包括資金、訊息、商品、服務在全球範圍遠距離的流動 • 第二層是環境全球化,空中和海洋遠距離的物質傳送,影響全球環境的污染和生態保護 • 第三層是軍事全球化,就是使用毀滅性武力的危險,促使全球軍事上的聯繫 • 第四層是社會與文化的全球化,包括宗教的傳播、科技與管理知識的推展和文化的交流 • 我們不能說,現代化等於全球化,但可以說,現代化必然走向全球化。
學科立場不同觀點不同 • 經濟學家的全球化是世界經濟、市場一體化,大公司的跨國經營、金融的國際化,及世界各地相互倚賴的加深 • 政治學家的全球化是國際干預的不斷擴大,並思考建立世界新格局的全球戰略 • 文化學家多指商業文化、大眾文化、消費主義佔領文化市場的世界現象 • 社會學家、未來學家則更關注全球性問題
幾個容易混淆概念的區辨 • 全球主義(globalism) • 全球性(globality) • 全球化(globalization) • Waters的引導原理︰ • 物質交換在地化 • 政治交換國際化 • 符號交換全球化
全球主義 • 指市場掌控一切的新自由主義式意識型態 • 將全球化過程所涵蓋的多重面向,簡化到經濟層面。 • 認為生態環保的、文化及消費的、政治的、社會福利的、公民社會的全球化,要放在世界市場經濟體系的支配下,才有其意義
全球性 • 指當前我們生活的世界社會 • 傳統民族國家疆界的理念,已無法解釋媒體中的全球報導、跨國生活模式、溫室效應、跨國性買主抵制等現象 • 我們生活在一個差異、多樣性,沒有統一的世界社會中
全球化 • 指在跨國行動者,及其權力、機會、取向、認同和網路運作下,民族國家及其主權受到打壓及穿透的過程
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 • 「同質化」(homogenization)對照「異質化」(heterogenization)的爭論是全球化的核心特點 • 全球化現象在演變過程中會造成「特殊性」(particularism)的普遍化與「普遍性」(universalism)的特殊化
為何全球化不可逆轉 1 • 國際貿易在全球的擴展及互動密度增加,全球金融市場網路的建立,以及跨國性企業集團力量的增長 • 資訊與通信技術不斷創新革命 • 人權及民主原則成為普世價值 • 文化工業生產的符號、圖像充斥全球
為何全球化不可逆轉 2 • 政府外的跨國行動者(企業集團、NGOs、NPOs、聯合國等)權力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 • 全球性貧窮(南北差距)問題惡化 • 全球性生態環境破壞 • 特定地點出現的跨文化(衣冠文物)衝突
衡量全球化的三個層次 • 國家或地方的範圍內是否充滿著外來的資金、商品、人口、資訊或文化等 • 國家或地方不僅能被動地接受上述各種外來事物,還能主動向外做全球探索 • 國家或地方不僅能主動向外探索,還能影響其它的區域、國家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