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二維平面定位演算法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wo-dimensional positioning algorithm for RFID systems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二維平面定位演算法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wo-dimensional positioning algorithm for RFID systems. Student : 吳宜軒 Yi-Shyuan Wu Adviser : 柯開維 Kai-Wei Ke Date : 2007.07.24. Overview. 研究動機與相關技術 本定位機制概念 本 定位系統組成與演算法 佈局方式造成的影響探討 各項參數設定造成的影響 提高定位機制所涵蓋的範圍方法 結論與未來展望. 研究動機.

nasc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二維平面定位演算法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wo-dimensional positioning algorithm for RFID system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二維平面定位演算法之研究The Research of two-dimensional positioning algorithm for RFID systems Student :吳宜軒 Yi-Shyuan Wu Adviser :柯開維 Kai-Wei Ke Date : 2007.07.24

  2. Overview • 研究動機與相關技術 • 本定位機制概念 • 本定位系統組成與演算法 • 佈局方式造成的影響探討 • 各項參數設定造成的影響 • 提高定位機制所涵蓋的範圍方法 • 結論與未來展望

  3. 研究動機 • 室外方面已有GPS等相關技術,而室內方面因環境與實際上的應用方面,並尚未有一套廣泛使用的技術。 • 現有的RFID定位機制必須利用多個RFID 讀取器(Reader)與多個參考點(Reference tags)做定位,而RFID最大優點為RFID 標籤(Tag)的價錢低廉,因此大部分功能皆加諸在讀取器(Reader)上面,其價錢也隨著功能跟著提高,因此希望能提出一套需要較少讀取器的數量,或利用標籤代替部分功能,能做同樣的功能及準確度的演算法。

  4. RFID System • Interrogator(Reader) • Transponder(Tag) • Application Software

  5. Indoor Propagation Model • 其中 表示在距離d會接收到的power強度 • 為在參考距離 時所接收到的power強度 • n值表示power的指數衰減大小關係,它跟周圍物品與建物有關 • 為標準差為σ、平均值為0的Gaussian random variable

  6. 本定位機制概念 • 表達或呈現位置的方式: 座標 或 方向與距離 • 距離—控制Reader的讀取範圍 • 當功率較小時,其讀取範圍也較小,在此收到的Tag與Reader的距離較近。 • 當功率較大時,其讀取範圍也較大,在此收到的Tag與Reader的距離可能較遠。 • 方向—SRefTag 建置一種特殊的參考Tag,可以轉發Reader的指令,透過轉發的動作,使位於此特殊參考Tag傳輸範圍內的Tag與 Reader進行互動,藉此判斷Tag所在方向。

  7. 定位系統主要組成要件 —Reader • Reader:具有兩種Power Level • Full Power [傳輸最遠距離為 N 公尺] • Half Power [傳輸最遠距離為 N/2 公尺] • Reader :具有三種Power Level • Full Power [傳輸最遠距離為 N 公尺] • Two-third Power [傳輸最遠距離為 2N/3公尺] • One-third Power [傳輸最遠距離為 N/3 公尺] • 除一般功能之外,外加一種指令為轉送指令 可指定SRefTag ID,命令此SRefTag進行轉發的動作 • 命令SRefTagA轉發REQUEST指令或命令SRefTagA轉發REQUEST TagB的動作,接著進行接收Tag回應的動作。

  8. 定位系統主要組成 — SRefTag & Tag • SRefTag: 其功率和位置固定,定義其功率為SRefTagPW,傳輸距離最遠可達N公尺,除了跟一般Tag的功能相同外,並可對Reader的轉送指令作轉發動作。 • Tag: 功率固定並定義為TagPW,傳輸距離最遠可達N公尺,其位置可移動。

  9. 定位要件之佈局方式 • Reader 放置平面中央處, 定其座標為( Reader_x , Reader_y )(已知) • SRefTag 將數個SRefTag均勻佈於距Reader固定N公尺處,在平面上記住座標 (此做法分為三種,分別為佈置三個、四個或六個) , 座標定為( SRefTagX_x , SRefTagX_y )(已知) • Tag 假設待測Tag實際位置是位在 以SRefTag為頂點相連接而形成的範圍內、 以Reader使用Full Power時的最遠傳輸距離為半徑的區域內

  10. 未知Tag之位置估測演算法 • 資訊收集 將透過Reader、SRefTag與Tag之間設計過的訊號交換動作所得到的資訊,有規律的收集下來 • 位置計算 計算估測出Tag的位置

  11. 位置估測演算法—資訊收集 • Reader分別以不同的發射功率做讀取Tag的動作(記錄使用各不同發射功率時會接收到哪些Tags) • Reader再透過各個SRefTag轉發Reader指令讀取Tag(記錄Reader經各SRefTag轉發時接收到哪些Tags)。

  12. 位置估測演算法—位置計算 • (Tag ID,Reader Power) Tag位於零個SRefTag傳輸範圍內 • (Tag ID,Reader Power,SRefTagX) Tag位於一個SRefTag傳輸範圍內 • (Tag ID,Reader Power,SRefTagX1,SRefTagX2) Tag位於兩個SRefTag傳輸範圍內 • (Tag ID,Reader Power,SRefTagX1,SRefTagX2,SRefTagX3…) Tag位於三個以上SRefTag傳輸範圍內

  13. Tag位於零個SRefTag傳輸範圍內 • (Tag ID,Reader Power) • 雖然可以得知其遠近(由Reader Power得知) , 但無方向相關資訊(零個SRefTag的傳輸範圍內), 所以將此情況下Tag位置估測為Reader的位置 • ( Tag_x ﹐Tag_y ) = ( Reader_x ﹐Reader_y )

  14. Tag位於一個SRefTag傳輸範圍內 • (Tag ID,Reader Power,SRefTagX) • 估測其位置位於Reader與此SRefTag之間,而與Reader的距離則靠Reader Power的資訊作計算

  15. Tag位於兩個SRefTag傳輸範圍內 • (Tag ID,Reader Power,SRefTagX1,SRefTagX2) • 位於通過兩個SRefTag的中點 SRefTag間相連而成的線的垂直線上 • 與Reader座標距離為dis

  16. Tag位於三個SRefTag以上傳輸範圍內 • (Tag ID,Reader Power,SRefTagX1,SRefTagX2,SRefTagX3…) • 先求出這些SRefTags所形成的中點,在此定義此點為SRefTagS

  17. 佈局方式造成的影響探討 • SRefTag均勻佈於距Reader固定N公尺處 (分別使用三個、四個與六個) • 兩種區域 • SRefTag為頂點相連接而形成的區域 • 以Reader使用Full Power時的最遠傳輸距離為半徑的區域 • 不同Power Level分類 • 兩種Power Level • 三種Power Level

  18. 佈局方式造成的影響探討—不同Power Level分類

  19. 定位系統主要使用參數

  20. 佈局方式造成的影響探討

  21. 各項參數設定造成的影響 • Reader Power Level數值造成的影響探討 • Reader有兩種Power Level • Reader有三種Power Level • SRefTag傳輸距離 & SRefTag距Reader的遠近 四個SRefTag擺設成正方形的佈局方式 (距Reader 5公尺), 考慮Tag在四個SRefTag為頂點相連接而形成區域

  22. Reader Power Level數值造成的影響 • 兩種Power Level的Reader Full Power與Half Power兩種模式 • 三種Power Level的Reader Full Power、Two-third Power與One-third Power三種模式 • 先將Reader的Power Level先定義成Power Level no.來說明,Power Level 1為此Reader最大的Power,Power Level 2為次大

  23. 兩種Power Level的Reader • 四個SRefTag擺設成正方形的佈局方式與Reader為兩種Power Level時,考慮Tag在四個SRefTag為頂點相連接而形成區域,不同組合的Power Level值對平均誤差造成的影響

  24. 兩種Power Level的Reader • Power Level 1固定在18.88dBm,改變Power Level 2數值對平均誤差造成的影響

  25. 三種Power Level的Reader • 使用四個SRefTag與Reader為三種Power Level時,不同組合的Power Level值對平均誤差造成的影響

  26. 三種Power Level的Reader • Power Level 1固定在18.88 dBm,Power Level 2固定在14.55 dBm,改變 Power Level 3數值對平均誤差造成的影響

  27. 三種Power Level的Reader • Power Level 1固定在18.88 dBm,Power Level 3固定在7.32 dBm,改變Power Level 2數值對平均誤差造成的影響

  28. SRefTag傳輸距離與SRefTag距 Reader的遠近造成的影響探討 • 假設參數條件在擺設五公尺環境為前提下 • 若實際擺設SRefTag與Reader的距離為五公尺,SRefTagPW可以在18.7753 dBm~21.1011 dBm(5公尺~6.25公尺)之間(也就是說在功率最遠傳輸距離五公尺的100%~125%); • 若實際的SRefTagPW為18.7753 dBm,SRefTag與Reader的距離可以在4公尺~5公尺之間(也就是說在擺設五公尺的80%~100%)

  29. SRefTag傳輸距離與SRefTag距 Reader的遠近造成的影響探討 • 變化SRefTagDistance對平均誤差所造成的影響 (不同SRefTagPW) 若實際擺設SRefTag與Reader的距離為五公尺,SRefTagPW可以在18.7753 dBm~21.1011 dBm

  30. SRefTag傳輸距離與SRefTag距 Reader的遠近造成的影響探討 • 變化SRefTagPW對平均誤差所造成的影響 (不同SRefTagDistance) 若實際的SRefTagPW為18.7753 dBm,SRefTag與Reader的距離可以在4公尺~5公尺之間

  31. 提高定位機制所涵蓋的範圍方法 • 基本演算法直接擴大至適用範圍 藉著更改使用參數模擬傳輸範圍變大的情況,將SRefTag與Reader的距離與SRefTag傳輸功率所用數值一起變大,以提高定位機制系統所涵蓋面積。 • 細胞組合式擴充 組合的方式使定位涵蓋面積變大

  32. 基本演算法直接擴大至適用範圍

  33. 基本演算法直接擴大至適用範圍 • 拉大SRefTagDistance增大涵蓋面積平均誤差上升圖

  34. 細胞組合式擴充 • 將前面所說的一個Reader配數個SRefTag的方式稱為一個『基本單位』,將基本單位的佈局組合而成大範圍,以基本單位面積作倍數擴充 • 兩個以上基本單位間都能定位到的Tag,因定位計算方式的關係會產生下述情況:Reader R1所在的基本單位所定位到的Tag T1的位置,與Reader R2所在的基本單位所定位到的Tag T1的位置不一致(Tag T1實際位置可能在Reader R1與Reader R2傳輸範圍交集)。 • 在大範圍下(多個基本單位間),欲尋找某已知ID的Tag,其流程為何?

  35. 細胞組合式擴充

  36. 細胞組合式擴充 • 四個SRefTag佈局為一個基本單位時,Tag在兩個基本單位組合區域內的誤差分布圖

  37. 與LANDMARC系統比較

  38. 結論 • 本論文提出一套以RFID為基礎的室內定位機制,提出利用具有轉發Reader信號功能的SRefTag及較便宜特殊設計的Tag達到知道待測位置Tag的方向,再加上Reader使用各個不同的Power Level讀取達到知道未知位置Tag距Reader的距離,接著利用各種資訊算出Tag的可能位置。 • 本定位機制能以較少的Reader數量達到接近的效能誤差值,另外對於各種可能發生的問題加以釐清評估與解決,使得本定位機制更加完整。

  39. 未來展望 • 實際上利用儀器去量測觀察,將實際環境的傳播模型建立並與本定位機制配合,可以的話,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資料庫,自動評估現在的環境而有所調整位置計算的依據。 • 預測定位點的移動方向與軌跡紀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