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MPC 製造工程之管制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ntrol

MPC 製造工程之管制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ntrol. 主編 : 國家注冊高級顧問師 徐圓福. 共同语言. 2. 问好---- “上午好” 回答:“ 好 、 很好 、 非常好”. 愛的鼓勵 ---- 123、321、123456-7. 良好 的气 分 ---- 请不要在教室内 交頭接耳. 封闭的环境---- 排除一切外部干扰. 积 极 参 与---- 给予并获取信息.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圓鴻. 我們的歌 3.

merl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MPC 製造工程之管制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ntrol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MPC製造工程之管制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ntrol 主編:國家注冊高級顧問師 徐圓福

  2. 共同语言 2 问好---- “上午好” 回答:“好、很好、非常好” 愛的鼓勵---- 123、321、123456-7 良好的气分---- 请不要在教室内交頭接耳 封闭的环境---- 排除一切外部干扰 积 极 参 与---- 给予并获取信息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圓鴻

  3. 我們的歌 3 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 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風雨。 我不能隨波浮沈,為了我至愛的親人。 再苦再難也要堅強。 只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 之間還有真愛。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圓鴻

  4. 課程的目标 1 • i理解品質是製造出來的,而非檢驗出來的 • i了解製程管制範圍包括品質、產量、成本 • i了解製程管制包含了三個主要階段:製程 設計、管制作業與製程改善 • i了解:(1)製程設計即生產程序的選擇,設備、工 具、治具、夾具、模具等之設計及選擇,設備、人 員之安排,各種作業標準之訂定,工時、用料及標 準成本之訂定等等工作。(2)管制作業為量產時之 品管作業。(3) 製程改善則包括資料分析(QC手 法),製程能力的分析與評價,改善對策的研商, 改善結果之評價,標準的改善等。

  5. 1、MPC的系統架構 確定製造工程戰略 確定製程管理項目 管理方法 作業標準 查檢標準 控制方式 培 訓 數據收集 期中查檢 實 施 績效評量與回饋 結 果 實績管理 正差異 負差異 效果維持 糾正溝通 技術性變異 系統性變異改善 效果確認 主題選定 圓鴻 方策實施 方策追究 方策立案 攻擊點明確

  6. 2、企業管理功能矩陣

  7. 3、管理功能是什麼? 規劃:規劃者,乃代表一種針對未來所擬採取的行動,進行分析與選擇的程 序。 組織:管理所包括的組織功能,其作用為建立一機構之內部結構,使得工作 、人員及權責之間,能發生適當的分工與合作關係,以有效擔負和進 行各種業務和管理工作。 領導:領導代表管理中一種影響力的發揮和運用,其目的為激發工作人員之 努力意願,引導其努力方向,以增加他們所能發揮的生產力和對組織 的貢獻。 控制:不管一組織擬訂多麼良好的計畫,一旦付諸實施,都會發現,種種事 實發展或結果,不是原來所假定或預期的。這種差距或意外狀況,不 是靠改進規劃程序所能完全消除的。因此有賴管理中另一種功能,以 應付和解決這種問題,一般就稱這種管理功能為「控制」功能。

  8. 4、什麼是「PDCA」管理循環 作為現代的現場基層管理幹部,應該確實的瞭解科學的 管理方法,所謂管理的方法就是要能依一定的管理程序, 使所管理的工作依照規定的方法順利進行,並且能得到 滿意的結果。管理的方法一般是將管理的過程分為四個 階段,這四個階段就是: 「計劃」(PLAN)、「實施」(DO)、「調查」(CHECK)、 「修正措施」(ACTION)。而使這些階段循環轉動。取這 四個名詞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我們簡稱為P-D-C-A「管理 循環」。

  9. 5、製程管制的定義 所謂製程管制是在製造過程中,利用工程知識與 統計方法,將製造條件包括材料、機械、人員、 方法充分標準化,並控制其變動在管制狀態下, 發揮全部的能力,使產品品質符合規格要求。如 製程有異常現象發生時,則找出異常的原因並加 消除,預防其再度發生的連續工作。

  10. 6、製程管制的體系 設 計 量 試 製造流程圖與管制方法之作成 檢驗標準化 標準之培訓 設計管制表格 作業標準化 生 產 資料反饋 工程能力分析 異常措施 工程解析 訂定管制水準 與管制標準 專案小組 改善效果之檢討 改善對策之執行 抽樣 測試 1.控制圖 2.查檢表 3.推移圖 4.直方圖 工程查核 填寫查核表 或記錄表 異常時 點繪管制圖錶 管制情況之研判 層別、相關分析、不良分析、工程能力評價、各式圖表、變異分析、其他統計方法 品管委員會研討對策 月 報 資料整理、解析

  11. 7、製程設計階段之品管(量試) • 製造程序之選擇:製造工序 • 設備、工裝、量具、人員的配置:生產線的平衡 • 作業標準與檢驗標準的訂定:培訓 • 工廠佈置的決定:佈置、搬運 • 量試結果之品質檢驗與分析:品質特性、安全性、可靠度、壽命、以及外觀、結構 • 量試結果之評價:量試評估會議 • 量試階段的品管內容:公差、儀器、標準、品質目標

  12. 產品名稱 量試日期 規 格 試作負責人 試作數量 部門 評價項目 設 計 工 程 生技(試作) 製 造 品 管 藍圖與公差 設 備 工具、治具 量 具 佈置與搬運 作業標準 檢驗標準 試作 品質 外觀 設計 品管 結構 性能 核准批示 8 、量試結果評價表 顧 客

  13. 9、製造流程圖 製造流程圖又稱為作業流程圖,是一種圖示方法, 用簡單的符號將製造程序的先後關係表示出來,在 工作研究裡被用為改善製程的主要工具。 一張製造流程圖常包括下列項目: • 工程記號 • 工程名稱 • 相關之技術標準及作業標準 • 管制項目(包括製造條件與品質特性兩者)

  14. 10、製造流程圖使用之符號 :操作(Operation) :檢驗(Inspection) :儲存(Storage) :遲延(Delay) :搬運(Transportation)

  15. 11、製造流程圖之寫法 • 製造工程與檢驗站:找出製造工程之主要流程為基幹,從原料或零件開始到成品為止的整個過程垂直的把它記錄下來,其他的副工程依進入主流程的先後次序,從旁邊插進。 • 原料、材料或零件:原材料及零件之加入,利用水平線連接於工程之左邊,線上寫上原材料或零件之名稱。需要時可在線下寫上規格。 • 管制項目與查核點:管制項目包括每一過程之查核點及管制特性,寫在製造工程名稱之右邊,逐一列明。

  16. 流程記號 工程名稱 作業標準 管制項目 管制方法 組合 原件焊錫 工程檢查 EPC-2-201 EPC-2-202 EPC-2-211 元件折斷 電壓表 短路 P管制圖 8點,10點,1點,3點各查核一次 P管制圖 電子產品之裝配流程圖實例 1 22 11

  17. 日光燈製造流程 工程記號 工程名稱 管制點及管制項目 玻璃管 檢視玻璃管外觀尺寸 洗管 1.水溫 印商標 檢視商標外觀 2.商標外觀 螢光體調配 螢光膜塗敷 烘焙 3.烘焙溫度 螢光膜擦拭 4.螢光體粒度 電極製造 5.氧化物附著量 封口 排氣 6.排氣爐溫7.真空度8.燈絲處理電流 9.水銀注入量10.氬氣封入壓

  18. 變壓器製造流程 製造流程 管制流程 矽鋼片剪裁 1.厚度2.毛刺 捲鐵心 1.鐵心模尺寸 鐵心退火 1.溫度2.氮氣壓力 鐵心檢驗 1.鐵心重量2.寬度3.長度4.鐵心損耗 5.激磁電流 捲線 1.絕緣材料規格2.銅線規格3.線圈繞成尺寸 4.引出線方向位置 心體裝配 1.絕緣材料規格2.絕緣管裁切 3.高壓引線之連結 矽鋼片 銅線絕緣紙

  19. 12、作業標準化之重要性 • 品質管制的基本想法是只要材料、零件品質及操作條件管制在所期望的範圍之內,則產品品質即可在預測的範圍內。 • 如此產品只要抽樣檢驗也能保證品質。 • 要管制製造條件,即使用的設備、工具、加工方法、工序、機械操作的程序等應予以規定,作業之條件如溫度、速度、壓力、進刀速度、時間、配方、半成品之尺寸、公差等事先給予數量的規定,並確定容許的變化範圍,像這種工作我們稱之為作業的標準化。

  20. 13、作業標準化之目的 • 製造部門各階層的人能明瞭自己對生產活動的責任與權限。 • 現場擔當的班組長能適當的發佈命令,指示或指導與督導,使作業順利進行。 • 確實掌握作業之目前狀態,使作業簡化並使其他改善工作易於進行。 • 容易進行作業員之培訓,使其能在短期間學到正確的工作方法。 • 如有人離職,新人到任後很快能工作,保存技術。 • 基本作業標準化後,新製品之有關標準易於訂定。 • 進行品質管制、作業時間、生產管制(工程管理)、成本管制、安全管理、設備工裝管理等各種管理的基礎。

  21. 14、作業標準化的原則 • 控制原因的原則,以便實施早一步的管制。 • 重點的原則,找出重點原因加以管制。 • 分層負責的原則,工程異常時能即時處置。 • 實踐的原則,只有實踐的標準才是能產生效果的標準。 • 修訂的原則,未經改訂的標準是未加使用的。 • 統一的原則,必須衡量全公司的利益,加以調整,使其統一,避免標準間之矛盾。 • 保密的原則,分級保密防止外洩。

  22. 15、技術標準之寫法 技術標準之內容包括: • 使用範圍。 • 設備藍圖,其結構規格及能力。 • 各道工程之設備及作業條件,品質特性及管理方法、摘要。 • 作業條件與產量關係表。 • 使用材料、作業條件與產品特性之關係表。

  23. 16、作業標準之寫法 作業標準之內容包括: • 製品之品質要求、規格。 • 作業人數。 • 使用材料及零件。 • 使用設備、工裝及換裝方法。 • 工程程序及條件。 • 作業時間。 • 管理要點及注意事項。 • 異常處理方法 • 使用設備之潤滑與保養。 • 本作業之安全守則。 • 本工程有關參考資料。

  24. 17、作業指導書之寫法 • 對本工程要求之品質水準、規格。 • 使用機械設備、工裝、檢驗量具名稱與性能。 • 作業上之指示與注意事項。 • 作業要領。 • 必要的圖與照片。 • 檢驗與查核項目,實施方法。 • 容易發生之異常,其原因、對策與處理方法。 • 各有關人員對本工程之責任與權限。 • 使用設備、工裝、檢治具之保管與換裝規定。 • 消耗品之規格與使用量基準。

  25. 18、作業標準之綜合寫法 • 適用範圍 • 使用原材料、零件。 • 使用設備、機器。 • 作業方法、作業條件。 • 作業上之注意事項。 • 作業時間。 • 異常之處理方法。 • 作業單元。 • 使用設備、機器之保養。 • 作業之管制項目及方法。 • 作業人員與作業資格。 • 製造工程之順序。

  26. 19、機械使用說明書 • 設備編號與名稱。 • 用途。 • 結構及規範(含圖面、照片)。 • 附屬工具、及模具、夾具之裝法。 • 操作程序與條件(產品不同須分開)。 • 潤滑方法。 • 檢查與保養方法。 • 異常時之特性、原因與處理方法。 • 安全規則。

  27. 20、製程檢驗標準書 • 適用範圍。 • 檢查站之規定。 • 檢查項目。 • 檢查方式。 • 批量、樣本數、合格判定個數之規定。 • 抽樣方法。 • 檢查程序。 • 試驗方法及試驗設備或器具。 • 判定基準。 • 不良品或不合格批之處理方法。 • 檢查報告之寫法及保存期限。 • 實施檢查時應注意之事項。

  28. 21、作業標準之制定程序 • 由技術部門、製造部門、品管部門等組成小組。 • 確定需要標準的工程及標準的形式、內容、格式 • 找出各種製造變因與操作條件。 • 研究各種變因的數量化(生產參數)。 • 決定變因之幅度及具體操作方法。 • 必要時執行田口工程實驗。 • 製成原稿,交給現場關係者加以檢討。 • 試用1~3個月。 • 修正並作成一定格式,交由文控中心編號、登記加以管理。 • 作業標準的改訂。

  29. 22、量產階段的品質管制 • 訂定管制方案 • 作業員與品管員之訓練 • 作業與中間檢查 • 資料整理與檢討

  30. 23、製程管制方案之內容 • 工程名稱。 • 管制項目(即檢查點)。 • 管制者測定者或檢查者,共分為現場操作員、巡查員或試驗人員。 • 測定單位:如mm、Kg、℃等。 • 使用管制圖表:管制圖、直方圖、查核表或記錄表等。 • 樣本數。 • 檢查抽樣頻率。 • 抽樣及檢驗方法。 • 主管查核之時間。

  31. 24、管制項目的選定 • 把握重點加以管制。 • 管制項目分為兩大類: • 引起產品品質變異的原因,即各種製造條件,稱為查核點或查檢點(check point)。 • 作業的結果,如半成品或成品的品質特性,或產量、效率、成本等,稱為管制特性或管制點。

  32. 25、查核點的選定方法 • 依原因情形決定。 • 根據可以調節或調整的項目決定。 • 根據作業員、班組長等管理的項目決定。 • 並非所有原因都做為查核點,取其較為危險的重點做為查核點。 • 查核點宜儘量讓現場擔任的作業員、班組長自己選定。 • 制定查核表或點檢表。 • 查核表須時常修訂,並定期統計其結果,利用重點分析,作再發防止的處置。

  33. 26、管制特性的選定方法 • 依部屬工作結果的情形決定。 • 下層管理者較多層別的數據,而上級管理者則較多合計或平均的數據。 • 考慮品質、數量、成本、交期等日常業務有關的項目。 • 最好不要只選最後結果,而選可以很快知道結果的代用特性或中間特性。 • 利用多數測定值的計算值不如選用測定值的原始數據。 • 主管所指示的方針或目標,須作為管制特性。 • 從可以繪製管制圖且可採取處置的特性中選定。 • 從易於發生錯誤的工程中,選擇其結果可以檢查的特性為管制特性。

  34. 27、抽樣間隔的決定 • 管制初期標準化尚不徹底,製程不在管制狀態且變化迅速,需要不斷抽樣、測定、注意製程異常 • 為工程解析,瞭解製程變化範圍及趨勢時,抽樣間隔通常較短。 • 為立即壓制變異,調節工程的管制項目,其間隔非較短不可。 • 已徹底解決異常原因,製程逐漸達到管制狀態,可延長抽樣間隔。 • 製程長期在管制狀態,技術上可以放心,則可增大批之大小或減少樣本之大小,延長間隔以節省管制費用。

  35. 28、檢驗或測試方法 • 為了防止過大的測定誤差,在釐定管制方案時應將檢驗或測試之工具、方法加以決定,並應注意: • 將測試工具及其精密度加以標明,例如使用1/100mm之測微器等。 • 各種計測器之使用法應有書面說明書。 • 測試方法或試驗應加標明。例如:依ASTM○○○試驗等。

  36. 29、管制方式的決定 • 管制圖表的決定:管制圖、直方圖、查核表、記錄表、點值趨勢圖。 • 層別收集數據管制。 • 使用管制圖以管制製程。 • 管制圖樣組之決定:由組間變異找出引起製程變化的非機遇原因。 • 管制水準的決定:製程管制用管制圖的管制界限。

  37. 30、管制的實施 • 開車時對機械設備情況之查核。 • 首件產品的檢查。 • 自我檢查。 • 巡迴檢查。 • 實驗室之檢驗。 • 作業與管制的稽核:現場主管與品管主管。 • 異常原因之追查與糾正行動。

  38. 31、製程管制應注意的點 • 作業說明書與藍圖應放置在作業場所或張貼在架子上,使作業員易於閱讀參考。 • 應提供作業員自我檢查所需之測定儀器或量規,並做定期校正,以維持其準確性。 • 巡迴檢驗員應按規定時間對查核項目進行覆查,並抽取樣本進行特性試驗,將結果點入現場管制圖。品管課長應查核試驗工作之可靠性。 • 初件產品,作業員應行全檢並加記錄,班長應查核有無錯誤。 • 機器操作說明書應加整備,並作培訓。 • 對半成品檢驗,應訂定檢驗說明書。 • 各種品質記錄,應迅速反饋給有關人員。 • 發生不正常時應填寫「異常原因通知單」迅速反饋。

  39. 32、統計製程管制 對今日的製造業及供應商來說,持續的製程改善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對外在的客戶或內部的相關工程,我們都須不斷尋找各種的方法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製程管制上最基本的統計應用,便是: 直方圖, 控制圖,及 製程能力分析。

  40. 32-1預防與查誤 • 查誤:在不良發生後找出問題所在。 • 預防:在事前預防不良的發生。

  41. 32-2製程管制系統模式 製程反饋 統計的方法 人員、材料、機器、方法、環境 產品 服務 處理過程 客戶 需求與期望 改變之辨識 輸入 製程/系統 輸出 客戶反饋

  42. 32-3變異(Variation) • 一般原因(Common Causes):又稱機遇原因(Chance Causes),乃為在製程中的自然或管理性變異,通常這些變異是由一些小干擾造成,不容易控制,即使再好的製造,我們必須承認,必定有此等變異存在,所以我們仍認定它在管制狀態。 • 特殊原因(Special Causes):又稱為非機遇原因,或稱可歸屬原因(Assignable Causes),乃為製程中某些失誤造成,失誤的來源,可能為人、機、料、法等,此等變異比一般原因造成之變異大,且非週期性產生,若發生則表示製程失控。

  43. 32-4現場行動與系統行動 1、現場行動: • 可用以消除特殊原因 • 通常由現場人員採取行動 • 通常可消除15%之製程問題 2、系統行動(Actions on the System) • 可用以消除一般原因(系統原因) • 通常須在管理上採取行動 • 通常可消除85%之製程問題

  44. 32-5製程管制及制程能力

  45. 33、製程能力分析 • 確定能代表製程能力的品質特性。 • 由製程抽取樣本,測定其特定性質(n=100~250個數據)。 • 點繪出統計的形態,計算其平均值與標準差。 • 解釋此種形態,發掘異常現象。 • 對異常現象採取措施。

  46. 33-1、製程能力分析之用途 • 提供資料給設計部門,使其能儘量利用目前之工程能力,以設計新產品。 • 決定一項新設備或改良的設備能否滿足要求。 • 利用機器之能力安排適當的工作,使其得到最佳應用。 • 選擇適當的作業員、材料與作業方法。 • 製程能力較公差為窄時,用於建立經濟管制界限。 • 用於建立機器之調整界限。

  47. 34、製程能力研究的各種方法 • 管制圖 • 直方圖 • 規格點值圖: • 適當的製程 • 能力很好的製程 • 能力良好但調整不當的製程 • 能力良好,模具磨損的製程 • 能力不足的製程

  48. 35、製程能力的評價 • 工程準確度指數(Capability of Accuracy) 工程平均值-規格中心值 x-m K= = * 100% 規格容許差 T/2

  49. 36、製程能力的評價 • 工程能力指數(Capability of Process) CP=T/6σ

  50. 37、製程能力的評價 • 綜合評價 x-M Cpk=Cp(1-K)=Cp(1- ) T/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