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网络基础之一:分层模型 朱文博 2013.10.18

网络基础之一:分层模型 朱文博 2013.10.18. 一、网络概念. 1. 通信要素. 消息 规则及协议 设备:终端设备、中间设备 介质:铜缆(双绞线)、光缆、无线. 2. 几个概念. 局域网( LAN ) :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 以太网 广域网( WAN ) :广泛地理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 互联网 internet :两个或多个内部网互联 因特网 Internet :全球最大互联网 节点:具有 IP 的设备 拓扑( topology ) :网络设备与它们之间互联布局关系. 控制 简单 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kar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网络基础之一:分层模型 朱文博 2013.10.18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网络基础之一:分层模型朱文博2013.10.18

  2. 一、网络概念

  3. 1. 通信要素 • 消息 • 规则及协议 • 设备:终端设备、中间设备 • 介质:铜缆(双绞线)、光缆、无线

  4. 2. 几个概念 • 局域网(LAN):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以太网 • 广域网(WAN):广泛地理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 • 互联网internet:两个或多个内部网互联 • 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互联网 • 节点:具有IP的设备 • 拓扑(topology):网络设备与它们之间互联布局关系

  5. 控制简单 • 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 安装工作量大 • 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 • 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 电缆长度短 • 连接简单 • 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 • 故障诊断困难 • 电缆数量少 • 易于扩充 • 传输距离有限 • 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6. 二、分层模型

  7. 1. OSI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8. 1. OSI模型

  9. TCP/IP模型

  10. 各层用途 • 应用层: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HTTP、FTP) • 表示层:提供数据格式转换服务 • 会话层:建立端连接并提供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断点续传) •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逻辑通信(进程、端口) • 网络层:在节点间创建逻辑链路,并分组转发数据(IP、路由) •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网卡) • 物理层:提供原始比特流传输通路(网线)

  11. 协议数据单元PDU • 应用层:数据 • 传输层:数据段 • 网络层:数据包 • 数据链路层:帧 • 介质中:比特

  12. 协议数据单元PDU

  13. 三、应用层(表示、会话层)

  14. 1. 通信步骤 • 人们建立通信 • 应用层将人类通信转换为网络数据 • 软件或硬件将通信转变成数字格式 • 应用层服务启动数据传输 • 各层发挥作用 • 应用层接收数据,提供给人使用

  15. 2. TCP/IP应用层协议 • DNS:域名系统,提供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数据库 • HTTP:超文本传输 • SMTP:简单邮件传输 • FTP:文件传输 •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6. 2.1 DNS简介

  17. 域名组成 www.apple.com

  18. 分级系统

  19. 相关命令 • nslookup:查询域名服务器、解析指定主机名 • ipconfig/displaydns:查看dns缓存

  20. DNS缓存 • DNS服务器使用域名守护程序(named守护程序),客户端提出请求,named进程检查自己记录,没有则连接其他服务器,并将结果保存于缓存,客户端也将结果保存于自身缓存,再次需要可自行查找 • 记录类型 • A:主机 • PTR:域名 • NS:域名服务器 • MX:处理电子邮件主机 • SOA:DNS区域开始 • CNAME:别名 • IN:因特网分类记录A记录

  21. RDNS 查询根域名服务器(in-addr.arpa),依次查找IP网段地址,最后找到管理主机地址的域名服务器

  22. 3. 表示层、会话层 • 表示层: • 对应用层数据编码及转换 • 采用可被目的设备解压方式对数据压缩 • 对数据加密解密 • 会话层:创建并维持对话

  23. 四、传输层

  24. 1. 传输层作用 • • 在源和目的主机应用程序之间跟踪独立通信 • • 分段、重组数据 • • 标志应用程序(端口号) • • 流量控制 • • 错误恢复 • • 开始一个会话

  25. 2. 传输层协议 • 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类型6 • Web浏览器 • 电子邮件 • 文件传输程序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类型17 • DNS • 视频流 • IP语音

  26. 2.1 TCP协议 • 面向连接 • 可靠通信:保证数据顺序、重传策略 • 开销大、速度慢

  27. TCP数据包 e

  28. TCP数据包 • Data Offset:标志数据包起始位置 • Code(Control Flag):控制标志码,说明连接状态 • URG:紧急 • ACK:确认 • PSH:传送缓冲区其他数据包 • RST:重置连接 • SYN:同步序列号 • FIN:通知传毕 • Window:控制数据包流量 • Checksum:确认校检码 • 报头提供: • 源端口、目的端口 • 排序以提供同序处理 • 数据段接收确认 • 流量控制及拥堵管理

  29. 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 客户端发送syn包,进入SYN_SENT状态 • 服务器接收syn包,回复syn+ack包,进入SYN_RECV状态 • 客户端回复ack包,客户端与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30. 关闭连接:四次握手 • 客户端/服务器发送FIN消息 • 服务器/客户端收到FIN消息,发送ACK消息 • 客户端/服务器收到ACK消息

  31. 典型DOS攻击 • DOS:Denial of Service • 半连接:收到SYN包,未收到ACK包的状态 • SYN泛洪:通过发送大量的伪造syn包,长时间占用被攻击主机未连接队列,正常syn包被丢弃,使目标系统运行缓慢,严重者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

  32. 2.2 UDP协议 • 无连接 • 不可靠通信 • 低开销、速度快

  33. UDP数据包

  34. 3. 端口寻址 • 端口号:为跟踪会话,标志应用程序网络服务,协议使用逻辑端口号,范围从0到65535(2^16),由Internet编号指派机构(IANA)分配 • 端口类型: • 公认端口,0-1023,固定分配给一些服务 • 已注册端口,1024-49151,松散地绑定于一些服务,多数没有明确的定义服务对象 • 动态或私有端口,49512-66535,临时分配,很少使用。

  35. 常见端口 查看连接状态:netstat • 20FTP-data,文件传输协议使用的主动数据传输端口 • 21FTP,文件传输协议的命令端口 • 25SMTP,简单邮件传递协议,用在作为Mail Server端口 • 53DNS,域名服务器 • 80WWW,全球信息网服务器 • 110POP3,邮件接收协议 服务器进程有静态分配的端口号,而客户端为每个会话动态选择端口号

  36. 五、网络层

  37. 1. 网络层任务 • 用IP地址编址 • 封装 • 路由:路由器对到达网关接口的数据包作出转发决定的过程 • 解封装

  38. 2. 网络层协议 •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 IPv4 • IPv6 • 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 ICMP:因特网报文协议 • 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39. 2.1 IPv4协议 • 无连接(4层解决) • 尽力(不可靠)(4层解决) • 介质无关性

  40. IPv4数据包

  41. IPv4数据包 • IHL:报头长度 • ToS:描述优先级别,QoS • Length:20~65535字节,数据包长度 • Identification:标记分片 • Flags&Offset:标志和分片偏移量,帮助重建分片 • TTL:可经过的最大跳数,每经过一台路由器减1,为0时丢弃。(0~255) • Protocol:TCP:6;UDP:17 • Checksum:指明报头长度,由于TTL会被修改,该值也在每一跳修改 • Options:额外功能,安全机制、路由机制等 • Padding:补齐(每行32bits)

  42. 3. 路由:数据包的处理 • 主机分组---网络划分---广播域 • 路由:路由器对到达网关接口的数据包作出转发决定过程 • 网关:网络的出口

  43. 3. 路由:数据包的处理   有数据包发送---主机A查阅报头目的IP地址----分析自己路由表,相同网段时通过局域网直接传送----不在同一网段,发送至默认路由

  44. 路由表 • 查看主机路由表:netstat -r/route print • 查看路由器路由表:show ip route

  45. 路由表 • 直连: 路由器连接到该网络 • 静态路由: 由系统管理员手动输入 • 动态路由:通过交换路由信息获得 • 默认路由: 静态或动态获得; 在不知道网络的明确路由时使用(0.0.0.0)

  46. 路由协议 • RIP:路由信息协议,配置简单,大量广播、支持网络规模小 • IGRP、EIGRP(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思科专用,拓扑变化才更新。 •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兼容性好,配置相对复杂 •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高级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47. 六、数据链路层

  48. 1. 数据链路层任务 • 支持和连接上层服务:逻辑链路控制(LLC)--创建帧(frame) • 控制通过本地介质的传输:介质访问控制(Mac)--将帧放置到介质上、从介质获取帧(数据编址、分界)

  49. 以太帧 • PPP帧 • 802.11无线帧 • 帧中继 • HDLC帧(思科专有) 2. 数据帧(LA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