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7 .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进一步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2 .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3 .熟练应用这一性质圾关计算。

7 .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进一步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2 .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3 .熟练应用这一性质圾关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 .通过推导性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通过完成例 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继续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一)重点 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 用数学语言概括运算性质。 (三)关键 准确运用三个幂的运算性质进行综合计算。.

bruce-ol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7 .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 .进一步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2 .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3 .熟练应用这一性质圾关计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7.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2.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3.熟练应用这一性质圾关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推导性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完成例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继续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一)重点 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 用数学语言概括运算性质。 (三)关键 准确运用三个幂的运算性质进行综合计算。

  2. 三、教学方法 彩引导发现法、指导尝试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这两个幂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通过完成一组练习,来回顾一下这两个性质: 填空: (1)a3×a4×a=; (2)(a3)4=; (3)2(a3)2×a3; (4)a3×a4×a×(a3)4=; 学生活动:4个学生说出答案,同桌同学给予判断。 【教法说明】 通过完成本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时也为顺利完成本节例2做个辅垫。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我们知道an表示n个 a相乘,那么(ab)3=ab•ab•ab =(a•a•a)•(b•b•b)这又根据什么呢?(学生回答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a3b3

  3. 也就是 (ab)3=a3b3 请同学们回答(ab)4、(xy)b、(abc)4、(mnpq)5、的结果怎样?那么(ab )n(n是正整数)如何计算呢? (ab)n=ab•ab•ab……ab;个ab =(a•a•a……a)•(b•b•b……b) 运用了律和律 a个 个b =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填空。 (ab)n=anbm(n是正整数) 刚才我们计算的(ab)3、(ab)n是什么运算?(答乘方运算)什么的乘方(积的乘方) 通过刚才的推导,我们已经得到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请同学们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把它概括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们总结,并要求同桌朴素交流,互相纠正补充,达成一致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芈或补充。 【教法说明】 通过学生自己概括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训练了他们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给予肯定、否定、纠正后板书。

  4. (abc)n (abc)n=anbncn (n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运算形式 运算方法 运算结果 提出问题:这个性质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和乘方适用吗?如 学生活动:在运算的基础上给出答案。 【教法说明】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在的有知识的基础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理解性质、推导性质的关键,教师在对学生回答给予肯定后板书。 (三)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例1 计算: (1)(-3x)3(2)(-5ab)2 (3)(xy2)2(4)(-2xy3z2)4 学生活动:每一个题目均由学生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5. 例1 解:(1)原式=(-3)3•x3=-27x3 (2)原式=(-5)2×a2×b2=25a2b2 (3)原式=x2•(y2)2=x2y4 (4)原式=(-2)4•x4••(y3)4•(z2)4=164y12z8。 【教法说明】 对例1的处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说”,教师“写”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时随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如(1)、(2)、(4)小题中的“-”号处理,并强调解题程序以及幂的乘方性质的运用,同时提出把y2、y3、z2看作一个数进行运算。 练习一 1.计算:(口答) (1)(ab)6(2)(2 m)3(3)(-xy)5(4)(5ab2)3 2.计算: (1)(2×102)2; (2)(-3×103)3 (3)(-2 x2y3)3(4)(-3a3b2c)4 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ab2)3=ab6; (2)(3xy)3=9x3y3(3)(-2a2)2=-4a4 学生活动:1.题由4个学生口答,同桌或其他学生给予判断。 2.题 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桌或前后桌互阅,教师抽查。 3.题由学生回答。

  6. 【教法说明】 通过第1题可检查学生对性质掌握的熟练程度,第2题学生互阅主要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若出现问题由同学指出,有时比教师效果要好。第3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应用性质时易出现的,所以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对每个问题都应予以强调。 (四)综合尝试,巩固知识 例2.计算: (1)a3•a4•a+(a2)4+(-2a4)2 (2)2(x3)2•x3-(3x3)3+(5x)2•x7; 学生活动: 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各做一题,各派一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学生已具备综合运用性质的能力,让学生尝试解题目的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组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印象会更深刻。 (五)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7. 练习二 计算: 1.3(a2)4•(a3)3-(-a)•(a4)4+(-2a4)2 • (-a)3 •(a2)3 2.(x4)2+(x2)4-x •(x2)2-(-x3)•(-x2)2 •(-x); 学生活动:学生在本上完成,找两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 此时,学生已能准确运用三种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但在计算过程当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学生板演时,师生共同订正,可减少不必要的出现。 (六)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习三 填空: (1)a3b3=( )3(2)a6b4=( )2 (3)a4b3=a( )3; (4)23×(1/2)3=( )3= (5)21999×(1/2)3=( )3=;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研究,讨论得出结果,然后由小组代表说出答案。 【教法说明】 此组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七)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谈一下低对本节课学习的体会。 学生活动:谈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或注意问题等等。

  8. 【教法说明】 课堂归纳总结由学生来说,可以使学生上课听讲精神集中,中以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101页A组4、5。 七、板书设计 7.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例题1 练习二 (ab)3=ab•ab•ab ① ① =(aaa)•(bbb) ② =a3b3 ③ ② 也就是(ab)3=a3b3 ④ (ab)n=anbn(n是正整数) 例题2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 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① (abc)3=anbncn( n是正整数) ② 八、作业答案 4.(1)a10b5; (2)-p3q3; (3)a4a6; (4)-x4y8z4; (5)16a8b16c16; (6)27x3y9。 5.解:(1)原式=(-2)3(x2)3y3+8x4•x2•(-y)3 =-8x6y3-8x6y3=-16x6y3 (2)原式=x2•x3•(-2)3y3+(-2)2•x2•y2•(-x)3y =-8x5y3-4x5y3=-12x5y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