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如何进行高三化学复习

如何进行高三化学复习.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钱海滨.   我省从2003年实行3+1+1高考模式后,在难度、知识覆盖面、综合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单一知识点的检测题,简单知识的识记题、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而考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题、综合实验、实验设计题却越来越多,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宗旨。.

zur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如何进行高三化学复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进行高三化学复习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钱海滨

  2.   我省从2003年实行3+1+1高考模式后,在难度、知识覆盖面、综合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单一知识点的检测题,简单知识的识记题、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而考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题、综合实验、实验设计题却越来越多,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宗旨。  我省从2003年实行3+1+1高考模式后,在难度、知识覆盖面、综合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单一知识点的检测题,简单知识的识记题、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而考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题、综合实验、实验设计题却越来越多,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宗旨。

  3.   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总之通过复习使自己掌握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表达、自学等诸多能力。  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总之通过复习使自己掌握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表达、自学等诸多能力。

  4.   众所周知,知识是构成能力的一种重要因素,知识的积累、深化、扩展、创新对能力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复习中必须注意把握好能力与知识的相互依赖,互相转化,共同增长。  众所周知,知识是构成能力的一种重要因素,知识的积累、深化、扩展、创新对能力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复习中必须注意把握好能力与知识的相互依赖,互相转化,共同增长。

  5.   不同内容的三到位的要求不同。(1)基础知识到位,就是把近期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作为总复习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认真掌握知识的要点、概念、概念间的异同点及其联系。  不同内容的三到位的要求不同。(1)基础知识到位,就是把近期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作为总复习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认真掌握知识的要点、概念、概念间的异同点及其联系。

  6.   (2)思维方法到位,就是要求想问题时深层次理解教材内容,善于思考,全面识别事物,全方位的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要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的电解理论、氧化-还原理论统观全局。把握事物共性与个性间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化学反应与化工生产原理,使自己学会找主要矛盾,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思维方法到位,就是要求想问题时深层次理解教材内容,善于思考,全面识别事物,全方位的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要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的电解理论、氧化-还原理论统观全局。把握事物共性与个性间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化学反应与化工生产原理,使自己学会找主要矛盾,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   (3)能力到位,就是理解问题要深刻,推理要严密,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灵活的迁移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学会选准解题的思路,优化解题思路,能灵活规范地操作重要的实验。  (3)能力到位,就是理解问题要深刻,推理要严密,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灵活的迁移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学会选准解题的思路,优化解题思路,能灵活规范地操作重要的实验。

  8.   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超越教材要求把知识任意伸展,也不要把较高要求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更不能搞题海战术,造成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超越教材要求把知识任意伸展,也不要把较高要求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更不能搞题海战术,造成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9. 一、阅读教材,以本为刚

  10.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所以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时要全面看课本的内容,如书上的例题和有关习题,演示实验和有关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知识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知识属于综合运用性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所以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时要全面看课本的内容,如书上的例题和有关习题,演示实验和有关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知识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知识属于综合运用性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11.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若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若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

  12.   如何才叫细读精读,必须能做到将一本书“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所谓“从薄读到厚”是指在阅读时注上一些解释,帮助理解的语言说明,解题方法或技巧,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延伸等。  如何才叫细读精读,必须能做到将一本书“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所谓“从薄读到厚”是指在阅读时注上一些解释,帮助理解的语言说明,解题方法或技巧,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延伸等。

  13.   而所谓“从厚读到薄”是指在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后,将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找出各知识单元间的共性与不同,使看起来复杂繁多的知识变得点、线、面井然有序,一、二、三条理分明。从而达到“从厚读到薄的效果。  而所谓“从厚读到薄”是指在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后,将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找出各知识单元间的共性与不同,使看起来复杂繁多的知识变得点、线、面井然有序,一、二、三条理分明。从而达到“从厚读到薄的效果。

  14. 比如在复习“物质的量”一章时,可通过图解形式加以归纳:V         Vm|      M   | NA   m ————n————N|       Vaq|          C

  15. 又如在“物质结构”中易混淆的概念较多,可建立下列概念系统加以比较与区别:  (1)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2)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  (3)元素符号、原子符号、电子式、结构式、原子结构简图又如在“物质结构”中易混淆的概念较多,可建立下列概念系统加以比较与区别:  (1)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2)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  (3)元素符号、原子符号、电子式、结构式、原子结构简图

  16.   当各单元知识都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后,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当各单元知识都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后,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17. 二、抓好基础 全面复习

  18.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基础知识中同样有重难点和关键。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基础知识中同样有重难点和关键。

  19.   比如关于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将浓硫酸与水按一定体积比混合、两份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中,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比如关于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将浓硫酸与水按一定体积比混合、两份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中,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 例1:标准状况下将50升SO2溶解于1升水中,若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例1:标准状况下将50升SO2溶解于1升水中,若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1.   例2:将98%的硫酸和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若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2:将98%的硫酸和水按1:5的体积比混合,若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2. 例3:将80%,密度为d1g/ml的硫酸与20%,密度为d2g/ml的硫酸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 。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3. 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从元素周期律知识出发,到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到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物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保存、不同价态物质间的转化,从而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规范化的学习程序,费时少,效率高。而对特殊性质进行特殊处理,映象深,难忘记。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从元素周期律知识出发,到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到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物质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保存、不同价态物质间的转化,从而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规范化的学习程序,费时少,效率高。而对特殊性质进行特殊处理,映象深,难忘记。

  24.   如果对非金属单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可得如下规律:  如果对非金属单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可得如下规律:

  25.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表现氧化性:如X2、O2、N2与非金属性弱的单质反应。  表现还原性:如N2 、S、C、P、H2与O2;C、H2与S反应  即非金属性强的显氧化性,弱的显还原性

  26. 2、与金属反应:F2、Cl2、Br2、O2与金属反应时,变价金属显高价。I2、S与金属反应时变价金属显低价。C与活泼金属才反应2、与金属反应:F2、Cl2、Br2、O2与金属反应时,变价金属显高价。I2、S与金属反应时变价金属显低价。C与活泼金属才反应

  27. 3、与水反应:  表现氧化性:F2+H2O发生歧化反应:X2+H2O 表现还原性:C+H2O

  28. 4、与碱溶液反应:  发生歧化反应:X2+OH-S+OH- 表现还原性:Si+ OH- +H2O

  29. 5、与盐反应: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X2 + K2S等  与低价盐反应:FeBr2+Cl2 Na2SO3+O2

  30. 6、与酸反应:  表现氧化性:X2+H2S X2+H2SO3+H2O表现还原性:C、S、P与浓HNO3(浓H2SO4)

  31. 7、与氧化物反应:  表现氧化性:NO+O2FeO+O2Fe(OH)2+O2+H2OX2+H2O+SO2表现还原性:C+CO2/SiO2 C+CuO/Fe2O3/H2O

  32. 8、与有机物反应  加成:X2+不饱和烃  取代:X2+烃  氧化:O2+烃或烃衍生物8、与有机物反应  加成:X2+不饱和烃  取代:X2+烃  氧化:O2+烃或烃衍生物

  33. 9、框图题  据上述反应关系,特别是典型反应或是有特殊现象的转化关系作为突破口,进行推理与猜想,最后将结果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即可得到正确结论。但是若答非所问,则前功尽弃。9、框图题  据上述反应关系,特别是典型反应或是有特殊现象的转化关系作为突破口,进行推理与猜想,最后将结果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即可得到正确结论。但是若答非所问,则前功尽弃。

  34.   金属单质的一般规律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35.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与O2 过氧化物  生成氧化物 氧化物易分解 不反应 H2O 与冷水反应 热、沸水 水蒸气生成氧化物+H2 不反应 与氯气 通常生成高价氯化物 不反应 与硫磺 通常生成低价硫化物 HgS 不反应 硫化物溶解性 溶于水,水解,显碱性 双水解 不溶于水 溶于强酸 不溶于水和强酸,可被强氧化性酸氧化 通常不存在 R(OH)n的碱性 溶于水稳定强碱 弱碱 两性氢氧化物 难溶于水不稳定弱碱 常温即分解 不存在 作电极情况 一搬不能作电极 可作非惰性电极,电解时失去电子 惰性电极 阳离子放电序 在水溶液中不放电 在水中放电能力渐强,在酸中不放电 在酸中放电能力渐强 Fe3+比Cu2+得电子能力强 冶炼 方法 电解熔融离子化合物的方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物理方法

  36. 化学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及电化学化学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及电化学

  37.      化学平衡  1、平衡状态的判断:各组分的含量不再变化的状态 :v正=v逆可从压强是否变化角度 气体颜色是否变化角度 气体密度是否变化角度 气体的M是否变化角度 各物质的生成与消耗量的多少角度 化学键的生成与断裂角度

  38. 例:在2SO2+O2↔2SO3反应体系中,VSO2=VSO3=0时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例:在2SO2+O2↔2SO3反应体系中,VSO2=VSO3=0时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39. 2、化学平衡的建立途径(等效平衡)对于反应(所有物质都为气态):a A + b B = c C + d D在恒温恒压时:只要符合“逆推等比”所建立的平衡状态即为“等效平衡”在恒温恒容时:当     时,只要符合“逆推等比”所建立的平衡状态即为“等效平衡”当     时,要符合“逆推复原”所建立的平衡状态即为“等效平衡”

  40. 3、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例:对合成氨平衡体系而言,当反应前M平均=7.2,而平衡时M平均=9,求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3、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例:对合成氨平衡体系而言,当反应前M平均=7.2,而平衡时M平均=9,求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

  41. 解:由已知条件可求出平衡前VN2:VH2=1:4,因此可设平衡前N2和H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4xmol,平衡时生成的NH3为2ymol。则有关系式:N2 + 3H2 = 2NH3平衡前(mol)x 4x 0转化量(mol)y 3y 2y平衡量(mol)x-y 4x-3y 2y

  42. 4、解决平衡问题的特殊思维方法:模拟容器法:例:在恒温恒容时,向N2O4 =2NO2的平衡体系充入N2O4,达到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比原平衡体系时。(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 电解质溶液:1、水的电离及溶液PH的计算: 要注意题给条件下的Kw值以及在该溶液中加入的电解质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还要注意任何时候纯水的CH+=COH-,溶液显中性。

  44. 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弱电解质电离掉的部分远少于未电离的部分,只有单水解时水解的部分也远少于未水解的部分,再结合其它因素的影响,即可进行比较。

  45. 例1:比较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例2:比较H3P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例3:比较1mol/L的(NH4)2CO3、NH4Cl、NH4HCO3、NH4HSO4、(NH4)2SO4溶液中的大小。例1:比较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例2:比较H3P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例3:比较1mol/L的(NH4)2CO3、NH4Cl、NH4HCO3、NH4HSO4、(NH4)2SO4溶液中的大小。

  46. 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等量关系:物料守衡、电荷守衡、质子守衡。例: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有: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等量关系:物料守衡、电荷守衡、质子守衡。例: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有:

  47.   强碱与弱酸或强酸与弱碱的几种反应情况:  1、等物质的量反应:相当于强碱弱酸盐溶液  2、H+与OH-等浓度反应(弱的大大过量,反应后弱的继续电离)  3、反应后PH=7(弱的过量,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带电荷相等)  4、弱酸(碱)是强碱(酸)物质的量的二倍(相当于弱酸与强碱弱酸盐的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  强碱与弱酸或强酸与弱碱的几种反应情况:  1、等物质的量反应:相当于强碱弱酸盐溶液  2、H+与OH-等浓度反应(弱的大大过量,反应后弱的继续电离)  3、反应后PH=7(弱的过量,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带电荷相等)  4、弱酸(碱)是强碱(酸)物质的量的二倍(相当于弱酸与强碱弱酸盐的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

  48.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 有关概念:氧化剂得低还还      还原剂失高氧氧      负极向外电路流出电子      正极电子从外电路流入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原电池、电解池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 有关概念:氧化剂得低还还      还原剂失高氧氧      负极向外电路流出电子      正极电子从外电路流入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原电池、电解池

  49.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正确写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标出化合价的变化、电子守衡(电荷守衡)、质量守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正确写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标出化合价的变化、电子守衡(电荷守衡)、质量守衡。

  50. 有关计算:电子守衡的应用例1:当转移4mol电子时,CuSO4溶液电解槽中各极产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惰性电极)例2:当Cu与1LHNO3溶液反应时,共转移了4mol电子,则HNO3溶液的浓度在什么范围内。有关计算:电子守衡的应用例1:当转移4mol电子时,CuSO4溶液电解槽中各极产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惰性电极)例2:当Cu与1LHNO3溶液反应时,共转移了4mol电子,则HNO3溶液的浓度在什么范围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