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重要考点: 1. 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 2. 东亚东西部工农业发展差异、人口、居民等特征。 3. 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4. 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东亚与日本. 重要考点: 1. 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 2. 东亚东西部工农业发展差异、人口、居民等特征。 3. 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4. 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5. 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6. 日本的城市与人口分布 7. 日本的地质灾害. 1 、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一、东亚概述.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 北半球、东半球 ). 20N —— 55N( 绝大部分北温带 ) 80E — 145E. 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 记住对应的首都 ). 2 、地形地势特征.

zur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重要考点: 1. 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 2. 东亚东西部工农业发展差异、人口、居民等特征。 3. 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4. 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东亚与日本 重要考点: 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 2.东亚东西部工农业发展差异、人口、居民等特征。 3.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4.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5.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6.日本的城市与人口分布 7.日本的地质灾害

  2. 1、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一、东亚概述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北半球、东半球)

  3. 20N——55N(绝大部分北温带) 80E—145E 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记住对应的首都)

  4. 2、地形地势特征 ⑴多半岛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⑵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少; ⑶地势西高东低

  5. 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 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 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 水文):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6. 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4)影响河流( 水系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 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7. 沿40ºN纬线剖面

  8. 3、气候 (1)东亚的气候类 型及分布 东亚东部从南到北 依次分布有热带、 亚热带、温带三 种季风气候类型, 中国西北部和蒙 古境内受夏季偏 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9. 3、气候 (2)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 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10. 亚洲高压

  11. 印度低压

  12. 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分布:日本北部、韩国北部、朝鲜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日本南部(本州南部、九州、四国)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

  13. ⑵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很少⑵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很少 原因: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显著 ⑶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地势高

  14. ⑷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东京——平壤——乌兰巴托 降水越来越少; 年温差越来越大→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 由海洋性季风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过渡

  15. 4、居民 ⑴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主要分布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四分之一 东部沿海平原 ⑵人种:黄种为主 ⑶主要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⑷宗教:佛教为主

  16. 东部沿海地区 工农业发达 西部内陆地区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为主 5、区域内部差异与经济 平原广阔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水资源丰富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劳动力充足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多高原山地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草原广阔 矿产丰富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较弱

  17. 6、经济活跃-各国经济特点 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这里一向是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1)朝鲜: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的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2)韩国: 较发达的国家,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3)日本: 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蒙古: 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5)中国: 香港、台湾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18. 1、日本在世界地理位置 亚洲 太平洋 二、日本 东亚岛国 日本

  19. ② ③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 A 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 海洋: ① 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 岛屿: a 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_ 俄罗斯 中国 韩国 朝鲜 日本海 太平洋 濑户内海 本州 北海道 九州 四国

  20. 东京 2、海陆位置及周遍环境: 海岸线曲折,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西南临东海和朝鲜海峡

  21. 地形剖面图 富士山 关东平原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剖面线 北纬36度 3、地形地势特征 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面起伏较大。 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22.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太平洋 日本海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日本岛国成因: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

  23. 日本火山分布 冒烟的火山口 关东大地震 阪神大地震 硫磺矿 热泉 火山

  24. 日本

  25. 板块示意图:六大板块名称、边界类型

  26. 4、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⑴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两种季风气候的界线?与中国相比,界线上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

  27. 降水 (mm) 温度 ( ) 7月 7月 2000 年 20 0 1000 C 年 东京 1月 1月 0 0 日本气候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与亚洲同纬相比) 北京

  28. 东京 4、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⑵海洋性显著的表现与原因: 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布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和),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原因是:受海洋和日本暖流影响

  29. 冬季风 夏季风 ⑶日本东西岸降水差异的原因分析: 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吹来,在日本东侧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而西侧处于背风坡,降水偏少。 太平洋 日本海 冬季,西岸降水(雪)多于东岸,西岸为冬季风(偏北风)的迎风海岸

  30. 夏季风 日本海 太平洋 西侧 东侧

  31. 冬季风 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而湿润,在日本西侧沿海形成较丰富的降水(降雪);而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偏少。 日本海 太平洋 西侧 东侧

  32. 5、资源、能源 ⑴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 ⑵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原因是?) ⑶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成因是?) ⑷多数自然资源贫乏,依赖进口

  33.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34. 6、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⑴优势条件: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发达、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⑵不利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 (最大原料进口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3)经济发达,部门齐全: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为主 (4)集中沿海: 传统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多为临海型

  35. 濑户内海 日本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区 新兴工业区(高新技术):向南北扩展,九州岛(硅岛),为临空型, 日本工业分布 日本海 太平洋 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主要工业区

  36. 工业的分布: ①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②主要工业区有: 京滨工业区(工业中心是东京和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和神户)、濑户内海沿岸、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 ③格局类型——临海型 原因是对资源和市场的对外依赖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 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37. 工业主要分布区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名古屋 京滨 濑户内 北九州 阪神

  38. 7、高科技农业 ⑴北海道渔场 ⑵地块小:现代化小型农业机械 ⑶人均耕地少:侧重水利化、生物技术,单产高 ⑷平原产稻米、丘陵栽果树

  39. 亚欧板块 太平洋 (1)震中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板块交界地带。 (2)日本四大岛中,受本次地震影响较小的两个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 (3)图中著名港口城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位于震中的 ________方向。 (4)其他条件相同,B、C两地的地震烈度应该是( ) ①.相同 ②.B>C ③.C>B 九州 北海道 横滨 东北 ②

  40. 读“日本四大岛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介于32°N--46°N,129°E--146°E之间,地跨亚热带和温带,属中纬度地带(2分);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海岸,东临太平洋,西濒日本海 2)阐述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2分) 国土面积狭小,原燃料资源(矿产资源)缺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国内市场小,工业品出口占比重大(3分) 3)简述我国与日本城市化特点。 日本: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3分) 中国:起步晚;发展快;水平较低

  41.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42.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除东亚以外,美国向墨西哥、西欧向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的转移,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43. 劳动力因素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仅从劳动力价格考虑,企业为什么不把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去? 内部交易成本: 在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如要办一个批文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要跑几十个政府部门,盖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公章。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什么后果?

  44.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图5.9利用建出口加工区来吸引企业转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