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癲癇的診斷及治療

癲癇的診斷及治療. 主講者: GS 陳瀅如. 定義. 發作 (SEIZURE)-- 大腦皮質上的腦細胞過度放電,導致臨床上干擾到病人的神智、行為、情緒、運動和感覺。 癲癇 (EPILEPSY)— 指慢性、反覆性的發作。. 癲癇的原因. 包含先天遺傳與後天因素,最常見的是腦部受傷 ,其它包括生產時不順利、腦膜炎、腦炎、腦血管畸形、腦瘤、腦膿瘍、腦中風、腦部缺氧、藥毒物中毒、退化性或代謝性障礙等。大約有 40% 是屬於原因不明。. 癲癇的分類. 依據放電部位分為三大類 : 全面性發作( Generalized seizure ) 指癲癇同時來自兩側大腦半球

zub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癲癇的診斷及治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癲癇的診斷及治療 主講者:GS 陳瀅如

  2. 定義 • 發作(SEIZURE)--大腦皮質上的腦細胞過度放電,導致臨床上干擾到病人的神智、行為、情緒、運動和感覺。 • 癲癇(EPILEPSY)—指慢性、反覆性的發作。

  3. 癲癇的原因 • 包含先天遺傳與後天因素,最常見的是腦部受傷 ,其它包括生產時不順利、腦膜炎、腦炎、腦血管畸形、腦瘤、腦膿瘍、腦中風、腦部缺氧、藥毒物中毒、退化性或代謝性障礙等。大約有40%是屬於原因不明。

  4. 癲癇的分類 • 依據放電部位分為三大類 : • 全面性發作(Generalized seizure) • 指癲癇同時來自兩側大腦半球 • 小發作 (petit mal) • 大發作 (grand mal) • 肌陣攣性(myoclonic) • 強直性 (tonic) • 失張性(atonic)

  5. 癲癇的分類 • 局部性發作(Partial seizure) • 癲癇是由大腦的某一部份所引發 • 簡單型局部發作 • 複雜型局部發作 • 〈1〉開始便影響神智者 • 〈2〉由簡單型局部發作開始接著影響神智 • 〈3〉局部性癲癇發展至全身性大發作

  6. 癲癇的分類 • 無法分類的癲癇發作(Unclassified epileptic seizure) • 由於病例資料不全或難以根據目前的分類方法分類者,就屬於此類

  7. 癲癇發作之症狀 • 意識:昏迷、模糊、清楚 • 運動系統 :陣攣 、強直痙攣 、肌陣攣 • 身體感覺系統:身體局部麻木或刺痛感 • 特殊感覺:味覺、嗅覺、視覺、聽覺的異常感覺 • 自動症之行為:如重複咀嚼、摸索衣服、揮舞手足

  8. 癲癇發作之診斷 • 問診: • 是診斷的重要依據包括出生史、發育史、外傷史、家族史、癲癇發作史(包括發作型態,病人於發作前、發作中、發作後的表現,及有無特別不尋常的特徵性行為表現。)治療經過、心理社交是否受影響 。

  9. 癲癇發作之診斷 • 檢查 : • 癲癇的檢查可以分為三方面 • 構造性的檢查:如CT、MRI • 功能性的檢查:如EEG、PET、SPECT、心理測驗 • 生化或組織的檢查:如血液的分析,腦脊髓液的檢查

  10. 做這些檢查的目的 • 確立癲癇或是非癲癇發作 • 決定發作的型式分類和癲癇症候群 • 尋找發作的原因 • 找出神經系統方面或是全身性方面合併的問題 • 追蹤病程的進展和治療的影響

  11. 癲癇的治療 • 癲癇治療原則 : • 要選對醫師(癲癇專科醫師) • 要選對正確的抗癲癇用藥 • 規則服藥不亂減藥 • 服用2-4年 • 用抗癲癇藥種類愈少愈好,但藥量藥夠 • 藥物控制不良則開刀

  12. 癲癇的治療 • 藥物治療 • 癲癇的治療目前仍以口服抗癲癇藥物為主,在正確的服藥下,2-4年約75-80%的患者將會獲的良好的控制甚至痊癒。

  13. 癲癇的治療 • 藥物治療 • 癲能停(商名Dilantin;學名Phenytoin) • 主治:全身性僵直陣攣發作 • 副作用:牙齦增生、面容粗糙、白血球減少、貧血 • 特異反應:skin rash ,嚴重者導致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14. 癲癇的治療 • 癲能停(Dilantin;Phenytoin) • 注意事項: • 突然停藥會引發連續性發作或重積狀態。 • 主要由肝臟轉化,故肝功能障礙者劑量宜減少,監測肝功能及血球變化 • 此藥為鹼性,多喝水可減少腸胃到之刺激。 • 服用期間保持良好口腔衛生 • 「鈣」會干擾藥物吸收,建議與胃藥分開服用

  15. 癲癇的治療 • 2.癲通(商名:Tegretol;學名:Carbamazepine) • 主治:全身性僵直陣攣發作 、三叉神經痛。 • 副作用:骨髓抑制造成白血球減少 • 注意事項:若有過敏現象(如:皮膚疹、眼睛紅腫、或結膜潰爛等)應立即請教醫師並更換其他的抗癲癇用藥

  16. 癲癇的治療 • 3.帝拔癲(商名:Depakine; • 學名;Valproic acid) • 主治:全身性僵直陣攣發作 • 副作用:體重增加、 • 肝功能異常(肝炎、胰臟炎)

  17. 癲癇的治療 • 帝拔癲(Depakine;Valproic acid) • 注意事項: • 此藥對肝功能以有障礙的病人或太年幼者(<3歲),可能引起肝功能障礙或胰臟炎,需定期監測肝功能變化 • 不可咬碎或磨碎,因會破壞腸衣錠的保護作用 • 外膜及易受潮而失效,應存於原廠藥瓶中 • 孕婦不宜(1-2%嬰幼兒神經血管缺陷)。

  18. 癲癇的治療 • 新 一代藥物: Felbatol (Fefbamate) 、 Neuotin(gabapentin) 、Lamictal(lamotrigine)等。毒性比傳統藥物少。

  19. 癲癇的治療 • 癲癇外科手術的條件: • 在適當的抗癲癇藥物治療下,仍無法有效控制癲癇發作至少兩年 • 發作顯著第妨礙日常生活 • 沒有漸進性的神經功能異常、心智退化或精神異常 • 有足夠動機完成術前檢查

  20. 癲癇的治療 • 術前檢查: • 詳細的病史及神經學檢查 • 腦波檢查 • MRI 、SPECT 、PET • 神經心理學檢查

  21. 癲癇的治療 • 癲癇手術 • 切除性手術:(1)前顳葉切除術(2)顳葉外(extra-temporal)切除術(3)大腦半球切除術(hemispherectomy) • 中斷性手術:胼胝體切開術(corpus callosotomy)為代表 • 刺激性手術 :迷走神經刺激術(vagus nerve stimulation)

  22. 癲癇的治療 • 外科手術:顳葉切除術最常見,成功控制的機率為70-90% 。

  23. 癲癇的護理 • 護理的評估 • 1.了解住院原因:診斷、調整藥物、準備手術、感染等 • 2.了解病史:過去及現在史 • 3.使用藥物情形:藥名、劑量、服用時間及方法 • 4.病人及家屬對疾病適應情形:對疾病認知及接受度

  24. 癲癇的護理 • 介紹工作人員及環境,減少患者的焦慮 • 協助患者接受各項檢查 • 了解使用藥物情形強調按時服藥重要性 • 維護病患安全 • 觀察患者發作的前兆

  25. 癲癇的護理 • 發作時的處理 : • 側臥保持呼吸道通暢 • 移開造成傷害的物件,保護病人 • 勿強行約束病人或敲開病人牙關 • 病人未完全清醒前勿強制餵食或服藥 • 發作結束後讓病患安靜休息 • 備妥氧氣及抽痰設備 • 填寫記錄並適時通知醫師抽血及安排核醫檢查

  26. 結語 • 癲癇是患者和家屬的夢靨,雖然發作極少直接危及生命,但仍會對生體造成傷害。選對癲癇專科醫師,正確的服用抗癲癇用藥,2-4年約75-80%的患者將會獲的良好的控制甚至痊癒。醫護人員也需要讓病患及家屬參與並了解每個治療的步驟,如此患者才能與醫護人員充分的合作,使治療效果達到最高。

  27. 資料來源: • 尤香玉、顏得楨、姚俊興、蘇明勳(2000)‧癲癇症之分類‧臨床醫學45(4),244-249。 • 林光麟‧癲癇的診斷與治療‧摘自http://www.cgmh.com.tw/chldhos/intr/c4a90/new_page_52.htm • 施養性(2000)‧癲癇之外科手術治療‧臨床醫學45(5),343-350。 • 陳倩、顏得楨、蘇明勳(2000)‧癲癇的藥物治療‧臨床醫學45(4),263-268。 • 曾元孚、陳獻宗(2003)‧癲癇重積狀態‧台灣癲癇之友協會‧摘自http://www.epilepsyorg.org.tw/index.html • 關尚勇(2001)‧最新癲癇病人手冊‧台北縣:藝軒圖書出版社。

  28. 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