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57 Views
数码多联中央空调 之 选型设计. 决定设计条件. 各区域负荷估算. 选择室内机. 选择室外机. 再选择室内机. 计算室外机实际容量. 冷媒配管、分支管、主机模块间连接组件选型. 每台室内机的实际容量≥各房间冷(热)负荷. 计算室内机实际容量. 选型设计流程. NO. YES. 冷媒充注量计算. 配线选型. 冷凝水管选型. 房间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分为详细计算和简易估算 , 工程上一般选用简易估算的方式进行 负荷计算:. 冷负荷( W ). 单位冷负荷 ( W/m 2 ). 修正系数. 房间面积 ( m 2 ). =. X. X.
E N D
决定设计条件 各区域负荷估算 选择室内机 选择室外机 再选择室内机 计算室外机实际容量 冷媒配管、分支管、主机模块间连接组件选型 每台室内机的实际容量≥各房间冷(热)负荷 计算室内机实际容量 选型设计流程 NO YES 冷媒充注量计算 配线选型 冷凝水管选型
房间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分为详细计算和简易估算,工程上一般选用简易估算的方式进行 负荷计算: 冷负荷(W) 单位冷负荷 (W/m2) 修正系数 房间面积 (m2) = X X 一般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经验选取 (附表格仅供参考)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房间层高朝向、系统管长、内外机高差 房间内地面的有效面积 (即空调面积) 例如: 南京地区某办公室的面积为18m2,查得单位负荷为160W/m2,假设修正系数为1.0 该房间负荷为:18×160×1.0=2880W 注意: (1) 选用的室内机容量应大于或等于该房间的负荷; (2) 采用热泵型机组时,按冷负荷选定室内机,并需对热量进行校核,在制热量不足时选用辅助电加热; 跳过
单位负荷估算表 说明:上表仅供参考! 返回上步
室内机类型选择 选型时,根据甲方要求、装修情况、房间结构、层高等确定,下表给出一般机型选择的要点:
室内机类型选择 举例:
室内机选型案例 MVRD032N4 制冷量:3.2kW MVRC056N4 制冷量:5.6kW MVRD032N4 制冷量:3.2kW MVRD032N4 制冷量:3.2kW 总经理室 面积:30m2 财务部 面积:18m2 管理部 面积:18m2 接待室 面积:18m2 负荷:4.8kW 负荷:2.88kW 负荷:2.88kW 负荷:2.88kW 走廊 会议室 面积:33.5m2 图书室 面积:20m2 洗手间 楼梯间 负荷:9.05kW 负荷:3.8kW MVRC045N4 制冷量:4.5kW MVRC100N4 制冷量:10.0kW 室内机总制冷量29.7kW
流量分配器选型 根据室内机的规格选用流量分配器
室外机选型计算 在变容量多联系统中,室内机与室外机制冷能力的组合比应满足下列条件: 50%≦∑室内机的名义制冷量/室外机名义制冷量≦120% 通常情况下,选择与总室内机容量指标较接近的室外机组。 使用时,室内机的总需求容量不得超过室外机的实际容量! 前例中:室内机的总容量为29.7KW 通过计算:比较合适的机型有TVRH100V4 、TVRH120V4 、TVRH140V4 。 选用TVRH100V4时 室内外机组合率=29.7kW/28.0kW=106.1% 选用TVRH120V4时 室内外机组合率= 29.7kW/33.5kW=88.7% 选用TVRH140V4时 室内外机组合率= 29.7kW/40.0kW=74.3%
室外机修正计算 假设室内外机组合情况(考虑室内机同时使用的情况下): 室外机:TVRCH120V4 1套 室内机:MVRD032N4 3台 MVRC045N4 1台 MVRC056N4 1台 MVRC100N4 1台 室内外机组合率为:88.7% 室外干球温度:35℃ 室内湿球温度:19℃ 最远配管长度为90米 高低落差为顺差20米 计算过程: 1、根据室内/室外设计温度和实际组合率修正值: 组合率为80%时主机制冷量为26.8kW 组合率为90%时主机制冷量为30.2kW 2、根据插入法计算,室外机制冷能力: 26.8+(30.2-26.8)*(88.7%-80%)/(90%-80%)=29.76kW 跳过
室内外温度条件修正系数 TC:26.8 TC:30.2 返回上步
室外机修正计算 3、根据最大配管长度和高度差修正值: 查表得:修正值为91.7% 4、根据最大配管长度和高度差修正后室外机制冷能力: 29.76×91.7%=27.29kW
室内机修正计算 室内机实际制冷能力=室外机实际制冷能力×室内机容量/同时运行室内机的容量 室内机实际制冷能力: MVRD032N4: 27.29×3.2/29.7 = 2.94kW MVRC045N4: 27.29×4.5/29.7 = 4.13kW MVRC056N4: 27.29×5.6/29.7 = 5.15kW MVRC100N4: 27.29×10.0/29.7= 9.19kW 满足各房间负荷需求。 ≥2.88kW(房间冷负荷) ≥3.80kW(房间冷负荷) ≥4.80kW(房间冷负荷) ≥9.05kW(房间冷负荷)
空调选型案例分析 案例1: 假定需要的室外机总匹数为48HP,现有2种组合方式:18HP+30HP和16HP+32HP,哪种组合合算? 选用16HP+32HP,理由: 1、节省设备的成本 18HP+30HP共4个模块、10个压缩机 ,而16HP+32HP共3个模块、9个压缩机 2、节省材料的成本 30HP与32HP的管径为Ø34.92/19.05, 18HP管径为Ø28.58/15.88,16HP管径为Ø28.58/12.70 3、节省安装空间 18HP+30HP的安装空间为3.86m2 16HP+32HP的安装空间为3.28m2 节省15%
空调选型案例分析 案例2: 部分办公楼的室外机安装位置受限 处理方法: 主机增加机外余压,并在主机出风 口增设导风罩,强行将排风导出室外 缺点: 噪音增加
空调选型案例分析 好处:节省室内机,降低初始成本 注意:安装位置的吊顶高度
空调系统示意图 好处:提高空调使用效果
冷媒配管长度的限制 室外机 第一分支管 内 外 机 间 内 落 机 差 间 落 差 最远室内机 第一分支管到最远内机的等效长度 最大配管长度
等效长度的概念与计算 等效长度是指将弯头等部位在考虑了管内的压力损失后的换算长度 等效长度=实际管长+弯头数量×各弯头的等效长度+存油弯数量×各存油弯的等效长度 例如:当12HP主机主管道管径为Ø22.23/12.70mm,长度为80米,在主管道上有10个 弯头和2个存油弯,分路后最远室内机配管为Ø15.88/9.52mm,长度为30米,弯头6个。 主管道等效长度:80+0.40×10+3.0×2 = 90m 分路后管道等效长度:30+0.25×6 = 31.5m 系统总等效长度:90+31.5 = 121.5m
等效长度的运用 当从室外机至最远室内机间等效长度超过90m,主配管必须将管径增大一档。 疑问: 前例中,实际长度为121.5m,超过90m,如何处理? 解决方法: 将主管道的管径加大一档 修正后的有效等效长度为: 有效等效长度 = 主管道的等效长度×0.5+分支管之后的等效长度 = 90×0.5+31.5 = 76.5m 即当主管道的管径被加大后,由管长引起的实际性能损耗等于等效长度为 76.5m的管道所产生的损耗。
分支管选型 注:X表示该分支管所连接的下游所有内机容量之和
管径、分支管选型案例 容量:12.0kW 容量:8.8kW 容量:15.2kW TD-22T-A TD-22T-A TD-33T-A TD-22T-A Ø9.52/15.88 Ø9.52/15.88 Ø9.52/15.88 Ø12.7/22.23 容量:29.7kW Ø6.35/12.7 Ø6.35/12.7 Ø6.35/12.7 Ø6.35/12.7 Ø9.52/15.88 TD-22T-A 容量:14.5kW Ø6.35/12.7 Ø9.52/15.88
主机模块间连接组件 主机模块间连接组件 TD-22MC135-A 主机模块间连接组件 TD-22MC90-A
配线选型设计 一、主机电源线 双模块、三模块机组的电源线按每个单模块分别供电
配线选型设计 二、室内机电源线 连接方式: (1)由主机取电,采用串联形式将电源送至所有内机,但选用主机电源线时需 考虑这部分内机电流; (2)由空气开关取电,采用串联形式将电源送至所有内机; 室内机电源线规格: 根据所连接室内机的总额定电流来确定,按不小于4A/m2计算,且不小于1.5mm2。
配线选型设计 三、室内外机连接信号线 采用双绞屏蔽线,规格为0.75~1.25mm2 四、有线控制器信号线 24AWG,三芯屏蔽线
冷凝水管的计算 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注意: 1、沿水流方向,冷凝水排水管不小于1/100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2、冷凝水管表面必须做保温处理,保温层厚度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冷媒充注量计算 系统中的冷媒充注分为: 1、主机中的冷媒:出厂前已充注(冷媒重量详见样本) 2、管路中的冷媒追加量:按系统中的液管的长度来计算 追加制冷剂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