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72 Views
时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成为青年时尚 —— 如何利用志愿服务这种精神时尚吸引凝聚青年. 一、志愿者认知. 概念 1. 志愿者( Volunteer ) 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2. 志愿服务 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 3. 志愿服务基本特征 自愿(人人可为、人人能为) 不图物质报酬 服务社会公益 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 非本职工作范围. 4. 志愿精神 奉献 —— 体现 友爱 —— 基础 互助 —— 本质 进步 —— 成果.
E N D
时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成为青年时尚——如何利用志愿服务这种精神时尚吸引凝聚青年时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成为青年时尚——如何利用志愿服务这种精神时尚吸引凝聚青年
一、志愿者认知 • 概念 1. 志愿者(Volunteer )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2.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
3.志愿服务基本特征 • 自愿(人人可为、人人能为) • 不图物质报酬 • 服务社会公益 • 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 • 非本职工作范围
4.志愿精神 奉献——体现 友爱——基础 互助——本质 进步——成果
5.志愿者工作的基本理念 • 以人为本的理念 适应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 发挥志愿者的特长、尊重志愿者的选择 • 平等的理念 志愿者的平等(组织者为每位志愿者提供平等的参与、评优机会) 服务对象的平等
整体的理念 志愿者团队 服务项目的设计开发 • 动态的观念 适应变化中服务需求 志愿者服务技能的变化(培训、提高)
当前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 • 志愿者占国家总人口比例较大 • 慈善的理念是志愿精神的主导 • 民间参与较多、企业支持普遍 • 政府宏观调控(法律保护) • 社区是志愿者活动的重要平台 • 贡献(经济社会发展、计量)
中国志愿服务的源起 • 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仁者爱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要求 • 个人主体意识、自主观念明显增强 • 市场激烈竞争出现困难群体 • 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 大规模的志愿者活动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救助和重建 • 志愿服务正在成为一项推动社会发展、催生现代文明的世界性社会运动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 一是以开展大型活动为主阶段(1993年底-1994年底)。 • 二是以建立志愿者组织网络(组织建设)为主阶段(1994年底-1996年)。 • 三是以探索实施项目(项目建设)为主阶段(1996年8月-2001年初)。 • 四是以实施注册制度(队伍建设)为主阶段(2001年初至2003年初)。 • 五是以实施西部计划、海外计划等重点项目和开展大型赛会、重大突发事件志愿服务为主阶段(2003年5月至今)。
发展历程 以开展大型活动为主的阶段 (1993年底—1994年底)
发展历程 以建立志愿者组织网络(组织建设)为主的阶段(1994年底—1998年)1995年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始建设 以探索项目(项目建设) 为主的阶段 (1998年底—2001年初)
发展历程 以实施志愿者注册制度(队伍建设)为主的阶段 (2001年初—2003年初) 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主的阶段 (2003年至今)
7.志愿服务的精神和价值 • 精神价值 • 社会价值 • 经济价值 • 教育价值
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 第一个字母“V”,红色。图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同时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白色。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和“团结互助、共创和谐”的主题。 8.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5日 • 国际志愿者日:12月5日
1997年12月,江泽民同志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亲笔题名:1997年12月,江泽民同志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亲笔题名:
二、志愿服务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 经济因素 • 社会人文因素 • 国际社会因素
三、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状况 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布的最新数字,自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全国累计已有4.03亿多人次的青年为社会提供了超过83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达3047多万人。这是中国志愿服务发展17年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国GDP的增长速度。
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状况 志愿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和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变革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创造了一种新的为当代青年人所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当中,80%都是青年,而且是被人们称为80后、90后的青年。
四、志愿服务的三大品牌项目 1.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3.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
教育 • 卫生 • 农技 • 青年中心建设与管理 • 农村远程教育 • 农村文化建设 • 基层人民法院 • 基层检察院 • 基层法律援助 • 农村开发性金融 • … 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在简陋的教室为学生上课 在彝族山寨进行家访 为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3.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 • 2002年启动实施 • 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培训派遣 • 每期半年至一年 • 计算机培训、农业科技、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医疗卫生
非洲 为小朋友进行针灸治疗 在国外进行中文教学 辅导使用计算机
老挝 缅甸 泰国
五、关于时尚 1.时尚的定义 2.精神时尚
1.时尚的定义 • “时尚”英文为Fashion,该词来源于拉丁文“Facio or Factio”,意思是“Making or Doing”(制造的或人为的)。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尝试、而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是对一种行为模式的崇尚方式。 • 志愿服务正是这样一种为中国青年所乐于崇尚、仿效和参与的时尚形式。
2.精神时尚 精神时尚指的是人的精神追求在时尚载体上的具化体现,是一种精神追求的升级。志愿服务在核心内涵上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为此,志愿服务也成为精神时尚的一种当然选择。
六、志愿服务与青年精神时尚 • 1.青年有理想主义情怀,渴望通过志愿服务彰显责任。 • 2.青年崇尚荣誉,渴望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社会认同。 • 3.青年着眼未来发展,渴望通过志愿服务经受锻炼。
七、注重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的运用,通过志愿服务吸引凝聚青年七、注重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的运用,通过志愿服务吸引凝聚青年 • 志愿者电影。 • 志愿者动画。 • 志愿者歌曲。 • 志愿者宣传片。 • 志愿者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