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89 Views
有效、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 郭健珠. 有效、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总则第四条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孩子每天的在园时间是 8 小时左右(全托除外),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每天 8 小时的幼儿园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这是我们的目标。. 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安排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在园一日生活,这里涉及的是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两大问题。
E N D
有效、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 郭健珠
有效、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四条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孩子每天的在园时间是8小时左右(全托除外),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每天8小时的幼儿园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这是我们的目标。
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安排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在园一日生活,这里涉及的是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两大问题。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安排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在园一日生活,这里涉及的是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两大问题。 • 因为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有的幼儿不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占用了集体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有的教师刻板地遵循时间表,让一些有效的教育契机擦身而过;有的教师拖拖拉拉,在过渡环节的解小便,喝水可能要花了十多分钟,甚至半个小时,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又如美术活动要等所有的孩子都画好后再进行评讲;如果一个孩子犯错那就让全部孩子听训,而且听训时间长短由老师的心情决定……孩子在园的时间就这样在无效的活动中白白失去。其实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都是教师来安排的,教师应该尽自己的能力科学、合理的安排他们的在园生活,让孩子在园过得充实而有价值。又如美术活动要等所有的孩子都画好后再进行评讲;如果一个孩子犯错那就让全部孩子听训,而且听训时间长短由老师的心情决定……孩子在园的时间就这样在无效的活动中白白失去。其实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都是教师来安排的,教师应该尽自己的能力科学、合理的安排他们的在园生活,让孩子在园过得充实而有价值。 • 如何评价幼儿一日生活是否做到科学、合理呢?
一、整日生活安排应该做到几个相结合: 1.相对稳定与灵活性相结合 • 这就是允许教师建立相对稳定又有弹性的活动日程。 • 在一日活动中,哪些环节应是相对稳定的?哪些环节是允许灵活安排的?
相对稳定的环节是为了不影响幼儿园的整体工作为前提的,比如晨运、早操、早餐的时间就必须统一安排,它们是一环扣一环的,互相制约的,为什么?相对稳定的环节是为了不影响幼儿园的整体工作为前提的,比如晨运、早操、早餐的时间就必须统一安排,它们是一环扣一环的,互相制约的,为什么?
较为灵活的环节是上午(9:00-11:15)和下午(3:15- 4:30)这两大块时间,教师在这两大块时间里,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幼儿的需要作弹性的安排。
较为灵活的环节是上午(9:00-11:15)和下午(3:15- 4:30)这两大块时间,教师在这两大块时间里,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幼儿的需要作弹性的安排。
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应看成是“旅行的指南针”,而非是“火车的时刻表”,它为教师安排一日工作指明了大致的方向,教师不能一味刻板地执行它,否则会束缚老师和孩子的手脚。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应看成是“旅行的指南针”,而非是“火车的时刻表”,它为教师安排一日工作指明了大致的方向,教师不能一味刻板地执行它,否则会束缚老师和孩子的手脚。
2.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 什么是直接指导?什么间接指导?
直接指导就是指教师按照活动目标直接把内容传递给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育目标,对内容、方法以及步骤进行细致的推敲,使幼儿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些经验。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保证幼儿积极参与,策略有效,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直接指导就是指教师按照活动目标直接把内容传递给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育目标,对内容、方法以及步骤进行细致的推敲,使幼儿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些经验。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保证幼儿积极参与,策略有效,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 间接指导就是以材料为中介,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幼儿学习的任务与内容,而是精心地把环境材料设置好,使教育目标蕴含在环境与材料之中,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发现学习,积累经验。
3.教师组织的活动与幼儿自由活动相结合 • 教师组织的活动具体指的是哪些活动? • 怎样才叫幼儿自由活动?
教师组织的活动——教师预设的活动,是有 目的 、有计划组织的活动。 幼儿自由活动——则是幼儿自己作主的,自 己安排活动时间、选择活动空间、活动内容、活动伙伴、活动材料等。 北京的幼儿园就要求幼儿室内和室外的自由活动要2小时。
4.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要有机结合 • 预设活动是指由教师制定的、按照既定目标、内容和进度展开的活动,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 • 生成活动是指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构建的过程。
5.动与静相结合 这是从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来考虑的。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幼儿的游戏活动时间,使幼儿整天都在安静中渡过,这是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6.室内与室外相结合 要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3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1小时的体育活动。
7.长短内容搭配要相结合。 活动与活动之间搭配要适宜,不要前后两个活动所安排的时间都较长,这样幼儿容易疲劳。
二、活动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 • 组织形式一般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 个别活动。不同的形式有着不同的使用范围,其自身也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 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内容和材料等情况去选择。
三、过渡环节安排要合理,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和消极等待的现象。三、过渡环节安排要合理,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和消极等待的现象。 •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 因此,教师应改进活动的组织策略,避免出现集体排队上厕所和排排坐喝水的现象; • 过渡环节可以与自由活动结合起来。
四、活动内容要兼顾全面性 • 要有整天都是课程的观念,不要只重视两个正规的教育活动; • 全面性应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户外 活动、体育活动等 ,保证每个幼儿有丰富的多样化活动的经历与体验。
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场地资源。 除了活动室外,幼儿园的所有场地都应充分地利用起来,如:各功能室、操场、天台、走廊等。要提高这些场室的使用频率。
总的来说 • 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必要的生活制度,生活制度就是对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的时间与顺序安排作出规定。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班级的活动将处于无序状态,班级组织将难以为继。因而,建立必要的生活制度,是进行有效教育的保障。通过促使幼儿遵守生活制度,使班级生活呈现制度化的色彩。
生活制度基本上是预设的,是相对固定的; • 在执行过程中,它虽然以既定的生活制度为依据,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形随机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它是动态的制度。
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防止包办代替,凡是幼儿能做到的,应该给幼儿机会做,凡是幼儿能想的,就给幼儿机会想。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防止包办代替,凡是幼儿能做到的,应该给幼儿机会做,凡是幼儿能想的,就给幼儿机会想。
一日生活安排总的来说,就是要根据幼儿年段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季节、地域等因素,设计和安排适宜的一日活动时间;充分满足儿童游戏和运动的需要,保证每个幼儿有自由活动和自主选择活动的机会;保证每个幼儿有丰富的多样化活动的经历与体验;能根据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适当地调整活动安排等。一日生活安排总的来说,就是要根据幼儿年段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季节、地域等因素,设计和安排适宜的一日活动时间;充分满足儿童游戏和运动的需要,保证每个幼儿有自由活动和自主选择活动的机会;保证每个幼儿有丰富的多样化活动的经历与体验;能根据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适当地调整活动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