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723 Views
人工 義肢. 49940053 汪靜玫 49940067 謝宗哲. 定義. 指 人造肢體,用來 取代 有 功能 障礙 的 肢體( 不論暫時性或永久性),或是用來掩飾肢體 傷殘 的 義 體( 如 假耳朵 , 假鼻子,假髮之類)最大的不同在於義肢的功能性較強,且單指上 下肢 。. 用途. 取代受損部位 當人體部位因事故或病損無法以常規方法治療時,利用人工製造的部位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病損 的 部位,使其補償或修復輔助原有功能。. 分類. 依 部位 上 肢 義肢 : 機械手臂 下肢 義肢 : 飛毛腿義肢 依功能 美觀性 義肢 : 假手 功能性義肢 : 虎克船長鉤子.
E N D
人工義肢 49940053汪靜玫 49940067 謝宗哲
定義 指人造肢體,用來取代有功能障礙的肢體(不論暫時性或永久性),或是用來掩飾肢體傷殘的義體(如假耳朵,假鼻子,假髮之類)最大的不同在於義肢的功能性較強,且單指上下肢。
用途 取代受損部位 當人體部位因事故或病損無法以常規方法治療時,利用人工製造的部位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病損的部位,使其補償或修復輔助原有功能。
分類 • 依部位 上肢義肢:機械手臂 下肢義肢:飛毛腿義肢 • 依功能 美觀性義肢:假手 功能性義肢:虎克船長鉤子
結構與材料 • 承筒(socket):作為義肢與殘肢的介面,使用材料為矽膠、PU。如果界面沒有做好的話,病人銜接時容易有疼痛與破皮,因此要依病人的殘肢量身取模。 • 末端裝置(terminal device):義肢最遠心端的部份,在上肢稱義手,在下肢稱義足。其部位使用之材料由早期的木頭演變到近期的碳纖維、金屬等較為堅硬之材質。 • 中間部份(intermediate parts):介於套筒與末端裝置間的所有零件,可以用木材、發泡膠、不銹鋼、鋁合金、碳纖維或鈦合金等各式各樣的材質。 • 懸吊(suspension):義肢不會平白無故的黏在患者身上,一定要綁一個帶子或用其它的方式,讓義肢不會從患者的身上掉落。
Cairo Toe (開羅腳趾) • 西元前1000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發現 • 死者身上的人造腳趾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義肢” • 推測使用者生前因糖尿病截肢後安裝上並且使用,協助繳的站立與行走 • 材質:皮革、木頭
The Roman Capua Leg(羅馬卡普阿之腿) • 西元前300年的棺材發現 • 推測為裝飾用義肢,死後安置上去保持屍身完整 • 材質:銅
飛毛腿義肢(Flex foot) • 刀鋒戰士-皮斯托瑞斯,南非之名跑者 世界殘奧會的百米、二百米與四百米的紀錄保持人 • 西元1990年左右被設計出來 • 材質:由50~80層碳纖維構成,並於鞋底安裝Nike的鞋底增加摩擦力 • 由於碳纖維柔韌性,強度和重量輕。適合應用到義肢假體,藉由兩腳開合時對義肢壓縮形成彈力,藉此前進。
陶德曼鉤(TrautmanHook) • 發明於1925年,庫尼洪設計 • 歸類為主動開啟式義肢 • 平時靠著內部的橡皮筋來保持閉合 • 使用時要移動肩膀,便能帶動線束與鋼索而將手鉤打開 • 鉗腳結合處做成鋸齒狀,能提供更好的抓握力 • 材料:金屬
肌電義肢 • 將電極放在皮膚上擷取由大腦送到肢體的神經訊號,然後由演算法解讀這些訊號,發送指令給位在電子義肢的馬達。 • 電極是放在皮膚表面,所以訊號傳遞的流暢度,無可避免會遇到許多問題。藉由把電極直接植入病患神經的作法,希望能夠複製出更加接近自然的動作。
智慧手(Smart Hand) • 一種指尖有感覺的機器手。它有四個發動機,還有40個與大腦直接相連的感應器。 • 病人的神經末梢與智慧手的感受體連在一起把現行電子義肢手臂利用肌電訊號施力、且單向施力的能力,提升至「力量回饋」的層級要握住一個東西時,感應器會透過中樞神經系統調整施力的大小,相較肌電義肢不能調整力道。
結論 現今科技產業的進步,讓義肢演變更加的快速,以手部為例: 由早期的美觀手→陶德曼鉤(可握物)→肌電手(利用電極放在皮膚擷取電子訊號)→智慧手(增加神經,可自由調整出力) • 價格居高不下 肌電式義肢最少要價6000美元 • 穩定性因素 因每個人的體質與操作要點的不同,要調整不同力道 所以簡單型的手鉤式義肢依舊盛行 其價格為600~2200美元,沒有連結身體神經與電子結構。
參考文獻 • https://tw.news.yahoo.com/%E7%BE%A9%E8%82%A2%E8%B7%91%E5%A5%A7%E9%81%8B-%E5%88%80%E9%8B%92%E6%88%B0%E5%A3%AB%E5%AF%AB%E4%B8%8B%E6%AD%B7%E5%8F%B2-130950438.html • http://wander.com.tw/pc02.htm • http://big5.chinanews.com:89/gj/2013/12-31/5681201.shtml • http://technews.tw/2013/07/10/bionic-arm-researchers-aim-for-50k-to-60k-price-product-release-in-a-couple-of-years/ • http://technews.tw/2014/04/22/how-mit-brainpower-returned-a-dancer-to-the-stage/ • http://blog.sina.com.tw/78327/article.php?pbgid=78327&entryid=624726 • http://podcast.tmu.edu.tw/upload/enclosure/894/20101206131749.pdf • http://tw.ttnet.net/ttnet/gotoprd/HM280/000/0/94844303136383530373.htm • http://big5.ce.cn/gate/big5/Europe.ce.cn/hqbl/main/gd/201108/16/t20110816_226205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