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前言 作者介紹 文本解說 賞析 心得 延伸思考、問題與討論

前言 作者介紹 文本解說 賞析 心得 延伸思考、問題與討論. 引用書目. 目錄. 前言. 1. 為何選用這本書 ? 2. 重要性 ?. 1. 為何選用這本書 ?. 在得知國文期末報告要做飲食文學時,我便流浪至坊間、圖書館與網路這片大洋裡,來尋找此報告應用書籍,想著在這片菁蕪夾雜、令人眼花撩亂的書海裡,如何尋得一本好的飲食散文之下,慢悠悠的我拿起了一本書流覽著,看著看著覺得這一本我還吸收的下,再加上文筆不會單調乏味,於是購得 《 紅燜廚娘 》 一書來作為此次報告所用。. 2. 重要性 ?.

ziz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前言 作者介紹 文本解說 賞析 心得 延伸思考、問題與討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前言 作者介紹 文本解說 賞析 心得 延伸思考、問題與討論 引用書目 目錄

  2. 前言 1.為何選用這本書? 2.重要性?

  3. 1.為何選用這本書? 在得知國文期末報告要做飲食文學時,我便流浪至坊間、圖書館與網路這片大洋裡,來尋找此報告應用書籍,想著在這片菁蕪夾雜、令人眼花撩亂的書海裡,如何尋得一本好的飲食散文之下,慢悠悠的我拿起了一本書流覽著,看著看著覺得這一本我還吸收的下,再加上文筆不會單調乏味,於是購得 《紅燜廚娘》一書來作為此次報告所用。

  4. 2.重要性? 因為蔡珠兒的作品內容既不侷限於懷鄉憶舊、亦不拘泥於旅行與美味的結合,而且主題幽默風趣、或借文諷事、或直抒胸臆,其散文總是意味深長,令人回味再三。 (引用自 謝佳琳 撰 碩士論文)

  5. 作者介紹-蔡珠兒 蔡珠兒(1961年-),台灣作家,南投埔里人,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 曾任《中國時報》記者,曾旅居英國倫敦,1997年移居香港離島,現專事寫作。蔡珠兒熱愛植物及食物,自封為專業的家庭主婦,全職的自然及社會觀察員。 曾獲第二十屆吳魯芹散文獎,2005年《紅燜廚娘》同時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獎,誠品書店暢銷書。

  6. 著作 《花叢腹語》 (04/01/1995 聯合文學 出版)《南方絳雪》 (09/04/2002 聯合文學 出版)《雲吞城市》 (12/21/2003 聯合文學 出版)《紅燜廚娘》 (09/23/2005 聯合文學 出版)《饕餮書》 (03/27/2006 聯合文學 出版) (引用自維基百科)

  7. 文本解說 《紅燜廚娘》一書的語言格調大部分為感官上的飲食美學,書中添加修辭多不可數、少則不可不酌,以自己生活點滴、旅行、週遭閒情異事等等,不可或缺地“過了火”後放進書中供人“熱炒”,[且此書頗具深度,剛好迎合消費意識的態度面對飲食的愉悅情調] (括號內容引用自 謝佳琳 撰 碩士論文)

  8. 賞析 翻開購得的《紅燜廚娘》一書才知道,內容瑰麗的文字語言令人嘆為觀止、瞠目結舌,再加上偶而有些驚人之語掺雜其中,這樣的內容高低起伏寫的”無一處不是”,定可以讓大多數人再三回味,回味無窮。

  9. 建信心得(1) 原來「能吃的菇類有那麼多,只是我不曉得」,在還沒看到這篇野菇遍地時,可能就只知道香菇、杏鮑菇、雷公菇,這些菇類,我本身就蠻喜歡吃菇類的,吃起來很爽口,然後在看到作者所描述的「菇菇宴」,就令我垂涎三尺。

  10. 建信心得(2) 然而,小故事講到:「馬路邊的蘑菇,給小工馬可瓦多帶來熱烈希望,那是貧瘠城市的肥沃寶藏,單調生活的甜美夢想,但也是人性的毒菌,滋生出妒忌、佔有和貪婪的孢芽。」,我很讚嘆作者從蘑菇轉換到人性面的部分,也許,就像作者說的,我們生長在水泥角落的城市人,或許也是一種蘑菇吧!

  11. 建信之篇文賞析(野菇遍地) 作者先敘述馬勃菌(俗名膨風球(puffball))、牛肝菌(Cep)、雞油菌(Chanterelle)、鬼筆菇(Shaggy Ink Cap)等菇類的特性與生長環境,以及自己的料理方式與口感,然後說明自己在生活中發生跟菇類有關的生活趣事,最後以卡爾維諾的《馬可瓦多》的小故事收尾,把我們密集叢生,長在水泥角落的城市人,比喻成一種蘑菇。

  12. 柏均心得(1) 作者描述他們在穿過村中的窄巷裡,爬上了山腰上的茶園,在這裡是個翁家山莊,八成以上的人都姓翁,每一戶都會種茶炒茶賣茶,他們一上茶園就遇見正在採茶的翁三姐:「你看,這就是被雪凍壞的。」雖然一上翁家山,茶村很安靜,但是一看見來客就熱情的招呼,帶著作者一起去品茶,在這裡的茶名叫做「龍井問茶」,

  13. 柏均心得(2) 翁家山上很多家,作者一家家喝,直到喝到了第五家,作者已經醺醺然,翁三姐帶他們去茶園看看,作者比喻西湖龍井就像是藍山咖啡,頂級的早就被各國的皇族和富豪預定一空,我們喝到的藍山,連真正的渣都沾不上邊。 在西湖邊的「樓外樓」,索性用先茶來做龍井蝦仁,滋味非常之好,茶和蝦的味道皆輕柔縹緲,蝦仁向龍井借來意境,龍景向歷史借來名氣,我們則向西湖來傳奇。

  14. 柏均心得(3) 看見作者如此用心用意境來品嘗以茶芽灑在蝦肉上的美食,讓我想到即使是單單的泰國蝦一樣美味,泰國蝦的烹飪方式非常簡單,可以用些許的鹽巴淨一凈,在用烤箱或是烤肉的方式烹煮,時間大致上以20分鐘至30分鐘就可以烤好一盤,味道更是人間美味,只要鹽巴再加上蝦子就可以有簡單道地的美味,平常有節日慶祝父親節或是重要節日,我們都會買很多的泰國蝦來吃,泰國蝦除了用鹽巴烤的方式烹煮,還有用胡椒或是蒜頭下去一起烹飪,雖然沒有試過自己煮,不過還是一樣好吃!

  15. 景堯心得(1) 作者在一開始先說明麻婆豆腐的作法,然後再述說麻婆豆腐在國外的改變,改變不一定都是好的,作者對日本的麻婆豆腐明顯的有偏見,其實麻婆豆腐是中國四川內地的一道料理,麻婆豆腐之所以會辣是因為四川較接近赤道,氣候較炎熱,需要吃辣的東西來幫助四川人排汗,維持身體機能。

  16. 景堯心得(2) 其實作者會對外國的麻婆豆腐產生歧見也是正常的,一道好好的中國四川料理被改的完全走樣是我也會生氣,不過我個人覺得在現代這麼飲食多元的時代中,料理用一點的創意去改變是可行的,只要不要改變的太過火就好,我認為作者不用太堅持麻婆豆腐的口味,我認為作者可以試著去嘗試麻婆豆腐的改變,不要只是一昧的批評。

  17. 景堯心得(3) 其實我並不怎麼愛吃麻婆豆腐,因為我是一個不怎麼吃辣的人,所以我也無法去想像作者為何會這樣的去批評外國的麻婆豆腐,但我覺得這一篇文學作品還不錯,尤其是作者敘述著麻婆豆腐的作法和味道及口感時,我也不由自主的流下口水,我只能說這篇「麻婆不能說」真是作者寫出來最好的佳餚。

  18. 耿倫心得(1) 《紅燜廚娘》一書所以購得,因為頗有深度(對我來說),而且看起來不會單調乏味,此書一開如進入童話故事般神奇,無時無刻是我神魂顛倒,有如靈魂出竅般,徘徊在自己所製造的幻想世界裡。這裡頭的每一個篇幅、每一”粒“文字、每一種心情等,讀起來別有韻味,有如過著下午茶般的悠閒自在。

  19. 耿倫心得(2) 這本書給我了很多想法,不僅僅讓我學習一些料理的製作,還讓我深深的體會他人所觀看世界如何,雖然全部由自己想像而成,但這是種閱讀他人的獨特地思維。 一道料理、一種文筆所製造出的、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蜷曲的胃忽地伸展開來,彷彿”小當家”所完成的每一道菜都會閃爍金光,讀起來,各個地方特色、味道、韌度、感受等都”咻~咻~“的撲向大腦,令人回味再三、百看不厭。

  20. 延伸思考、問題與討論 文字+飲食= 飲食文學?

  21. 延伸思考、問題與討論 飲食的內容加上文字的修飾就等於飲食文學嗎?看來不是如此,”文學“一詞又該如何定義呢?不得而之! 廣泛的文學該如何定義都不清楚又該如何談及飲食文學!而此次報告也只給我們一種初步的認識,實際上連邊都沾不上,但也因此豐富了我們的知識。

  22. 引用書目、參考書目 《紅燜出娘》蔡珠兒/著 聯合文學出版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謝佳琳 撰 《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焦桐、林永福/主編  時報出版 <維基百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