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39 Views
台灣大崩壞 挑戰台灣不可能的未來. 楊志良 亞洲大學. 台灣未來的挑戰. 拼經濟受到嚴峻的挑戰 — 如 DRAM,LED, 面板 , 光電 ?. 台灣未來的挑戰. 相當健康,但能持續嗎 ? 您快樂嗎 ? 大家快樂嗎 ?. NO. 這些不是台灣真正的挑戰。 國家發展的目標是什麼 ?. 發展經濟是手段,不是目標 沒有目標,只拼經濟每造成環境、生態、公義的嚴重損害. 國家發展的目標. 健康快樂 (GHP). GHP in Taiwan. 四月份天下遠見的調查 :
E N D
台灣大崩壞挑戰台灣不可能的未來 楊志良 亞洲大學
台灣未來的挑戰 拼經濟受到嚴峻的挑戰— 如DRAM,LED,面板,光電?
台灣未來的挑戰 相當健康,但能持續嗎? 您快樂嗎?大家快樂嗎?
NO.這些不是台灣真正的挑戰。 國家發展的目標是什麼?
發展經濟是手段,不是目標 • 沒有目標,只拼經濟每造成環境、生態、公義的嚴重損害
國家發展的目標 健康快樂(GHP)
GHP in Taiwan 四月份天下遠見的調查: 個人:64.2 社會:48.9
社會不公不義造成 四不一沒有的挑戰
新四不一沒有 • 不婚 • 不生 • 不養 • 不活 • 沒有前景 • 不快樂;只有GDP而沒有GHP(個 64.2;社會48.9)
台灣婦女年齡別有偶率 資料來源: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 98年6月。
臺灣總生育率的變化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民國98年5月19日編製)
不養 • 平均每年有481名棄兒, • 每天就有1.3個孩子被遺棄。而這個數字還不包括被發現前已 死亡的嬰幼兒,以及被寄放在保母、父母的友人或同事等處, 但沒有獲得妥善照顧,也沒有被發現及通報的兒童、少年。 • 兒福聯盟在同一份報告中也指出,在這5年內,兒盟一共 接到3,303通出養諮詢電話,平均每天有近兩通(1.8)電話表 示,希望出養親生子女。 • 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收養?原因大都是「養不起」
民國91年至100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粗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民國91年至100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粗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
不願許諾的年輕世代 但現今台灣社會,有太多太多的不確定,看不到未來在哪裡,不管是對感情、婚姻還是生兒育女,誰敢許一輩子這麼長遠沉重的承諾?有人甚至不願意有有固定交往的異性朋友
2010年及2060年臺灣人口金字塔 2010年 2060年 歲 100 90 男性 女性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50 150 50 50 150 250 千人 • 2010年人口金字塔為中間大、兩頭小之燈籠形,代表勞動力供給充沛。 • 2060年人口金字塔將轉變為上寬下窄之倒金鐘型態,社會負擔相對較重。 資料來源: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中推計)」
臺灣人口結構變動趨勢 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2010年11%,2017年增加為14%,達到國際慣例所稱的高齡社會,2025年再增加為20%,邁入超高齡社會,2060年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率將高達42%。Dep. ratio=36,35,45,104 16
人口組成快速變遷的挑戰 四不一沒有的結果: 生之者眾,食之者寡→食之者眾,生之者寡
社會永續的挑戰 • 一個人的家庭,千萬單人戶 • 一個人的消費,便利商店VS.大賣場 • 社會支持網路的瓦解,家庭功能消失 • 家庭責任→社會責任 • 需照顧者眾,能照顧者寡
政府財政永續的挑戰 • 全年GDP 13.6兆 • 中央政府公債餘額5兆 • 各基金潛在債務13兆
先進國家不婚不育的迷思 Stokholm 一日遊的衝擊
各國賦稅負擔率 資料來源:1. 台灣:財政部,97年財政統計年報,98年7月。 2. 其他各國資料錄自OECD ‘Revenue Statistics’(2008年版)。 3. 2007年的資料:其他各國資料錄自OECD.Stat網站資料(2009/10/06擷取)。
2008年主要已開發國家之總生育率:以1.5為區分標準2008年主要已開發國家之總生育率:以1.5為區分標準 資料來源:陳玉華、蔡青龍,人口學刊,第42期,2011年6月
投入0-24歲子女教育經費佔個人私有財富之比重投入0-24歲子女教育經費佔個人私有財富之比重 資料來源:陳玉華、蔡青龍,人口學刊,第42期,2011年6月
亞當.史密斯:『利己(我)心』遠比『利他主義』更能增進社會大眾的福利亞當.史密斯:『利己(我)心』遠比『利他主義』更能增進社會大眾的福利
什麼是”我(己)”? 你的”我”有多大? 大的我或小的我? “我”是自己、家庭、家族、社區、城市、國家或人類?甚至有生命之物?
為什麼幫助別人(利他)自己會快樂? 增進社會整體福祉最好的方法 同時也使自已的福祉最大化
分配正義的挑戰— 經濟發展下,社會整體福祉的衰減 • 財富的效用(福祉) • PIGS的例子 • 美國的例子 • 台灣的狀況
和諧社會的挑戰 • 台灣是兩個國家;南北兩國、邪惡及公義兩國 • 台灣是個刻薄、冷酷、鬥爭的社會 或 充滿溫馨、關懷、互助的社會
政府人才流失無法引進的挑戰 政務官沒有尊嚴,不願論述--以老農津貼為例
民主不保證可免除貧窮、恐懼、無知、疾病及飢餓的自由,雖然不民主,不可能獲得以上的自由民主不保證可免除貧窮、恐懼、無知、疾病及飢餓的自由,雖然不民主,不可能獲得以上的自由 • 台灣的民主是托兒所程度的民主,希望早日升級到幼稚園
因應 • 四個柱子救台灣,廉能施政、公平加稅、合理漲價、照顧弱勢 • 民主國家失掉政權是常態,但失掉政權不可失掉國家 • 大家都知道,從你我開始,否則永遠做不到
民主是普世認同的價值,然而民主不必然可以免除貧窮、飢餓、疾病、無知及恐懼的自由。民主是普世認同的價值,然而民主不必然可以免除貧窮、飢餓、疾病、無知及恐懼的自由。 一旦民主政治變質為民粹政治,民粹治國,輕者政策滯礙難行,重者搞垮國家。民意會成為載舟的民主,或是覆舟的民粹,展現的是公民的素質,也是國家治理的品質。
民主國家分類 • 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美國 • 民粹社會主義國家---南歐豬國 • 威權型民主國家-----新加坡 • 社會民主主義國家---瑞典、丹麥、挪威 • 民粹資本主義國家---台灣
台灣的大崩壞循環 • 社會不公不義 • 人民短視近利 • 民粹「利委」左右國會 • 國會左右政府政策 • 政策缺乏公平正義
正面迎擊,打破惡性循環 • 廉能施政 • 公平加稅 • 合理漲價 • 照顧弱勢 • 公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