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47 Views
欢迎南京市政治学科的教研同仁 光临指导. 西城区(北区). 西城区(北区)初高中基本情况. 初高中普高公立校约30所。 初高中普高公立校政治教师200多人。 2011年西城区(北区)高考文科应届考生约 1500 人,约占市文科考生的 6.6% ,约占城八区的1 0.4% 。 市高考文科考生共22657人,其中城八区14409人,远郊区8248人 2011年西城区(北区)初中毕业考试考生 6250 人。. 一、西城区研修一体模式 年级研修和跨年级研修 西城区思想品德学科骨干教师半脱产班 二、西城研修网的建设和利用 三、关于西城中学政治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E N D
西城区(北区)初高中基本情况 • 初高中普高公立校约30所。 • 初高中普高公立校政治教师200多人。 • 2011年西城区(北区)高考文科应届考生约1500人,约占市文科考生的6.6%,约占城八区的10.4%。 • 市高考文科考生共22657人,其中城八区14409人,远郊区8248人 • 2011年西城区(北区)初中毕业考试考生6250人。
一、西城区研修一体模式 • 年级研修和跨年级研修 • 西城区思想品德学科骨干教师半脱产班 • 二、西城研修网的建设和利用 • 三、关于西城中学政治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 四、加强西城区中学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 五、其他工作 • 视导、督导 • 教辅资料编写 • 质量监控、考试命题 • 参加全国、北京市各种评比,组织本区各种评比
一、西城区研修一体模式 • 年级研修和跨年级研修 • 西城区思想品德学科骨干教师半脱产班
西城区研修一体模式(课程部分) 此外,还有其他非课程的工作
西城区研修一体模式的特点 研修工作重心向下,促进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及其联合体的研修),开展常态教学条件下的有效教学研究。(趋势) 根据学科需求和教师需求,以当前西城区教学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设计研修活动,引导和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 引导和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研究理论,反思调整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促进西城中学政治学科建设。 (目的)
西城区研修一体模式(课程部分) 此外,还有其他非课程的工作
西城区研修一体模式(课程部分) 此外,还有其他非课程的工作
培训进阶 B C A D 3.教学上有所创新,愿意与人协作分享 2.能自行处理教学工作 1.依赖同事的支援 4.反思理念,具扶助他人的使命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方 课 实 施 TEXT 课例研修 三课两反思 混合式研修 西城区思想品德学科骨干教师半脱产班 培训主题:提高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定 案 制 题 TEXT 自下而上形成初步方案 对问题聚焦 组内讨论和小组间交流 开题论证 发现问题 修改完善方案 第一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策略研究 第二组:提高中学政治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采用课例研修和混合式研修的方式 课例研修 “三课两反思”模式
课例研修的价值和特点 • 第一,在常态课堂教学中,学员们科学观察与常规听课相结合,学员深度反思和持续改进教学行为,提高了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 第二,将日常教学和日常研修与骨干班研修融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契合。 • 第三,在研修过程中,学员们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研修文化氛围。这种研修是“去功利化”的,是追求自身发展和共同发展的。
[+] 1 王丹 于 2011-05-27 19:17:10 发表的评论 回复 修改 敬佩与感动 这是我最想对王芊老师说的话。记得上周三下午讨论时,我坐在王老师的对面,面对大家的“狂轰滥炸”,王老师的表情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心疼。短短的几天时间,一直到讲课前王老师还在思考,在修改,我真的被王老师的精神所感动,感动于她对教学的精益求精,敬佩她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智慧,敬佩她课堂上的风采。 ……
[+] 11 王淑苹 于 2011-05-18 14:50:53 发表的评论 回复 修改 从评课过程中我的收获很大,几位高中教师的评价给我启发很大,他们的评课站位比较高,能够全面看待问题,看问题的视野比初中教师要宽,我想这可能与他们所教的教材内容有直接关系,初、高中政治教师虽然上大学时所学的专业课都有哲学、经济学、逻辑学等,但是由于初中教材比较浅,教师多年学习的哲学等内容平时用的不多,因此一点点就淡出了自己的头脑…… 本堂课从预设看共有9个主问题,课堂上提问和追问共提问23次,21次为个体回答,两次为群答,没有无人应答的现象。从学生的回答方式看,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形式显得有些单一…… 听课过程中我真的为王老师感到高兴。首先,课上的很顺畅,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终于对接整合了。其次,教师在与学生交互的过程中,学科逻辑的呈现是否可以更突出、更清晰一些?尤其是在“为什么需要公平”的环节,可从个人和社会的维度进行概括,必要时可借助板书。再次,我觉得大家的研讨过程使我受益匪浅……
潘宇彤:对夏鹏老师“正义”研究课的反思 “你觉得《功夫熊猫》1和2,哪个更好些?”弟弟问题问得突然。 “我觉得差不多,都挺好的。”还真没想过,你一副问题后面满是想法的样子,就你说吧。 “我觉得2没有1思想境界高,在1里有个龟大师,说了很多有深刻哲理的话,2里没有这样的人物。” 这倒是,不过,我立刻一个念头冒上来,“《功夫熊猫2》高明的哲人在电影院里呀!” 联系夏鹏老师的课,我有这么几点思考: 第一、高人在片中还是在片外 第二、惊喜在字幕前还是在字幕后
第三、孔雀是执迷不悟还是立地成佛 一个大恶人被消灭掉,一个大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造福人间,哪种故事的结尾更有意义?从前,当我们的头脑比较简单时,大恶人被消灭掉的时候,我们会拍手称快,甚至还会上街游行,现在,许多事情似乎变得复杂了,某人被执行死刑前,喊杀声一片,然而,当他真的被执行死刑了,却有相当一批人心里不是滋味……联系“正义”这个内容,我想这涉及对正义不同角度的思考…… 联系夏鹏老师以及之前的这三节课,现在想来,“阎老师砸车”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记得在尹红梅的第一次课后,夏鹏老师就表示,可以深入挖掘,就用“砸车”这个资源讲清正义。在这节课上,夏鹏老师更加全面地展示了“阎老师砸车”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让我看到了正义这课一例贯通的可能性。 《功夫熊猫2》中孔雀之死是对正义的一种伸张,而如果立地成佛当然是高一个思想境界,如何做到后者,创造者必须有这方面的认识才行。所以,我想我们对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师首先要对教学资源有深入、全面的认识、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一同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入、全面地挖掘,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厚重的理论支撑。我很欣赏之前夏鹏老师对正义的一些理论分析,包括教学过程中推出的一些理论,然而,如何深入又能浅出,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实在值得研究。
关于西城中学政治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 什么是一节好课 • 深化对模块教学的认识 • 深化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 评教评学好,考试分数也要高 • 传播思想与传授技术相结合 •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 学习型组织 • 理论阅读 • 研究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 • 研修共同体 • 视野 • 合作
西城区高中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 加强西城区中学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五、其他工作 • 视导、督导 • 教辅资料编写 • 质量监控、考试命题 • 参加全国、北京市各种评比,组织本区各种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