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58 Views
亚洲货币单位( ACU )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徐明棋. 一、 亚洲货币单位( ACU )提出的背景与研究进展. 1 .东亚经济合作与货币金融合作的进展以及亚洲货币单位提出的政治经济背景 ( 1 ) 在 10+3 框架下已经取得 的 成果 : 第一, 货币互换 金额 2006 年底 达 770 亿美元 第二, 2007 年 就 建设储备合作基金达成共识 第三, 货币政策协调和信息交流 第四, 在东盟秘书处内建立 10+3 工作小组 其他金融合作机制的成果: 亚洲债券基金 的推出. ( 2 ) 亚洲货币单位( ACU )被提出的时间 :
E N D
亚洲货币单位(ACU)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徐明棋
一、亚洲货币单位(ACU)提出的背景与研究进展一、亚洲货币单位(ACU)提出的背景与研究进展 1.东亚经济合作与货币金融合作的进展以及亚洲货币单位提出的政治经济背景 (1)在10+3框架下已经取得的成果: 第一,货币互换金额2006年底达770亿美元 第二,2007年就建设储备合作基金达成共识 第三,货币政策协调和信息交流 第四,在东盟秘书处内建立10+3工作小组 其他金融合作机制的成果: 亚洲债券基金的推出
(2)亚洲货币单位(ACU)被提出的时间: 第一阶段: 大约在1999-2000年间由一些学者提出 第二阶段: 2005年日本小川英治教授提出了亚洲货币指数(Asian Monetary Unit,AMU) 第三阶段: 2006年,亚洲开发银行表示要推出ACU
2.亚洲货币单位(ACU)的潜在作用 第一,作为判断汇率水平的参考,为建议汇率稳定机制创造条件. 第二,通过建立亚洲货币单位与美元与欧元抗衡. 第三,通过货币合作,提高东亚地区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3.ACU研究的进展 (1)小川英治(AMU)的计算 第一,AMU 的价值由10+3国家的货币组成,篮子的权数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在13国中的比重以及贸易在13国中的比重确定。 第二,初期计算的年份为2001年-2003年的平均数。 第三,计算结果
第四,2000-2001 基期的AMU与美元和欧元的加权汇率(65%美元+35%欧元)等于1。 第五,算出不同时间AMU与美元以及各国货币与AMU的汇率。
(2) 亚洲开发银行和10+3的态度 第一, 2006年初,亚洲开发银行推出ACU的计划。 第三, 10+3财长会议决定对ACU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成立专家小组进行专题研究。 • 中国的态度 中国学者对东亚货币合作以及ACU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张斌、何凡2004,2006)。
二、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和创设ACU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二、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和创设ACU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
1.ACU与中国的利益关系 第一,无论日元还是人民币都无法与美元与欧元抗衡,因此东亚的出路是建立亚元. 第二,盯住ACU可以抑制人民币升值和形成区域内的汇率稳定机制. 第三,有助于开展更深度的货币合作和为货币一体化奠定基础.
2.中国参与ACU的有利条件 第一,经济和金融实力的上升. 第二,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贡献. 第三,在东亚金融合作中的带头作用.
3.中国在ACU上面临的挑战 第一,对外金融业务不够发达 第二,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不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低于日元. 第三,货币政策和宏观金融措施调节经济的能力尚不够灵活和有效. 第四,改革的重点是克服国内金融问题,承担国际义务的能力有限.
1.中国参与东亚金融合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确立合适的阶段性目标 ACU目前的作用只能定位在东亚各国货币汇率平均变动水平指示器层面.将来可以成为东亚货币合作基金的计值货币。 第二,反对多重的ACU。范围以10+3为基础 第三,设立“东亚合作发展银行”,初始资本为100亿美元,使其承担一部分区域金融合作的任务。让出资最多的国家派人任行长,但在重要的业务政策上,实行理事会多数(四分之三)决定制
第四,提出中期计划,即设立东亚储备合作基金。第四,提出中期计划,即设立东亚储备合作基金。 • 将双边货币互换变成多边的备用信贷,将额度增加至1000亿美元,并将其转变为“东亚储备合作基金”,用ACU作为东亚货币合作基金的记值单位。 • 第五,制定东亚货币一体化的长远发展目标。 • 以欧洲货币体系为蓝本,将长远发展目标定位于东亚货币体系。首先是限幅浮动,然后是釘住,最后是亚元。
2.中国参与ACU的具体政策建议 (1)协调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 (2)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 (3)兼顾国家利益 (4)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