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65 Views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 新世紀 大學圖書館的 變遷與發展. 林光美 臺灣大學圖書館 2005 年 8 月. 大綱. 圖書館的新定義 轉型中的圖書館 面對大學圖書館發展所應思考的課題 大學圖書館在資訊時代扮演的角色和挑戰 大學圖書館未來的經營策略 新世紀大學圖書館發展的重點 館際合作的延伸 — 臺灣學術研究電子資源中心 臺灣大學圖書館的願景 結語. 圖書館的新定義. 圖書館是為資訊建立檢索點並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機構
E N D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新世紀大學圖書館的變遷與發展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新世紀大學圖書館的變遷與發展 林光美 臺灣大學圖書館 2005年8月
大綱 • 圖書館的新定義 • 轉型中的圖書館 • 面對大學圖書館發展所應思考的課題 • 大學圖書館在資訊時代扮演的角色和挑戰 • 大學圖書館未來的經營策略 • 新世紀大學圖書館發展的重點 • 館際合作的延伸—臺灣學術研究電子資源中心 • 臺灣大學圖書館的願景 • 結語
圖書館的新定義 • 圖書館是為資訊建立檢索點並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機構 • Library is an institution which is to establish access points for information and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its users. (胡述兆,2003)
轉型中的圖書館 • 書籍保管者以服務為導向的資訊提供者 • 單一媒體多媒體 • 本館館藏無牆圖書館 • 我們到圖書館去(被動服務)圖書館來到我們中間(主動服務)
轉型中的圖書館 (續) • 適時(in good time)及時(just in time) • 自行處理外包 • 本地(local)服務國際(global)服務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局,1994)
面對大學圖書館發展所應思考的課題 編目的顛覆 公開取閱 (Open Access)的精神 RFID技術的應用 空間的合理使用 藏書樓的構思 數位學習 (e-learning)的啟動
編目的顛覆 • 採取簡編,快速出書 • 儘量抓OCLC書目資料庫的資料 • 有些資料先“拖”,讓別人先放上書目資料庫
公開取閱 (Open Access)的精神 • 背景 • 圖書、期刊訂購費用不斷調漲 • 圖書館經費增加幅度有限 • 定義 • 任何經由同儕評論的電子期刊,以免費的方式提供讀者或機構取用、下載、複製、列印、發行或檢索文章 • 歐美已有許多期刊在論文發表後的半年至一年之內免費提供全文
RFID技術的應用 • RFID的優點—節省人力 • 體積小 • 不易被仿製 • 可儲存大量資料 • 快速非接觸式資料讀取 目前成本過高
OPENBOOK無人服務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 • 結合自動化系統、自助借還書設備、RFID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 設置於量販賣場,使圖書館館藏跨出館舍 • 深耕閱讀,讓城市瀰漫書香
空間的合理使用 • 研究空間 VS.自習空間 • The undergraduate library of UT Austin will become bookless by 1 July 2005 • 大學部學生需要怎樣的空間 • 安靜的空間 for study • 吵嚷的空間 for discussing 因為“study”與“research”不同
提供完備的IT設備給學生 • UT Austin提供400臺PC • 無線上網 • 印表機 (New York Times, May 13 2005)
藏書樓的構思 • 目的 • 節省空間 • 儲存資料類型 • 複本或罕用書刊 • 新的紙本期刊 • 有電子期刊的部分 • 使用率較低的期刊
數位學習 (e-learning)的啟動 • 圖書館應納入數位學習的一環,協助建立『數位學習平台』 • 提供數位學習所需之圖書館資源與服務 • 館員應具備專業技能,以管理數位學習資源 • 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書、網路資源等
e-learning—課程的規劃 • 針對讀者真正的需求規劃課程 • 資訊素養課程的設計 • 重視工讀生訓練
e化時代圖書館的創新服務 • 機器設備的革新,遠不如工作方法與工作程序的革新,工作方法與工作程序的革新,遠不如觀念和智慧的革新 彼得杜拉克《動盪時代下的經營》
大學圖書館在資訊時代扮演的角色和挑戰—圖書館未來的三大挑戰大學圖書館在資訊時代扮演的角色和挑戰—圖書館未來的三大挑戰 滿足21世紀教師與學生資訊需求 圖書館應成為知識中心 大學圖書館應善盡文化保存的責任
圖書館的第一個挑戰—滿足21世紀教師與學生的資訊需求圖書館的第一個挑戰—滿足21世紀教師與學生的資訊需求 • 主動蒐集高品質網路資源,提供讀者使用 • 建立Google-like之免費學術網路資源檢索系統 • 發展具特色的機構典藏 (Institution Repository) • 提供虛擬參考服務 (Virtual Reference) • 協助學校發展網路資訊素養課程
主動蒐集高品質網路資源 • 背景 • 網路資源數量龐大且良莠不齊 • 資訊焦慮與誤引問題 • 提供讀者經過篩選且具有參考價值之優質、可信賴的網路資源 • 豐富圖書館館藏 • 網路上大量作假—錯誤資訊造成積非成是的效應,對社會與研究層面的影響極為深遠
臺大圖書館— 建立Google-like之免費學術網路資源檢索系統 • 臺灣大學學術資源網 (NTU Scholars Gateway) • 特點 • 由館員篩選優質網站,並按內容類型分類 • 以網頁為查詢單位,以網站為分類單位 • 系統目前有642,070 pages • 可選擇檢索網頁全文、網頁標題或全部檢索
簡易的查詢介面 臺灣大學學術資源網(http://140.112.113.9/weburl/) • 以主題為查詢分類 • 來源相同的網頁先整合 • 點進網站後,相關網頁才展開
機構典藏 (Institution Repository) • 發展具特色之機構數位館藏 • 自建資料庫,將機構特藏資料加以數位化,並置於網路提供使用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之”DSpace” • 臺灣大學之《淡新檔案》、 《伊能嘉矩手稿 》、 《臺灣古拓碑 》等 • 博碩士論文數位化
淡新檔案 (19,152件) 岸裡大社文書 (1,300餘件) 臺灣舊照片 (45,000張) 臺灣古拓碑 (300餘件) 伊能嘉矩手稿資料 (35,700件) 臺灣古契書 (600餘件) 臺灣宗教圖像 歷代寶案 明清臺灣行政檔案 (3,500萬字) 臺灣日日新報 (3,000萬字)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計畫
虛擬參考服務 (Virtual Reference) • 將參考服務用虛擬方式作為網路資源的使用導引 • 虛擬參考服務是在原本圖書館參考服務基礎上,利用e-mail或網路的線上即時交談,提供使用者即時的、數位化的參考服務,以全年無休的服務突破時空障礙 • 這種方式絕非單一圖書館所能負擔,一定要圖書館透過合作或結盟的方式才能實現 “服務不打烊”
網路資訊素養課程 • 以資訊素養為基礎,培養讀者蒐集、篩選、組織資訊的能力,即教導讀者分辨網路資訊的正確性 • 透過網路延伸學習的模式 • 達到知識建構的目的 • 館員能將自己網路資料檢索經驗與教學結合起來,變成網路資訊素養課程,則對大學教學研究品質的提昇,會有很大的貢獻 ”給人魚吃,不如教人釣魚”
圖書館的第二個挑戰—圖書館應成為知識中心 • 將資訊轉成知識 • 化被動為主動 • 大學圖書館成為學術研究的知識中心 • 發展使用者付費的永續經營機制 • 活化學術內容產業,提供自由競爭的環境
圖書館的第三個挑戰—大學圖書館應善盡文化保存的責任圖書館的第三個挑戰—大學圖書館應善盡文化保存的責任 • 發展特色館藏 • 大學要營造一個能夠創造文明的環境 • 無論圖書館做多詳盡的使用者需求調查,也不能完全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要,因為有些使用者可能還沒出生
大學圖書館未來的經營策略 • 圖書館經營策略規劃 (Library Strategic Plan) • 羅思嘉 (2002)。圖書館經營策略規劃-成大圖書館經驗。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10,頁14-25。 • 圖書館的行銷 • 林珊如(1997)。二十一世紀大學圖書館:行銷服務時代的來臨。大學圖書館,1(1),頁37-54。
圖書館經營策略規劃—意義 • 決定圖書館設立與經營目標的過程 • 目標的修正 • 評估可達到目標的資源 • 目標過程中所涉及的各項政策訂定與執行 • 藉由對圖書館設立目標與任務的瞭解,能夠有效地運用各項資源,規劃各種完成任務的方法與策略
圖書館經營策略規劃—目的 • 對未來發展進行預測與分析 • 透過規劃,獲得良好的工作績效 • 激勵工作人員對於工作的投入 • 資源更有效運用 • 以系統化、團隊化方式推動業務 • 掌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圖書館經營策略規劃—步驟 • 檢視母機構與圖書館既有之發展目標 • 參考其他機構及圖書館之發展目標 • 現況分析 • 內部討論與參與 • 設定預期發展目標,規劃工作項目 • 資源的爭取與應用
圖書館行銷 • 以讀者(顧客)為中心的管理哲學 • 重視使用者研究 • 有系統地蒐集、分析使用者需求及滿意度 • 強調館員與讀者的雙向溝通(回饋) • 運用市場區隔觀念,選擇目標市場 • 圖書館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所有需求 • 應先將資源集中於最有成本效益的讀者群 • 針對不同類型的讀者提供服務
圖書館行銷 (續) • 配合行銷組合工具,影響顧客行為與需求 • 產品策略 • 成本價格策略 • 通路策略 • 推廣策略 • 以科學方法評估與管理
新世紀大學圖書館的發展—重點 • 精簡人力 • 在有限經費下能發揮最大效率 • 強化『行銷』 • 創新服務
新世紀大學圖書館的發展—做法 • 掌握服務對象之需求 • 適當平衡紙本與數位資訊 • 加強館員專業及學科知識 • 應用新科技提升對讀者的服務 • 提供及時的資訊服務
館際合作的延伸—臺灣學術研究電子資源中心 (T-AREL) • 目的 • 整合臺灣學術研究成果,推向國際舞台 • 合作採購,有效引進國外資源,掌握國際學術脈動 • 建立學術研究圖書資源的入口網站
館際合作的延伸—臺灣學術研究電子資源中心 (T-AREL)(續) • 目前擬定四個主題進行規劃 • 機構典藏建置規劃 • 應用服務策略規劃 • 付費資源整合規劃 • 免費資源發展規劃
臺灣大學圖書館的願景 • 結合館藏特色與資訊科技,打造一流的現代圖書館,提供最佳的教學研究服務 • 持續臺灣大學圖書館龍頭地位,領導圖書館界自動/數位化與館際合作,提升臺灣整體教研品質
臺灣大學圖書館的願景 (續) • 目標 • 華人世界一流綜合型大學圖書館 • 特定學術領域居亞洲領先地位圖書館 • 東亞文明研究 • 奈米科技研究 • 資訊電子科技整合研究 • 基因體醫學 • 臺灣研究方面成為世界第一圖書館
站在巨人的肩膀向前看 • 圖書館有其久遠之歷史淵源,在資訊科技躍進,網際網路發達的今日,如何於既有的基礎與知識上之上,應用新科技並兼容傳統及數位資訊,以提升服務品質,是當前相當重要的課題,亦是圖書館從業人員責無旁貸的任務
結語 『創新變革』是圖書館必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