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57 Views
第十一章 家庭危机及其应对. 第一节 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婚姻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婚姻问题实质 所有影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问题,而狭义的婚姻 问题实质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生活。 一、婚姻压力 婚姻问题往往起因于特定的婚姻或家庭压力。根据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系的霍姆斯意识设计的焦虑经 验检测表,一个人在一生中面临的压力多半与婚姻 和家庭有关。这其中最大的压力时间为配偶死亡。. 二、婚姻冲突与危机.
E N D
第一节 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婚姻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婚姻问题实质 所有影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的问题,而狭义的婚姻 问题实质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生活。 一、婚姻压力 婚姻问题往往起因于特定的婚姻或家庭压力。根据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系的霍姆斯意识设计的焦虑经 验检测表,一个人在一生中面临的压力多半与婚姻 和家庭有关。这其中最大的压力时间为配偶死亡。
二、婚姻冲突与危机 • 婚姻冲突实质婚姻关系内的夫妻关系冲突。导致婚姻冲突的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所谓内在因素是起因于夫妻双方自身的因素(如彼此性格不合、性生活不和谐),而外在因素则是起因于夫妻之外的包括社会环境的因素(如双方父母的干预)。 • 导致婚姻冲突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夫妻性格不合、夫妻婚前不了解对方、争夺家庭权力资源、第三者介入、经济纠纷、事业压力、教育子女上的分歧、偏差行为、性生活不和谐、长期分居、价值观差异、双方亲属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夫妻成长的环境而造成的彼此的习惯的差异等。
三、预防危机——婚前准备 一般来说,婚前准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 审视双方的性格、习惯及兴趣 • 促进有效沟通 • 学习处理冲突 • 了解婚姻的期望 • 认识夫妻角色及分工 • 性和生育计划安排 • 家庭财务预算安排 • 重视双方的姻亲关系
四、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调适 一般来说,营造幸福的婚姻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则: • 重视磨合期的调整和适应 • 呵护感情——保持长久的感情生活 • 互敬互谅——构建良性的婚姻沟通模式 • 调整预期值——让婚姻保持生命 • 互诚互信——构建诚信的夫妻关系
第二节 婚外恋 一、婚外恋概述 • 婚外恋的类似说法有外遇、婚外情、第三者插足等,是指有夫之妇、有妇之夫与配偶以外的第三者发生婚外恋情或自愿性的性关系的行为。 • 婚外恋的高危人群:有婚前性行为者、结婚许久,有婚姻倦怠感者、性生活质量差者、一方或双方认为婚姻质量差者、较独立者、亲戚朋友中有婚恋者、上班族 • 导致婚外恋的可能原因 • 婚外恋的发展阶段:吸引期、甜蜜期、转型期、维持期和结束期
二、婚外恋的辅导 •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婚外恋事件是一个由外遇者、 第三者、原配组成的三角关系,其中还可能涉及子女、其他家人和非婚生子女等人。所以,对于婚外恋事件的辅导可以围绕以上方面进行,其核心是外遇者及其配偶。 • 夫妻双方都拥有维持的良好意愿,可以参考一下忠告:黄金时间、双双外出、倾听对方、永像新人、经常回忆、憧憬未来、请求帮助、尊重配偶、惊喜不断、切忌吻别、要讲真话
第三节 家庭暴力 一、家庭压力 许多家庭暴力是由于家庭压力过大导致的。就家庭 而言,它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 来自于家庭外部环境的社会压力;另一则是来自于 家庭内部的压力。
二、家庭暴力的界定和特征 1、什么是家庭暴力 • 我国新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形式的不法侵害行为。”可见,广义的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侵害行为,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可能是妻子、丈夫、父母、兄妹等所有的家庭成员,而不仅仅是指家庭妇女。 • 近年来,家庭中的冷暴力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冷暴力,一般是指:当夫妻之间或其他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通过物理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侮辱等。
2、家庭暴力的特点 • 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高、再发率高、危害严重几大特点。 • 家庭暴力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体及心理造成了直接 的伤害。 再次,家庭暴力侵犯了人权,也就是侵犯了人人应 该享有的 基本的尊严、平等、自由和发展的权利。 第三,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破裂。 第四,家庭暴力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第五,家庭暴力频发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不平等的性格意识惯性是导致我国家庭暴力的深 层原因。 2、家庭内部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关系式家庭暴力冲突的重要 原因。 3、家庭成员背景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情绪是家庭冲突发生的重要媒介。 4、家庭成员对家庭现状合理性的认识分歧时家庭冲突最常见的现实起因。 5、社会干预和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家庭暴力的外部原因。
四、家庭暴力的防治及辅助 防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预 防工作: • 加强公民到的和法制教育,构建有效的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文化和道德文化 • 构建良好的家庭沟通和互动机制 • 建立相关的社会干预和介入机制
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对家庭暴力的辅导中,重要的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对家庭暴力的辅导中,重要的 工作有以下: • 首先应当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 充当受害者和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链接者。 • 进行心理辅导,拓展当事人的能力、资源和潜力。 • 教导个人权利的观念,以及应对暴力的技巧。 • 协助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根除产生家庭暴力的源泉。
第四节 离婚及辅导 一、离婚与离婚率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离婚可以分为实质离婚和形 式离婚。所谓实质离婚,是“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双 方没有真实地以对方为配偶的感情,彼此关系冷 淡,仅仅只是维持夫妻的名义。”;至于形式离婚 则是指法律意义上的,是“夫妻双方按照法定程度 将已存在的婚姻关系加以接触的法律行为。”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曾经以婚姻法的颁布、修改为标志,出现两次比较明显的离婚高潮。50年代初期,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950年的18.6万件猛升到1953年的117万件。新《婚姻法》与1981年公布后,我国再次进入离婚高峰期。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曾经以婚姻法的颁布、修改为标志,出现两次比较明显的离婚高潮。50年代初期,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950年的18.6万件猛升到1953年的117万件。新《婚姻法》与1981年公布后,我国再次进入离婚高峰期。 • 根据《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统计报告中显示:2009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比上年增加19.9万对,增长8.8%,粗离婚率为1.85%。,比上年增加0.14个千分点。
二、离婚的原因分析 引起我国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性别歧视 在家庭关系中,主要表现为丈夫歧视妻子,当然也包括妻子 歧视丈夫,并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双方性格无法调和 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毕竟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彼此 之间所处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使得 彼此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异。 3、生理障碍 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规定:夫妻分居一定年限可以作为 夫妻感情破裂的依据,从而宣判强制离婚。
4、婚外恋、一方情感转移 用情不专一直是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 5、家庭关系和家庭经济纠纷的压力 失业和下岗所导致的贫穷常常会引起人们持续性的焦虑,一 些夫妻相互责备对方,从而加剧夫妻之间的矛盾,引起婚姻 的破裂,最终导致离婚。经济纠纷还会直接影响其他家庭成 瘾的关系。 6、社会强制性压力 所谓社会强制性压力,也就是指来自家庭外部环境的压力。
三、离婚的影响和辅导 • 对于绝大多数离婚者而言,离婚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巨大创伤。有研究表明,离婚对于妻子和子女造成的创伤药超过丈夫。对于子女来说,父母离婚是的家庭原本具有的社会化、情绪支持、物质照顾等社会职能大为削弱甚至丧失,从而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 • 对于离婚的辅导就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离婚之前的辅导,“化干戈为玉帛”,尽量修复已经出现裂痕的夫妻感情,避免离婚结局的出现。另一种则是离婚之后的辅导,给那些已经离婚的人提供各种心理上或者生活物质上的帮助,使之从离婚的阴影中尽快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