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80 Views
三七提取物中的砷盐检查. 李婷婷 王珏. 一、实验目的. 中成药中的砷元素的来源,可能来自组方中的矿物药本身(如雄黄等),受地质环境污染或农药污染的中药材原料,受药材加工炮炙与成药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砷作为有毒物质,中药砷盐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利用古蔡氏法测定三七提取物中的含砷限量 掌握灰化炉的使用方法,坩埚处理,样品炭化、灰化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 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与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E N D
三七提取物中的砷盐检查 李婷婷 王珏
一、实验目的 中成药中的砷元素的来源,可能来自组方中的矿物药本身(如雄黄等),受地质环境污染或农药污染的中药材原料,受药材加工炮炙与成药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砷作为有毒物质,中药砷盐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 利用古蔡氏法测定三七提取物中的含砷限量 • 掌握灰化炉的使用方法,坩埚处理,样品炭化、灰化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 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与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As3++3Zn+3H+ 3Zn2++AsH3 AsO33-+3Zn+9H+ 3Zn2++3H2O+AsH3 AsH+3HgBr 2 3HBr+As(HgBr)3(黄色) 2As(HgBr)3+AsH3 3AsH(HgBr)2(棕色) As(HgBr)3+AsH3 3HBr+As2Hg(棕黑色)
三、试剂和仪器 试剂: 标准砷液(1ug/ml)、盐酸、KI试液、酸性SnCl2试液、无砷锌粒 仪器: 灰化炉、坩埚、坩埚钳、电炉、干燥器、分析天平、古蔡法测砷装置
四、实验步骤 第一组:420 °C灰化炉 • 样品1:①精密称取样品0.5088g置坩埚中,加约1g无水碳酸钠在电炉上低温炭化。 ②放冷,再置于420°C灰化炉中灰化6~8小时,放冷,加少量水使其溶解转移至测砷瓶中。 ③加5ml盐酸,加蒸馏水至28ml,加碘化钾5ml和酸性氯化亚锡5d,室温放置10min,加无砷锌粒2g,立即将装有6~8cm醋酸铅棉花和放有HgBr试纸的导气管密塞于测砷瓶上,置25~40 °C水浴中,反应45min,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 对照1:移取1ml标准砷液置坩埚中,加约1g无水碳酸钠在电炉上低温炭化,再按样品1中的操作②和③操作即得。 • 对照1’:称取1g无水碳酸钠置坩埚中电炉上低温炭化,放冷,再置于420°C灰化炉中灰化6~8小时,放冷,加少量水使其溶解转移至测砷瓶中,移取1ml标准砷液至测砷瓶中,再按样品1中的操作③操作即得。
第二组:500°C灰化炉 • 样品2:精密称取样品1.0090g置坩埚中,操作同第一组的样品1。 • 对照2:移取2ml标准砷液置坩埚中,操作同第一组的对照1。 • 对照2’:操作同第一组的对照1’,但移取的是2ml标准砷液
五、实验结果 样品1和样品2没有产生砷斑 对照品砷斑呈黄棕色 砷斑颜色由深到浅: 对照2’>对照2 >对照1’>对照1 >样品1=样品2 限量计算:样品1: L1= C S× V ×100% =10-6 ×1/0.5088=1.965ppm 样品2: L2= C S× V ×100% =10-6 ×2/1.0090=1.982ppm
六、实验讨论 • 本实验采用的是干法灰化,必须选用合适的助灰化剂 • 温度的影响:灰化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砷在灰化过程中损失,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 对照1’的砷斑比对照1深,对照2’的砷斑比对照2深是因为对照1和2中的砷在炭化和灰化中损失了一部分,而对照1’和对照2’采用后加标准砷液,故没有这部分损失。 • 采用干法灰化应注意灰化彻底,因为残存的小炭粒有吸附作用,使测定结果偏低。 • 注意选用光洁的坩锅,避免吸附损失。
炭化 • 在砷盐检查中,无机物是可以直接依法测定。但是,由于有机物对砷盐可能存在吸附、络合等作用影响检出,所以一般有机药物中砷盐的检查均应先进行有机破坏。样品在放入高温炉灼烧前要先进行炭化处理。 • 炭化操作一般在电炉或煤气灯上进行,把坩埚置于电炉或煤气灯上,半盖坩埚盖,小心加热使试样在通气情况下逐渐炭化,直至无黑烟产生。
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炭化的目的
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炭化的目的
灰化的原理 把一定量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使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机物质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 。
灰化的操作 炭化后,把坩埚移入已达规定温度的高温炉口处,稍停留片刻,再慢慢移入炉膛内,坩埚盖斜倚在坩埚口,关闭炉门,灼烧一定时间(视样品种类、性状而异),一般以灼烧至灰分呈白色或浅灰色,无碳粒存在并达到恒重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