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75 Views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策略建議.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陳育欽. 前言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現況 自然保護區管理相關策略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策略 結論與建議. 前言 1/2. 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為台南市重要之水鳥棲息地,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 IUCN )列為亞洲濕地調查報告中的台灣十二大濕地之一 由台南市政府 (83.11.30 日 (83) 南市建農字第 232629 號函 ) 在民國 83 年 11 月 30 日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前言 2/2.
E N D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策略建議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陳育欽
前言 •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現況 • 自然保護區管理相關策略 •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策略 • 結論與建議
前言1/2 • 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為台南市重要之水鳥棲息地,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亞洲濕地調查報告中的台灣十二大濕地之一 • 由台南市政府(83.11.30日(83)南市建農字第232629號函)在民國83年11月30日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前言2/2 • 四草濕地位於曾文溪以南至鹽水溪口,屬於鹽田、紅樹林及河口濕地等類型,總面積約1500公頃(劃為保護區的面積為515.1公頃) • 目前已保護鳥類、紅樹林生態為主。
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地理位置圖(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網站)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地理位置圖(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網站)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現況 • 發展源起 • 四草動物保護區計畫目標 •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生態特性及重要性
發展源起1/4 • 四草因早期盛產“草海桐”而得名,古名亦稱“北汕尾”(位於安平之北,台江外海鹿耳門之南 的意思)或“南汕”(安平及七鯤鯓列島統稱之)。 • 因暴風雨氾濫成災,大量泥沙淤塞形成海埔新生地,原本廣大之內海在四草地區只殘留四草湖(大眾廟東側)及鯤鯓湖(已闢成安平港)兩處。 • 四草地區形成沼澤後,先民就進入此區開闢魚塭,漁塭。
發展源起2/4 • 而1919年日本人在此設立鹽田,最初只有160公頃,四草地區的環境主要包括魚塭、鹽田、水路、紅樹林等,保持天然溼地及人工溼地並存之狀態,而這些環境提供給野生動物一個穩定的棲息空間。
發展源起3/4 • 四草鹽田也在1992年通過環境影響評估,部份區域設立台南科技工業區。 • 為減輕環境衝擊,台南市政府遂於1994年11月30日公告,將部份 515.1 公頃鹽田、魚塭之土地公告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作為當地生態環境及物種保育之用。 • 1997年,四草鹽田停曬,台南科技工業區開始進行填土工作。
發展源起4/4 •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共區分成三部分.分別為東區北邊之高蹺珩繁殖區,面積 50 公頃:東區南邊鹽水溪河口東岸區.面積335.1 公頃;西區鹿耳門溪河口西區岸區,面積 130 公頃。 • 本區土地目前屬於公有地,土地分類上主要包括濕地及養殖魚池兩類。
四草動物保護區計畫目標 • 四草動物保護區計畫書之目標有二,並分為主要目標及次要目標。 • 主要目標:保護南台灣沿海濕地,使保護區成為野生動植物的自然棲息地,以維護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回復濕地生態系的正常功能。 • 次要目標:以環境學習教室之設置使用及生態休憩(生態旅遊)為輔,使人們愛護此一濕地保護區,進而願意貢獻心力,共同維護保護區的福祉。
四草保護區生態旅遊活動現況1/2 • 目前在四草辦理或推展生態旅遊活動之社團有濕盟、台南鳥會、紅樹林保護協會、環境保護聯盟、南市文史生態教育協會等保育團體。 • 台南鳥會固定每週六下午,在南寮社區入口安排定點賞鳥及解說活動,並接受團體預約賞鳥活動。
四草保護區生態旅遊活動現況2/2 • 紅樹林保護協會固定每週日在竹筏港之紅樹林乘竹筏遊河及解說活動外,並接受團體預約搭乘竹筏遊四草湖內海等活動。 • 台南環盟、文史生態教育協會及濕盟,則是接受預約四草地區之生態、文史解說。
目前已完成之工作 • 生態解說教育: 四草保護區紅樹林解說折頁及手冊製作。 • 研究調查: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生態調查及研究、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食物網研究、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鳥類生態調查、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生態系統動態模式建立等調查及研究。
目前規劃中工作1/2 (1)四草保護區解說折頁及手冊製作 (2)建立遊客中心 (3)解說看板、保育團體成果展、生態書籍、紀念品及裝備展售、生態影片及幻燈片欣賞、導覽解說、搭乘竹筏
目前規劃中工作2/2 (4)修訂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保育計畫初稿 (5)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志工召募
自然保護區管理相關策略1/3 •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生物園保護區”及生物區域性管理概念。 • 保護區分為下列三區:(馬建章,1996) (一)核心區 (二)緩衝區 (三)實驗區(或過渡區)
自然保護區管理相關策略2/3 • 保護區應實現下列三項功能(生物多樣性公約指南,1997): 1.保護功用—保護當地的遺傳資源、植物和動物物種、生態系統。
自然保護區管理相關策略3/3 2.發展作用—將保護目標與生態系統資源的持續利用相結合,以造福當地社區。 3.研究支撐作用—為當地、地區、全球目的提供研究及交流。
生態旅遊1/2 •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王鑫教授將諸多學者對生態旅遊之定義綜合整理為: • 生態旅遊是一種旅遊形式,主要建基在一地的自然、歷史,以及土著文化上。
生態旅遊2/2 • 生態旅遊者以欣賞、參與和培養敏感度來跟旅遊地區產生互動。旅遊者扮演一非消費者的角色,將自己融合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之間,並透過勞動或付費的方式,對當地保育和住民做出貢獻。所以生態旅遊包含對當地自然環境及文化的欣賞和倡導保育議題。 • 另外,生態旅遊也包含國家及區域環境管理的意義,自認有責任促進地方居民的生活。在方法上可藉由補助、立法和實施行動計畫著手,參與土地管理並促進社區發展。
國外濕地保護的做法1/2 • 已開發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其打獵及垂釣的執照費,乃是保護區及公園重要經費來源,他們透過立法,強制開發者重建相當面積濕地來回饋地方,並獎勵農場設立農塘蓄水及保留綠帶供野生物棲息。
國外濕地保護的做法2/2 • 開發中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度、柬埔寨、泰國、孟加拉等,由於濕地提供居民捕魚機會、煮飯等薪材來源,而發展觀光遊憩,提供了居民就業機會,使得濕地獲得普遍重視,而被積極地保護。 • 反觀台灣,目前仍侷限在水鳥保育,在觀念與行動力上反而落後開發中國家。
保護區所面臨的困境1/4 • 國內保護區面臨困境可分為三點(林曜松,1999): 1.保護區存在常與當地人民需求矛盾 2.保護區政策大多是不穩定的 3.保護區的管理政策並未有效實行
保護區所面臨的困境2/4 • 世界資源報告(1996-1997)指出: 傳統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強調通過建立保護區,禁止採獵保育物種以及設置低溫種子保存庫,將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資源與人類活動分離。
保護區所面臨的困境3/4 • 1997年,IUCN在西澳的阿爾邦尼(Albany)舉辦一次研討會,並獲得五項決議及四項考慮: 1.設立更多的保護區 2.放棄孤島式的,改採網絡式保護區的規劃觀念 3.應將保護區觀念加入社會、經濟、環境政策中
保護區所面臨的困境4/4 4.讓當地居民來共同規劃、管理保 護區 5.加強保護區的管理能力
1.增加海洋生物棲息地保護區需求 2.採用更系統化的方式保護陸地生物群系(biomes) 3.發展全國性保護區計畫,以引導新設保護區的發展 4.充分使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各個保護區管理類別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策略1/3 • 前台南市長張燦鍙在2000年所舉辦的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經營管理研討會提出八點聲明,作為未來保護區經營管理工作方向: 1.保護區水質及生態是未來應積極 考慮事項。 2.野保區諮詢委員會的功能有強化 空間。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策略2/3 3.四草野保區有眾多民間社團、單 位,應消除其歧異。 4.唯有明確的政策與目標,保護區 才能有快速進展。 5.環境教育應納入中、小學校教育 制度。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策略3/3 6.建議市府在都市計畫、河川管理、海岸保安林維護、四草社區發展上應與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相結合,不應切割。 7.妥善維護漁民及遷村村民的權益。 8.以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為核心,對周邊鄰近地區之土地使用發展管理,若有良好的規劃,當有助於台南市提昇都市環境品質。
夥伴關係共管模式的建議(楊茹琪,2003): 1.建立深厚的共同合作基礎 2.穩定的資金來源及行政支持 3.培養參與者和領導者的能力
結論與建議1/5 • 現今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雖然有提出一些管理方法或未來方向。但其成效並不明顯,主要的問題有下列幾項: 1.無完整的管理方針。 2.管理方法都是獨立性的,並無有效 與其他方案連貫。
結論與建議2/5 3.找尋其他資金來源 4.未與民間團體、學術單位有良好的溝通 5.與地方關係薄弱,當地居民參與度不佳 6.未將水生生物資源列入保護的項目之一
結論與建議3/5 7.加強當地民眾的保育觀念 8.加強管理以保護當地生態資源
結論與建議4/5 • 為保護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之自然生態資源,在執行各項開發時應以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為首要考量重點。 • 在開發建設時要以保持、維護保護區內的地形及避免各項污染、生態破壞行為,以維護環境與生態平衡為原則
結論與建議5/5 • 也必須考量到生態承載能力,避免不當使用,並藉由解說及教育,來改變遊客的生態環境觀念。 • 在管理方面,則應兼顧生態保護及遊憩開發之平衡,並建立一套長期監測系統,並適時評估、改善管理措施,以使觀光資源能永續利用。
參考文獻 • Claude Gascon…..,1999,Matrix habitat and species richness in tropical forest remnants •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全球資訊網-永續會重要成果報告(http://ivy2.epa.gov.tw/NSDN/ch/print/abroad.htm ) • 台灣地區自然保護區初探(http://inf.ccivs.cyc.edu.tw/~413234/creserve.htm) • 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宣言 • 世界高峰會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 內建部營建署,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國家公園永續發展行動方案生物多樣性保育訓練論文集 • 曾國基,1997,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 行政院農委會,1997,台灣地區的野生動物保護區。pp.55~66 • 楊茹琪 ,2003,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