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 和策略, 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 二、在不同學習領域 / 科目的 課堂 應用 三 、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 四、合作學習的參考資源 五、 總結與提問

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 工作坊 2009 年 11 月 9 日 九龍九龍塘沙福道 19 號教育局 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西座 3 樓 W301 室 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陳錦榮博士 paulchan@ied.edu.hk. 內容.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 和策略, 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 二、在不同學習領域 / 科目的 課堂 應用 三 、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 四、合作學習的參考資源 五、 總結與提問.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 和策略, 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 想一想. 各人回想一件曾與某人 / 機構合作的事,然後向全體分享: 那合作事件的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z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 和策略, 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 二、在不同學習領域 / 科目的 課堂 應用 三 、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 四、合作學習的參考資源 五、 總結與提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工作坊2009年11月9日九龍九龍塘沙福道19號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西座3樓W301室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陳錦榮博士paulchan@ied.edu.hk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異工作坊2009年11月9日九龍九龍塘沙福道19號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西座3樓W301室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陳錦榮博士paulchan@ied.edu.hk

  2. 內容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和策略,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 二、在不同學習領域/科目的課堂應用 三、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 四、合作學習的參考資源 五、總結與提問

  3. 一、合作學習的概念和策略,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一、合作學習的概念和策略,及其在照顧學習差異的應用

  4. 想一想 各人回想一件曾與某人/機構合作的事,然後向全體分享: • 那合作事件的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5. 產生合作的基本條件 • 共同目標 • 互補 • 相贏

  6. 產生合作的另類條件 • 血緣 • 友誼 • 助人為樂

  7. 合作學習的概念是建基於 產生合作的基本條件。

  8. 合作學習是甚麼? •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教學策略, • 組員藉着互相幫助去提升大家的學習成效, • 包括認知及情意兩方面。 (Johnson & Johnson, 1999)

  9. 合作學習的理論 • 認知心理學 • 發展理論 • 矛盾論 • 精緻化理論 • 行為主義心理學 • 人本主義心理學

  10. 合作學習的理論 4.社會互賴論 5. 接觸理論

  11. 合作學習的策略

  12. 合作學習的策略 主要來自四個學派 • David Johnson & Roger Johnson 的元素派 • Robert Slavin 的模式派 • Spencer Kagan 的架構派 • Yael Sharan & Shlomo Sharan 的探究派

  13. 合作學習的策略 • 各學派的方法各有其獨特之處,因此功用也有些不同 • 有些方法着重促進學生的思考和解難能力 • 有些幫助學生精熟概念 • 有些加強學生的溝通和合作 • 有些能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14. 照顧學習差異的一些常用合作學習方法 • 發言卡 (Talking Chips) • 數字頭(Numbered Heads Together) • 小組帶字 (Team Word-Webbing) • 思–寫–討–享 (Think-Write-Pair-Compare) •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15. 1. 發言卡(Talking Chips) • 在討論時,每個組員均獲發兩張卡。當一個組員想發表意見時,需先將其卡放於桌上 • 當任何一個組員用去他的卡後便不可再發言,直至其餘組員都用掉手上的卡,每人才拿起桌上的卡再用,繼續討論下去 • 雖然任何一個組員用去他的卡後便不可再發言, 但是他可向未曾發言的組員給予提示或意見

  16. 活動(一) 各組運用 發言卡討論舒淡兮的《念獅城》,然後把簡報18-22的5條問題的答案圈出。

  17. 念獅城 舒淡兮 日暮獅城花競鮮 江邊懷古教人憐 煙花緣盡牛車水 舊趣新知墨客連

  18. 1. 「懷古」所指甚麼?A. 思念項羽 B. 思念屈原C. 思念舊愛 D. 思念對當地曾作貢 獻的華人

  19. 2. 「煙花緣盡」所指甚麼?A. 失戀 B. 無緣見屈原 C. 無緣獨上青樓 D. 未能續鏡花緣

  20. 3. 「牛車水」所指甚麼?A. 壽司店 B. 市集C. 唐人街 D. 運輸行業

  21. 5. 舒淡兮是甚麼時代的人?A. 春秋 B. 漢朝C. 清朝 D. 現代

  22. 5.下列哪項描述對舒淡兮最為洽當?A.旅客 B. 風流客 C.書童 D. 車伕

  23. 《念獅城》寫作背景及大意公元二千零四年仲夏,舒淡兮與友人往獅城以文會友。回程之時,正值黃昏,淡兮倚著小橋,看到城中繁華景象,憶起昔日華人對獅城所作的貢獻,有所感觸,寫下此詩,贈予友人。牛車水的面貌雖已改變,卻更能吸引淡兮前往流連一翻。《念獅城》寫作背景及大意公元二千零四年仲夏,舒淡兮與友人往獅城以文會友。回程之時,正值黃昏,淡兮倚著小橋,看到城中繁華景象,憶起昔日華人對獅城所作的貢獻,有所感觸,寫下此詩,贈予友人。牛車水的面貌雖已改變,卻更能吸引淡兮前往流連一翻。

  24. 2.數字頭(Numbered Heads Together) • 教師給小組中每一個學生一個號數,並提出問題 • 當組員一起商討問題的答案之後,教師便隨機說出一個號碼,所屬號碼的學生便舉手,教師從中選一個或多個學生作答 • 教師給予回饋 • 學生答案正確,可為小組贏取一分

  25. 活動(二) 導師運用 數字頭提問下面的問題 • What does MCIL mean?

  26. 活動(二) 答案 Member of 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nguists

  27. 3.小組帶字 (Team Word-Webbing) • 每個小組一起創作一個概念圖 • 給每個組員一支不同顏色的筆 • 每個組員輪流為主題寫出子題及有關的細項

  28. 活動(三) 各組以 小組帶字用「健康的生活」為主題設計一個概念圖。

  29. 「健康的生活」概念圖 健康的生活

  30. 4.思–寫–討–享 (Think-Write-Pair-Compare) • 四人一組,各人獨自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 各人獨自把答案記在紙上。 • 每組細分 A、B兩小組(即二人一小組),對各自寫下的答案進行討論。 • 討論完成後,四人組內的 A組與 B組互相比較答案。

  31. 活動四 運用 思–寫–討–享 數一數圖中總共有多少個三角形

  32. ã (1)+(2)+(3)+(4)+(5)+(6) = 6 ã ã (1,3)+(2,4)+(5,6) = 3 ã ã ã (1,3,5)+(2,4,6)+(1,2,4) +(1,2,3)+(3,5,6)+(4,5,6) = 6 ã (1,2,3,4,5,6) = 1 1 2 總共: 16 4 3 6 5

  33. 5.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實施的步驟 (1)全班教學 (2)個別閱讀 (3)專家小組討論 (4)合作小組報告 (5)個人小測 (6)小組表揚

  34. 測驗分數單 進步分數換算表 日期1/4/2009 測驗分數減基本分數進步分數 這次測驗表現優異 (基本分數不論多少) 30 高過基本分數10分以上 30 高過基本分數1-10分 20 等於基本分數 5 低過基本分數1-10分0 低過基本分數10分以上- 5 學生 基本 分數 測驗 分數 進步 分數 82 96 30 彥蓁 彥銘 92 98 30 彥廷 78 78 5 彥成 48 62 30

  35. 活動(五) 合作學習如何能照顧學習差異 • 各人獨自就合作學習如何能照顧學習差異寫出自己的看法 • 各人與鄰近的組員二人一起分享看法 • 導師邀請一些小組向全體滙報分享結果

  36. 合作學習如何能照顧學習差異 • 有機會讓能力較低的組員了解能力較高的組員對討 論議題的看法 • 有充分的候答時間給學習步伐較慢的學生思考問題 • 發展組員不同的多元智能 • 採用進步分為能力不同的學生提供同等的成功機會 • 提供機會給學生互相教導,包括能力較低的組員向 能力較高的組員分享所學 • 提升能力較低的組員的自我觀和學習動機 • 提升能力較高的組員的後設認知

  37. 小休

  38. 二、在不同學習領域/科目的課堂應用

  39. 運用小組帶字設計的中文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學生能就一個題目一起創作寫作大綱 • 教師給各組一個寫作題目 --- 我的家庭 • 每組獲派一張A3紙,同組的每個組員獲派一支不同顏色的筆 • 每個組員輪流為題目寫出子題,例如成員、特徵、角色、日常活動、感想 • 每個組員輪流為子題寫出細項,例如爸爸、媽媽、弟弟、身材、性格、喜愛、工作、上學、玩耍、温馨、感恩

  40. 運用數字頭設計的英文教學活動 Learning objective:Students work together to comprehend a dialogue. Peter: Mary has come back from a study tour. Paul: How did she find the tour? Peter: She did well in her study. Moreover, she has found some new friends. Paul: I am happy to hear that she had fun. • Teacher asks a question: Did May enjoy the trip? Why? • Each group is given a minute to discuss and ready with an answer. Members are encouraged to help each other. • Teacher calls out a number. Anyone of that number raise their hand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 The quickest one who answers the question correctly earns a point for his/her group.

  41. 運用發言卡設計的數學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學生能計算一位數除兩位數(有餘數)的應用題 應用題:入場票每張8元,彥銘有33元,最多可買多少張?還餘多少元? • 列式計算,把題解、橫式和答案寫在空線上。 • 在討論時,每個組員均獲發一張卡。當一個組員想發表意見時,需先將其卡放於桌上 • 當任何一個組員用去他的卡後便不可再發言,直至其餘組員都用掉手上的卡,每人才拿起桌上的卡再用,繼續討論下去

  42. 運用思–寫–討–享設計的常識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學生能分辨聲音的高低 • 四人一組,其中三個組員輪流把水倒進三個大小相同的水杯內,第一個杯接近滿、第二個杯半滿、第三個杯水量最少。第四個組員評核三抔水的分量是否正確 • 教師指示各組員輪流用筷子逐一敲打水杯,然後讓各人獨自思考,並在工作紙上填上音調的高低。 • 每組細分 A、B兩小組,組內二人對各自寫下的答案進行討論。 • 討論完成後,四人組內的A組與B組互相比較答案。

  43. 觀看拼圖法第二代 在常識課堂的應用

  44. 活動(六) • 各人按中文、英文、數學和常識科分組 • 各組嘗試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去設計教學活動 • 導師邀請一些小組向全體展示設計成品作交流

  45. 三、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分組方法學生團隊精神社交技能三、採用合作學習經驗分享分組方法學生團隊精神社交技能

  46. 分組方法 • 成分一般是異質的,可包括學生的 • 能力、專長、性別、國籍、社經背景 • 亦要考慮人的因素,例如成員的 • 性格 • 價值觀 • 友誼 [陳錦榮(2008).合作學習:人的因素,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課程與教學改進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教育學院,2008.11.22-24] • 尤其是友誼,它可能避免了小組成員之間產生爭執和挫敗感 [Chan, K.W. (2006). Issues of heterogeneous grouping for engaged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 Hong Kong, 2006, 11.]

  47. 學生團隊精神 • 為了增加組員的團隊意識,在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前,教師宜利用 Kagan 的方法讓小組組員互相認識,瞭解彼此的長處、愛好、性格等 • 也要確認小組身份,這包括:建立小組名稱、設計小組徽號及口號等,以增強組員的歸屬感 • 給組員擔任不同的角色

  48. 社交技能 • 分享空間及物資 • 接納不同 • 輪流參與 • 有禮貌地表示不同意 • 用名字稱呼別人 • 熱衷參與 • 表示欣賞 • 尊重別人 • 關心別人 • 積極聆聽 • 鼓勵別人 • 稱讚別人

  49. 「積極聆聽」技能T表 • 動作 • 微笑看對方 • 點頭 • 記錄 • 給予回應 • 覆述對方的話 • 說話 • 原來是這樣的! • 太好了! • 你 ..... 是因為 …..

  50. 活動(七) • 各組從簡報#48選一項社交技能,然後為該技能設計一個T-表 • 導師邀請一些小組向全體展示設計成品作交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