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42 Views
教育治理背景下的 教育督导. 黄永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自组织管理研究中心 2014 年 9 月 19 日. 1. 主要内容. 一、教育治理的理念 二、当前教育督导工作方式与思考 三、治理理念下教育督导工作定位与运转. 一、教育治理的理念. 治理的核心要义是民主,强调的是多元主体管理而不是单一主体管理,是参与互动式管理而不是单向命令式管理,;治理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还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铺展开来。. 治理的实现,是要渗透到社会各领域的各个角落,体现在个人行为的改变上。. 治理的实现,是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为保障的;治理最终应体现为相应领域高效能的秩序。.
E N D
教育治理背景下的 教育督导 黄永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自组织管理研究中心 2014年9月19日 1
主要内容 一、教育治理的理念 二、当前教育督导工作方式与思考 三、治理理念下教育督导工作定位与运转
一、教育治理的理念 治理的核心要义是民主,强调的是多元主体管理而不是单一主体管理,是参与互动式管理而不是单向命令式管理,;治理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还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铺展开来。 治理的实现,是要渗透到社会各领域的各个角落,体现在个人行为的改变上。 治理的实现,是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为保障的;治理最终应体现为相应领域高效能的秩序。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2013年11月12日):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年1月15日): 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政府宏观管理,就是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创新方式,把该放的放掉,把该管的管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学校自主办学,就是要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社会广泛参与,就是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
二、当前教育督导工作方式与思考 《教育督导条例》(2012年9月9日): 第十二条 教育督导机构实施教育督导,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查阅、复制财务账目和与督导事项有关的其他文件、资料; (二)要求被督导单位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开展调查; (四)向有关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提出对被督导单位或者其相关负责人给予奖惩的建议。 被督导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教育督导机构依法实施的教育督导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二十五条 被督导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督导机构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教育督导机构向有关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 (一)拒绝、阻挠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依法实施教育督导的; (二)隐瞒实情、弄虚作假,欺骗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的; (三)未根据督导意见书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教育督导机构的; (四)打击报复督学的; (五)有其他严重妨碍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依法履行职责情形的。
《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2013年9月17日)《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2013年9月17日) 第四条 责任督学对以下主要事项实施经常性督导: (一)校务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 (二)招生、收费、择校情况。 (三)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情况。 (四)学生学习、体育锻炼和课业负担情况。 (五)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情况。 (六)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学生交通安全情况。 (七)食堂、食品、饮水及宿舍卫生情况。 (八)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情况。 第八条 学校必须接受责任督学的监督和指导,按要求提供情况和进行整改。 教育督导部门对拒绝、阻挠责任督学依法实施经常性督导和不按要求整改的学校,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其它责任人员提出处分建议。
某地督学责任区年度工作基本任务“二十个一”某地督学责任区年度工作基本任务“二十个一” 1 .每周一次推门听课; 2 .每周一次师德师风、校风校纪暗访; 3 .每周一次督学情况交流会; 4 .每月一次学校安全、信访、维稳工作专项督查; 5 .每月一次学校财务抽查; 6 .每月一所学校综合督导评价; 7 .每月一次督查情况反馈会; 8 .每季一次德育活动成果展示; 9 .每季一次课改观摩活动; 10 .每季一次规范办学行为突出问题督查整改情况通报; 11 .每季一次学校工作点评总结; 12 .每期一次学校建设项目督查; 13 .每期一次校长述职、测评、综合领导力评价; 14 .每期一次学校教学质量监测; 15 .每期一次“首遇责任制”执行情况检查评比; 16 .每年一次扶贫助学工作专项调研; 17 .每年一次片区教育社会满意度测评; 18 .每年一次先进教研教改成果示范推广; 19 .每年一次进步最大学校表彰推介; 20 .每年一次学校年终督导评估。
某地教育局负责人的一段讲话: 学校存在的问题,局外人可能看得更准一些。我们的责任区督学要立足于帮助学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督学责任区的重要成果,需要有具体化的数据和事实。刚才听的各市级督学责任区的情况汇报,我看好多督学责任区做的非常好,发现了多少个问题,在很多方面非常有价值,看来这项工作是真做了。而在这方面比较笼统说的、没有具体数据的个别督学责任区,肯定这项工作没有做好。今后,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况,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成果,纳入对各督学责任区的考核评价。 8
对某个事故隐患信息的掌握例 2006年12月4日晚,山西省临汾市蒲县蒲城镇南曜村教学点6名小学生突然死亡原因为一氧化碳中毒。 南曜村教学点学生宿舍是一间大房子,中间用木板隔成两间,一间住学生,一间放有一台3000瓦的发电机。4日晚,发电机开机发电,由于中间木板封闭不严,发电机工作过程中排放的一氧化碳传入学生宿舍,致学生中毒而死。4日晚8时30分左右,南曜村教学点的值班人员发现学生宿舍里的6名小学生昏迷,晚9时40分送到医院后,经医院诊断,2名男生和4名女生已全部死亡。6名小学生的呕吐物当时被分成两份分别在太原和北京进行检测。8日凌晨,两份化验结果均表明,6名小学生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9
谁掌握着或应该掌握着最多、最核心的事故隐患信息?谁掌握着或应该掌握着最多、最核心的事故隐患信息? 以2006年山西小学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事件为例(大致排序) 国家安监局领导 值班员 校长 发电机操作工 发电机安装人员 班主任 当地安监局干部 隔离板安装人员 学生 教育局领导 教育督学 学生家长 当地群众 11
几个基本问题: (1)督学和学校师生员工,谁更可能了解学校实际情况包括薄弱环节? (2)督学和学校师生员工,谁更可能对学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3)督学和学校师生员工,谁更可能对学校工作进行全时段的监督? (4)责任督学和校长,谁是学校负责人? 13
三、治理理念下督导工作定位与运转 (1)督学职责应定位于帮助学校学习,而不是代替学校学习;要努力从学校内外部关系理顺方面帮助学校自主办学; (2)对存在问题而自身又缺乏意识、难以解决的学校、个人,督学可以提供指导、施加干预,一般以帮助其建立、恢复“自愈”功能为限; (3)鼓励群众监督;可设立信息员制度; (4)控制对学校内务的无缘检查,防范对学校内务造成干预;应重点关注和检查学校的输出; (5)与相关部门、行家形成一种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提高工作实效,及对所获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和效果; (6)建立严格、有效的信息处理规范; (7)督导结果作为检查信息及分析,除向责任单位反馈、必要的公开、向行政主管机关报送外,还应根据情况向发布政策的业务主管机关报送分析材料; (8)上级机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尊重督导工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督学工作的直接干预; (9)对督导机构公平配置资源,保证人财物需求最大可能的满足; (10)努力让广大群众知晓有关教育政策、督导规定。
关于督导信息采集与处理 2014教育年会:“教育督导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信息反馈是教育督导的核心职能。 戴明环
某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专项督导指标体系某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专项督导指标体系
《教育督导条例》(2012年9月9日): 第十九条 教育督导机构实施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应当征求公众对被督导单位的意见,并采取召开座谈会或者其他形式专门听取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的意见。 第二十条 督导小组应当对被督导单位的自评报告、现场考察情况和公众的意见进行评议,形成初步督导意见。 督导小组应当向被督导单位反馈初步督导意见;被督导单位可以进行申辩。 第二十一条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根据督导小组的初步督导意见,综合分析被督导单位的申辩意见,向被督导单位发出督导意见书。 督导意见书应当就督导事项对被督导单位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应当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和建议。 第二十二条 被督导单位应当根据督导意见书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教育督导机构。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被督导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核查。 第二十三条 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结束,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督导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还应当将督导报告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备案。 督导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布。
信息膨胀 信息压缩 信息污染 公文旅行 语言“适应” 语言障碍 文化冲突 心存恐惧 缺乏动力 传达不便捷 处理不规范 损失和遗忘 不善聆听及过早评判 选择性收听 人微言轻 个性因素 陌生感 信息沟通的常见障碍 21
促进非正式沟通的方式: • 吃饭 • 运动 • 组织活动(旅行等) • 聚会 • 沙龙 • 俱乐部、社团等非正式组织 • 策略 • …… 22
促进组织信息沟通的要领: *所有人参与 *便捷的信息通道和手段 *反馈信息的基本权利 *必要的奖励 *必需的信息处理规范 23
感谢反馈信息! E-mail:1335768728@qq.com 电话:1861232725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