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第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独立战争的爆发及其过程:七年战争的两个结果 战争期间的美国外交:利用欧洲各国间矛盾,开展积极外交活动 促使法国与美国 1778 年签订同盟条约和友好通商条约,法国对英国不宣而战。 使西班牙和荷兰参加对英作战 促使 1780 年 2 月俄国发布 《 武装中立宣言 》 ,丹麦、瑞典、普鲁士等加入“武装中立同盟”,英国被孤立。.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美国独立不久,法国大革命即爆发,英国组织反法同盟,法国对英宣战。

zephr-f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2. 第一节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 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 独立战争的爆发及其过程:七年战争的两个结果 • 战争期间的美国外交:利用欧洲各国间矛盾,开展积极外交活动 • 促使法国与美国1778年签订同盟条约和友好通商条约,法国对英国不宣而战。 • 使西班牙和荷兰参加对英作战 • 促使1780年2月俄国发布《武装中立宣言》,丹麦、瑞典、普鲁士等加入“武装中立同盟”,英国被孤立。

  3.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 美国独立不久,法国大革命即爆发,英国组织反法同盟,法国对英宣战。 • 美国没有拘泥于法美同盟条约,而是根据自己实力较弱的现实情况,发表《中立宣言》,宣布不介入欧洲的战争。 • 1783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

  4. Washington’s Farewell Address • 美国是第一个完全在新教徒和资产阶级理想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国家,建国后起初“独善其身”和后来的理想主义——以美国价值观改变世界。 • 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 • 国内:维护和保持联邦制、抑制朋党派系之争 • 国外:我们要对所有国家遵守信约和正义,同所有国家促进和平与和睦;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远离欧洲纷争;平等和公平的贸易。 • 美国外交中的孤立主义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5.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 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革命理想 vs 王朝本位的封建主义旧观念 •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以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为本位的现代民族主义时代 • 冲击了传统的欧洲国际体系,建立了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国际秩序。

  6. 革命的资产阶级提出的外交原则 • 第一、“主权在民”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 第二、“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1790年法国立宪会议宣布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1791年12月的特别法令规定:“法兰西民族永远放弃以侵略为目的之一切战争,永不使用自己的武力去反对任何其他民族的自由。” • 第三、“不干涉原则”——“任何一国人民既无权侵犯他国人民的土地,也无权剥夺他国人民的自由和自然利益”,“法兰西国家从此不允许自己进行任何扩大现有版图的战争”。只有反对侵略的自卫战争才是正义和合理的。(国民公会通过的文献)

  7. 第四、“国家主权原则”和主权平等思想——“各国人民不论其人口多少和所占有的领土大小,均相互独立并享有主权”,“各国人民有权建立和改变自己的政体”。第四、“国家主权原则”和主权平等思想——“各国人民不论其人口多少和所占有的领土大小,均相互独立并享有主权”,“各国人民有权建立和改变自己的政体”。 “君主秘密外交”、“朕即国家”、“王朝利益至上”与“主权在民”“民族利益至上” 理想主义的进步原则与拿破仑帝国的争霸和扩张实践?

  8.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震动与遭致的干涉 • 随着革命的深入,欧洲列强意识到法国革命将摧毁欧洲专制王朝秩序,1792年4月至9月普奥联军干涉法国革命,被击败。 • 1793年3月,英国出面组织第一次全欧性反法同盟。雅各宾派专政, 1794年7月,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专政,建立了大资产阶级专政的督政府。 • 1797年6月波拿巴率法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击溃奥军,迫使奥地利签订了《坎波•佛米奥和约》,第一次反法联盟瓦解。 • 督政府为打击英国,1798-1799年派波拿巴远征埃及 • 1798年底英国和俄国牵头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年8月,波拿巴冒险从埃及返回,11月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

  9. 1800年5-6月法军再次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马伦戈战役中再次打败奥军,1802年2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将比利时、卢森堡和莱茵河左岸割让给法国。1800年5-6月法军再次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马伦戈战役中再次打败奥军,1802年2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将比利时、卢森堡和莱茵河左岸割让给法国。 1801年10月,波拿巴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巴黎和约与协定,同时又与土耳其签订和约。 1802年3月,英法签订《亚眠和约》,实现了英法之间的暂时休战。第二次反法联盟被击溃。 波拿巴的野心:恢复法国在莱茵河与阿尔卑斯山的天然疆界;恢复被英国夺走的海外殖民地。 英国与法国之间的尖锐矛盾:波拿巴积极准备入侵英国本土;英法在马耳他岛问题上陷入僵局,1803年5月英国对法国宣战,开始组织第三次反法同盟。

  10. 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国际关系 • 拿破仑的霸权图谋与欧洲的失衡 • 1804年11月拿破仑称帝,不久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 拿破仑应对的策略:首先,他许诺把汉诺威送给普鲁士,普鲁士的中立可以大大减轻法军在北线的压力,使法军可以集中兵力对付俄奥联军;其次,拿破仑原来打算渡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因为英国是反法同盟首领,俄奥两国屡败屡战,完全是靠英国所提供的巨额的财政补贴和大量的武器装备。 • 但由于法国海军行动迟缓,拿破仑改变了作战计划,1805年8月,法军进攻奥地利和俄国,10月陆战海战同时展开。

  11. 一、陆上作战 俄奥联军在东线发动大规模攻势作战行动,迫使拿破仑把准备进攻英国的十五万法军精锐调往东线,法军取得了1805年10月乌尔姆会战和1805年12月奥斯特里茨会战的这两场决定性会战的全胜,俄奥联军惨败。法奥签订停战协定,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但是,由于法军被牵制在欧洲大陆上,客观上不能对英国的国家安全和海上利益构成真正威胁。 二、海上作战 纳尔逊指挥的英国皇家海军在1805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加海战中,一举歼灭了法西联合舰队的主力,从而彻底杜绝了法国陆军在法西联合舰队的掩护下,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可能性。所以,英国在自身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下,继续向欧洲大陆愿意反法的强国提供巨额的财政补贴,从而使它们继续有能力对拿破仑帝国作战,达到重新恢复欧洲均势的目的。

  12. 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后的欧洲局势 • 英法两国继续对峙 • 1805年12月法奥签署《普莱斯堡和约》,奥地利向法国割地赔款,承认法国对意大利的占领。1806年8月,拿破仑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即奥皇弗兰茨一世)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消亡。 • 1806年7月,在拿破仑的支持下,德意志西部和南部的十几个邦国组成莱茵联盟,推举拿破仑为它们的保护人。 • 莱茵联盟是法国的附庸、军事上的缓冲带、经济上掠夺的工具。

  13. 第四次反法同盟与《提尔西特和约》 • 莱茵联盟建立后,欧洲国家感到法国的强大和威胁。普鲁士倒向英俄,1806年9月普、英、俄等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 1806年10月,法军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战役中击溃普军主力,在占领柏林后继续向东推进,与援助普鲁士的俄国军队相遇。 • 1807年6月,法军在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军,7月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提尔西特和约》(Treaty of Tilsit):成立华沙大公国、俄国承认法国在西欧的强势地位、法国有权调停俄土谈判、俄国同意加入“大陆封锁体系”,普鲁士也被迫与法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承认割地赔款。 • 英国被孤立,“西方归拿破仑,东方归亚历山大”

  14. “大陆封锁体系”与第五次反法同盟 • 《提尔西特和约》标志第四次反法同盟结束,同时也标志着拿破仑帝国鼎盛时期开始。 • 英法对立(英国组织反法同盟、海外贸易竞争),海战失利使拿破仑无法征服英国。 • 经济战——“大陆封锁体系” ,1806年10月“柏林敕令”:“禁止与不列颠岛的任何贸易和任何关系”,1807年两次“米兰敕令”:中立国船只只要在英国停泊过就将被法国没收。1810年10月“枫丹白露敕令” • “大陆封锁”政策虽给英国沉重打击但难以持续推行。(大陆不完全统一、其他国家与英国贸易的需求) • 拿破仑的野心——吞并西班牙和葡萄牙,陷入“半岛战争”。1809年1月英国趁机与奥地利组织第五次反法同盟。法军在瓦格纳姆决战中击败奥军,法奥签订苛刻的《维也纳和约》。第五次反法同盟失败。

  15. 征俄失败与第六次反法同盟 •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随拿破仑大军传播欧洲。拿破仑在占领地推行改革,实施“民法典”,他兼改革者欲征服者于一身,革命理念宣传混淆在法国帝国主义征服中。 • 1810年底,俄国不再遵守“大陆封锁”政策、公开走私。法俄关系迅速恶化。1812年6月,拿破仑率大军征俄,莫斯科的严寒击溃了法军。 • 1813年6月英、俄、普、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年10月,在莱比锡决战中,法军大败。莱茵联盟瓦解、波拿巴王朝势力遭各国驱逐、拿破仑帝国迅速崩溃。

  16. 如何处置法国? • 在反法同盟军事上不断胜利的局面,各国对如何处置法国存在分歧。 • 梅特涅的“法兰克福协议”——拿破仑及其子仍当法国皇帝。但拿破仑拒绝该方案。英国提议,处置法国问题留待最终打败拿破仑后的战后欧洲安排会议上协商。随后反法同盟各国在此问题上统一立场。 • 1814年3月,反法同盟军队攻入巴黎,4月拿破仑宣布退位,后被流放在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5月各国与波旁王朝签订《第一次巴黎和约》(p100):1、召开维也纳会议决定战后欧洲事务,2、让法国恢复到拿破仑之前的状态、法国不割地无赔款。

  17. 如何处置法国? • 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歌舞升平背后的激烈争吵,1815年3月,拿破仑(百日政变)逃离厄尔巴岛、重新占领巴黎,1815年6月拿破仑与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铁卢决战”,拿破仑失败后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 1815年11月,列强与法国签订苛刻的《第二次巴黎和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