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likes | 947 Views
幼兒遊戲期中報告 - 遊戲經驗訪談. 組員: 4A0I0066 劉怡萱 4A0I0070 吳珮瑜 4A0I0075 林秋如 4A0I0076 陳婉婷 指導老師: 沈玫宜 老師. 前言. 童玩是伴隨著每個人成長的,是很關鍵的教育與休閒器材。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孩子們的童玩也不斷的在改變,有人說:現在的孩子真幸福,玩的玩具都好精緻!但我們是否想過,就是因為以前沒有那麼多隨手可得的玩具,所以孩子們只能去「觀察」身活周遭的事物,「自己動手做」屬於自己的玩具,並且在做的過程中「嘗試錯誤」以及用「做中學」、「戲中學」的方式去完成各項領域的發展。
E N D
幼兒遊戲期中報告-遊戲經驗訪談 組員:4A0I0066 劉怡萱4A0I0070 吳珮瑜4A0I0075 林秋如 4A0I0076 陳婉婷 指導老師:沈玫宜 老師 幼兒遊戲
前言 童玩是伴隨著每個人成長的,是很關鍵的教育與休閒器材。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孩子們的童玩也不斷的在改變,有人說:現在的孩子真幸福,玩的玩具都好精緻!但我們是否想過,就是因為以前沒有那麼多隨手可得的玩具,所以孩子們只能去「觀察」身活周遭的事物,「自己動手做」屬於自己的玩具,並且在做的過程中「嘗試錯誤」以及用「做中學」、「戲中學」的方式去完成各項領域的發展。 希望藉由這次的遊戲經驗訪談,鼓勵孩子們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快樂的去學習玩的過程,並且藉由腦力激盪的方式讓社會走向更加多元化、跳脫制式化教育、打破填鴨式的窠臼,朝著更開放、更具彈性的方向發展。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50~60年代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劉媽媽(A) • 年齡:42歲 • 學歷:高中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沙包 • 遊戲的玩法規則:材料:五塊適當大小的布、針線、米粒或紅豆 幼兒遊戲
玩法:口唸台語兒歌並搭配歌詞拋接沙包作動作。玩法:口唸台語兒歌並搭配歌詞拋接沙包作動作。 1.一放雞:手裡抓著三個沙包,把手中的一個沙包往上拋,然後迅速從掌中放下一個沙包,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2.二放鴨: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再迅速從掌中放下一個沙包,同時翻掌接落下的沙包。 3.三分開: 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再用手把地上或桌上的兩個沙包分開,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4.四相疊: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用手把桌上或地上沙包相疊,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5.五貼胸: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用手輕拍胸膛兩次,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幼兒遊戲
6.六拍手: 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左右手相拍兩次,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7.七紡紗: 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左右手在胸前做紡紗動作兩次,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8.八摸鼻: 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手做摸鼻動作,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9.九咬耳: 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雙手摸一下耳朵,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10十拾起: 把手中的沙包往上拋,把桌上或地上沙包一起撿起來,接著手再接落下的沙包。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鄰居 • 印象最深刻的:因為每次玩十個步驟都幾乎成功。 幼兒遊戲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像沙包,現在的玩具幾乎都現成的玩具汽車。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像沙包,現在的玩具幾乎都現成的玩具汽車。 • 自製玩具: 準備五塊適當大小的布、針線、米粒or紅豆。 縫製沙包。 幼兒遊戲
留下約1公分,由內翻出。 翻到正面。 倒入米粒or紅豆。 幼兒遊戲
最後將孔縫起來。 完成沙包製作。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黃叔叔(B) • 年齡:50歲 • 學歷:高中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竹筷槍 • 遊戲的玩法規則:材料:橡皮筋數十條、免洗竹筷5支、美工刀一把 玩法:只要按板機即可把橡皮筋射出。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同學 • 印象最深刻的:因為可以自己做出自己想要的竹筷槍,在和同學比賽誰射的遠 幼兒遊戲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可以從生活中隨時拿取材料,自己動手做像竹筷槍,現在玩具都是廠商已經製作完的比較居多像玩具手槍。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可以從生活中隨時拿取材料,自己動手做像竹筷槍,現在玩具都是廠商已經製作完的比較居多像玩具手槍。 • 自製玩具: 橡皮筋數十條、免洗竹筷5支、美工刀一把。 幼兒遊戲
將其中兩支竹筷先裁斷成一半。 裁好後如上圖。 竹筷,以橡皮筋捆綁固定。 幼兒遊戲
固定完成後會如上圖。 再以裁過的一支竹筷以橡皮筋捆綁固定在尾端。 再拿裁過的第二支竹筷將其固定在另一端,並將兩支裁過的竹筷下方固定好。 幼兒遊戲
最後一支裁過的竹筷則綁到前面一些並和原本長條竹筷垂直捆綁。最後一支裁過的竹筷則綁到前面一些並和原本長條竹筷垂直捆綁。 此為半完成圖。 幼兒遊戲
最後將前端部位挖個凹槽,好讓橡皮筋不易脫落。最後將前端部位挖個凹槽,好讓橡皮筋不易脫落。 最後將橡皮筋套上去後,即可開始把玩。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吳爸爸(C) • 年齡:47歲 • 學歷:高中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滾鐵圈 • 遊戲的玩法規則:材料:舊車輪的鐵框、粗鐵絲(前頭有做反鉤) 幼兒遊戲
玩法: 1、用鐵鉤鉤住鐵環,向前推滾,越久越棒 2、有時鐵環再加上小環,推起來嘩啦嘩啦響,很好聽。 3、人多時,可以比賽誰最久。 4、熟巧後可以繞障礙物,拐個彎兒回來等比賽。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同學 • 印象最深刻的:因為是採用比賽的方式,所以對輸贏印象特別深刻。 幼兒遊戲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的玩具幾乎都是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不像現在都是買現成的東西。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的玩具幾乎都是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不像現在都是買現成的東西。 • 自製玩具: 1.找到一個廢棄的腳踏車的輪胎鐵框 2.找粗的鐵絲約2~3尺左右在前頭折一個鉤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許阿姨(D) • 年齡:51歲 • 學歷:高中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 踢毽子 • 遊戲的玩法規則:材料:鴨毛管(或吸管代替,管徑必須比雞毛管大)、銅幣、雞毛 幼兒遊戲
玩法:江南的說法:大武和小武北方的說法:武科和文科小武單腳踢的動作,一腳著地保持身體的平衡,另一腳踢毽。其運動量較小,叫適合女孩或年紀稍長的婦女。大武雙腳同時跳起,兩腳要離地跳躍,有時手部也要配合動作,因為運動量大,較適合男孩和年輕人。 玩法:江南的說法:大武和小武北方的說法:武科和文科小武單腳踢的動作,一腳著地保持身體的平衡,另一腳踢毽。其運動量較小,叫適合女孩或年紀稍長的婦女。大武雙腳同時跳起,兩腳要離地跳躍,有時手部也要配合動作,因為運動量大,較適合男孩和年輕人。 幼兒遊戲
小武和大武的動作說明: *小武的基本動作和變化:踢兒(單腳內踢)。1.踼對兒 2.堆寶塔 3.懸踢兒拐兒(單腳內踼)。1.裡外拐兒 2.懸拐兒 3.二郎擔山膝兒。1.和尚對兒(雙和尚) 2.懸和尚 3.和尚下山提兒。1.提對兒 2.懸踢豆兒(足尖踢)。1.豆對兒 2.懸豆兒 3.畫符(又分為裡畫符、外畫符、裡踢符、外踢符)蹬兒(落雁)。1.蹬對兜(左右蹬) 2.懸蹬兒 3.花蹬兒。 *大武的基本動作和變化:勾兒。1.懸勾兒 2.勾對兒跳兒。1.左右跳兒 2.寶塔跳兒跪兒。1.懸跪兒 2.跪對兒採兒。1.懸採兒 2.採對兒3.花採兒蹦兒。1.前蹦兒 2.旁蹦兒3.後蹦兒剪兒。1.懸剪兒 2.檢對兒扣兒。1.懸扣兒 2.扣對兒躍。轉。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兄弟姊妹們 • 印象最深刻的(含原因):因為小時候,看到姐姐跟哥哥都可以做很高難度的技巧,所以也想跟他們一樣厲害,所以拼命的練習踢毽子的技巧。 •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的玩具幾乎都不用花錢,也都是自己做的,在形式上每個孩子都可以創作不一樣的造型,不像現在很多玩具都是買的,而且都長得一模一樣。 幼兒遊戲
將鴨毛管(約4公分長)一端用剪刀剪開成四等份(約2公分)。將鴨毛管(約4公分長)一端用剪刀剪開成四等份(約2公分)。 • 自製玩具: 將鴨毛管底部剪開部分向外張開成圓形,並用強力膠黏貼在硬幣上。 把黏上鴨毛管的硬幣用布從下而上包起來,用線縫合。 插上雞毛後就完成!(管內如果太鬆,可以用布料、棉花、羽毛球加以塞緊,並以黏膠加強,使其固定不脫落為止。此外,插羽毛時,注意毽毛的方向必須往外緣垂下,方向及數量要勻稱)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陳叔叔(E) • 年齡:48歲 • 學歷:高中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用橡皮筋作成的跳繩遊戲 • 遊戲的玩法規則:由甩繩子的人念或唱一首兒歌或童謠,先一個人跳,接著後面的人要抓準時機一個一個跳進來,直到失敗,看最多到幾個人在裡面跳。 • 照片: 幼兒遊戲
都和誰一起玩:兄弟姐妹和同學 • 印象最深刻的:尪仔標,有些會去買,有些則會拿紙板自己裁來玩,以前的尪仔標上面的圖案都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明星和卡通人物,看似簡單的遊戲,其實需要一點小技巧,現在很少看到了,很懷念小時候玩的尪仔標 幼兒遊戲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的玩具常常會用家裡的一些廢棄物或是樹枝等等,來製作玩具,也會和同學一起研究玩具要怎麼製作,互相比賽誰作的玩具比較厲害,現在的玩具大多都是現成的,很少有小孩自己製作,而且很少會將一些廢棄物聯想可以製作怎麼樣的玩具,比較失去那種作玩具的快樂。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以前的玩具常常會用家裡的一些廢棄物或是樹枝等等,來製作玩具,也會和同學一起研究玩具要怎麼製作,互相比賽誰作的玩具比較厲害,現在的玩具大多都是現成的,很少有小孩自己製作,而且很少會將一些廢棄物聯想可以製作怎麼樣的玩具,比較失去那種作玩具的快樂。 • 自製玩具:做過竹蜻蜓材料:1.竹片、小竹棒、快乾膠、美工刀 幼兒遊戲
步驟: 1.在竹片的中心點,用筆畫作記號,並在中心點挖一個小洞 2.在中心點兩端約公分處各畫一條線作記號 幼兒遊戲
3.左右兩邊分別將線至邊緣的部分削成度角的斜面,形成左右對稱的度斜面螺旋片。竹片的上下面都做相同的處理。(竹片兩邊傾斜面的厚度及長度要相同才會平衡)3.左右兩邊分別將線至邊緣的部分削成度角的斜面,形成左右對稱的度斜面螺旋片。竹片的上下面都做相同的處理。(竹片兩邊傾斜面的厚度及長度要相同才會平衡) 4.將小竹棒(重量可穩定飛行,不可太輕或過重)插入竹片中心孔中,接合處可使用快乾膠固定兩邊避免滑落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受訪者:陳媽媽(F) 年齡:43歲 學歷:高中 居住地:台南 小時候最喜歡玩的遊戲/玩具:酒瓶蓋 遊戲的玩法:材料:米酒瓶蓋、棉線、鐵鎚、剪刀、釘子 玩法:一直拉棉繩,瓶蓋會高速旋轉發出 嘶.嘶.嘶 的聲音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兄弟姐妹、鄰居 • 印象最深刻的:很簡單的步驟,卻能發出這麼特別的聲音 •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材料隨手可得又能環保地球,而現代的玩具大多都塑膠製的,壞了就丟造成地球的負擔。 幼兒遊戲
自製玩具 → 先用鐵鎚將酒瓶蓋敲平 → 敲平後,用鋼釘或是類似尖銳物打兩個洞 →用棉線穿過,量適當長度後綁起來即完成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70~80年代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林姊姊(G) • 年齡:20歲 • 學歷:大學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摺紙船 • 遊戲的玩法規則:材料:長方形紙張一張 玩法:完成摺紙船,再把紙船放在水面上讓它漂。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家人 • 印象最深刻的:因為它可以漂在水面上,覺得很特別。 幼兒遊戲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紙船就可以自己動作做,那現在幾乎都是積木創作或者其他廠商做好的玩具。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紙船就可以自己動作做,那現在幾乎都是積木創作或者其他廠商做好的玩具。 • 自製玩具: 長方形紙張一張對摺。 向下摺。 幼兒遊戲
捲摺,另一邊相同。 從底部撐開,再沿虛線壓摺。 向上摺,另一邊相同。 幼兒遊戲
從底部撐開,在沿虛線壓摺。 黃色部份左右拉開就完成了。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謝姐姐(H) • 年齡:22歲 • 學歷:大學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東西南北 • 遊戲的玩法規則:材料:長方形紙張一張 玩法:可以在上面寫上各種不同的內容,讓一個人選擇任一個數字,看打開後的內容是什麼,必須照做。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同學 • 印象最深刻的:因為當時對數概念還不熟悉,所以都亂選,常常不小心一直重複選到一樣的逞罰,感覺相當的有趣。 幼兒遊戲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我們在的時代剛好試半傳統半科技的時代,所以不覺得有太大的差別,只是覺得傳統童玩,越來越少見了。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我們在的時代剛好試半傳統半科技的時代,所以不覺得有太大的差別,只是覺得傳統童玩,越來越少見了。 • 自製玩具: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賴姊姊(I) • 年齡:20歲 • 學歷:大學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萬花筒 • 遊戲的玩法規則材料:漿糊、剪刀、多種顏色玻璃紙,鏡子玩法:不斷旋轉萬花筒,可以看到許多不一樣的造型。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自己玩 • 印象最深刻的:透過不一樣的角度,可以看見不同的變化,讓人印象深刻,也覺得相當神奇及有趣。 幼兒遊戲
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科技玩具變得更多了,玩具也不像我們那個時候是種奢侈品,現在的玩具價格都相當的便宜。和現在的遊戲比起來差別:科技玩具變得更多了,玩具也不像我們那個時候是種奢侈品,現在的玩具價格都相當的便宜。 • 自製玩具: 準備三片長方形且同大的玻璃片 把玻璃片依一定間隔,貼在黑紙上 幼兒遊戲
作成三角筒,邊緣用漿糊黏貼住 將平展的玻璃紙貼在筒的前端 將彩色玻璃碎紙放在玻璃紙上,再覆上複寫紙 把有開孔的玻璃紙貼在筒的另一端即可完成 幼兒遊戲
遊戲經驗訪談 • 受訪者:邱姐姐(J) • 年齡:20歲 • 學歷:大學 • 居住地:台南 • 小時候最喜歡的遊戲/玩具:紅綠燈的遊戲 • 遊戲的玩法規則:由一個人當鬼,其他人不能被鬼抓到,如果被抓到的話就換他當鬼。當鬼在抓的時候,逃跑的人一喊紅燈,鬼就不能抓他,喊紅燈的人也必須原地不動,只有當在逃的人碰到紅燈的人,紅燈的人要喊綠燈,便可以開始移動、開始逃。 幼兒遊戲
是否有照片: • 都和誰一起玩:兄弟姊妹和同學 幼兒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