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49 Views
影响苜蓿越冬的 因素. 李向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lxl@caas.cn. 提要. 苜蓿品种 草丛年龄 冰冻 / 冰封 土壤含钾量 土壤排水 收割制度 留茬高度. 品种. 品种选择是首要问题 秋眠级: 1 9 ,越冬能力:强 弱 抗病能力:抗病强则越冬强 本地品种 > 引进品种 在产量效益与冻害风险之间做出选择 保守型:选择秋眠性较强的品种 冒险型:选择秋眠性较若的品种 无论如何不能太冒险. 草丛 年龄. 如果播种太迟,当年幼苗难以抵御 冻害 根系未发育好 储藏物质不足 建植 后老龄 苜蓿抗 冻 能力不如低龄苜蓿
E N D
影响苜蓿越冬的因素 李向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lxl@caas.cn
提要 • 苜蓿品种 • 草丛年龄 • 冰冻/冰封 • 土壤含钾量 • 土壤排水 • 收割制度 • 留茬高度
品种 • 品种选择是首要问题 • 秋眠级:19,越冬能力:强弱 • 抗病能力:抗病强则越冬强 • 本地品种>引进品种 • 在产量效益与冻害风险之间做出选择 • 保守型:选择秋眠性较强的品种 • 冒险型:选择秋眠性较若的品种 • 无论如何不能太冒险
草丛年龄 • 如果播种太迟,当年幼苗难以抵御冻害 • 根系未发育好 • 储藏物质不足 • 建植后老龄苜蓿抗冻能力不如低龄苜蓿 • 病虫侵害 • 机械损伤 • 生长1.5~3年的苜蓿越冬能力最强。
土壤湿度/排水 • 冬末春初土壤潮湿容易导致冻融和冻拔。冻拔使根颈露出地面,失水,受风沙伤害,病虫侵袭,以及收割时的机械伤害。 • 冬季地表或土壤中水分过多时,容易形成冰盖 • 使根系窒息 • 散热增加(冰的散热型大于空气) • 秋季土壤过湿降低抗寒性 • 秋季田间土壤湿度应<50%田间持水量
冰盖/冰封/冻融 • 积雪消融或冬灌过多形成冰盖,致使苜蓿窒息而死。 • 冰封1~3星期即可造成伤害,2~6星期导致死亡。 • 较多留茬可避免冰盖形成 • 反复的冰冻/溶解(冻融)使植株拱出地面,容易受到冻害(冻拔) • 干燥条件下不易发生冻融。
土壤含钾量 • 土壤中丰富含钾量,是苜蓿抗寒性的重要保障。 • 沙壤、沙土特别缺钾 • 钾(K)是重要的溶质,能减缓冻伤。 • 缺钾抑制碳水化合物在根系和根颈的积累 • 所以,施钾肥不仅为了高产,也为了抗寒。
收割制度 • 刈割时的成熟度- 充分的生长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储备。 • 盛花期根系储备达到最大。 • 但为了较高营养品质,常在现蕾或初花期刈割。 • 刈割次数:次数越多,抗寒能力越低。 • 最后刈割日期:停止生长前1~1.5个月不能再刈割,或预留450生长温度日(GDD)。 • 霜冻前几天刈割不会导致冻害。
秋季留茬高度 • 较高的秋季留茬有利于 • 保持地温 • 保持积雪(隔热保温,减少冻害) • 遮挡阳光,减少冻融(冻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