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第 11 章 嵌入式处理器及新技术

第 11 章 嵌入式处理器及新技术. 11.1 单片微处理器的结构与性能. 11.2 单片微处理器的存储组织及 I/O 口. 11.3 单片微处理器的增强功能与新技术. 11.4 嵌入式技术的概念. 11.5 ARM 处理器基础. 11.6 ARM 处理器指令系统与编程简介. 11.1 单片微处理器的结构与性能. 1. 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ze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1 章 嵌入式处理器及新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1章 嵌入式处理器及新技术 11.1 单片微处理器的结构与性能 11.2 单片微处理器的存储组织及I/O口 11.3 单片微处理器的增强功能与新技术 11.4 嵌入式技术的概念 11.5 ARM处理器基础 11.6 ARM处理器指令系统与编程简介

  2. 11.1 单片微处理器的结构与性能 • 1. 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 ◆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四个基本部分,除具有典型微机的各功能部件外,在片内还集成了A/D、D/A转换器、高速输入/输出部件、串行通信控制和定时器/计数器等部件 。 • ◆用途:适合控制应用、自动化仪表等领域 。

  3. 1. 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图11-1 单片机内部结构框图 单片机内部包括了微型计算机应具有的全部基本要素:CPU、ROM(或EPROM)、RAM和I/O接口电路。单片机不但是一个有效的数据处理器,而且更是一个功能很强的过程控制机。

  4.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单片微机的发展历史 ◆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1971年11月Intel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 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 并配有RAM、 ROM和移位寄存器, 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 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 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继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

  5.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单片微机的发展历史 ◆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以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 采用将8位CPU、 8位并行I/O接口、 8位定时/计数器、 RAM和ROM等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单片结构, 虽然其寻址范围有限(不大于4 KB), 也没有串行I/O, RAM、 ROM容量小, 中断系统也较简单, 但功能可满足一般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 仪表等的需要。

  6.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单片微机的发展历史 ◆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第3阶段(1980~1983): 高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这一阶段推出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口, 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 多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片内RAM、 ROM的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 KB, 个别片内还带有A/D转换接口。

  7.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单片微机的发展历史 ◆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第3阶段(1980~1983): 高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第4阶段(1983~80年代末): 16位单片机阶段。 1983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 由于其采用了最新的制造工艺, 使芯片集成度高达12万只晶体管/片。这一阶段也是8位单片机发展和应用最活跃的阶段,Intel公司的8X252、UPI-452、83C152;Zilog公司的Super8;Motorola公司的MC68HC11等超强功能8位单片机。

  8.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单片微机的发展历史 ◆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第3阶段(1980~1983): 高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第4阶段(1983~80年代末): 16位单片机阶段。 ◆第5阶段(90年代): 提高性能的全面发展阶段。 不但CPU具有了8位、16位、32位,也出现了双CPU的内部流水线结构,时钟达到20MHz,更高集成度、高速度和低功耗,具有PWM输出、监视定时器WDT、DMA传输控制器、CAN现场总线控制器、双标准串口以及SPI与I2C串行总线等丰富的特殊功能部件纷纷被嵌入到片内等等。STC系列属于第五阶段的最新产品。

  9. 单片机的特点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1)片内集成存储器,但容量有限 片内集成了少量的程序存储器ROM 和数据存储器RAM。 2)控制功能强,运行速度快 采用面向控制的软、硬件设计,具有丰富的条件分支转移和很强的位处理能力。 3)引脚的功能复用较多 为了解决实际引脚数和需要的信号线数的矛盾,较多地采用了引脚功能复用的方法,引脚的功能通常由指令设置或由机器状态来区分。 4)产品类型多,功能扩展灵活 硬件电路有不同I/O接口,不同附加功能和性能指标各异。 5)可靠性较高 单片机的全部电路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大大缩短了系统内信号传送距离,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6)功耗较低 单片机大多使用CHMOS工艺,且可以进入节电模式工作。

  10.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单片机的应用 1)智能化的民用电器 如空调机、电冰箱、洗衣机、电子玩具、声像设备等。 2)工农业检测和控制系统 如数控机床、温度控制、可编程顺序控制、电机控制、现代农业生产检测和各种工业过程控制系统都有单片机的大量应用。 3)智能化仪器仪表 应用于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智能仪器、医疗器械等方面。 4)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外设 如图形终端机、图文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数据采集卡等各种智能终端和接口设备。 5)多机应用和局部网络系统

  11.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常见单片机类型 1) MCS-51系列单片机(8051内核单片机) (1)基本型 基本型包括8051/8751/8031三种芯片,常称为8051子系列。 ◆采用HMOS工艺,片内集成有8位CPU; ◆片内驻留4K字节ROM(8751片内4K字节EPROM,8031片内无ROM)和128字节RAM以及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 ◆片内包括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全双工串行I/O口(UART),4个并行I/O口、2级中断的5个中断源; ◆可寻址64KB程序存储器ROM和64KB数据存储器RAM(需片外扩展) ◆主时钟频率达到12MHz。

  12.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常见单片机类型 1) MCS-51系列单片机(8051内核单片机) (1)基本型 基本型包括8051/8751/8031三种芯片,常称为8051子系列。 (2)增强型(改进型) 增强型包括8052/8752/8032三种芯片,常称为8052子系列。 增强型的8052子系列与基本型的不同为: ◆片内ROM增加到8K字节 ◆RAM增加到256字节 ◆增加了一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和一个中断源 ◆串行接口(UART)的通信速率提高6倍

  13.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常见单片机类型 1) MCS-51系列单片机(8051内核单片机) (1)基本型 基本型包括8051/8751/8031三种芯片,常称为8051子系列。 (2) 增强型(改进型) 增强型包括8052/8752/8032三种芯片,常称为8052子系列。 (3) CHMOS型 CHMOS型主要包括80C51/87C51/80C31以及80C252/87C252 /80C232等。 ◆采用CHMOS工艺制造 ◆集成度高和功耗低。

  14. 特性 类别 ROM形式 片内 RAM /字节 程序和数据寻址空间 /KB 16 位 定时器/计数器 I/O口 数目 串行通信方式 中断 源数 其它 片内掩膜ROM 片内EPROM 片内无ROM MCS-51 子系列 8051 4KB 8751 4KB 8031 128 2×64 2 4×8 同步/异步 位数可控 5 80C51 4KB 87C51 4KB 80C31 128 2×64 2 4×8 同步/异步 位数可控 5 87C51两级保密系统 MCS-52 子系列 8052 8KB 8752 8KB 8032 256 2×64 3 4×8 同步/异步 位数可控 6 80C252 8KB 87C252 8KB 80C232 256 2×64 3 4×8 同步/异步 位数可控 7 PWM、 计数器阵列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表11-1 MCS-51 系列单片机

  15.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2)MCS-96系列16位单片机 8096是整个MCS-96系列代表性的产品,与8位机相比较,其性能 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CPU为16位,主频12MHz,采用寄存器堆/运算逻辑部件(RALU)提高运算速度。 (2)片内ROM增加到8KB,RAM增加到232B(寄存器堆)。 (3)集成度高。片内有5个8位的并行I/O口,4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有的还具4~8个通道的10位A/D转换器或PWM及监视定时器WDT。 (4)有4条高速触发输入线,6条高速脉冲输出线,并具有定时功能。 (5) 运算速度快。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先进的寻址方式和带符号运算等功能,使运算速度大大提高。 (6)8级中断处理系统。

  16.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MCS-96 系列芯片可细分为六类: 第一类 是NHMOS 的8X9X,其中8098 在我国应用最广。 第二类 是以CHMOS 的80C196KB为代表,可工作于两种节电方式。 第三类 是以80C196KC 为代表,重要特征是增加了外设事物服务器(PTS),大大提高了中断事件的实时处理能力。 第四类 是以80C196KR 为代表,增添了同步串行口和适用于主从机通信的从口(SlavePort)功能,并以事件处理器阵列(EPA)代替原来的高速输入/输出部件(HIHO)。 第五类 是以80C196MC 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增添了一个三相波形发生器,特别适应于电机控制系统。 第六类 包括80C196NC/NP,其寻址空间由64KB 扩大到了1MB。

  17.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3) 具有丰富外围功能的单片机 (1)具有A/D转换器或PWM输出的单片机 具有8~10位A/D转换器:除MCS-96以外,还有8XC552、PIC16F74、 ADUC824、EM78P25X、HT46R71D、T89C2501以及P89LPC900等。 具有PWM输出:EM78P458、ATMEL公司的AVR单片机(ATMEGA 16L)、凌阳SPMC65系列、hilips公司的P87LPC768、P89LPC932等系列单片机。 (2) 具有快速擦写存储器Flash Memery的单片机 如ATMEL公司的AT89C51系列,Philips公司的P89LPC900系列, STC10、11、12系列等。

  18. 1.单片微处理器的概念 3) 具有丰富外围功能的单片机 (3) 具有I2C串行总线的单片机 如PHILIPS公司的P87LPC67X和P89LPC9XX等 (4) 具有双UART串行口的单片机 如W77E58、DS80C320、C8051F021等型号 (5) 具有CAN总线控制器的单片机 如Philips公司的P8XC591 (6) 具有在系统编程ISP和应用中编程IAP功能的单片机 如宏晶公司STC10、11系列,STCPHILIPS公司的89C51Rx、LPC900,DALLAS公司的S89C420,AT公司的89C58等ISP功能单片机。

  19.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STC11 32k 程序Flash 32k EEPROM STC11增加 1024B RAM STC11增加 电源监控(上电复位、掉电复位) STC11增加 第二串口(P1.6 P1.7) STC11增加 硬件看门狗(WDT) STC11增加 可配置的RC振荡器 STC11增加可配置P4.4~P4.7

  20.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 1) 内部结构及主要功能 • 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算术逻辑部件ALU、控制器等)、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位定时器/计数器、并行和串行I/O接口、中断系统以及定时控制逻辑电路等。基本特性如下: • (1)8位CPU。 • (2)片内带RC振荡器,时钟频率fosc范围为5~35MHz; • (3)256B片内RAM +1k扩展RAM。 • (4)8~32kB的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32kB EEPROM。 • (5)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为64K字节。 • (6)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寻址范围为64K字节。 • (7)21B SFR专用寄存器+27B SFR(STC11F配置用)

  21.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 (8)4个8位并行I/O接口:P0、P1、P2、P3。+P4口 • (9)1个全双工串行I/O接口,可多机通信。+第二串口,在线下载 • (10)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独立波特率发生器 • (11)可编程为两个优先级的5个中断源。+WDT、低压检测、 • 低功耗唤醒等中断 • (12)111条指令,含乘法指令和除法指令。 • (13)有较强的位寻址、位处理能力。 • (14)用单一+5V电源。STC宽电压范围2.7~6V

  22.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 运算器 • 运算部件以算术逻辑单元ALU为核心,包括布尔处理器、累加器ACC、寄存器B、暂存器、程序状态字PSW等许多部件。它能实现数据的算术逻辑运算、位变量处理和数据传输操作 • 算术逻辑单元ALU • 累加器ACC (Accumulator) • 通用寄存器B (General Register)

  23.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 Cy(PSW.7):进位标志位。如果操作结果在最高位D7有进位或有借位则该位置为“1”,否则清为“0” • AC(PSW.6):辅助进位(或称半进位)标志。它反映了两个8位数运算时,低四位的D3向高四位的D4是否有有进位(或借位)。 • F0(PSW.5):由用户定义的标志位。 • RS1(PSW.4)、RS0(PSW.3):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 • OV(PSW.2):溢出标志位。 由硬件置位或清零。 • P(PSW.0):奇偶标志位。如果累加器的8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则P为“1”状态,否则P为“0”。

  24.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 布尔处理机 • 布尔处理机是运算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17条位操作指令,硬件有自己的“位累加器”(进位位Cy)和自己的位寻址RAM和I/O空间,所以是一个独立的位处理机。 • 位累加器由进位位Cy完成。位操作指令允许直接寻址内部数据RAM中的128个位和特殊功能寄存器里的位地址空间。 • 布尔处理机可执行置位、取反、等于1转移,等于0转移并清0和送入/取自进位位的操作。 • 可执行逻辑与、逻辑或操作,其结果送回到进位标志Cy。

  25.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 (1)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 • 程序计数器PC是中央控制器中最基本的寄存器,是一个独立的计数器,不属于内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PC中存放的是下一条将要从程序存储器中取出的指令地址。 • 程序计数器的宽度决定了程序存储器可以直接寻址的范围。程序计数器PC是一个16位的计数器,程序存储器寻址范围是64KB。 • 控制器

  26.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 控制器 • (1)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 • (2)数据指针DPTR • DPTR是一个16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主要功能是作为片外数据存储器或I/O寻址用的地址寄存器(间接寻址),故称为数据存储器地址指针。 • DPTR寄存器既可以作为一个16位寄存器处理,也可以作为两个8位寄存器处理,其高8位用DPH表示,低8位用DPL表示。 • 用MOVX指令时, MOVX A, @DPTR

  27. 2. 单片微机的内部结构 • 控制器 • (1)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 • (2)数据指针DPTR • (3)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以及控制逻辑 • 指令寄存器IR是用来存放指令操作码的专用寄存器。执行程序时,首先从程序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给指令寄存器IR,IR的输出送指令译码器;然后进行译码,译码结果送定时控制逻辑电路,控制计算机的各部件进行相应的工作,执行指令。 • 指令的执行,是一个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的不断循环过程。

  28. 3. 单片微机的引脚简介 1)主电源引脚和时钟振荡电路引脚 VCC(40脚): 接+5 V电源。 点击分析引脚¤ 继续分析引脚¤ ●VSS(20脚):电源地。

  29. 3. 单片微机的引脚简介 1)主电源引脚和时钟振荡电路引脚 ●XTAL2 (18脚) :用作晶体振荡电路的反相器输出端。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XTAL2接收振荡器信号,对CHMOS单片机,此引脚应悬浮。 ●XTAL1(19脚):接外部石英晶体的一端。当采用外部时钟时,对于HMOS单片机,该引脚接地;对于CHMOS单片机,该引脚作为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端。 继续分析引脚¤

  30. 3. 单片微机的引脚简介 2)输入输出I/O引脚 P1.0~P1.7(1~8脚): 8位内部带上拉电阻的准双向I/O口引脚。在编程/校验期间,用做输入低8位地址。对于8052,P1.0是定时器T2的计数输入端;P1.1是定时器T2的外部输入端。 P0.0~P0.7(39~32脚):在不接片外存储器与不扩展I/O口时,可作为准双向输入/输出口。在接有片外存储器或扩展I/O口时,P0口分时复用为低8位地址总线和双向数据总线。 P3.0~P3.7(10~17脚): 8位内部带上拉电阻的准双向I/O口引脚, 此外P3口还具有第二功能。 P2.0~P2.7(21~28脚): 8位内部带上拉电阻的准双向I/O口引脚。当使用片外存储器时,输出高8位地址。

  31. 3. 单片微机的引脚简介

  32. 3. 单片微机的引脚简介 3)控制信号引脚 RST/VPD (9脚): 输入, 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使单片机完成复位操作。 第二功能VPD为内部RAM的备用电源输入端。 ALE/ -PROG (30脚) :ALE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用来锁存P0扩展地址低8位的信号。 在不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也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的固定速率输出ALE能驱动8个LSTTL门输入。 第二功能PROG#是对8751内部EPROM编程时的编程脉冲输入端。

  33. 3. 单片微机的引脚简介 3)控制信号引脚 RST/VPD (9脚): 输入, 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使单片机完成复位操作。 第二功能VPD为内部RAM的备用电源输入端。 -PSEN (29脚):外部程序存储器ROM的读选通信号。当访问外部ROM时,产生负脉冲作为外部ROM的选通信号。 而在访问外部数据RAM或片内ROM时,不会产生有效的PSEN#信号。 PSEN#可驱动8个LSTTL门输入。

  34. 3. 单片微机的引脚简介 3)控制信号引脚 -EA/VPP(31脚):-EA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对8051 和8751,当-EA=1时 情形1:0~4KB内,访片内程序 存储器 情形2:超4KB 时,自动访问外部ROM 对于8031,-EA 必须接地,只能访问外部ROM。 Vpp为对8751的EPROM的编程电源输入。 RST/VPD (9脚): 输入, 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使单片机完成复位操作。 第二功能VPD为内部RAM的备用电源输入端。

  35. 11.2 单片微处理器的存储组织及I/O口 • 单片机是把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分开,属于独立寻址的Harvard结构。 • STC11F存储器组织分4块不同的存储空间: • 1)片内8~62 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空间; • 2)片内基本RAM(又分高128B,低128B和21+27SFR专用区); • 3)片内扩展RAM(XRAM); • 4) 片内32k Flash存储器(EEPROM)。

  36. 1. 程序存储器(程序Flash) ▲编址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及表格常数。最大64KB的寻址空间。STC11F系列为8kB~62kB Flash。 8kB 0000H~1FFFH, 16kB 0000H~2FFFH 系统复位和中断入口地址 002BH 预留 003BH LVD 低电压检测中断

  37. 2. 基本内部RAM • ◆低128字节地址空间(00H~7FH)为内部RAM区,作为数据缓冲器。 • ◆特殊功能寄存器(80H~FFH)(简称SFR区), • 基本型仅有21个,8052子系列为26个,STC11F有21+27个被使用。 • ◆对于STC11F为256字节内部RAM区.对SFR和高128字节RAM的访问,可通过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加以区分。 (1) 低128字节 分成4块区域使用 工作寄存器组, 位寻址区,堆栈区,数据缓冲区

  38. 2. 基本内部RAM ① 工作寄存器组 通过软件设置RS0和RS1两位的状态,就可任意选一组工作寄存器工作。 例如:如果要选1组的工作寄存器作为R0-R7,应执行下面的指令: SETB RS0 CLR RS1 • 00H~1FH单元为工作寄存器区。工作寄存器分成4组,每组都有8个寄存器,用R0~R7来表示。 • 使用哪一组寄存器工作由程序状态字PSW中的PSW.3(RS0)和 PSW.4(RS1)两位来选择。

  39. 2. 基本内部RAM ② 位寻址区 ■20H~2FH单元是位寻址区。 ■位地址范围为00H~7FH。 对它们直接进行清零、置位、取反和逻辑、测试等操作。 例如:MOV 78H , C ;一般用字节地址加位号表示如:2FH.4位。 ■另一部分位寻址区在部分SFR中。

  40. 2. 基本内部RAM ③ 数据缓冲区 • 内部RAM的30H~7FH为通用数据缓冲区,即用户RAM区,共80个单元,作为一般的数据缓冲使用。 ④ 堆栈区 • 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的原则存取信息。 • 堆栈原则上可以设在内部RAM的任意区域,但由于00H~1FH为工作寄存器区,20H~2FH为位寻址区,堆栈通常设在内部RAM的30H~7FH地址空间内的顶部,但要考虑到堆栈的最大深度。

  41. 2. 基本内部RAM (2) 高128字节 • 高128 RAM字节与SFR重合编址, 均为80H—FFH 普通数据区 • 高128 RAM必需用寄存器间接寻址, SFR 必需用直接寻址 • 也可用于堆栈。 3. SFR (80H~FFH部分单元)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专用于控制、管理片内算术逻辑部件、并行I/O口、串行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功能模块的工作。 8051片内含有21个字节8位的SFR,离散地分布在80H~FFH空间内。 STC11FXX有21个基本+27个新扩

  42. 3. SFR(80H~FFH部分单元)

  43. 3. SFR(80H~FFH部分单元) ①与运算器有关SFR 3个 ACC, B, PSW (已讲) ②指针类寄存器3个 16位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 (已讲, DPH DPL); 堆栈指针SP ▼堆栈指针SP为8位的SFR。SP初值=07H,SP必须先赋值30H~7FH区域内,如用指令MOV SP,#60H 。 ▼堆栈指针SP是一个双向计数器,始终指向堆栈的栈顶。在进栈操作时,SP指针先加1,出栈操作时,出栈后SP自动减1。 ▼堆栈操作指令PUSH和POP对堆栈直接进行存取数据。

  44. 3. SFR(80H~FFH部分单元) ①与运算器有关SFR 3个 ②指针类寄存器3个 ③与I/O口有关的SFR 16个 (蓝字为STC11F独有) ◆ 5个I/O口寄存器 P0、P1、P2、P3、P4。 ◆ 11个模式控制寄存器 P0M1、P0M0~P4M1、P4M0;P4SW ④定时器/计数器有关的SFR 9个 ◆ 4个字节T1、T0 (TH1、TL1,TH0、TL0) ◆ 5个字节定时/计数控制寄存器 TMOD方式控制、 TCON控制;AUXR辅助、WDT_CONTR看门狗控制、WAKE_CLKO时钟控制。

  45. 3. SFR(80H~FFH部分单元) ① 3+②3+③16④9+⑤5+⑥6+⑦6+附加3=51个 因有4个共用,则减4,共使用47个字节。 ①与运算器有关SFR 3个 ②指针类寄存器3个 ③与I/O口有关的SFR 16个 ④定时器/计数器有关的SFR 9个 ⑤与串口有关SFR 5个 ◆ SCON串口控制、SBUF串行缓冲器、和PCON电源控制。 AUXR辅助(与计数共用),AUXR1辅助1 ⑥与中断有关SFR 6个 ◆ IE、IP;TCON(共用)、PCON(共用)、SCON(共用) WAKE_CLKO唤醒与时钟控制 ⑦与线编程ISP与在应用编程IAP有关 6个 外加3个字节:WKTCL、WKTCH、CLK_DIV

  46. 4. 扩展RAM与数据Flash • 扩展RAM (XRAM) • 0000H~03FFH 1024字节; • 与外扩展64KB RAM相同,WOVX访问; • 不能与片外扩展RAM并存,由AUXR选择区域。 数据Flash 0000H~7FFFH 32kB字节; 512字节提个扇区,共64个扇区; 操作有扇区擦除、字节读、字节写。

  47. 5 单片微机的并行I/O口 • I/O口功能与工作模式 • 1. 各I/O口功能 • (1)基本功能:P0~P4各I/O口均有一般输入/输出功能。 •   (2)复用功能:P1.0—CLKOUT2 • P1.6、P1.7—第二串行口RXD2、TXD2 • P3.0、P3.1—第一串行口RXD1、TXD1 • P3.2、P3.3—外部中断INT0、INT1 • P3.4、P3.5—CLKOUT0、CLKOUT1 • / T0、 T1 / -INT • P3.6、P3.7— -WR、-RD • P4.5、P4.7— ALE、RST

  48. 5 单片微机的并行I/O口 • 并行I/O口功能与工作模式 • 2. 各I/O口的工作模式 • P0~P4各I/O口均具有4种工作模式: • 模式 PnM1、PnM0 性能 • 准双向 0 0 8051模式,但驱动能力强,灌20mA,拉230μA • 推挽输出 0 1 强上拉输出,20mA,要外接限流电阻 • 高阻输入 1 0 仅为输入 • 开漏模式 1 1 开漏:无上拉电阻,适应5V器件外接3V器件。

  49. 6.时钟与复位电路 时钟电路 • MCS-51系列单片机片内含有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其频率范围为1.2~12MHz,XTAL1和XTAL2分别为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时钟可以由内部或外部方式产生。 • STC11Fxx f0sc=5~35MHz 内部RC时钟5~6.9MHz ■内部方式时钟外接作为反馈元件的晶体后成为自激振荡器,晶体呈感性,与 C1、C2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主要取决于晶体,电容的值常取15~30pF左右。 ■下载界面选择时钟源:  内部RC时钟(引脚悬空), 外接晶振或时钟。

  50. 6.时钟与复位电路 时钟电路 • 分频系数设定 fsys=fosc/N • 时钟分频寄存器 CLK_DIV=0 0 0 0 0 CLKS1、CLKS1、CLKS0 • N=1~128 (对应CLKS1、CLKS1、CLKS0 =000---111) 复位电路 1) 单片机上电复位、按键与上电复位和仅内部复位三种电路 2) 冷起动复位与热启动复位 见表11.5 复位实现及复位门槛电压选择等以后实训解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