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75 Views
耘一畝慈心田.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義工 吳名峰. 地養『有機』 人養『快樂』. 快樂是什麼?. 大自然生生不息. 人充實『福德』『智慧』,讓生命快樂。.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染污心. 貪. 癡. 瞋. 慢. 疑. ?. ?. 殘留在我心理. 對你、我、他的影響?. 起心動念. 生氣、憂傷、煩惱、忌妒、 恐懼、害怕、緊張、. 造 化 弄 人. 害處. 3. 傷心 4.衰退快 5. 白化.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抵抗力下降. 還有呢?. 產生不好邪見?. 憂慮、恐懼、貪心、怒氣、無明、歧語
E N D
耘一畝慈心田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義工 吳名峰
地養『有機』 人養『快樂』 快樂是什麼?
大自然生生不息 人充實『福德』『智慧』,讓生命快樂。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染污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染污心 貪 癡 瞋 慢 疑 ? ? 殘留在我心理
起心動念 生氣、憂傷、煩惱、忌妒、 恐懼、害怕、緊張、
造 化 弄 人 害處 3.傷心 4.衰退快 5.白化 •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 2.抵抗力下降 還有呢?
產生不好邪見? 憂慮、恐懼、貪心、怒氣、無明、歧語 困苦、痛苦…….
從─『心』出發 學習老祖宗「福德」、「智慧」的自然法則,以調養心為基礎,注重身心平衡。
通則變,變則通破繭而出 1. 順其自然活在當下。 2. 充電才有走下去能量。 3. 多樣化生活。 4. 積極正面團體的力量。 5. 適時適地適作。 6. 理念建立及心態調整。
不斷慢慢累積─永恆為成功之本 積少成多 積沙成塔 累積資糧 積水成河 一點一點累積 永不棄捨
當看到時、就只是看到就好! 當聽到時、就只是聽到就好! 而不產生好惡與執著 有與無、好與壞 都是自己意識
一畝良田撒下種子 事物不能恆久不滅會變化與消失 不患得患失 隨緣自在
事情發生了能夠處理的就處理 不能處理的就接受然後暫且放下來 待因緣際會時再處理 這就是智慧 春天耕耘夏天除草
不管風調雨順或風雨交加心不為所動 不論外在的境界如何變化 情緒都不會受到牽動 平常心就可以斷除煩惱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反省〉 先檢討自己 寬恕他人 當人都是菩薩 心大量大
善心善行種快樂福田 忙也自在、閒也自在 好也自在、壞也自在 富也自在、貧也自在
好因好緣結好果 喜愛就會有貪求好現象 討厭就會排斥壞境界 只有不忮不求 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無常不當做永恆 有時順境有時逆境
不要跟他人比高比低 蹲的低是為跳的高 飛的再高也要降落 也可能墜落 不比較不計較
善良種子種好因 欲知來世果 今生作者是 真正的快樂 仁人 惜福愛物
樂天知命的修養 順境和逆境 都能淡化與美化 生活有光彩,生命有意義
提起之後必須放下 成功來自克服失敗 快樂來自克服煩惱悲傷 做大事之人都不是很順利的 但成功的喜悅是一生中最精采的 令人感動的
心要鬆開柔軟才開心 平等的慈悲心關懷他人 待人著想出離煩惱
起心動念明心見性 。 感謝讚美人、事、物,讓自己練心、轉心向快樂天堂
疏果 人生幾合 有捨有得 不捨不得
甘願 能大能小 能高能低 能長能短 能左能右 歡喜自由自在
心─靜的下來嗎? 我是誰誰是我 現在的我 過去的我 將來的我
佈施分享 幫助別人 也是成就自己
知足常樂 快樂並不在於有與非有 而是在於珍惜與知足 追求越多失望、痛苦越大 『無求』品自高
『空』才能裝 『空』能度一切苦 能容下不能容之人 能忍下不能忍之事 房屋空才能使用 器皿空才能盛物 車子空才能載人
不為外物所牽動 與其爭取想得到的東西不如善握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 也不可能一無是處
尊重生命 與萬物共存共榮 慈悲關懷
快樂的幾個特質 心地良好、品德高尚 身體健康、人緣可佳 注入活水
盡我們的能力去創造幸福快樂 盡我們的能力去解除所有不幸痛苦 你好、我好、他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