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71 Views
晋剧青衣 唱念课程. 主讲人:齐红梅. 第一学期 理论部分. 课题名称:晋剧青衣唱念 教师:齐红梅 班级 : 戏曲表演大专 6 班 时间 : 2007 年 9 月 课题:唱腔 《 打金枝 》 选段 念白: 《 算粮 》 选段 计划课时 4 学时 类型: 小课. 教学用具:录音、 DVD 、钢琴 教学目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唱念,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含意,把剧情、段意、词意及唱段涉及到的板式,讲授给学生,为下一步唱念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讲剧情、段意、词意及 “ 二性 ” 板式的概念及运用。 教学难点:领会剧情、段意、词意的内涵。.
E N D
晋剧青衣唱念课程 主讲人:齐红梅
第一学期 理论部分 • 课题名称:晋剧青衣唱念 • 教师:齐红梅班级:戏曲表演大专6班 • 时间: 2007年9月 • 课题:唱腔《打金枝》选段 • 念白:《算粮》选段 • 计划课时4学时类型:小课
教学用具:录音、DVD、钢琴 • 教学目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唱念,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含意,把剧情、段意、词意及唱段涉及到的板式,讲授给学生,为下一步唱念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 教学重点:讲剧情、段意、词意及“二性”板式的概念及运用。 • 教学难点:领会剧情、段意、词意的内涵。
教学方法:讲解、指导、启发、讨论、对比、口传心授等教学方法,其中口传心授是戏曲唱念教学中的一 种特殊手段,如:唱念的韵味用记谱是不可能记录下来的,所以必须用这种方法。 • 参考资料: 1、《王爱爱演唱专辑 》 2、《戏苑史海一得论》
教学导入 《算粮》、《打金枝》的剧情、段意、板式。 • 教学过程 1.讲授《打金枝》剧情。 2.讲授《打金枝》段意。 3.讲授《算粮》剧情。 4.讲授《算粮》段意。 5.“二性”简述。
教学内容 1.讲《打金枝》剧情 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给汾阳王郭子仪三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媳纷纷前往拜寿,唯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王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2.讲唱腔的段意。 本段40多句的大段唱腔入情入理的数说闺女、劝女婿,劝他们互敬互爱永不分离。体现国母识大理、顾大局的气度和为人处事的哲理。
3、讲《算粮》剧情。 《算粮》是晋剧传统剧目《回龙阁》中的一折。王宝钏与其父王允决裂后,苦守寒窑十八年,其夫薛平贵从军归来,正值王允寿诞,王允及二姐、魏虎劝其改嫁,宝钏引来薛平贵相见,并向魏虎清算西征路上克扣的粮饷。魏虎不予,平贵扭魏虎上朝辩理。
4、讲《算粮》念白段意 酒席宴前其父逼她改嫁,面对满堂亲属与父针锋相对,成竹在胸,塑造了坚贞不屈,矢志不移的形象。
5、“二性”简述 “二性”是晋剧最常用的板式,有板无眼记谱为1/4拍。可单独起止,单独使用,也可以由夹板转入,还可以由“二流水”转进,它的使用范围广泛、灵活,晋剧中各个行当、各类角色都可用。
五、课后作业 1、复习所学内容 2、背词、读谱预习唱念。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打金枝》《算粮》中的剧情、段意及“二性”的简述,为下一步学习唱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