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601 Views
校长专业标准 解读. 教师进修学院 范洪生. 内容提要. 对《校长专业标准》的认识 (一) 什么是标准 (二) 什么是《校长专业标准》 (三) 《校长专业标准》制定的意义 ( 四) 《校长专业标准》的结构 (五) 有了《校长专业标准》的好处 (六) 《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 二 校长的专业素质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一)规划学校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二)营造育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四)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五)优化内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条件
E N D
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教师进修学院 范洪生
内容提要 • 对《校长专业标准》的认识 (一) 什么是标准(二) 什么是《校长专业标准》 (三)《校长专业标准》制定的意义(四)《校长专业标准》的结构 (五)有了《校长专业标准》的好处(六)《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 二 校长的专业素质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一)规划学校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二)营造育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四)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五)优化内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条件 (六)调适外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保障
一 对《校长专业标准》的认识 (一)什么是标准; •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的规则,衡量人或事物的依据或准则或称规范
(二)什么是《校长专业标准》: 《校长专业标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指南,也是校长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更是校长专业化的重要保障,对于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以及校长自身的努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提高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校长专业标准》是多维要求和行为准则的结合; 是学校领导管理领域与专业知识能力道德的融合。
(三)《校长专业标准》出台的意义 它明确了校长这个职业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明确了校长的岗位是一个不是一般人所能从事的高级职业的性质。 校长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是一个好教师就能当校长、不是一个好的行政管理者就能当好校长、不是一个好的教学管理者就能当好校长。 《校长专业标准》真的有助于提高校长职业的专业性,提高校长职业的社会地位。也给校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校长专业标准》的结构 校长专业标准的2 6 3,3 3 4结构 “2“是整个标准有两个维度构成:一个是活动维 度一个是素质维度。活动维度是指校长应该做什么。 素质维度是指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精神、专业 知识和专业能力。 “6”是活动维度的6种专业职责:1、规划学校发展 2、营造育人文化;3、领导课程教学;4、引领教师 成长;5、优化内部管理;6、调适外部环境。
(四)《校长专业标准》的结构 “3”是专业素质维度的三方面专业要求: 1、校长工作的态度品质修养信念等方面的专业精神(愿不愿); 2、校长工作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会不会); 3、运用和操作知识的专业能力(能不能)。
(四)《校长专业标准》的结构 “334” 《校长专业标准》中具体每一项“专业职责”的(职业活动)中,都提出了相应的10条 “专业要求”(专业素质要求)。其中, 专业理解与认识3条、(专业精神) 专业知识与方法3条、(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与行为4条。(专业能力)
(四)《校长专业标准》的结构 “334” 我国的《校长专业标准》把校长的专业职责确定为6项,对于校长的具体专业要求共60条。因此,可以把我国的《校长专业标准》称为“校长专业标准60条”。 《校长专业标准》实际上是校长如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标准,
(五)有了《校长专业标准》的好处 第一、有助于促进校长职业真正实现 “非行政化”和“非教师化”。 第二、有助于校长确认自己“专业人员”身份, 第三、有助于增强校长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 和责任感。 第四、使校长明白了自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职 业精神、学些什么知识、锻炼那些能力。
(六)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 以德为先(道德使命)、 育人为本(办学宗旨)、 引领发展(角色定位)、 能力为重(实践导向)、 终身学习(个人素养)。
(六)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 “育人为本”“引领发展”是校长核心使命的具 体表述。育人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也就是说把促进每个学 生健康成长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就是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 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教 师的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你所领导的学校要得 到健康的发展。校长是一个引领者。
(六)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 “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是校长个人素养的要求 校长的德具体的体现在: 第一你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法律赋 予校长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要热爱你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 使命感。 第三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 公正廉洁,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六)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 校长的能力主要是: 第一、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的 实践能力。 第二、学校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 创新能力。 第三、提高与完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 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 理和调适外部环境六个方面的能力。
(六)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 “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体现了校长对学校 的价值领导,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为学校 的发展留下了空间,是校长专业职责的灵魂; “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体现了校长对学校 的教学领导,这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体现了校长对学校 的组织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管理保障。 提高专业能力的途径: 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工作方法。
(六)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 “终身学习”是对校长提出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教育更是在不断的变化,学校的 工作就必须做及时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 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学什么? 我认为学知识主要是你做校长工作应知应会的 东西,也有过去很少涉猎的管理理论,最主要的 是学习好的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六)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 向谁学? 一是理论书籍和杂志, 二是专家的讲座, 三是你的领导、同行、老师。 如何学? 要紧紧贴近你的工作实际批判的学、改良着学 创新的学。倡导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
(六)标准中的五个基本理念 来自优秀教师、教研组长、教务主任、教学副校 长的校长,会有什么优势与挑战? 来自校办公室主任、总务主任、行政副校长的 校长,可能会有哪些优势与挑战? 来自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德育教导主任、学 生工作副校长的校长,有什么优势与挑战?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修学习、扬长补短;
二 校长的专业素质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我们看“校长专业标准60条”。实际上就是校长 专业素质要求60条。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 校,好学校的标志就是学校能不断的发展、可持续 的发展。这就要求校长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学校才能得到发展,一个专业素质很差的校长要使 所管学校得到发展简直是天方夜谭。同时学校发展 的过程也是校长专业素质提高的过程,他们是相辅 相成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规划学校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专业精神:(专业理解与认识) 1、要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使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着力保障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2、要注重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凝聚师生智慧,建立 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 3、要尊重学校传统和学校实际,提炼学校办学理念, 办出学校特色。
(一)规划学校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 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与方法) 4、要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管 理的规章制度。 5、要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 借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 6、要掌握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与测评的理论、 方法与技术。
(一)规划学校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与行为) 7、能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8、能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 9、能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持。 10、能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
(二)营造育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专业精神: 11、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12、要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13、要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教育价值,重视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营造育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专业知识: 14、要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 15、要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6、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二)营造育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 专业能力: 17、能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 和学风,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 18、能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 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9、能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 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0、能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主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
(二)营造育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 “营造育人文化”的重点 • (1)突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强调校长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要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 (2)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按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二)营造育人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载体 (3)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 沟通,各年级纵向衔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 格局。 (4)积极开展体育、卫生、美育、劳动、国防、安全等 教育,重视学生文艺社团、体育运动队、科技兴趣小组 和其他社团建设,有序组织各类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5)要配好教师,开足课时,提供必要的专用教室、场地、 器材、设备等,充分发挥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 专业精神: 21、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22、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 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要尊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积极推进教学 改革与创新。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 专业知识: 24、要掌握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培养目标和课程 标准。 25、要了解课程编制、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评价 的相关知识和教材、教辅使用的政策以及国内 外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 26、要掌握课堂教学以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一般 原理与方法。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 专业能力: 27、能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落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 28、能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及少先队活动等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29、能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数量。 30、能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 “领导课程教学”的重点 • (1)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遵循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原则,创新教学模式,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 急切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 (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 要求校长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 (2)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 • 要求校长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数量。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听课评课标准 1、课前准备:明确听课目的、熟悉《课程标准》、教材要求、了解教师基本素质。 2、“三维”目标定位准确,达成度高。 3、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组织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形式灵活,步骤科学。 5、体现自主合作学习,重视学法指导,思维容量合理 评价合理适度,过程科学。
(三)领导课程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6、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7、体现先学后教,反馈及时有效。 8、教学民主,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关注学生非智力 因素培养。 9、教师基本功过硬,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应变和调 控课堂能力强。 10、教学预设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体现教师教学 特色。
(四)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 专业精神: 31、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要尊 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 32、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要将学校 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33、要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 内在动力。
(四)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专业知识: 34、要把握教师职业素养要求,明确教师的权利与 义务。 35、要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以及指导教师开展 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法。 36、要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方法以及激励教师主 动发展的策略。
(四)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专业能力: 37、能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机制,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38、能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支持教师轮岗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39、能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40、能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
(四)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引领教师成长”的重点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严禁教师体 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建立健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组织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 划和培训计划,加强对班主任、中青年和骨干教师等的培养。重视教研 组建设,发挥年级组的作用,传承和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形成良好的 教风和学风,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落实每 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国家规定学时的培训要求。
(四)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 (3)重视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 (4)推进学习型团队建设,组织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教育科研,总结、推广教育科研成果。
(五)优化内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条件 • 专业精神: 41、要坚持依法治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 监督。 42、要崇尚以德立校,处事公正、严格律己、廉洁 奉献。 43、要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坚持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五)优化内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条件 • 专业知识: 44、要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对校长的职责定位和工作要求。 45、要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学校管理的变化趋势。 46、要熟悉学校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校园网络、安全保卫与卫生健康等管理实务。
(五)优化内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条件 专业能力: 47、能形成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认真听取党组织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意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48、能尊重和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 49、能建立健全学校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水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50能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应急管理机制,定期实施安全演练,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置学校突发事件。
(五)优化内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条件 “优化内部管理”的重点 (1)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论修养 党性修养、品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恪尽职守,勤奋工作,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要切实维护班子团结,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相互支持,形成合力; 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襟怀坦白,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
(五)优化内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条件 (2)校长要依靠学校党组织,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充分听取党组织的意见,支持配合党组织开展工作。 • 校长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尊重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实行校务公开,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接受评议,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 校长要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与要求,切实维护学生权益。 • 校长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对学校国有资产负有法律责任。
(五)优化内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条件 • (3)校长要负责总务后勤工作。贯彻勤俭办学原则,坚持为教育教学和师生员工服务的方向。严格财务管理,严守财经纪律,合理编制预算,加强校产管理,提高资金和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 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 关心教职工和学生的生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六)调适外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保障 专业精神: 51、要坚持把服务社会(社区)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52、要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学校对外关系准则,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 53、要坚信学校与家庭、社会(社区)的良性互动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六)调适外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保障 专业知识: 54、要掌握学校公共关系及家校合作的理论 与方法。 55、要了解所在社区、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积极获取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相关的信息。 56、要熟悉各级各类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 教育功能。
(六)调适外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保障 专业能力: 57、能优化外部育人环境,努力争取社会(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58、能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接受改进学校工作的合理建议。 59、能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指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育人方法。 60、能积极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并组织学校师生参与服务社会(社区)的有益活动。
结束语: 校长们: 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 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都对未来充满 着憧憬和梦想。 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 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校长专业标准》会 帮助你完成历史赋予你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