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702 Views
國立彰化高級商æ¥è·æ¥å¸æ ¡. 防è·åŽŸå‰‡åŠå€‹äººé˜²è·è£å‚™ä»‹ç´¹. åœ‹ç«‹é›²æž—ç§‘æŠ€å¤§å¸ æŽæ¨¹è¯ 主任. 101 å¹´ 10 月 13 æ—¥. ç°¡å ±å¤§ç¶±. A. 化å¸å“ç½å®³é¡žåž‹. B. 個人防è·è£å‚™. 個人防è·è£å‚™ä¹‹å±å®³. C. 個人防è·è£å‚™ç©¿è‘—. D. çµè«–. E. 化å¸å“ç½å®³é¡žåž‹. 化å¸å“ç½å®³é¡žåž‹ 毒氣外洩 ç«ç½ 爆炸 液態或固態毒化物洩æ¼. 化å¸å“ç½å®³é¡žåž‹ -1. 毒氣外洩 ä¸€èˆ¬æœ€å¸¸è¦‹æ°£é«”å¤–æ´©ä¹‹åŽŸå› ç‚º æ›´æ›é‹¼ç“¶æˆ–人為æ“作失誤 æ‰€é€ æˆ ç«ç½ ç«ç½çš„å½¢æˆéœ€è¦å…·å‚™ä¸‰å€‹å¿…è¦å› ç´ ï¼š (1) å¯ç‡ƒç‰© 多為易燃性氣體或液體,如:苯
E N D
國立彰化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防護原則及個人防護裝備介紹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李樹華 主任 101年10月13日
簡報大綱 A 化學品災害類型 B 個人防護裝備 個人防護裝備之危害 C 個人防護裝備穿著 D 結論 E
化學品災害類型 毒氣外洩 火災 爆炸 液態或固態毒化物洩漏 化學品災害類型-1
毒氣外洩 一般最常見氣體外洩之原因為更換鋼瓶或人為操作失誤所造成 火災 火災的形成需要具備三個必要因素: (1)可燃物多為易燃性氣體或液體,如:苯 (2)助燃物多為空氣或強氧化劑,如氟氣 (3)引火源可能為自燃性氣體如如磷化或明火及火花等 化學品災害類型-2
爆炸 爆炸是高壓氣體與外界環境的一種快速平衡行為,此種平衡快到使高壓氣體的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以震波方式散開而消失,爆炸有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及特定類型之爆炸 ex:沸騰液體膨脹蒸氣雲爆炸(BLEVE) 、失 控反應熱爆炸 化學品災害類型-3
液態或固態毒化物洩漏 此種災害於工廠內最常發生,一般可能發生的原因為儲存不當、搬運或運輸交通事故、管線或儲槽破裂等因素,而導致毒化物洩漏 化學品災害類型-4
化學品進入體內的途徑 眼睛 (結膜) 食入 呼吸道 注射 皮膚 個人防護裝備-1
個人防護裝備-2 • 美國環保署把危害分成四個等級
個人防護裝備-3 我需要何種個人防護具
危害等級及防護具選用方法流程圖 是否為致癌物 是否為氣體 個人防護裝備-4 濃度是否會從呼吸系統到體內而造成傷害 是否造成立即危害之污染物 氧濃度是否小於19.5% 是否會造成皮膚傷害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D級防護 C級防護 A級防護 B級防護
A級 B級 C級 D級 消防員的 保護裝備 未知物 致命的危害 緊急狀況下的 可處理的危害 救援行動 生物性物質 生物性/放射性 個人防護裝備-5 • 個人防護裝備
功能類別選擇 危害 個人防護裝備 消防 缺氧 有害物污染 自攜呼吸器 立即危害 非立即危害 輸氣管面罩 + 輔助呼吸器 自攜呼吸器 防毒面具 (緊急逃生) 粒狀物 + 氣態物 粒狀物 氣態物 輸氣管面罩 輸氣管面罩/淨氣式複合 輸氣管面罩 輸氣管面罩/淨氣式複合 淨氣式 淨氣式 淨氣式 防塵/防毒兼用式 防塵面具 動力淨氣式 防毒面具 動力淨氣式
選用化學防護衣一般應注意事項: (一)堅固、輕便且易於活動 (二)易於穿著 (三)不得設置讓液滴及其他污染物易於滯留 之口袋等 (四)精密縫製後,縫合部分應自其上方作不 滲透處理 個人防護裝備-8
除了考慮到環境狀況及防護衣使用時機外,另應考慮下列數點: (一)先評估何種化學物質將會遭遇 (二)參照各化學物質所應使用防護衣之數據 (三)防護衣是否常用或不常用 (四)該防護衣會經常碰上化學物質 (五)耐穿度如何 (六)破出偵測時間及滲透測試數據 個人防護裝備-9
A級防護衣(1/3) 基本配備: 1. 正壓全面式的自攜式空氣呼吸器 2. 包含自攜式空氣呼吸器的正壓式輸氣管 面罩 3. 氣密式連身防護衣 4. 防護手套、防護鞋(靴) 個人防護裝備-10
A級防護衣(2/3) 環境狀況 / 使用時機(1/2): 1.在高濃度蒸氣、氣體或懸浮微粒的已知有害物質 存在下,對皮膚、眼睛及呼吸系統需要最好防護 2.有害蒸氣、氣體或懸浮微粒存在的工作環境中, 可能產生未預期的噴濺、浸泡或其它曝露狀況, 已知此有害物質對皮膚有危害性或可能經由皮膚 吸收 個人防護裝備-11
A級防護衣(3/3) 環境狀況 / 使用時機(2/2): 3.已知對皮膚有很大危害性的物質存在或可能存 在,並且可能接觸皮膚。 4.通風不良區域。 5.所有濃度未知之狀況下、物質其濃度經偵測超過 立即危害濃度者,需穿著A級防護設備。 6.事故發生初期搶救人員需穿著A級防護設備進入 熱區進 行傷患搶救及消除災害工作的執行。 個人防護裝備-12
B級防護衣 基本配備: 1. 正壓全面式的自攜式空氣呼吸器 2. 包含自攜式空氣呼吸器的正壓式輸氣管 面罩 3. 非氣密式連身防護衣 4. 防護手套、防護鞋(靴) 個人防護裝備-13
B級防護衣 環境狀況 / 使用時機: 1.已知濃度和種類的有害物質,對呼吸系統需要最 好防護,對皮膚則次之 2.空氣中含氧量小於19.5% 3.有機氣體監測器讀出有不明蒸氣或氣體存在,但 是此蒸氣或氣體對皮膚無明顯的危害 4.事故發生初期搶救人員需穿著B級防護設備進入暖 區,進行傷患搶救及除污工作的執行 個人防護裝備-14
C級防護衣 基本配備: 1.全面或半面式空氣濾清式口罩 2.一件或二件式化學防濺衣 3.防護手套、防護鞋(靴) 個人防護裝備-15
C級防護衣 環境狀況 / 使用時機: 1.空氣中有污染物存在,會有液體飛濺或其它方法接觸,但 不會對暴露之皮膚造成傷害或經由皮膚吸收 2.已知空氣中污染物濃度、種類,並且可用空氣濾清式口罩 達到過濾污染空氣效果 3.空氣中有害物氣體濃度經偵測低於立即危害濃度者、無直 接接觸有害物質液體或粉塵者,需穿著C級防護設備 4.事故發生中期醫療人員需穿著C級防護衣將傷患從除污區 搬至急救區進行急救 個人防護裝備-16
個人防護裝備-17 口片式面體 丟棄式面體 (可置換濾材) 丟棄式面體
D級防護衣 基本配備: 1.通常無須呼吸防護具醫護人員或有需要 者除外) 2.防護鞋(靴) 個人防護裝備-24
D級防護衣 環境狀況 / 使用時機: D級防護衣屬工作場所穿戴之工作衣,或空氣中無污染物或 無飛濺、無浸泡、無吸入或接觸上的危害所使用之防護衣 個人防護裝備-25
個人防護裝備之危害-1 • 防護衣可能對於人體之危害(1/5) • 個人防護具乃為供在危害作業環境之工作者配戴,以直接保護勞工身體上之全部或某些部位,使其免於與有害因素接觸,消除或盡量降低其傷害程度,同時亦可增進勞工心理上之安全感。 • 通常在比較危險的作業環境中,作業者心理上難免會產生恐懼感,如能使用適當之個人防護具,必然會提高其安全感,進而促進作業安全及工作效率。
個人防護裝備之危害-2 • 防護衣可能對於人體之危害(2/5) • 事故發生時,一般僅考量到化學品對於人員的危害,而忽略了化學防護衣也有危害,然而其兩者應一樣重要。 • 防護衣的危害: • 100%溼度 • 溫度升高 • 皮膚無法蒸發冷卻 • 若穿戴呼吸器或面具因負壓關係更難以呼吸
個人防護裝備之危害-3 • 防護衣可能對於人體之危害(3/5) • A級防護衣的狀況下 • 因為會傷害到呼吸系統,空氣呼吸器因而必需;另外,因防護衣具及手套需要是氣密式,因為此種狀況下,若不氣密,高濃度的有毒氣體就有可能從縫隙中透過防護衣,而傷害到人體。
個人防護裝備之危害-4 • 防護衣可能對於人體之危害(4/5) • B級防護衣的狀況下 • B級的危害可以人員進入密閉空間為例,如下水道等,所須防護具以能供給空氣者為主,防護衣具就不必是氣密式的。 • 在使用防護衣具當得考慮所使用的材質,若材質結構和外洩出來的相近,如此,防護衣或手套會在短時間內破出,甚至被溶解而失去防護的功能。
個人防護裝備之危害-5 • 防護衣可能對於人體之危害(5/5) • 環境 • 溫度、溼度、風、陸地、密閉空間 • 機械 • 防護衣缺失、滲漏 • 限制:行動、視界、靈活度 • 拌、跌倒的後果:刺、割及擦傷,防護衣破裂 • 生理 • 個人年齡、體適能、健康及習慣 • 心理壓力 • 密閉恐慌反應、不熟悉的情況、事故的壓力、個人反應
為了確保化學物質運作場所作業人員安全,運作場所必須具備良好的防護器具及偵測警報設備,於化學物質處於微小洩漏時,就能及時警告運作場所作業人員,並且以防護具進行緊急止漏或排除故障時使用。為了確保化學物質運作場所作業人員安全,運作場所必須具備良好的防護器具及偵測警報設備,於化學物質處於微小洩漏時,就能及時警告運作場所作業人員,並且以防護具進行緊急止漏或排除故障時使用。 因此必須於平時訓練偵測儀器之使用及防護器具之穿戴,方可於災害發生時進行災害緊急處理及應變之工作。 運作毒化物廠場應依其特點,訂定危害預防及應變計畫,並應每年定期演練,訓練事故負責單位人員,俾利事故發生時之救災效率,減少財產損失。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