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31 Views
Ⅰ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Ⅱ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Ⅲ 、 调查指标填报应注意的问题. Ⅰ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一) 调查范围 、报表种类及调查单元 (二)国家科 技支撑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三) 863 计划 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四) 973 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五)星火计划 调查表内容 (六)执行情况调查 表重点审查指标. Ⅰ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一) 调查范围 、报表种类及调查单元 调查范围 2012 年正在实施的五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E N D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Ⅲ、调查指标填报应注意的问题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一)调查范围、报表种类及调查单元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三)863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四)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五)星火计划调查表内容 (六)执行情况调查表重点审查指标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一)调查范围、报表种类及调查单元 调查范围 2012年正在实施的五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1)历年立项且报告期仍在实施的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此前一直列在973计划下,目前已作为独立的国家科技计划进行管理)。 (2)立项不满三年的国家级星火项目。 对于2012年新立的863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因年内资金大部分未到位,承担单位基本未开展课题研究,今年不进行调查。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报表种类 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各有一套调查表 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同属于基础研究类计划)共用一套调查表 调查单元 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课题为调查单元,避免误填成项目的数据 星火计划以项目为调查单元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 表1 概况 • 概况表采集课题及其参加单位的一系列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课题/项目属性、承担单位及参加单位信息、课题/项目负责人信息、计划投资额等,其内容和作用如下: • 课题/项目属性:反映课题/项目本身的某种特殊属性,以便以课题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进行分析。属性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目标、活动类型、所属学科、所服务的行业、技术领域、技术来源、预期主要成果形式等。 • 承担单位信息:包括单位联系方式、性质、所在地、上级主管等。 • 课题/项目负责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电话等。 • 计划投资额:课题/项目的总投资额、及其资金来源构成。 • 该表填报中要注意: • 属性指标填报要合理、准确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续1) • 表2 执行状态 • 课题/项目的实施进度:与合同书进度计划相比,报告期内的实际进度。 • 受阻原因:未达到计划进度的原因,从人、财、物、技术、市场等多个角度考虑。 • 结题信息:结题时间、影响按期验收的原因、预期目标完成情况、核心成果形态等。以结题信息为依据,及时掌握课题/项目结题验收工作情况; • 结题信息除反映结题时的各种情况,还可用于判断支撑课题何时转入跟踪调查(863、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课题亦类似;对星火项目,可用于判断下年是否还继续进行调查)。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续2) ★修改:增加三项指标 •是否按期验收(JD10) •未能按期验收的原因(JD11) •课题核心成果形态(最多选填三项)(JD12) 表2各项指标的填报范围: 表2前半部分(当年执行状态),所有被调查课题/项目都必须填写 表2后半部分(结题/验收情况),仅由已结题/验收的课题/项目填写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表 •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续3) • 表3 本年度课题实际参加人员 • 主要内容: • 参加人员总量(人头数)及实际投入工作量(人月数) • 人员素质(职称;博士、硕士) • 引进人员(留学归国、外籍专家) • 培养人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担任课题负责人) • 国际合作研究(外籍专家) • ★填表注意: • 填写当年实际参加课题的全部人员(对863、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调查表亦如此;但是在星火项目调查表中,只填项目负责人、研究开发技术骨干、主要工程技术人员)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表 •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续4) • 表4 资金到位及支出 • 主要内容: • 当年或累计实际到位资金及其来源 • 当年或累计支出 • (星火项目表还包括当年偿还贷款情况) • ★修改: • 删除“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支出(JF221)” • 新增“绩效支出(JF231)”: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课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 该表填报中要注意: • 填报要全面,既包括承担单位的资金,也包括参加单位的资金 • 资金来源的分类尽量准确 • 主要审核到位资金,其中科技部拨款是重点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续5) • 表5 成果及效益 • 主要内容: • 以论文和著作为代表的知识型成果产出,技术标准制修订 • 专利、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等物化成果的数量及转让情况 • 成果获奖、经济效益 • ★修改:技术标准部分的统计范围扩大 • 从原来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改为“制修订”,即既包括制定新的技术标准,也包括对已有技术标准进行修订。 • 填报范围及注意事项: • 只统计2012年产生的上述成果 • 若某个指标填报的数值偏大,如发明专利数大于20项,或成果转让数百次,应向填表单位核实。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 (三)863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 863计划调查表修改内容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调查表相同。 • 表2增加三项指标 • •是否按期验收(JD10) • •未能按期验收的原因(JD11) • •课题核心成果形态(最多选填三项)(JD12) • 表4修改: • 删除“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支出(JF221)” • 新增“绩效支出(JF231)”: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课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 表5修改:技术标准部分的统计范围扩大 • 从原来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改为“制修订”,即既包括制定新的技术标准,也包括对已有技术标准进行修订。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 (四)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调查表内容及修改 • 1. 表1 概况部分修改 • 对“领域(JB58)”,将原有973计划的领域分类保留,增加涉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领域分类。 • 973计划的领域分类: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健康、材料、制造与工程、综合交叉、重大科学前沿。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领域分类: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全球变化研究。 • 2. 表2增加三项指标 • 是否按期验收(JD10) • 未能按期验收的原因(JD11) • 课题核心成果形态(最多选填三项)(JD12) • 3. 表4修改:删除“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支出(JF221)” • 新增“绩效支出(JF231)” • 4. 表5修改: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改为“制修订”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 (五)星火计划调查表内容 • 星火计划调查表与上年相比无变化。
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 • (六)执行情况调查表重点审查指标 • 活动类型 • 随着课题推进一般会发生变化,活动类型从高到低 • 学科、行业、社会经济目标 • 一旦确定,基本不变 • 第一承担单位性质、参加单位性质 • 一旦确定,基本不变 • 到位资金 • 来源;资金的统计单位是否有错;对≥10亿元的资金要核实 • 人员投入工作量、取得博士、硕士学位人员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一)调查范围、报表种类及调查单元 (二)跟踪调查表修改思路 (三)2012年跟踪调查表与此前比较 (四)跟踪调查表的内容及修改 (五)跟踪调查表重点审查的内容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一)调查范围、报表种类及调查单元 调查范围 完成不满三年的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 报表种类 对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采用同一套调查表,即《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表》 调查单元 三类计划均为课题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二)跟踪调查表修改思路 跟踪调查主要了解课题结题以后所形成的论文、著作、专利等各类科技成果的数量,以及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效果;项目后续研究开展情况和研究团队情况;发明专利技术的形成、维护和应用等。 2012年度的跟踪调查表做了较大修改,主要思路:(1)强化、完善有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转化应用的内容和指标,以便从多角度、更充分更具体地对项目成果转化的途径、效果、未转化原因等予以反映。(2)理顺调查内容顺序,将相关内容尽可能放在一起。 (三)2012年跟踪调查表与此前调查表的内容要点比较(见下表)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 (三)跟踪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及修改 • 封页(增加) • 被跟踪课题的标识、联系方式、以及有关分类信息 • 增加“单位性质(JB27)”,其含义与执行情况调查表相同 • 1.成果产出及被采用情况(内容基本不变) • 完成后发布的各类成果,如论文、著作、专利、技术标准等、专利维护及使用、技术标准的使用、成果转让 • 2.成果形式及转化情况(新增) • 成果的形式、服务目标 • 截至目前是否转化应用(设置跳转条件) • 转化的主要途径、主要用户、促进转化的中介机构等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 (三)跟踪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及修改(续1) • 3. 成果推广及产业化情况(调整) • 成果应用的范围(新增) • 成果应用的规模(新增) • 成果形成产品应用于市场市场情况(指标调整) • 产业化阶段投融资情况等 • 4.课题成果产生的效益、作用和影响(调整) • 课题成果转化次数、地点及不同转化方式(专利许可实施、合作、作价、提供技术服务或技术咨询)获得的转化收入(指标扩展) • 课题成果应用后累计创造的经济效益、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等 • 注意:经济效益、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等指标的统计时间范围是“截至此次调查时累计”,而不是仅统计调查当年的数据。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三)跟踪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及修改(续2) 5. 本课题成果尚未实现应用/转化的原因(扩展)(设置跳转条件) 成果转化的技术、资金、人员等因素,以及市场竞争、中介服务等环境条件因素 6. 课题后续发展情况(无变化) 课题后续发展的主要目标、研究方向、环境条件、资金支持、合作研发、依托基地等 7. 课题结题后原课题研究团队存续情况(无变化) 研究力量存续状态、团队是否存在、归国参加课题人员动向,以及研究力量削弱的原因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 (三)跟踪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及修改(续3) • 8. 后续研究项目一览表(无变化) • 课题名称、承担单位及参加单位情况、开始时间、投资额、项目类型及来源等 • “所有参加单位数”中包含第一承担单位 • 9.发明专利一览表(无变化) • 详细了解发明专利重要信息: • 申请号/授权号:查实和排重 • IPC主分类号:对发明专利进行分类 • 申请国别:中国专利、三方专利、其它 • 实施状态:是否实施、由谁实施、专利权转让 • 保护状态:是否交年费、由谁交年费、专利权是否失效
Ⅱ、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 (四)跟踪调查表重点审查的内容 • 1.专利指标 • 表1.2、1.3、1.6部分中,所填报的一个课题的累计申请发明专利数量应大于或等于附表2中填写的发明专利数量。 • 2. 附表2发明专利一览表 • 申请号/专利号,IPC分类号,申请人类型,国别,维护状况,实施状况。 • 避免误报、识别重复填报 • 表中填报的发明专利数量应等于GA401项 • 同一项技术若向不同国家/地区申请发明专利,应分别填写 • 3. 逻辑关系检查 • 如是否漏填、是否填写了应跳过的内容等
Ⅲ、调查指标填报报应注意的问题 (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 (二)明确填报要求和计算方法 (三)检查数量单位有无错误 (四)理顺各指标间相互关系
(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 认真阅读指标解释,正确理解 • 到位资金:只统计报告期内承担单位账户收到的资金。 • 人员:对973、863、支撑计划,要统计报告期内实际参加课题的所有人员,并按参加时间折算成人月数;对火炬和星伙项目,只统计项目主要骨干和工程技术人员。 • 效益:只统计报告期内的直接经济效益,不统计间接效益 • 活动类型——在报告期内课题/项目的研发活动主要处于科技活动——生产活动的哪个阶段。 • 所属学科——从课题/项目研究内容看所属的学科范畴。
(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续1)(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续1) • 服务行业——课题/项目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主要行业。 • 社会经济目标——从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或科技发展的角度看,课题/项目在立项时的主要意向目标。 • 技术领域——根据各科技计划的总体部署,课题/项目所属的研究领域/技术领域。 • 技术来源——进行课题/项目研究和开发所依托或采用的主要技术的来源。其中:“技术的主要来源单位”主要描述该技术的研发单位或提供单位,可以从国内、国外,产、学、研,自主研发或引进技术等角度反映技术的来源;“技术产生于哪类科技计划项目”则主要反映上下游科技计划之间的衔接、成果的应用。
(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续2)(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续2) 活动类型的确定与是否重大项目、属于某类科技计划无直接关系 • 例1 同属一个科技计划的项目,可以有多种活动类型。如重大项目“农药创制工程”,在立项时就已经确定了分阶段的课题,应针对每一阶段课题的研究内容确定其活动类型。 重大项目“农药创制工程”: 第一阶段课题:农药先导结构的创新与优化研究(应用研究) 第二阶段课题:高活性化合物的深入筛选(试验发展) 第三阶段课题:候选创制品种的研究开发(R&D成果应用) 第四阶段课题:创制品种的产业化开发(技术推广与产业化)
(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续3)(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续3) • 例2 活动类型指标会随课题实施而发生变化,即同一个课题可经历多种活动类型,应根据每个报告期的主要活动情况进行填写。下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其研究过程跨越了基础研究到成果应用阶段: “促进冬虫夏草菌真菌发育优势的活性因子及菌种活性粉剂研究”: (基础研究)分离、纯化得到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菌种,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基础上,建立冬虫夏草DNA数据库。对不同来源的冬虫夏草菌种进行液固培养,研究其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及续代产孢稳定性等生物学性状;(应用研究)研究不同的培养基组分如麦麸、土壤、玉米、燕麦、土豆等对冬虫夏草菌发育的影响,选用不同的诱导子如蛹虫多糖、植物油等研究其对冬虫夏草菌发育的促进作用;(试验发展)在西藏进行蝙蝠蛾幼虫的饲养,进行蝙蝠蛾幼虫接种感染试验,分别使用芽生孢子注射剂固体平板爬行喂养接种蝙蝠蛾幼虫,获得僵虫,开展室内子实体诱导试验。(成果应用)在沈阳东方医药科技园建设厂房,用于冬虫夏草的中试发酵,菌剂的规模化制备。
(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续4)(一)了解调查指标的定义、内涵及范围(续4) 进行社会经济目标分类时要注意的问题: • 了解社会经济目标各个分类和解释说明,了解其所涵盖的范围和内容 • 注意区分活动的目的与具体研究内容的界限。 • 注意区分活动的目标与下达项目部门的职责的界限。 • 从事科技活动单位所属的国民经济部门一般不能作为分类的依据。 • 一项科技活动或R&D活动可能有几个社会经济目标,应根据主要的目标进行分类。 • 避免根据字面意思简单判断。 • 能够划分到具体目标的,应尽量划分。
(二)明确填报要求和计算方法 • 报告期 所填报数据的时间范围为报告期当年的,不跨年度; 如当年到位资金,只填报报告期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到位的资金;产出效益亦如此 • 课题?项目? 863/支撑/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课题为填报单位,不能错填成 项目的数据 • 指标值计算方法要比较合理 例如研制节能锅炉项目,报告期内先后采用了2台,每台每年节能效益为A,则项目报告期节能效益的计算: 2台 X A=2A (效益被夸大,因为并非2台锅炉都使用了一整年) 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是:每台使用月数 X 月均节能效益
(三)检查数量单位有无错误 • 数量单位错误,将使统计数据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对数据质量影响很大 • 容易出错的指标 经费、经济效益指标:千元,容易错成万元、元 人员指标:有人头数、人月两种
(四)理顺各指标间相互关系 • 平衡关系检查 主要用于确定指标间的数量关系和指标的值域等是否正确,可依靠数据采集系统进行 • 逻辑关系判断 避免指标间相互矛盾,主要靠人工和经验判断,例如: 借助项目研究内容(JB55)判断活动类型 活动类型与经济效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项目,通常没有经济效益;已经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项目,其活动类型一般不再属于R&D 单位性质与资金来源:企业牵头项目一般有贷款或企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