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1.03k Views
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爆發. 余文傑先生 伊利沙伯醫院 感染控制組資深護師. 內容. 傳染病的概念 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內的傳染病 傳染病爆發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指引 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員工 預防傳染病的措施. 1. 傳染病的概念. 何謂傳染病 ﹖. 傳染源. 個人衛生 增加個人抵抗力 免疫注射. 消毒、 食物及環境衛生. 宿主. 傳染途徑. 感染控制措施 ( 空氣、飛沫、接觸 ). 傳染源. 指病原体賴以生存、寄居和繁殖的環境 如: 人類 ( 病人、帶菌者、隱性感染病者 ) 禽畜、昆蟲 泥土、環境.
E N D
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爆發 余文傑先生 伊利沙伯醫院 感染控制組資深護師
內容 • 傳染病的概念 • 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內的傳染病 • 傳染病爆發 •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指引 • 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員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
何謂傳染病﹖ 傳染源 個人衛生 增加個人抵抗力 免疫注射 消毒、 食物及環境衛生 宿主 傳染途徑 感染控制措施 (空氣、飛沫、接觸)
傳染源 • 指病原体賴以生存、寄居和繁殖的環境 • 如: • 人類 (病人、帶菌者、隱性感染病者) • 禽畜、昆蟲 • 泥土、環境
宿主 • 受感染者、 • 較容易受傳染病感染: • 幼兒、長期病患者
為何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較易爆發傳染病? 員工、家長或學生 傳染源 年幼學生能適當地個人護理 當員工照顧一位患病的學生後 未經洗手 把病原体帶到等二位學生身上 宿主 傳染途徑 群体聚集的地方 人與人之間緊密的接觸
病徵不明顯 年幼學生不董表達適 員工提高警覺!! >38oC 停摔眼 停搔癢 無故哭閙,煩躁不安 食慾不振 較平常虛弱乏力 呼吸較平常急促 學生患傳染病時的一般早期病徵 注 意
如懷疑有學生或員工患傳染病時,應如何處理?如懷疑有學生或員工患傳染病時,應如何處理? • 監察病情 • 盡早醫冶 • 預防擴散 • 呼吸道:口罩 • 腸道:妥善處理排泄物 + 洗手 • 儘早通知,作出跟進調查: •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 • 社會福利署幼兒中心督導組 \ • 教育统籌局區域教育服務處學校發展組
何謂傳染病爆發? • 在短時間內突然多了有類似的病徵的學童或職員,而數目是明顯比平常的基數為高。 • 依據平常的缺席數字作參考。 • 同樣可以監測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等。 • 流感樣病例定義為: 攝氏38度以上發燒,並出現咳嗽或喉痛等病徵。
怎樣處理校內 / 院舍內的爆發? 預防爆發 • 在流感高峰期期間每日替學童檢查體溫記錄/檢測體溫,避免讓病童(尤其尚發燒)上學。 • 避免進行大型集會,減少交差感染。 • 保持校內/院舍清潔。 • 打開窗門,保持空氣流通。 • 儘可能停用公共房間(如電腦室,美勞室,音樂室等),如必須使用,尤其公用物件必須保持清潔。 • 在衞生間內保持充足的洗手液及乾手紙。 • 留意衞生署宣報及保持與衞生防護中心的聯繫。
怎樣處理校內/院舍內的爆發? 爆發控制 • 處理病童 • 應通知病童家長,儘快讓其就醫及回家休息。 • 如未能即時離開學校/院舍,應先隔離病童。 • 環境清洗 • 爆發呈報 • 向衞生署中央呈報辦公室(CENO)呈報 • 預備好學生出席表,病童資料,病假紙,班房平面圖等資料。 • 協助衞生防護中心作流行病學調查。 • 保持對家長的溝通
非爆發時學校 / 院舍應作之準備 • 保存學生/ 員工出席記錄,掌握非爆發時的缺席數據。 • 鼓勵並提升學生及員工對個人及環境清潔的意識。 • 定期對學校 / 院舍作出適當清潔,尤其對公用班房及設施定期消毒。 • 鼓勵手部清潔,在衞生間內保持充足的洗手液及乾手紙。
衞生防護中心對學校爆發的調查 • 學校/院舍基本資料 – 缺席人 數數據,班房平面圖等 • 病童人數,分佈,名單,病徵,就診詳情 • 巡視環境,對爆發控制提出建議 • 現場替病童/員工採樣 • 傳染病防控講座
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員工在下列情況下洗手 打噴嚏及咳嗽時用手巾或紙巾掩著口及鼻,然後立即洗手 如廁後 處理食物、烹調或分派食物前 為兒童更換尿片後 為兒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後 處理排泄物或其他體液染污的物品後 施行所有護理程序前後 照顧兒童後及脫下手套後,要立即用液洗手,避免將病 原傳播給其他學生或污染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環境 下列情況下應提醒學生洗手: 飲食前 如廁後 觸摸公共物件後 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當雙手沾染呼吸道分泌物時( 例如打 噴嚏、咳嗽和 清潔鼻子後) 接觸動物或家禽後 個人衞生 注 意 戴手套絕對不可以用來取代正確洗手方法 。 無論何時脫下手套後均須洗手
食物衞生 • 選擇食物 • 烹調食物 • 貯存食物
環境衞生 • 保持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環境清潔衞生 • 定期清潔消毒經常接觸的地方、傢俬物品、所有地面、廁所和更衣室或浴室。 • 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地方:可用1:49 (即把1份家用漂白水混和49 份 清 水 )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骯髒。 • 如 沾 有 血 漬 :可用厚紙巾醮上較高濃度即1:5 (即把 1份家用漂白水混和5份清水) 稀釋家用漂白水,在血液濺漬位置上拭抹,並等10分鐘後清洗 • 玩具應清洗妥當,可清洗的玩具應至少每日清潔一次,方法是在正常洗滌前把玩具放入1:99的稀釋家用漂白水中浸泡30分鐘; • 不可清洗的玩具應定期(至少每日一次)用浸透1:99的稀釋家用漂白水的毛巾拭抹,用水沖洗後再抹乾;不應使用以羊毛等吸收力強的物料製成的玩具
環境衞生 • 確保廚房清潔和衞生 • 廁所及更衣室或浴室清潔和消毒措施 • 廢物處理 • 被嘔吐物、排泄物、體液或血液污染的清潔用品(會重覆使用)處理 • 消毒清潔劑的選擇
防疫注射 •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小兒麻痺症、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結核病、乙型肝炎等
5. 幼兒中心 / 幼稚園 / 學校員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
傳染病預防措施 第一層面 標準預防措施 + 以傳播途徑為根基的預防方法 第二層面 空氣 接觸 飛沫
正確的洗手程序 • 開水喉洗濯双手 • 加入梘液,用手擦出泡沫 • 最少十至十五秒洗擦手指、指甲四周、手掌、手背和手腕,洗擦時切勿冲水 • 洗擦後,才清水將双手徹底沖洗乾 • 用乾淨抹手紙徹底抹乾 • 双手抹乾後,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
使用個人防護裝備之道 • 為减低被受傳染或於不知不覺間成為傳播媒介,員工在工作時應根據工作程序的風險和兒童的身体狀况,配備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如: • 手套 • 口罩,護目鏡,面罩 • 保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