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导 游 基 础

导 游 基 础. 《 导游基础 》 课程项目主要内容. 课 程 项 目. 项目五 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 项目六 中国古典园 林欣赏. 项目一 “ 中国历史文化 ” 旅游资源搜集. 项目七 “ 中国美食 ” 信息资源搜集. 项目二 中国民族民俗 风貌展览. 项目八 构筑 “ 中国风物特产精品屋 ”. 项目三 宗教旅游文化导游词设计. 项目九 旅游文学 赏析. 项目四 中国旅游资源调查. 项目五 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zahir-best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导 游 基 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导 游 基 础

  2. 《导游基础》课程项目主要内容 课 程 项 目 项目五 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 项目六 中国古典园 林欣赏 项目一 “中国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搜集 项目七 “中国美食”信息资源搜集 项目二 中国民族民俗 风貌展览 项目八 构筑“中国风物特产精品屋” 项目三 宗教旅游文化导游词设计 项目九 旅游文学 赏析 项目四 中国旅游资源调查

  3. 项目五 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

  4. 教学目标 • 能够运用所学的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主要构成部分及其特点 • 掌握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的情况:布局构成、主要特点、代表作品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5. 认识中国古代建筑

  6. 中国古代建筑与意大利的罗马建筑、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并称世界著名的三大古代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与意大利的罗马建筑、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并称世界著名的三大古代建筑体系。

  7.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思想 1. 天人合一 从房之小宇宙与天之大宇宙的关系,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营构建筑。

  8. 2. 敬天祀祖 祭天、祭社稷、祭祖被认为是最重大的祭祀活动,称为国之大典,合称“三大祭”。

  9. 祭天、祭祖、祭社稷的坛庙建筑 天 坛

  10. 社 稷 坛

  11. 太 庙

  12. 3. 皇权至上 皇宫是皇权的象征,因此在皇宫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出皇权至上的思想。

  13. 故 宫 鸟 瞰 图

  14. 故 宫 三 大 殿

  15. 4. 以中为尊 在国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宫”。 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建于中轴线两侧。

  16. 故 宫 明 显 的 中 轴 线

  17. 5. 阴阳五行 阴阳引申到自然界及方位等的表示

  18. 五方、五色、四时、四神与五行的关系

  19. 五 行 属 性 示 意 图

  20.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 (1)形成时期 • 原始社会 天然崖洞、构木为巢/穴居、浅穴居

  21. 商周、春秋 夯力技术、木构件 • 秦汉 木构件技术日趋完善;石造建筑物

  22. (2)发展时期 • 魏晋南北朝 砖瓦;金属材料装饰;木结构技术提高;石结构技术巨大进步;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代表: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23. (3)成熟时期 • 隋唐 砖的运用逐步增多;琉 璃烧制更进一步;雕塑、壁 画精美。 建筑特点:屋顶坡度平 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 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 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代表: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

  24. (4)大转变时期 • 宋代 规模较唐代小,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 各种形式复杂的殿阁楼台。 建筑特点:屋顶的坡度增高,出檐不如前代深远, 斗拱用真昂;重要建筑的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 格渐趋柔和华丽。 《营造法式》 代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25. (5)发展时期 • 元代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全国各地 建筑特点:减柱方法是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梁架 结构有了新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 代表:山西芮城永乐宫 湖北洪洞广胜寺

  26. (6)高峰时期 • 明清 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清朝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建筑特点:“减柱法”在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出檐较浅、 斗拱比例缩小。 代表:北京明清故宫、沈阳故宫

  27.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材料:木材、砖瓦 结构:木构架 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穿斗式 抬梁式 斗拱

  28. 莲 花 柱 础

  29. 木构架的优点: • 就地取材,加工方便,经济实惠 • 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分开。木构架承托,墙壁维护、分隔空间 • 重量轻、韧性好,有伸缩余地,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 功能灵活,能够自由进行空间分割或延伸,以统一的整体结构满足多种功能需求

  30. 2.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1)独特的单体造型,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2)布局规律 讲究中轴线 主体建筑按“正殿高大而重隐深藏”原则而设

  31. 3. 造型优美

  32. 4. 装饰丰富多彩——彩绘、雕饰

  33. 5. 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天人合一) • 西方人在建筑中表达“天”的理念,营造的是一种升腾感 • 中国人强调天与人和谐相处,营造的是天地之间能够和谐、本真的生活空间,因此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有着更多人世间的味道,也更温文尔雅。

  34. 四、判断中国古建筑等级的标准 1. 台基(基座) 作用: • 承托建筑物 • 防潮、防腐 • 弥补单体建筑不甚高大的欠缺 分辨等级: 高度/级数/汉白玉/须弥座/栏杆档板 普通台基 < 较高级台基 < 更高级台基 < 最高级台基

  35. 2. 屋顶

  36. 等级: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等级: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

  37. 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38. 辨别:以下建筑属于什么形式的屋顶?

  39. 湖州 飞英公园·飞英堂

  40. 附:有关术语

  41. 歇山顶的形制、收山较大,山花部分向内凹入很深,下部博脊也随之凹入,上部施博风板与悬鱼。

  42. 隆兴寺摩尼殿 大 同 善 化 寺 博风板与悬鱼

  43. 3. 开间 •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 • 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面阔” •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 等级: • 皇宫:面阔9~11间。进深5间 • 王府、官员:面阔5~7间不等 • 百姓正房不得超过3间

  44. 4.色彩与彩画 色彩 • 皇家浓墨重彩,黄色琉璃瓦顶,红色砖墙 • 皇子、亲王绿色琉璃瓦顶 • 民居黑色或青色瓦片顶 彩画 • 民居不准绘彩画 • 清代彩画依次分三类: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45. 5. 门色与门钉 门色 • 皇宫为红色 • 一至三品官员府第为红色 • 四品以下为黑色 门钉 • 皇宫宫门纵横各九,每扇门81颗 • 亲王大门纵九横七,每扇门63颗 • 一至三品官员纵横各七,每扇门49颗 • 四至五品官员纵横各五,每扇门25颗 • 五品以下不准设门钉

  46. 课后拓展作业 搜集北京四合院或你家乡古建筑、古民居的资料,分析其建筑特点及其蕴含的文化思想。

  47. 导游基础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