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登山糧食規劃

登山糧食規劃. 講師:陳威 潭. 一、登山糧食計劃概念 二、登山糧食的特性 三、糧食對人的作用 四、登山體能消耗 五、營養素的一般知識 六、水份 七、糧食計劃要點 八、糧食之分類 九、參考 文獻. 一、 登山糧食計劃概念:. 登山屬於激烈運動,從事登山運動需消耗大量的體力,糧食是登山活動的能量來源,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登山糧食除了吃的飽也要吃的好,周延的糧食計劃得顧及登山活動的各個層面、種種環境變化。透過計劃與經驗累積,方能揹得輕鬆、吃的豐盛,享受美味餐飲與完成登山目標。. 二、登山糧食的特性. 體積 小、重量輕 不易腐敗變質 烹調簡單 營養豐富

Download Presentation

登山糧食規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登山糧食規劃 講師:陳威潭

  2. 一、登山糧食計劃概念 二、登山糧食的特性 三、糧食對人的作用 四、登山體能消耗 五、營養素的一般知識 六、水份 七、糧食計劃要點 八、糧食之分類 九、參考文獻

  3. 一、登山糧食計劃概念: 登山屬於激烈運動,從事登山運動需消耗大量的體力,糧食是登山活動的能量來源,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登山糧食除了吃的飽也要吃的好,周延的糧食計劃得顧及登山活動的各個層面、種種環境變化。透過計劃與經驗累積,方能揹得輕鬆、吃的豐盛,享受美味餐飲與完成登山目標。

  4. 二、登山糧食的特性 • 體積小、重量輕 • 不易腐敗變質 • 烹調簡單 • 營養豐富 • 美味可口

  5. 三、糧食對人的作用 • 供給身體活動所需之熱能 • 供應人體內各組織發育及補充消耗所需的養份 • 供應促進身體調節作用的養份

  6. 四、登山體能消耗RELETIVE METABOLIC RATE (R.M.R.) 人的「基礎代謝量」與體表面積成正比,標準體重的男子大約體重1 公斤每小時消耗一仟卡熱量,一般體能的消耗量由「能量代謝率」表示。 能量代謝率 = 運動時每分鐘氧氣消耗量-安靜時每分氧氣消耗量。 R.M.R. =基礎代謝的每分鐘氧氣消耗量(M.R) x 運動繼續時間x 本人的基礎代謝量 = 能量消耗量

  7. 資料來源:雪霸登山糧食計畫(https://apply.spnp.gov.tw/food.php)資料來源:雪霸登山糧食計畫(https://apply.spnp.gov.tw/food.php) 勞動強度能量代謝率﹝參考平均值﹞

  8. 五、營養素的一般知識 (一)碳水化合物﹝醣類﹞1 公克 =4.1仟卡 (二)蛋白質1 公克= 4 仟卡 (三)脂肪1 公克=9.3仟卡 (四)維他命 (五)礦物質

  9. 適合登山糧食的六大類食物

  10. 六、水份 人體最基本的營養,調節體溫,保持血液濃度,促進體內消化代謝之平衡,排出體內廢物,恢復疲勞。

  11. 七、糧食計劃要點 (一)人員的構成: (二)行程安排: (三)糧食內容: • 體積小、重量輕 • 不易腐敗變質 • 烹調簡單 • 營養豐富 • 美味可口 (四)餐次確定及分裝:

  12. (一)人員的構成: 依人員結構(男女比例、人數)、個人食量,計算食材與燃料及鍋具的攜帶。

  13. (二)行程安排: 依天數、行動環境、季節、氣候、水源與否…等安排糧食。 (1)每餐的需求: 列出行日早、中、晚的糧食清單,通常早上以方便快速處理為原則,如飲料配上麵包、餅乾、饅頭或速食粥。中餐若行程不趕,有水源可炊煮,通常煮麵最方便;若不便炊煮,則以乾糧解決,再外加一份水果。晚餐為正餐,規劃較豐富的糧單。 (2)考慮季節性: 盡量以時令食物為主,另外夏季可準備較清涼退火及提味下飯的食物,如木耳蓮子;冬季則可準備禦寒、滋補的食材,如紅豆、桂圓。最後,再根據隊圓的偏好、體能狀況、食量、逐一列出數量清單。

  14. (三)糧食內容: 酌重營養、口味、保存期限長短、烹調的容易度、重量及廚餘 • 體積小、重量輕 • 不易腐敗變質 • 烹調簡單 • 營養豐富 • 美味可口

  15. (四)餐次確定及分裝 去除採買食物之原包裝 整理後之食物採環保或重覆使用容器包裝 調味品儘量依餐別及量來準備 食材依日程餐別包裝並註記

  16. 八、糧食之分類 (一)主食:提供熱量的來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米飯、麵類、饅頭、麵包、馬鈴薯等。 (二)副食:其他搭配的菜餚,如肉類、魚類、蛋、奶類、豆類、蔬菜類、水果等。 (三)行動糧:適合於行動中隨時補充能量,方便攜帶易食用,輕簡便糧食,如餅乾、巧克力、糖果、堅果、葡萄乾等高熱量食品 (四)預備糧:遇緊急狀況時,迅速補充熱量的糧食,以量輕、高熱量為主要考量,最低可維持一天的熱量。數量視行程長短而定,大約五天的行程便須準備一天的預備糧食。如營養口糧、泡麵、巧克力、堅果、葡萄乾等。

  17. 九、參考資料 野外雜誌社,《登山實用手冊》(臺北:野外雜誌社,1982) 戶外生活雜誌社,《臺灣登山百科全書》(臺北:戶外生活,1986) 李建賢等,《登山醫學手冊》(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3) 李嘉亮、邢正康,《完全圖解登山聖經》(臺北:遠足文化,2012) 吳康文,《漫談登山安全》(臺北:輝連文化藝術基金會,2012) 雪霸登山糧食計畫:https://apply.spnp.gov.tw/food.php 李美涼,〈認知篇-登山糧食大觀〉,《台灣山岳》第56期(2004年9月),頁 64-65頁。 袁雲英,〈準備篇-登山糧食的計畫與採買〉,《台灣山岳》第56期(2004年9月),頁 64-65頁。 賴育民,〈營養篇-登山者3W1H的營養管理〉,《台灣山岳》第56期(2004年9月),頁 64-65頁。 賴育民,〈登山與養生食品篇〉,《臺灣山岳》第81期(2008年11月),頁20-2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