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likes | 840 Views
世界地理概况 复习建议. 北京市 177 中学 冯丽娟. 主要内容 一、世界地理概况的地位与作用 1《 考试说明 》 中的要求 2 部分高考试题 二、复习目标 三、复习建议. 高三复习的整体框架. 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自然地理. 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 世界的海洋与陆地(初中) 2. 中国地理概况(初中) 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必修三) 4 .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三). 10 年北京 《 考试说明 》. 1. 海陆分布特点。
E N D
世界地理概况复习建议 北京市177中学 冯丽娟
主要内容 一、世界地理概况的地位与作用 1《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2 部分高考试题 二、复习目标 三、复习建议
高三复习的整体框架 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自然地理 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 世界的海洋与陆地(初中) 2. 中国地理概况(初中) 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必修三) 4.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三) 10年北京《考试说明》 1.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3.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图4 2010北京地理 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8.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8分)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6分)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7分)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8分)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 图10
答题要点 (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1分)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 (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 (4)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 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 (5)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
39.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39.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4分) 图13 (2)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
10年上海 (二)亚洲某地(约北纬27度,东经86度) 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3.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南彻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5.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
2010江苏卷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 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2010广东 40.(26分)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9)。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洲和洲。(4分)
(四)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四)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9、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10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十四)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十四)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38.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39.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列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 41.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来源:学&科&网Z&X&X&K] 42.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措施:______________。
(10年浙江文综第5题) 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第9题。 9.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9-11题)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11.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01O海南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1,完成1~3题。 1.冰岛位于 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 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 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
2010陕西 37.(20分)读世界上某岛国位置示意图(该岛国的面积为65610平方千米,人口约1988万),回答问题。 (1)上表为A、B两城市的降水资料统计表,试比较两地1月和7月降水差异及其形成原因。(6分) (2)茶叶是该国主要的经济支柱与创汇产品。请简要分析该国发展茶叶生产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 (3)指出该国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1)以山地为主;温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黑土(黑钙土、沼泽土)。(8分,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1)以山地为主;温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黑土(黑钙土、沼泽土)。(8分,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 (2)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上)海拔相对较高;(2分)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气温低。(2分)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地处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8分,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 (4)问题:热量不足,多旱涝、低温冻害,土壤盐碱化严重(多沼泽地)、黑土受冲刷严重(水土流失严重)。(3分) 措施:建塑料大棚、兴修水利、改进灌溉措施、进行黑土培肥、植树种草等。(3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 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分布特点、大洲、大洋的分布与概况等)是高中地理必要的载体,是考查地理能力、基本观念的基础。 题目呈现方式:以世界区域地理为背景,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具体问题。 )
试题立意 (1)世界地理基础知识 (2)系统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3)考查基本的地理能力与观念
根据 做题的思维过程 获取解读推理判断描述阐释论证探讨 相关的图文表资料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 系统地理相关知识 区域特征、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二、复习目标 (一)掌握世界上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轮廓等 如:半岛、岛屿、群岛、海峡、运河、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
(二)建立世界地理的空间概念 1.依靠经纬线确定大致范围 2.根据典型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具体位置 3.根据重要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等确定具体位置
(三)能够根据相关资料,总结区域特征,并能利用系统地理知识描述、阐释、评价区域特征(三)能够根据相关资料,总结区域特征,并能利用系统地理知识描述、阐释、评价区域特征 系统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相关地理能力的培养训练 相关地理观念的重要体现
重点、难点 世界地理空间定位 空间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等,这是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的第一个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之一。常用的定位日剧是及纬度位置,河流的流向,海路轮廓等信息。尤其是对国际的热点地区、重点开发地区要熟练掌握。 参考《新思维高三年级总复习用书》P169 “世界地理概况”
三、复习建议 1.讲解定位的方法
区域图位置判定的方法 • 依靠经纬度确定大致范围(空间推理和判断) • 典型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 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
1.依靠经纬度确定大致范围(空间推理和判断)1.依靠经纬度确定大致范围(空间推理和判断) 经线:0°、20°W、160°E、 20°E 、60°E 、60°W 、73°E、135°E、116°E、120°E、180° 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N、40°N、50°N、35°S、55°S
60° 60° 50° 50° 欧洲 40° 40° 北美洲 30° 亚洲 30° 非洲 0° 30° 0° 60° 90° 120° 150° 180° 150° 120° 90° 60° 30° 南美洲 大洋洲 30° 30° 60° 南极洲 60°
利用经纬线确定世界地理分区的位置 东南亚 东亚
南亚 中亚 30° 20° 10° 西亚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大洋洲 10º 20º 30º
60°E 90°W 60°N 30°N A B 俄罗斯 美国
120 1200W 1200E 00 200W 900E 1800 160°E 900W
北极圈 400N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刚果 盆地 亚马孙 平原 安第斯山 东非高原 马来群岛 刚果 盆地 亚马孙 平原 w E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科迪勒拉山系 太行山 400N 里 海 伊 比 利 亚 半 岛 小亚细亚半岛 阿巴拉契亚山 巴尔干半岛 塔里木 盆地 内 华 达 山 里海 朝鲜 半岛 平原 地中海 日本海 W P61 P62
墨西哥 高原 恒河印度 河平原 撒哈拉 大沙漠 阿拉伯 半岛 中南 半岛 印度 半岛 墨西哥 高原 撒哈拉 沙漠 E W 红海 太平洋 阿拉伯海 太平洋 大西洋
大分水岭 安 第 斯 山 南非 高原 马达加 斯加岛 大分水岭 安第斯山 南非 高原 W E 大自流 盆地 莫桑比克海峡 拉普拉 塔平原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斯堪迪纳维亚山 中西伯利亚高原 乌拉尔山 东西伯利 亚山地 格陵 兰岛 E W 西西伯 利亚平原 哈的 孙湾 东欧 平原
北冰洋 00 阿特拉斯山脉 比利牛斯山 英吉利海峡 几内亚湾 北 冰 洋 伦敦 撒哈拉 沙漠 地中海 大西洋 N S
阿尔泰山 900E 西西伯利亚平原 喜马拉雅山 阿 尔 泰 山 北 冰 洋 印 度 洋 昆仑山 孟加 拉湾 恒河 三角洲 青藏高原 S N
1200E 中西伯利 亚高原 台湾海峡 澳大利亚 西部高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黑龙江 大兴 安岭 北冰洋 渤海 南海 S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