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 likes | 1.13k Views
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程序和要求. 宁波市人事局政策 法规与事业改革处. 冯伟强. 分四个部分来介绍: 第一部分,岗位设置操作过程中有关概念的说明 。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三部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日常管理工作流程。 第四部分,岗位设置工作相关表格的填写规范。. 三个弄清. 第一部分:岗位设置操作过程中有关概念的说明. 1 、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弄清对象 : 各县(市)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和市直各主管部门。.
E N D
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程序和要求 宁波市人事局政策 法规与事业改革处 冯伟强
分四个部分来介绍: 第一部分,岗位设置操作过程中有关概念的说明。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三部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日常管理工作流程。第三部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日常管理工作流程。 第四部分,岗位设置工作相关表格的填写规范。
三个弄清 第一部分:岗位设置操作过程中有关概念的说明 1、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弄清对象:各县(市)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和市直各主管部门。
弄清依据:根据《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浙江省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等精神,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弄清依据:根据《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浙江省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等精神,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弄清主要内容: 包括:组织领导、核准权限、结构比例、职责程序、实施步骤等内容。
把握三点 2、岗位设置方案。 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管理有关文件规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标准,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人员结构和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拟定岗位的总量、等级及不同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编制《岗位设置方案》。
三个方面: • 一是它的制订主体主要是事业单位. • 二是它的制订依据除三个文件外,还增加了经审核备案的岗位设置实施意见。 • 三是它的核心内容要形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3、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 事业单位根据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规定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额,制定本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 主要包括:实施范围与对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岗位聘用办法、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内容。
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岗位设置方案 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层级上看,是一个自上而下、由高到低的过程。从层级上看,是一个自上而下、由高到低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的过程。
4、综合管理部门: • 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制定、宏观调控和指导监督。岗位设置管理具体工作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5、主管部门: • 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制定本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审核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在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后相关认定材料的审核。在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后相关认定材料的审核。 • 把所属规模小、人员少的事业单位捏在一起做综合性岗位设置方案等工作。
6、日常工作部门: • 各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是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日常工作部门,负责岗位设置方案的编制、报批、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
7、岗位结构比例: • 是指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岗位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这三类岗位内部各级岗位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俗讲包含“大结构比例”与“小结构比例”,如:市属事业单位比例为2:4:4,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比例为0.7:4:5.3,这是大的结构比例.通俗讲包含“大结构比例”与“小结构比例”,如:市属事业单位比例为2:4:4,县(市)区属事业单位比例为0.7:4:5.3,这是大的结构比例.
比如:正高的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为1:3:6;副高的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比例为2:4:4,中级的八、九、十级岗位之间为3:4:3,初级的十一、十二为5:5。这是小结构比例。比如:正高的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为1:3:6;副高的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比例为2:4:4,中级的八、九、十级岗位之间为3:4:3,初级的十一、十二为5:5。这是小结构比例。
8、特设岗位: • 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上级综合管理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9、主体岗位类别: • 是指事业单位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所明确的单位类别、职能、任务在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中确定其中一类作为本单位的主体岗位。
10、主系列岗位: • 是指根据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事业单位中体现其主要社会功能、工作性质、工作特点的专业技术岗位。
11、“五级A”职员岗位: • 我市作为副省级市,为了对应五级职员(正处)与四级职员(副厅、正局级)之间的局级副职职位,在五级职员岗位中增设“五级A”职员岗位,用于与事业单位现行的局级副职相对应、相衔接。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对象:各县(市)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和市直各主管部门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政策依据: 第一步: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1、《关于印发〈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甬人〔2010〕36号)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政策依据: 第一步: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2、《关于印发〈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甬人〔2010〕37号)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政策依据: 第一步: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3、《浙江省部分行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试行)》(浙人社发〔2010〕165号)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主要内容: 第一步: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包括:组织领导、核准权限、结构比例、职责程序、实施步骤等内容。
报送要求: 1、各县(市)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杭州湾新区以组织、人事(人事劳动)联合行文,共同拟定请示件,按组织、人事两个渠道分别报市委组织部综合处、市人事局政策法规与事业改革处审核备案;
2、市直各主管部门以函件形式报市人事局政策法规与事业改革处审核备案。2、市直各主管部门以函件形式报市人事局政策法规与事业改革处审核备案。 材料报送要求:《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审核备案的请示(函)》一式三份。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二步: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 各地、各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经审核同意后,市、县两级岗位设置综合管理部门和各主管部门要组织、指导所属事业单位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各事业单位要成立岗位设置的工作班子,组织学习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相关文件,做好本单位岗位设置的动员和部署工作;要搞好调查摸底,摸清本单位机构编制、在编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和主体岗位等基本情况。
在此基础上,各事业单位根据甬人[2010]36号、甬人[2010]37号、 浙人社发[2010]165号文件,以及经审核同意的实施意见,结合各事业单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人员结构和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拟定岗位的总量和等级,以及不同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编制岗位设置方案。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二步: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对一些规模较小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建议由主管部门统一制订岗位设置方案。 岗位设置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单位基本情况、拟设置岗位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内容
甬人[2010]37号文件附件说明 • 大致可以分四种情况来运用。 • 第一种属于报批岗位设置方案时的用表。也就是1-4表,这四个表中,1是总表,2、3、4表可以理解为1表的附表。 • 第二种属于报请认定时用表。也就是5-7,这三个表中,5是总表,6、7是附表。
第三类属于日常管理用表。8和9,也就是入轨后人员岗位等级(职务)等发生变动后,要经常性用到这两张表。第三类属于日常管理用表。8和9,也就是入轨后人员岗位等级(职务)等发生变动后,要经常性用到这两张表。 • 第四种属于特殊人员报批用表。10是报批特设岗位用的,11是申报认定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用的,12是申报技术工一级岗位用的。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三步:报批岗位设置方案 。 1、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事局核准;市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主管部门统一报市人事局核准。其中教育、卫生等行业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也可分批由主管部门报市人事局政策法规与事业改革处核准。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三步:报批岗位设置方案 。 2、县(市)、区直属及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和宁波保税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等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同级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局核准,汇总后报市人事局政策法规与事业改革处备案。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三步:报批岗位设置方案 。 3、实行市以下垂直管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人事局政策法规与事业改革处或县(市)、区人事(人事劳动)局核准。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三步:报批岗位设置方案 。 核准材料报送要求:(1、3所列对象) 《关于要求核准**所属事业单位(**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函》一式六份。
同时报送: •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一式六份及电子文档; • (2)《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 • (3)《事业单位人员名册》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
(4)《参加2006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册》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4)《参加2006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册》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 • (5)机构编制部门批复文件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 (6)其他需要的证明材料。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三步:报批岗位设置方案 。 备案材料报送要求:(2所列对象)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备案报告》一式三份。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三步:报批岗位设置方案 。 同时报送: (1)《**县(市)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情况汇总表》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 (2)《**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 《岗位设置方案》工作流程图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四步: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流动、竞聘上岗、考核奖惩等人事管理的主要依据。原则上事业单位每个岗位编写一个岗位说明书,但象教育、卫生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密集、岗位等级和工作职责相同的岗位可以分别进行归类编写。(同类同等级)
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实施范围与对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岗位聘用办法、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内容。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实施范围与对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岗位职责与任职条件、岗位聘用办法、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内容。
《实施方案》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直属事业单位报同级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局备案后组织实施,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组织实施。《实施方案》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直属事业单位报同级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局备案后组织实施,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组织实施。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第五步:组织开展岗位聘用。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第五步:组织开展岗位聘用。 • 已经实行聘用制的单位,可以只签订或变更岗位聘任协议书,但岗位聘任协议书不得超过聘用合同期限,也可以从实际出发,重新签订或变更聘用合同和岗位聘任协议书;
未实行聘用制的单位,要全员签订聘用合同和岗位聘任协议书。未实行聘用制的单位,要全员签订聘用合同和岗位聘任协议书。
聘用合同、岗位聘任协议书统一使用《宁波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和《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协议书》。聘用合同、岗位聘任协议书统一使用《宁波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和《宁波市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协议书》。
第二部分:首次岗位设置的工作流程 第六步:报请认定。 • 各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后,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相关材料报同级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局认定,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局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