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612 Views
我從星巴克思考商業倫理. 組員 企三 A 黃 法 智 498330469 會三 C 陳冠志 498323608 食營三 鍾芳宜 498220274 法四 B 曾士豪 497543043 企三 A 陳怡紋 498371643. 星 巴 克 公 司 簡 介. 1971 年 第一家星巴克在美國西雅圖開張。 1982 年 霍華德 ‧ 舒爾茲加入,擔任零售業務與營銷總監。 1983 年 霍華德 ‧ 舒爾茲自立門戶,成立「每日咖啡公司」。
E N D
我從星巴克思考商業倫理 組員 企三A 黃法智 498330469 會三C 陳冠志 498323608 食營三 鍾芳宜 498220274 法四B 曾士豪497543043 企三A 陳怡紋 498371643
星 巴 克 公 司 簡 介 1971年 第一家星巴克在美國西雅圖開張。 1982年 霍華德‧舒爾茲加入,擔任零售業務與營銷總監。 1983年 霍華德‧舒爾茲自立門戶,成立「每日咖啡公司」。 1987年 「每日咖啡公司」與星巴克合併,新公司沿用星巴克名 稱。此時分店為17家。 1991年 成為全美第一家為兼職員工提供股票選擇權的私人企業。 1992年 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分店成長到165家。 1997年 與日本SAZABY Inc.合資,在日本開店,此時全球分店 數為1015家。 1998年 陸續在海外建立分店,包括中國、新加坡、瑞士、德國 等60多國國家。 2004年 全球分店已達8600多家。
星 巴 克 的 故 事 「星巴克」由三位美國人傑拉爾德‧包德溫(Gerald Baldwin)、戈登‧波克(Gordon Bowker)、茲維‧席格(Zev Sieg)於1971年所創立。由來取自美國家喻戶曉的暢銷小說《白鯨記》,是「畢闊得」號船上那位酷愛喝咖啡的大副Starbuck。會在Starbuck後加上s,是希望店裡的員工都成為像大副一樣的咖啡大師。
星 巴 克 的 故 事 原本只是一家專賣咖啡豆的小店,直到霍華‧蕭茲(Howard Schultz)於1982年買下這家店後,開始了一連串令人驚訝的變化及發展。星巴克的顧客定位不是一般大眾,而是有一定社會地位、有較高收入、有一定生活情調的人群,它追求的不是顧客的數量而是顧客的質量。因此星巴克在2003年就登上了《財富》美國企業500強排行榜,且被許多財經媒體認為是「最有活力的新品牌和零售商」,可說是全球企業界的傳奇。
關 於 統 一 星 巴 克 統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1月1日正式成立,是由美國 Starbucks Coffee International 公司與台灣統一企業、統一超商三家公司合資成立,共同在台灣開設經營Starbucks Coffee 門市。 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Arabica)咖啡採購者。標榜新鮮卻又重烘培的咖啡給一般的消費者某種程度上的信心,認為STARBUCKS 的咖啡便是精品咖啡的保證。
公平交易咖啡 「咖啡與咖啡農平等」 驗證(Coffee and Farmer Equity,簡稱CAFE)
從喝杯公平咖啡開始 星巴克(Starbucks),2000年起在開始在美國2000多家門市推出「公平交易咖啡豆」,並在每季選定一週,當週的「本日咖啡」完全使用「公平交易咖啡豆」烹煮。 自2003年4月起,配合全球佈局,提倡「對咖啡產地的承諾(Commitment to Origins;簡稱CTO)」計畫,台灣市場每個月的20日為「公平咖啡日」,當天消費者所購買的咖啡,都會是以較高的價格,直接向農民購買,不剝削農民。 2004年是星巴克首次自盧安達採購咖啡,星巴克以更好的價格向產地採購高品質的咖啡,並協助當地種值者促進改善經濟與生活。 2007年3月起更擴張,每月20號當週 連續7天的本日咖啡,均使用公平交易咖啡豆。
訴諸倫理 故事行銷 台灣統一星巴克的公平交易豆銷量在2005年到2006年,銷售成長率從3%躍升到16%,而星巴克全球未烘焙的公平交易咖啡豆使用率,也從整體咖啡豆的4%增加到6%,成長了五成。 2007年3月,星巴克就特別為了行銷其公平交易咖啡豆在門市舉辦咖啡講座,直接與消費者分享故事的成果,專案進口1200包特別包裝的公平交易咖啡豆,一個月內就銷售一空,超乎內部預期。
星巴克和衣索比亞 杯裡起風暴 英國著名的《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在《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Undercover Economist,中文譯本由早安財經文化出版)裡說出了答案:公平交易豆比一般咖啡豆多出來的價格,並沒有完全流入咖啡農口袋,咖啡店,還是最大的獲利者。 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講座教授霍特也向星巴克發出嚴重警告,指出,衣索匹亞農民賣咖啡豆給星巴克,每磅僅拿到0.75至1.6美元,星巴克卻以每磅26美元賣出,由此可知星巴克從中獲取的利潤相當可觀。
企業倫理-環保杯 自備容器裝飲料,還主動折價給消費者,國內第一家推出拿環保杯可折扣的飲料業者是星巴克,統一星巴克持續響應環保運動,不斷藉由各種講座與活動的舉辦,讓顧客及夥伴可以親身參與體驗。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即鼓勵顧客攜帶隨行杯至門市購買飲品,即可享有10元折扣。
星巴克的CSR 社區關懷
成為社區的一份子 我們持續推動自願性志工服務、推廣各項藝文活動,同時讓門市成為社區的一份子、社區的好鄰居。更希望連結彼此關係,讓星巴克門市成為最有人情味的咖啡館。
"泰需要你"公益募款活動愛心義賣 • 11/5星巴克信義區及松山三區夥伴響應"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的號召,一同為"泰需要你"公益募款活動進行愛心義賣,希望為遭受洪水的泰國民眾募集到更多的愛心款項。
在地的天空最美麗-心路聯合愛心義賣會 • 星巴克高雄地區門市於10/15響應心路基金會所舉辦的「在地的天空最美麗-心路聯合愛心義賣會」活動,此次活動匯集大順門市、青年門市、義大城門市、明倫門市及漢神巨蛋等門市聯合捐出多項愛心商品並提供咖啡到場義賣,希望能為心路的朋友盡一份心力。
清潔地球 環保台灣活動 • 響應統一超商好鄰居基金會"2011 Clean up the World清潔地球 環保台灣"活動,統一星巴克9/17當日共有400位夥伴參與北中南各地社區三小時的定點清掃,透過自身的參與為共愛地球盡一份心力。 • 當日活動北、中、南各地共清掃出8,706袋垃圾,資源回收達2,235公斤,今年的成果鼓舞了在場的每一位志工,夥伴們也彼此相約要將Clean up the World的精神帶回,讓門市所在的社區可以清潔又美麗!
清寒學生教育基金募款義賣活動 • 自2009年4月起,新店區各門市開始與文山特殊教育學校合作,已完成活動包括:協助學校舉辦義賣募款活動,以及進行二手衣回收募集。之後每一季夥伴會固定為學生舉辦咖啡講座,有時也會到學生實習的餐廳舉辦,目的是希望藉由咖啡講座的舉辦,吸引更多民眾參加,讓學生有實際服務顧客的經驗,將來離開特教學校時,能自力更生。
夥伴認知 如果你今天問星巴克夥伴什麼是CSR? 他可能會回答你: 就是社區關懷啊!
夥伴認知 對我們來說,”企業社會責任”是陌生的,但是我們知道要關懷社區,把社區也當作是夥伴之一,如同之前課堂上曾討論過的議題:企業在做CSR時是否需要花錢?如果要花錢,那我繳稅金給政府就好阿,讓政府來做就好啦。 我記得有同學回答:可以讓員工去幫忙去震災但不支薪。當時似乎大部分的人都不同意,便當不用錢嗎?會有人願意去嗎?等等問題不斷出籠,但我是同意的,因為星巴克就正在這樣做,或許大家聽到星巴克第一個想到的是公平交易,但對我們來說很多不會去炫耀的公益已經成為一種榮耀了。(快樂指數破百)
負面新聞—用碎甲蟲當色素 星巴克遭素食人士攻擊 星巴克咖啡近日承認,用絞碎的乾甲蟲做為色素,而且許多產品中都有此色素,而被素食人士攻擊。星巴克表示,使用這些動物色素的食品包括:草莓和奶油Frappuccinos飲料和紅色天鵝絨whoopee派。星巴克最近開始使用由碎昆蟲作為食品染料的色素,此色素是用於粉紅色或紅色的產品。發言人奧爾森告訴MSNBC表示,這是為了回響應客戶的要求,儘可能使用更多的天然成分。奧爾森說:「這是一個其他合成紅色染料的替代,這種色素常用於果汁,酸奶等產品之中。」成分的變化引起了一位素食咖啡師的注意,他送一份配料表到一個名為「這菜是素的」(This Dish is Veg)的網站。專門用來爭取支持的網站Change.org推出了一份請願書,要求星巴克停止使用這種色素。週三下午有約800人簽署這份請願書。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2009年開始要求公司,由於部份人可能會有過敏反應,在食品中使用胭脂蟲(cochineal)提取物時, 需要告訴客戶。奧爾森說,星巴克在其網站上提供有關其產品的營養信息,如果人們有問題, 可以用電子郵件或打電話詢問 。奧爾森說:「當然,我們尊重和理解人們對此色素的看法,但它是在食物,果汁和飲料中非常常見的成分。」他補充說,目前星巴克沒有計劃轉用一個不同的成分。
負面新聞—清潔劑咖啡案例 消費者買到星巴克的咖啡含清潔劑,委由消基會義務律師提告。消基會表示,業者除了向這名消費者致歉,也應公開向廣大的消費者致歉;消基會並指出,國內「消費人權」長期遭受漠視,在國外像這樣的案例法官都會以企業的營業額,加上「處罰意味」判鉅額罰金,目的就是警惕業者要注重消費人權。針對消費者喝到清潔劑咖啡,消基會表示,消費者因為信任大品牌的咖啡所以購買,經過這次事件消費者可能會對星巴克產生懷疑,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認為,星巴克除了私下向這名消費者致歉,也應該公開道歉,以建立所有消費者對業者的信心,謝天仁說,這個資訊應該透明畫、主動公開,讓其他消費者知道。至於業者提供6千元慰問金和消費者提告的300萬元落差極大,雙方到目前還在溝通當中;消基會表示,台灣的「消費人權」沒有像歐美等國來得受重視,國內法院多半是看消費者當下受傷的程度判賠,以這個案子來看,消費者不容易拿到所求償的金額,但應該參考國外注重消費人權的作法,(t)謝天仁說:「像美國的作法會判因為消費者可能從此永遠不敢喝咖啡,所以美國判的金額會很高,但台灣消費人權還沒受到重視,所以金額不會這麼高。」
資料來源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54210 【有機誌】2007第8期 http://www.epochtimes.com/b5/ http://www.starbucks.com.tw/home/index.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