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氧化與還原

氧化與還原. 所有的化學元素在適當的條件下,都能接受或釋放電子。 氧化反應是一物質電子的損失。 還原作用是電子之獲得。 e.g. 還原作用. 氧化作用. 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一起發生,因為一物質僅在有其他物質能接受時才能給予電子 。. e.g. 上述之兩個半反應 ( 還原反應和氧化反應 ) 之總和全反應則為. 土壤與自然界的化學條件限制了參與自然電子交換的元素的數目。雖然參與交換電子的元素是相對的少數,但卻是十分重要,因為它們包括了碳、氮與硫及其一齊維持生命的反應。 許多無機的土壤化學反應,以及實質上所有碳、氮與硫的生物學上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 (Redox) 反應。

yu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氧化與還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氧化與還原 • 所有的化學元素在適當的條件下,都能接受或釋放電子。 • 氧化反應是一物質電子的損失。 • 還原作用是電子之獲得。 • e.g. 還原作用 氧化作用 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一起發生,因為一物質僅在有其他物質能接受時才能給予電子。 e.g. 上述之兩個半反應(還原反應和氧化反應)之總和全反應則為

  2. 土壤與自然界的化學條件限制了參與自然電子交換的元素的數目。雖然參與交換電子的元素是相對的少數,但卻是十分重要,因為它們包括了碳、氮與硫及其一齊維持生命的反應。土壤與自然界的化學條件限制了參與自然電子交換的元素的數目。雖然參與交換電子的元素是相對的少數,但卻是十分重要,因為它們包括了碳、氮與硫及其一齊維持生命的反應。 • 許多無機的土壤化學反應,以及實質上所有碳、氮與硫的生物學上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Redox)反應。 • 大部分的氧化還原反應也轉移H+離子,在土壤化學反應中,H+與e-的相對重要性大部分決定於氧氣的存在或缺乏,氧是自然界中主要的電子接受者,亦即是主要的氧化劑,因此是一種電子緩衝劑。

  3. 在有氧氣存在的好氣性土壤中,e-的有效性相當固定,因此與H+的重要性相較,e-似乎是微不足道。在有氧氣存在的好氣性土壤中,e-的有效性相當固定,因此與H+的重要性相較,e-似乎是微不足道。 • 前面數章假設土壤中氧氣是充足的,而本章則將探討當氧氣在低濃度或缺乏時,土壤會發生什麼事。 • 大約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其環境是相對的缺氧。此外,許多陸地表面一年的部份時期或整年是浸水或非常濕潤,許多底土有受限制的排水與低的氧濃度,以及土壤團粒的內部孔隙可能有比大氣低相當多的氧氣濃度,農業也改變了土壤供應氧氣的能力。

  4. 土壤的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 土壤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是一起自光合作用的循環之結果,土壤的反應完成了這個循環,因為他們利用了光合作用所儲存的能量,處置有機廢棄物,並產生CO2以供另外的光合作用所需。 • 殘餘的植物物質與動物殘餘物落在土壤上而被土壤生物所氧化 碳水化合物氧化的半反應是: 為了得到這個能量並進行半反應,微生物必須尋找一個電子接受者來接受電子,如果氧氣存在,電子接受的半反應是:

  5. 高等植物與動物僅能利用O2做為電子接受者,而土壤微生物則尚能利用氮、硫、鐵、錳,以及其他元素的氧化狀態,電子接受者的數目及其無數的氧化狀態,使得土壤化學與生物化學的氧化還原反應錯綜複雜。高等植物與動物僅能利用O2做為電子接受者,而土壤微生物則尚能利用氮、硫、鐵、錳,以及其他元素的氧化狀態,電子接受者的數目及其無數的氧化狀態,使得土壤化學與生物化學的氧化還原反應錯綜複雜。 • 包含碳、氮與硫的氧化還原反應,大部分決定於電子的有效性,且通常是由酵素來催化。

  6. 電子供給者 • 土壤中氧化-還原反應主要的電子供給者是新近落下的植物物質與土壤有機質(SOM) 植物物質 SOM: 完成上述反應之半反應為氧對電子的接受 有機質氧化的全反應大約是:

  7. 土壤中除了有機碳以外的其他的電子供給者,包括胺基(-NH2)與硫醇基(-SH)官能基中的氫與硫,以及有機質中的銨離子。土壤中除了有機碳以外的其他的電子供給者,包括胺基(-NH2)與硫醇基(-SH)官能基中的氫與硫,以及有機質中的銨離子。

  8. 電子接受者 • 氧氣是自然界中最強的電子接受者,因此從氧化作用中產生最多的能量。 • 然而在土壤中(例如埋於地下煤氣當漏氣以及作為有機廢棄物處置之土壤)相對於氧氣的供應,高的氧氣需求,會很快消耗掉土壤中的氧氣。如果得不到氧氣,土壤微生物會利用其他的電子接受者,土壤中主要替代的電子接受者及其半反應如下: [其中MnO1.75表示土壤中複合的Mn(Ⅲ-Ⅳ)氧化物]

  9. 這些替代之電子接受半反應除了產生較少的能 量外,替代的電子接受者也會產生對農業與水 產業不利的產物。

  10. 電子接受者 (續) • 替代氧為電子接受者被還原後的氧化狀態,常比其在氧氣存在下安定的氧化狀態更具毒性。 eq. NH3, NO2-比NO3-更具毒性 H2S比SO42-更具毒性 在水田中,Fe(Ⅲ)與Mn(Ⅲ-Ⅳ)的還原 植物毒性的Fe2+與Mn2+的濃度 eq. NO3-N2, N2O會造成土壤氮的損失, 是農業上不想要的。

  11. 如果氧氣與替代的電子接受者都不存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他系統仍能經由發酵作用,而從有機化合物中萃取一些能量。從能量的觀點來看,發酵作用是有機分子的重組成較為安定的化合物,而使得他們部份的鍵結能釋放出來。碳水化合物的發酵作用變成乙醇(C2H5OH)或甲烷(CH4)與CO2;植物物質的發酵作用變成泥炭(peat) 與CO2,釋放了大約10%的能量,因此發酵作用的產物(分別是乙醇、甲烷與泥炭)保留了原始物質的約90%的能量。

  12. 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 物質供給或接受電子的傾向是由其電極電位(electrode potential)所決定。 • 高的電極電位(還原電位)的元素或離子較易接受電子,因此是強氧化劑。低的電極電位(還原電位)的元素或離子反而易供給電子,是強還原劑。

  13. 在整個電極電位範圍中,僅有相對狹窄的部份,在土壤中是可用的。水在氧化成O2與還原成H2方面的安定度,限定了土壤與生命系統中電極電位的範圍與可能的氧化狀態。因而在電極電位表中介於H2O-O2和H+-H2之反應偶(couple)中的氧化還原偶,各偶的一半都能在水中安定,其安定度之大小決定於電子之有效性。在還原條件下,如Fe2+、硫化物與氨氣等物質是安定的,如果有氧氣可用來接受電子,並降低電子的有效性(氧化條件),安定的氧化狀態令是Fe(Ⅲ) 、SO42-與NO3-。 • 如果O2的供應不足,土壤微生物會被迫逐步的利用較弱的電子接受者。

  14. 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續) • 在O2之後次強的電子接受者是硝酸根,它通常是在土壤中可得到的。NO3-會被還原成胺基酸,N2或N2O。在氧氣與硝酸根已耗盡之後,Fe(Ⅲ)與Mn(Ⅲ-Ⅳ)的水化氧化物可被還原,且土壤溶液中的Fe 2+與Mn2+之濃度變為可觀。如果這些接受者的電子接受速率小於available電子之產生速率,更強的還原條件會發生,SO42-屆時會被還原成S或硫化物。如果上述的電子接受者仍不足以應電子供應速率之要求,微生物會經由還原H+成H2以及經由發酵有機質成CO2與甲烷或泥炭。

  15. 上述一步接一步的電子接受者之次序,是依照其電極電位(還原電位)之大小。在較緩慢的條件下,利用電子接受者的次序,是依照在pH 7時電極電位的次序,pH=7的電極電位與在pH=0時的標準電極電位有大大的不同。然而大部分電極電位隨pH而有類似的改變,因此標準電極電位的次序與利用電子接受者的次序類似。

  16. 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續) • 電極電位 vs. pH 電極電位通常以Eh來描述 若依Nernst eq.,則 其中 Eh0:標準電極電位 R:氣體常數 T:絕對溫度

  17. Eh受pH以及O2分壓的影響,每10倍 的改變,則Eh變化15mV • Eq.

  18. 浸水土壤 • 在浸水土壤(如水稻田),當水稻田於收穫前排水時,氧化還原電位升高,Fe2+與Mn2+的濃度降低,而氮、硫與碳氧化,當土壤又再浸水時,則反應逆轉。 • 在水稻栽培周期的乾涸部分時,磷酸根顯然的是以磷酸鐵(Ⅲ)與鋁沉澱。在隨後的還原條件下,磷酸鐵(Ⅲ)被還原成較可溶的磷酸鐵(Ⅱ) ,這種還原作用能說明水稻田中,磷酸根的頗高與持續的有效性。類似的好氣土壤常供應不足的磷酸根給植物,因為磷酸鐵(Ⅲ)是不溶的。(水旱田輪作或水田轉作旱田,土壤P肥力之問題)。

  19. 酸性硫酸土(acid sulfate soils) 沿著熱帶與亞熱帶海岸線的沉積物與河流三角洲,可能含有可觀量的硫化鐵(Ⅱ) ,當排水時,這些硫化物氧化成H2SO4與酸性的Fe3+離子,土壤pH能低到 2或更低,這種條件具高度的植物毒害,且僅能在好氣條件下,以廣泛的淋洗與施用石灰與以矯正。 • 另一種浸水土壤的例子是富含有機質的土壤,被稱為泥炭土(peat soils)與腐泥土(muck soils)或有機質土(Histosols),由於緩慢的O2之擴散、礦物養分之缺乏及低溫,造成有機質氧化的速率緩慢。

  20. 不均一性 • 土壤中的氧化還原電位在短距離內變化很大。在好氣土壤中,土壤團粒的內部可能是嫌氣的。 • 在溼潤土壤中,僅有最大的孔隙開放給來自大氣的氣體擴散,雖然沿著大孔隙壁的氧氣的供應,足供好氣植物與微生物活性,整個土壤仍像是氧氣缺乏。 • 在飽和與浸水土壤中的氧化還原電位較為均一,但是一些嗜水性植物如水稻,可將氧氣經由莖部傳導到根部,緊鄰這些根部的土壤比起其餘的浸水土壤,是相對地氧化,浸水沉積物之表層也因覆蓋其上水之對流,也能攜帶氧氣到沉積物表面,而造成沉積物常蓋著一層薄薄的氧化層。

  21. 電化學關係 (Electric chemical Relations) • 電極電位通常以Eh來描述,而電子電位之另一種表示方式係利用pe 其中(e-)代表電子有效性,電極電位或電子活度。

  22. 對於單純狀況 (n = m時) • Eh和pe的關係 • 在25℃,Eh = 0.059 pe • pe + pH常作為二維圖形的一個軸(可代表在某一 個 pH 和 pe 條件下),而還原與氧化物種的活性 度,則可繪在另一軸上。

  23.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之測定 • 氧化還原電位 Eh 的測定,可以一支鉑電極與必須的參考電極插入一土壤或懸浮液,然後以靈敏的電位計,測量電位。 Pt (inert)| Test soln. || Hg2Cl2, KCl(sat’d)|Hg(l) ( Pt electrode ) ( Salt bridge ) ( SCE )

  24.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之測量值,可反應出電子的有效性。使用鉑電極(惰性電極)不與溶液體系起任何化學反應,因此電極對溶液組成不具選擇性,只起傳遞電子的作用。溶液中的物質(氧化還原物質)放出電子的能力愈強,電極表面聚集的電子愈多,則電極電位愈負。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之測量值,可反應出電子的有效性。使用鉑電極(惰性電極)不與溶液體系起任何化學反應,因此電極對溶液組成不具選擇性,只起傳遞電子的作用。溶液中的物質(氧化還原物質)放出電子的能力愈強,電極表面聚集的電子愈多,則電極電位愈負。 • Eh 愈大,代表土壤處於較氧化之狀況;反之,則代表土壤處於較還原的狀態。 • 土壤中以各種電子接受者所發生各反應時所測得之電位範圍,常與真實的電極電位有所差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