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 朱建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http://people.gucas.ac.cn/~jianming. 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 30 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 自然地质灾害 ,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 人为地质灾害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004 年国务院颁发的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 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 寒潮.

yu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 朱建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http://people.gucas.ac.cn/~jianming

  2. 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3. 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

  4. 寒潮 2月6日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5. 寒潮 • 中央气象台2010年3月4日10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4日14时至6日14时,西北地区、江南北部及其以北地区将先后出现6~10℃降温,其中,内蒙古、华北北部以及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风。6日早晨的最低气温,内蒙古中部的部分地区将达零下15至零下20℃,华北北部零下7至零下10℃、局地零下15℃,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的部分地区将达零下20至零下25℃、局地零下30℃或以下,华北南部零下5至零下8℃,黄淮大部、江汉、江淮中西部0至零下3℃、局地零下5℃,江南北部0至3℃。

  6. 气象灾害 • 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天气) • 寒潮-雪灾-干旱 • 冰冻星球 • http://www.nmc.gov.cn/

  7. 案例介绍-旱情分级 •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06 • 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个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 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的多个乡镇发生严重干旱,或一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等 • 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较重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严重干旱等 • 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一般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较重干旱等

  8. 案例介绍 • 地震:分级 针对四川汶川县地震灾情,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5月12日15时40分紧急启动国家应急救灾二级响应,并于12日22时15分将响应等级提升为一级响应,国务院救灾工作组于当晚赶赴地震灾区,协助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民政部网站 • Ⅱ级到Ⅰ级调整 •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9. 第一节 分类分级的特点与作用 • 分类分级贯穿于突发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合理的划分突发事件的类别和级别是应急管理部门合理、科学的配备人员、装备和器材的基础依据,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键技术。

  10. 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对象为事件) • 对事件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事件的性质; • 对事件的分级主要是根据事件的八大要素(影响范围、危害/损失程度、扩散要素、时间要素、认知程度、社会影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度、资源保障程度)。

  11. 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对象为机构) • 对机构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该机构所处置的突发事件类型来决定。 • 对机构的分级分为两种: • 根据机构保障能力对机构的分级 • 根据所应对的突发事件对机构的分级

  12. 2. 分类分级的特点 • (1)动态性 • (2)相对紧迫性 • (3)并发性 • (4)综合性

  13. (1)动态性 • 突发事件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相关信息从不完全到完全,因此在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的确定时必须考虑动态变化的因素,不断更新突发事件的级别和状态,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 案例:08年雪灾,地震

  14. (2)相对紧迫性 • 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不是根据事件严重后果进行分类分级,而是根据事件性质、所需资源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分级,而突发事件在不断发展,因此分类分级存在相对的时间紧迫性。 • 时间紧迫性<-->动态性 • 案例:08地震

  15. (3)并发性 • 突发事件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会衍生出新问题,事件的类别和级别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对事件分类分级时要考虑其他并发症造成的影响。 • 案例:台湾莫拉克、“大灾过后有大疫” 融雪剂、2003衡阳大火

  16. (4)综合性 • 应急管理中的分类分级贯穿于突发事件的整个过程。既要对事件进行评价,还要对机构的资源状况和机构的处置能力进行评价,这三方面构成了应急管理中完整的分类分级体系。 • 多部门:针对火灾,公安、消防、安全监管、卫生、环保等部门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17. 3. 分类分级的作用 • 应急管理中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应对突发事件救援工作,在事件后便于查询和生成预案; • 分级则是针对问题重要性对突发事件进行级别上的确认。 • 分类分级在突发事件的三个状态有不同作用。

  18.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 • 突发事件的预防 • 突发事件的准备 • 突发事件的处置 • 突发事件的恢复重建 • The Discipline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Mitigation • The Discipline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Preparedness • The Discipline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Response • The Discipline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Recovery

  19. 应急管理中的三种状态 • 平时状态 • 没有预警或者未发生,主要是日常管理、维护和演练。 • 警戒状态 • 选择预案、调配物资、做好救助准备,例如台风预警 • 战时状态 • 事件发生后,启动预案、调度资源,快速救援

  20. 平时状态下分类分级作用 • 分类分级是后处理系统和日常管理培训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 • 根据分类分级的结果和方法,可以事后评价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应急主管部门可以评价各相关机构现实的保障能力和处置能力,诊断出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 • 案例:08地震中的专业救援力量不足

  21. 警戒状态下分类分级的作用 • 分类分级是预警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 • 根据分类分级的结果,可以对系统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针对不同类别和级别的事件隐患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启动相应的防范措施。 • 案例:台风预警

  22. 战时状态下分类分级的作用 • 分类分级是识别系统和实施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 • 根据分类分级的结果和方法,可以正确识别灾情的发生发展特征,确定事件类别和级别,调配相应的资源,形成有效方案,进行应急处理。 • 案例:2005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的苯胺车间发生剧烈爆炸

  23. 4.分类分级的过程 信息库;资料库;案例库;专业知识库; 专家信息库;预案演练资料库 分析其运行机理 分析影响因素 研究影响因素与事件危害性及资源保障之间的关系 综合评价

  24. 收集信息 • 首先要收集丰富的信息资料,包括历史资料、模拟演练资料、预案库和专家知识等。

  25. 分析突发事件运行机理 •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借鉴历史经验,系统分析突发事件的特征,研究其内在运行机理,提取分类分级的评价因素。

  26. 分析影响因素 • 分析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的因素,包括影响突发事件的因素比如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及与应对机构有关的因素比如机构的资源配备状况、管理水平等。

  27. 研究影响因素与事件危害性及资源保障之间关系研究影响因素与事件危害性及资源保障之间关系 • 研究影响因素与事件危害性的关系 • 处置机构资源和突发事件危害性的关系 • 影响因素与资源保障之间的关系

  28. 综合评价 • 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对突发事件运行机理的分析和对机构的评估情况,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29. 5.分类分级的内容结构 预案库 事件分类分级 挂钩 事前对机构保障能力的要求及管理 综合保障能力评价 机构分类分级 机构评估 对机构的评价、诊断和改进 静态保障能力评价

  30. 第二节 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 突发事件的分类相对简单; • 突发事件的分级相对复杂,本节重点为突发事件分级的原理和技术。

  31. 突发事件的分类 • 根据突发事件的特征将各种突发事件分为不同的类别; • 此处分类是相对应急管理层面而言,对于很多专业分类方法,在此不详述。

  32. 突发事件的分类 •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   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   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   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   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3. 2.突发事件分级的典型例子 美国联邦应急计划关于紧急事件分级图示 低风险状态 正常级别 较高风险状态 常规威胁 高风险状态 迫近威胁 严重状态 定域威胁 警戒状态 提高关注

  34. 分级几点注意 • 具体标准有待进一步明晰化 • 突发事件处于不断演进,分级是动态的 • “就高不就低” • 突出“三敏感”:敏感时间、地点、性质 • 社会安全事件不分级 • 案例:2005池州事件

  35. 3.分级的一般步骤 分级要素确定 机理分析; 案例分析 指标选取 指标赋权 专家赋权; 统计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等 反馈调整 综合评价 初步结果评审 专家评审等 否 通过 是 评级结果

  36. 影响突发事件分级的要素: • 事件要素包括四个维度 • 管理要素包含四个纬度

  37. 事件要素 • 影响范围,包括地域因素,危害覆盖面积等等。 • 危害/损失程度,例如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等。 • 扩散要素,主要包括天气或气候状况,传输渠道等等。 • 时间要素,一是指发生时刻的特性,例如是白天还是夜晚,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等;二是指突发事件可能持续的时间。

  38. 管理要素 • 认知程度:在现有的科学知识水平下,对这种突发事件发生机理和处置机理的研究情况。 • 社会影响程度: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 公众心理承受度:公众心理承受度低的突发事件,容易造成社会恐慌,所定的级别应该高。 • 资源保障度:指在现有的人员、设备、其他社会救援协助力量的情况下,能够一定时间t内扑灭突发事件的保障度r(t)。如果保障度高,那么救援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级别。

  39. 分级示例 • 某消防支队处理的火灾 • (1)指标建立 • (2)赋权 • (3)计算结果 • (4)根据得分值进行分级

  40.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火灾级别(Y) 时间(X1) 发生时间 持续时间 火灾特性(X2)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蔓延传播速度 灾害面积 被困人员数量 地域(X3) 城市规模 水源水压 人员密集度 气象(X4) 风速 湿度 气温 事件性质(X5) 责任性 不可抗力 非法破坏 指标建立

  41. 指标 时间(X1) 火灾特性(X2) 地域(X3) 气象(X4) 事件性质(X5) 权重 0.152 0.178 0.193 0.173 0.305 赋权 • 由于二级指标无法直接测量,选择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 • 三级到二级使用线性加权方法进行综合。 火灾级别=0.152*时间 + 0.178*火灾特性 + 0.193*地域 + 0.173*气象 + 0.305*事件性质

  42. 线性加权方法 • 对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 • 三级指标值可知,三级指标的权重可求得,对三级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二级指标的值; • 求得二级指标后,二级指标值与其权重加权求和可得最终值。 火灾级别=0.152*时间 + 0.178*火灾特性 + 0.193*地域 + 0.173*气象 + 0.305*事件性质

  43. 层次分析法 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层次分析法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来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评价者对复杂系统的评价思维定量化。

  44. 层次分析法(原理) • 设有 件物体 ;他们的重量分别为 。若将他们两两比较重量,其比值可构成 矩阵:

  45. 层次分析法(原理) • A矩阵的性质:若用重量向量 右乘A矩阵,得到

  46. 层次分析法(原理) • 当W未知时,可根据决策者对物体两两比较的关系,作出主观判断,记A为判断矩阵。 • A矩阵 的特点: 则该矩阵具有唯一非零的最大特征值 若判断矩阵满足上述特点,则该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47. 层次分析法(原理)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