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臺灣廣播電視事業營運概說

臺灣廣播電視事業營運概說. 世新大學 蔡念中 教授. 廣播電視事業類別. 無線電視 有線電視 無線廣播 衛星廣播電視 行動電視. 國內無線電視發展. 國內計有五家無線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 ( 非凡 ) , 中國電視公司 ( 旺旺中時 ) , 中華電視公司 ( 公廣 ) , 全民電視公司 , 公共電視 ( 公廣 ) 。. 無線電視數位化發展現況. 2007 年底我國 數位化無線電視節目涵蓋率 已達到 78.81 % ,目前共有五家無線電視臺業者業,總計製播十五個數位頻道節目,現有十個轉播站及九個改善站,服務總人口數達到 1,788 萬人 。.

yu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臺灣廣播電視事業營運概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灣廣播電視事業營運概說 世新大學 蔡念中 教授

  2. 廣播電視事業類別 • 無線電視 • 有線電視 • 無線廣播 • 衛星廣播電視 • 行動電視

  3. 國內無線電視發展 • 國內計有五家無線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非凡), 中國電視公司(旺旺中時), 中華電視公司(公廣), 全民電視公司, 公共電視(公廣)。

  4. 無線電視數位化發展現況 • 2007年底我國數位化無線電視節目涵蓋率已達到78.81%,目前共有五家無線電視臺業者業,總計製播十五個數位頻道節目,現有十個轉播站及九個改善站,服務總人口數達到1,788萬人。

  5. 無線電視數位化發展優點 • 可提高抗雜訊的能力。 • 可提升節目的畫質及音質水準。 • 可以增進電波頻率利用的效率。 • 電視節目訊號品質。

  6. 有線電視現況 •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網站公布2007年12月份數據,我國家庭總戶數為751萬2,450戶。 • 各有線廣播電視(播送)系統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2007年12月底訂戶數資料顯示,全國有線電視總訂戶數為468萬5,872戶,因此,有線電視家庭普及率為62.37%。

  7. 有線電視系統數、訂戶數及占有率 • 主要多系統經營者(MSO)

  8. 有線電視數位化發展 • 至2007年底62家業者中,計有38家業者完成數位化建置(實際推出數位服務者29家),分佈在14個縣市。 • 我國有線電視總收視戶數為468萬5,872戶,數位機上盒戶數為19萬317戶,數位服務普及率4.06%。

  9. 數位電視的潛在競爭者 • 中華電信MOD (Multimedia On Demand 隨選式多媒體) • IPTV如IMTV(Internet Protocol TV)

  10. 中華電信MOD • 電信業者透過ADSL寬頻網路連接家中的電視機,將豐富的節目內容傳送至家中的電視螢幕,提供消費者多樣化且高品質的影音服務。 主要的特色如下: • 隨選隨看 • 精采重現 • 操作簡便

  11. IPTV -IMTV • IPTV的傳送方式是像電腦網路一樣,首先使用者必須有位址(IP Address),然後IPTV的訊號,才能在知道使用者位址後,傳輸內容訊號給使用者。因此,基本上IPTV的傳輸方式是「點對點」的;然而,IPTV亦可做到如同電視般的一點對多點即時(realtime)廣播接收。 世新年代寬頻網路電視 im.tv我的網路電視

  12. 無線廣播現況 • 政府自1993年起開放廣播頻率供民間申設電臺,至2007年底止,共計有170家取得廣播執照正式營運之廣播電臺,其中公營電臺7家,民營電臺165家。(尚有2家小功率電臺籌設中)

  13. 無線廣播數位化發展 • 第1梯次數位廣播電臺之開放(DAB),目前許可6家設立,其中2家為現有類比廣播電臺。 • 數位無線廣播業者分為全區網及區域網 • 全區網─ 1.福爾摩沙電臺籌備處 2.優越傳信數位廣播公司籌備處 3.中國廣播公司 ‧區域網─ 北區:4.寶島新聲廣播電臺 5.臺倚數位廣播公司籌備處 南區:6.好事數位生活廣播電臺籌備處

  14. 衛星廣播電視發展 • 至2007年12月,經核准營運之---- • 衛星廣播電視事業節目供應者共有83家(境內63 家、境外20家) 。 • 直播衛星廣播電視服務經營者共有8家(境內5家、境外3家)。

  15. 衛星電視家族頻道 • TVBS:TVBS-G、 TVBS、 TVBS-N • 中天:新聞台、綜合台 • 東森:新聞、綜合、戲劇、電影台、S台 • 八大:戲劇台、綜合台、GTV • 緯來:戲劇台、電影台、 體育台、日本台 • 年代:EARNEWS 、MuchTV • 衛視:電影台、 體育台、中文台、合家歡台 • 三立:新聞台、臺灣台、都會台

  16. 行動電視發展現況 • 2006年12月25日行動電視(手持式電視)試播,由五家試播團隊(公視、中視資訊、高通、中華聯網及動視科技)開始試播,技術標準有DVB-H 及MediaFLO。 • 為加速行動電視發展,96年辦理「數位視訊平臺整合之前瞻性專案研究」及「推動行動電視實驗性試播」兩項年度施政計畫。

  17. 廣電事業本國及外國節目播出時數比例

  18. 廣播電視節目供應事業 廣播電視節目供應事業共分為三大類 • 廣播電視節目業 ‧廣播節目製作業 ‧電視節目製作業 ‧廣播電視節目發行業 • 廣播電視廣告業 • 錄影節目帶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 統計至2007年12月31日止。

  19. 廣播電視廣告量分析 • 2007年各種媒體之廣告量為453億8,200萬元,較2006年同期477億7,800萬元,下滑5.02%。 • 2007年廣播電視廣告量為219億1,300萬元,較2006年同期新臺幣229億9,700萬元,減少4.71%。

  20. 2007年各媒體廣告量之比例 • 2007年各媒體廣告量之比例,以電視廣告量最高,達39.97%,其次是報紙30.12%,第3為雜誌14.20%,而廣播及戶外廣告分別占8.31%及7.40%。

  21. 2007年電視廣告量分析 • 2007年電視廣告量為181億4,200萬元,其中無線電視臺比例為22.57%、衛星電視頻道比例為77.43%。 無線電視臺廣告量比例為22.57% 衛星電視頻道廣告量 比例為77.43%

  22. 無線電視臺2007年廣告量較2005年同期些微下降0.75%(由41億2,500萬元下滑至40億9,400萬元)中視推出「超級星光大道」,廣告量大幅增加26.03%,為無線電視臺廣告量唯一成長的頻道。無線電視臺2007年廣告量較2005年同期些微下降0.75%(由41億2,500萬元下滑至40億9,400萬元)中視推出「超級星光大道」,廣告量大幅增加26.03%,為無線電視臺廣告量唯一成長的頻道。

  23. 2007年電視廣告量分析 • 2007衛星電視頻道類型廣告量比例前3名: 1.綜合頻道(20.31%) 2.新聞頻道(11.00%) 3.國片頻道(7.60%) 綜合頻道20.31% 新聞頻道11% 國片頻道7.60%

  24. 2007年廣播廣告量分析 • 2007年廣播媒體廣告量為37億7千萬元,較2006年減少4.92%。 • 2007年廣播電臺廣告量前3名為綜合類、音樂類及新聞類電臺,其中綜合類電臺廣告量達16億4千4百萬元,較2006年下滑 3.84%。音樂類電臺 廣告量為16億3千9百 萬元,下滑7.77%。 唯一成長的是新聞類 電臺,廣告量4億8千 6百萬元,微幅成長1.79%。

  25. 2007年錄影節目帶業產業概況 • 2007年錄影節目帶業產值約45億元,出租通路與銷售產值仍繼續下滑。 • 通路部分:出租市場約佔65%,銷售約佔35%。 • 大型量販店及連鎖店的銷售是市場的主力,大型連鎖出租店也佔整體出租市場的大部分。

  26. 未來發展 • 影音節目製作及發行是屬成熟性的產業。 • 網路影音出租或播放已成為未來重要的消費管道,業者應積極投入,規劃應對策略。 • 在市場經營上,業者應有與異業結合的創意,才能創造商機,例如與各種記憶體載具、播放工具結合,提供消費者更便捷之消費模式。 • 隨著科技的發展應用,業者對數位化內容應不遺餘力,惟其投資成本仍過高,政府應與之輔導協助。

  27. 結 語 • 臺灣的市場極淺,經營本不易;因自由市場機制,引進版權成本越來越高,自製產品的製作空間被嚴重壓縮,嚴重影響本土產業的發展,更無法奢望走出去;這是一個極有爭議的議題,是否要有隱性的協調機制,一直是業者關心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