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91 Views
臺灣廣播電視事業營運概說. 世新大學 蔡念中 教授. 廣播電視事業類別. 無線電視 有線電視 無線廣播 衛星廣播電視 行動電視. 國內無線電視發展. 國內計有五家無線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 ( 非凡 ) , 中國電視公司 ( 旺旺中時 ) , 中華電視公司 ( 公廣 ) , 全民電視公司 , 公共電視 ( 公廣 ) 。. 無線電視數位化發展現況. 2007 年底我國 數位化無線電視節目涵蓋率 已達到 78.81 % ,目前共有五家無線電視臺業者業,總計製播十五個數位頻道節目,現有十個轉播站及九個改善站,服務總人口數達到 1,788 萬人 。.
E N D
臺灣廣播電視事業營運概說 世新大學 蔡念中 教授
廣播電視事業類別 • 無線電視 • 有線電視 • 無線廣播 • 衛星廣播電視 • 行動電視
國內無線電視發展 • 國內計有五家無線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非凡), 中國電視公司(旺旺中時), 中華電視公司(公廣), 全民電視公司, 公共電視(公廣)。
無線電視數位化發展現況 • 2007年底我國數位化無線電視節目涵蓋率已達到78.81%,目前共有五家無線電視臺業者業,總計製播十五個數位頻道節目,現有十個轉播站及九個改善站,服務總人口數達到1,788萬人。
無線電視數位化發展優點 • 可提高抗雜訊的能力。 • 可提升節目的畫質及音質水準。 • 可以增進電波頻率利用的效率。 • 電視節目訊號品質。
有線電視現況 •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網站公布2007年12月份數據,我國家庭總戶數為751萬2,450戶。 • 各有線廣播電視(播送)系統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2007年12月底訂戶數資料顯示,全國有線電視總訂戶數為468萬5,872戶,因此,有線電視家庭普及率為62.37%。
有線電視系統數、訂戶數及占有率 • 主要多系統經營者(MSO)
有線電視數位化發展 • 至2007年底62家業者中,計有38家業者完成數位化建置(實際推出數位服務者29家),分佈在14個縣市。 • 我國有線電視總收視戶數為468萬5,872戶,數位機上盒戶數為19萬317戶,數位服務普及率4.06%。
數位電視的潛在競爭者 • 中華電信MOD (Multimedia On Demand 隨選式多媒體) • IPTV如IMTV(Internet Protocol TV)
中華電信MOD • 電信業者透過ADSL寬頻網路連接家中的電視機,將豐富的節目內容傳送至家中的電視螢幕,提供消費者多樣化且高品質的影音服務。 主要的特色如下: • 隨選隨看 • 精采重現 • 操作簡便
IPTV -IMTV • IPTV的傳送方式是像電腦網路一樣,首先使用者必須有位址(IP Address),然後IPTV的訊號,才能在知道使用者位址後,傳輸內容訊號給使用者。因此,基本上IPTV的傳輸方式是「點對點」的;然而,IPTV亦可做到如同電視般的一點對多點即時(realtime)廣播接收。 世新年代寬頻網路電視 im.tv我的網路電視
無線廣播現況 • 政府自1993年起開放廣播頻率供民間申設電臺,至2007年底止,共計有170家取得廣播執照正式營運之廣播電臺,其中公營電臺7家,民營電臺165家。(尚有2家小功率電臺籌設中)
無線廣播數位化發展 • 第1梯次數位廣播電臺之開放(DAB),目前許可6家設立,其中2家為現有類比廣播電臺。 • 數位無線廣播業者分為全區網及區域網 • 全區網─ 1.福爾摩沙電臺籌備處 2.優越傳信數位廣播公司籌備處 3.中國廣播公司 ‧區域網─ 北區:4.寶島新聲廣播電臺 5.臺倚數位廣播公司籌備處 南區:6.好事數位生活廣播電臺籌備處
衛星廣播電視發展 • 至2007年12月,經核准營運之---- • 衛星廣播電視事業節目供應者共有83家(境內63 家、境外20家) 。 • 直播衛星廣播電視服務經營者共有8家(境內5家、境外3家)。
衛星電視家族頻道 • TVBS:TVBS-G、 TVBS、 TVBS-N • 中天:新聞台、綜合台 • 東森:新聞、綜合、戲劇、電影台、S台 • 八大:戲劇台、綜合台、GTV • 緯來:戲劇台、電影台、 體育台、日本台 • 年代:EARNEWS 、MuchTV • 衛視:電影台、 體育台、中文台、合家歡台 • 三立:新聞台、臺灣台、都會台
行動電視發展現況 • 2006年12月25日行動電視(手持式電視)試播,由五家試播團隊(公視、中視資訊、高通、中華聯網及動視科技)開始試播,技術標準有DVB-H 及MediaFLO。 • 為加速行動電視發展,96年辦理「數位視訊平臺整合之前瞻性專案研究」及「推動行動電視實驗性試播」兩項年度施政計畫。
廣播電視節目供應事業 廣播電視節目供應事業共分為三大類 • 廣播電視節目業 ‧廣播節目製作業 ‧電視節目製作業 ‧廣播電視節目發行業 • 廣播電視廣告業 • 錄影節目帶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 統計至2007年12月31日止。
廣播電視廣告量分析 • 2007年各種媒體之廣告量為453億8,200萬元,較2006年同期477億7,800萬元,下滑5.02%。 • 2007年廣播電視廣告量為219億1,300萬元,較2006年同期新臺幣229億9,700萬元,減少4.71%。
2007年各媒體廣告量之比例 • 2007年各媒體廣告量之比例,以電視廣告量最高,達39.97%,其次是報紙30.12%,第3為雜誌14.20%,而廣播及戶外廣告分別占8.31%及7.40%。
2007年電視廣告量分析 • 2007年電視廣告量為181億4,200萬元,其中無線電視臺比例為22.57%、衛星電視頻道比例為77.43%。 無線電視臺廣告量比例為22.57% 衛星電視頻道廣告量 比例為77.43%
無線電視臺2007年廣告量較2005年同期些微下降0.75%(由41億2,500萬元下滑至40億9,400萬元)中視推出「超級星光大道」,廣告量大幅增加26.03%,為無線電視臺廣告量唯一成長的頻道。無線電視臺2007年廣告量較2005年同期些微下降0.75%(由41億2,500萬元下滑至40億9,400萬元)中視推出「超級星光大道」,廣告量大幅增加26.03%,為無線電視臺廣告量唯一成長的頻道。
2007年電視廣告量分析 • 2007衛星電視頻道類型廣告量比例前3名: 1.綜合頻道(20.31%) 2.新聞頻道(11.00%) 3.國片頻道(7.60%) 綜合頻道20.31% 新聞頻道11% 國片頻道7.60%
2007年廣播廣告量分析 • 2007年廣播媒體廣告量為37億7千萬元,較2006年減少4.92%。 • 2007年廣播電臺廣告量前3名為綜合類、音樂類及新聞類電臺,其中綜合類電臺廣告量達16億4千4百萬元,較2006年下滑 3.84%。音樂類電臺 廣告量為16億3千9百 萬元,下滑7.77%。 唯一成長的是新聞類 電臺,廣告量4億8千 6百萬元,微幅成長1.79%。
2007年錄影節目帶業產業概況 • 2007年錄影節目帶業產值約45億元,出租通路與銷售產值仍繼續下滑。 • 通路部分:出租市場約佔65%,銷售約佔35%。 • 大型量販店及連鎖店的銷售是市場的主力,大型連鎖出租店也佔整體出租市場的大部分。
未來發展 • 影音節目製作及發行是屬成熟性的產業。 • 網路影音出租或播放已成為未來重要的消費管道,業者應積極投入,規劃應對策略。 • 在市場經營上,業者應有與異業結合的創意,才能創造商機,例如與各種記憶體載具、播放工具結合,提供消費者更便捷之消費模式。 • 隨著科技的發展應用,業者對數位化內容應不遺餘力,惟其投資成本仍過高,政府應與之輔導協助。
結 語 • 臺灣的市場極淺,經營本不易;因自由市場機制,引進版權成本越來越高,自製產品的製作空間被嚴重壓縮,嚴重影響本土產業的發展,更無法奢望走出去;這是一個極有爭議的議題,是否要有隱性的協調機制,一直是業者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