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祝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 学英语 》 报. 祝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教师论坛圆满召开.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程晓堂 2005 年 8 月 21 日 石家庄. 主要内容. 一、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二、关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三、关于语法教学的问题 四、关于词汇教学的问题 五、关于口语教学的问题 六、关于教材的调整与取舍 七、关于评价与考试. 一、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就课堂教学的过程而言,目前有几种典型模式: 模式一:单词  语法  课文  练习. 模式一的具体做法: 讲解词汇(扫清词汇障碍) 分析语法结构

yuli-brigg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祝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英语》报 祝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教师论坛圆满召开

  2.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程晓堂2005年8月21日 石家庄

  3. 主要内容 一、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二、关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三、关于语法教学的问题 四、关于词汇教学的问题 五、关于口语教学的问题 六、关于教材的调整与取舍 七、关于评价与考试

  4. 一、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就课堂教学的过程而言,目前有几种典型模式: 模式一:单词语法课文练习

  5. 模式一的具体做法: • 讲解词汇(扫清词汇障碍) • 分析语法结构 • 讲解课文(包括课文理解和语言点) • 评讲练习(包括教材上的练习和补充练习)

  6. 模式二:复习新课作业 • 复习:教师通过提问、听写、背诵等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呈现新知(语法、词汇、阅读、听力理解等) • 操练和练习(比如学习定语从句以后造句、用定语从句描述人和物)。

  7. 课堂实例 下面是一节课堂教学的步骤实录: • 学生阅读(默读)一个段落; • 学生听课文录音; • 学生自己朗读1至2遍; • 指定一个学生朗读课文; • 教师讲解课文:提问、翻译、讲解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

  8. 上述课堂教学特征分析 • 教师从头讲到尾,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不放过,对重点语法项目更是备加重视; • 学生忙于记笔记,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 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9.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 使用新教材必须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0.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 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 • 强调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知识的接受; •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的讲解只起着辅助作用;

  11.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 Warming up What do you do to be a good friend? Are you good to your friends? Make the following survey. Add up your score and see how many points you can get.

  12. Pre-reading 1. Why do you need friends? Make a list of reasons why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you. 2. What do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like? List what a good friend should do and share the list with your partners.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13.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 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14. Using language • Reading, listening and writing • Speaking • Reading and writing • Writing for fun

  15. 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探讨 • 激活、共享已有知识与经验; • 接触、体验、理解新知识和新经验; • 学习重点知识与技能; • 实际语言运用。

  16. 二、关于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要明确活动的目的与要求; • 活动要讲究实效; • 活动的形式要与活动内容相匹配; • 活动要有充分的时间; • 活动指令要清楚; • 要明确活动结果的呈现方式。

  17. 三、关于语法教学的问题 • 问题:是否需要详细讲新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并且举一反三?

  18. 分析与讨论: 新教材对语法的处理: (1)各版本的教材都对语法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不是像有些教师说的新教材不教语法; (2)新教材一般不简单罗列或讲解语法结构和规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法规则,培养语法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运用语法的机会。

  19. 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各单元的重要语法项目。有些版块可能涉及一些新的语法项目,但如果这些项目不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则不需要重点学习; (2)即使是重点语法项目,也不要详细和系统地讲解,也不要节外生枝地展开和提高。 (3)重点是培养语法意识,而不是记忆语法规则。

  20. 四、关于词汇教学的问题 • 问题:新教材词汇量大。如何处理新教材中的词汇?哪些词汇是需要掌握的,哪些是要认识的?为什么学生在词汇学习上有困难?

  21. 分析与讨论: • 新教材的词汇量究竟有多大? • 如何计算新教材的词汇量? • 词汇究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22. 教学建议: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词汇。在教学中,不要盲目地把教材中出现的所有生词都当作重点词汇来处理;

  23. (2)合理把握词汇教学的要求。有位教师说,教材词汇量大,不少单词很难拼写。这位教师举了一些拼写太难的单词:broccoli, Rio de Janeiro, Portuguese, Argentina, California。显然,这些词是不需要学生学习以后马上能够拼写的。 (3)积极渗透词汇学习策略的培训。

  24. 五、关于口语教学的问题问题:现在的新教材为什么几乎没有对话?如何进行对话练习?

  25. 分析与讨论 准确地说,新教材不是没有对话,只是不像旧教材把对话直接呈现在课本上。几个版本的新教材都有对话(而且每单元不只一个对话),但对话没有印刷在课本上,而是录在录音带里。学生听对话并完成某些任务。

  26. 这种设计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条: (1)传统的教材编写思路之一是以文字和录音形式给学生提供示范性对话(model dialogue),希望学生能够熟悉对话并在此基础上模仿对话进行口语表达。这种思路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同时也有情景教学法的痕迹。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思路逐渐被抛弃;

  27. (2)对话属于口语,口语主要是通过听来获得和理解的,不是供阅读的。以阅读的形式来学习口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学生可能会读、会模仿,但不能语境自然地表达。(2)对话属于口语,口语主要是通过听来获得和理解的,不是供阅读的。以阅读的形式来学习口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学生可能会读、会模仿,但不能语境自然地表达。 (3)不把对话印刷在课本上,有利于设计听的活动,提高听的效果。

  28.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录音中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 (2)既要鼓励学生进行模仿,但更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实、自然的表达; (3)引导学生在Warm up, Speaking, Discussion等环节进行对话训练。

  29. 六、关于教材的调整与取舍问题: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取舍和调整的依据是什么?六、关于教材的调整与取舍问题:为什么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取舍和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30. 分析与讨论: (1)教材不应该成为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 (2)教材不是“圣经”; (3)教材是服务教学的工具和材料; (4)没有完美的教材; (5)教材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刘道义,2004)

  31. 关于教材的三个“正确认识”: (1)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合理使用教材 • 要牢固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 • 要充分认识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 • 要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2. (2)正确认识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 • 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教材不等于课程标准; • 教材不拘泥于课程标准。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可能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体现教材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 要认识到教材与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

  33. (3)正确认识教材与考试的关系 • 教材的内容不等于考试的内容。; • 平时的评价可以以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为基础,但也不能死抠书本知识; • 不能出于应付考试的目的而对教材进行随意的取舍和调整。

  34. 七、关于评价与考试 • 有的教师说,“高考不改革,新课程难以实施”。如何看待这个的问题? • 平时教学强调能力的培养,而考试仍然考查知识,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 • 什么样的考试才能彻底打破以知识为主的考试形式?

  35. 中考、高考与教材内容挂钩吗? •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应根据什么标准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水平测试?

  36. 分析与讨论: • 考试不是不改革,只是现在还没有很成熟方案。中考已经在改革,2007年实验区的高考肯定要改革。 • 即使是现在的中考和高考,也不是着重考查知识。近些年的命题正在不断改进,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所以,平时教学强调能力的培养与考试没有根本的冲突。

  37. 谢谢! 今后联系:010-58805140 电子邮件:chengxt@bnu.edu.cn 个人网页:http://flete.wwxy.bnu.edu.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