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917 Views
二 物理因子治疗. 是应用自然界及人工制造的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门科学,简称理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 治疗 康复 预防保健. 物理因子治疗 定义. 理疗的种类. 1 )电疗:直流电疗、中频电疗、超短波、微波、 静电 2 )光疗:红外、紫外、激光、红光、蓝光 3 )超声: 单纯、超声药物透入、超声雾化 4 )磁疗: 静磁、脉动磁、脉冲磁 5 )传导热疗: 蜡疗、泥疗、沙疗、蒸汽疗、热敷 6 )冷疗: 冰敷、冷水敷、冷冻 7 )水疗: 淋浴、盆浴、药浴、涡流浴、水中运动 8 )生物反馈疗法 9) 冲击波疗法
E N D
是应用自然界及人工制造的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门科学,简称理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应用自然界及人工制造的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门科学,简称理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 治疗 康复 预防保健 物理因子治疗定义
理疗的种类 • 1)电疗:直流电疗、中频电疗、超短波、微波、静电 • 2)光疗:红外、紫外、激光、红光、蓝光 • 3)超声:单纯、超声药物透入、超声雾化 • 4)磁疗:静磁、脉动磁、脉冲磁 • 5)传导热疗:蜡疗、泥疗、沙疗、蒸汽疗、热敷 • 6)冷疗:冰敷、冷水敷、冷冻 • 7)水疗:淋浴、盆浴、药浴、涡流浴、水中运动 • 8)生物反馈疗法 • 9)冲击波疗法 。。。。。。
消炎、杀菌、镇痛 镇静、安眠 兴奋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 调节植物神经及内脏功能 松解粘连及软化瘢痕 治疗癌症 预防、康复 癌 症 肿瘤细胞不能耐受高温(42-45℃) 射频、热疗、激光、冷冻、强磁场有抗癌作用 光敏疗法表现出前景 消炎 急性炎症:紫外线、微波、超短波 亚急性/慢性炎症:短波、红外线 部位较深者采用高频 部位较浅者采用红外线、药物离子导入 镇 痛 几乎所有的物理因子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国外比较强调冷疗 国内比较强调热疗 内脏痛有效 理疗的治疗作用
作用机理 • 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主要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体液作用和直接作用引起应答性反射而产生效应。 • 关于物理治疗的作用机制还有用植物神经反射学说、间生态学说、巴甫洛夫学说、应激反应学说、闸门控制学说、内源性啡肽类物质释放及经络学说来解释不同的理疗机制。此外,尚有生物控制论以及分子生物学说来说明一些理疗机制, • 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学说能全面、完整地解释理疗防治疾病的机制?
物理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主要适应证 • 炎症 如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包括化脓性或非化脓性、体表和深部炎症 • 各类损伤 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 • 粘连及瘢痕 术后粘连、瘢痕增生 • 溃疡 皮肤溃疡、胃溃疡、伤口未愈合。 • 功能障碍性疾病 肌肉、关节、血管、内脏、代谢、内分泌功能障碍及神经官能症。 • 禁忌证 • 严重的心脏病和动脉硬化、动脉瘤、出血倾向、高热、恶液质、活动性肺结核及癌肿均属理疗禁忌证。其禁忌证也是相对的。
电疗法 • 应用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电疗法(electrotherapy)。电流频率的基本计量单位为赫(Hz KHz MHz GHz)。 • 根据所采用电流的频率不同分三大类: • 低频电疗法:0~1000Hz • 感应电、直流电、功能性电刺激 • 中频电疗法:1KHz~100KHz • 调制中频、音频、干扰电 • 高频电疗法:采用100KHz~300GHz • 超短波、微波、共鸣火花
治疗作用 ①细胞膜电位改变 ②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③小血管扩张 ④产生电解产物 ⑤静脉血栓退缩 离开阳极,退向阴极而使血管重新开放。 ⑥促进骨生长 直流电阴极插入骨折处,通以10uA的微弱电流,有促进骨生长、加速骨折愈合作用。 低频电疗法-单纯直流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 • 根据电学“同性相斥”原理 • 将药物置于极性相同电极下导入, • 途径:汗腺、皮脂腺管口或粘膜、伤口的细胞间隙 • 一般在皮下1cm以内的深度形成“离子堆”,在局部存留数小时至数天,因此作用表浅而缓慢,但局部药物浓度较高,局部产生治疗作用。 • 可随血液、淋巴液进入远隔部位产生作用,或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或穴位经络产生治疗作用。 • 适应证:神经炎、神经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慢性疼痛、慢性炎症、角膜炎、骨折、脑血管意外后。
治疗技术 • (1)衬垫法:治疗的电流强度为0·03~0·1mA/cm2,通电时电极下有轻度针刺感。每次治疗15~25min,每日或隔日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 • (2)电水浴法:单个肢体治疗时电流强度10~15mA,两个肢体治疗时15~20mA。其余治疗技术同衬垫法。 • 离子导入用药品的选择: • ①易溶于水,易于电离、电解 • ②明确需导入的有效成分及其极性 • ③成分纯,不得同时应用几种药物或单味、多味中草药煎剂,或阴阳极交替导入。 • ④局部应用有效 • 阳极导入的常用药物:离子为钙、锌、普鲁卡因、维生素B1、透明质酸酶、黄连素、草乌等, • 阴极导入的离子为碘、氯、溴、维生素C等
一般采用4~10V、40~80mA电流,因肿瘤的大小与深度而异。每次持续作用120~180min,直至肿瘤变黑、坏死、缩小甚至消失为止。一般需治疗数次一般采用4~10V、40~80mA电流,因肿瘤的大小与深度而异。每次持续作用120~180min,直至肿瘤变黑、坏死、缩小甚至消失为止。一般需治疗数次 治疗时要注意保护正常组织。肺、肝等深部脏器治疗时需在B超或X线引导下穿刺插入电极,防止损伤心脏、大血管、纵隔等。 低频电疗法-电化学疗法
粗(Aα、Aβ、Aγ)纤维和细(Aδ、C)纤维的传导都能激活脊髓后角的上行的脑传递细胞(T细胞),又同时与后角的胶质细胞(SG细胞)形成突触联系。粗纤维的冲动只能兴奋SG细胞,使该细胞向T细胞发出抑制性冲动,从而阻断外周纤维向T细胞传导传递冲动,故闸门关闭。而细纤维只能抑制SG细胞,使后者不能向T细胞发出抑制性冲动,因而闸门开放。粗(Aα、Aβ、Aγ)纤维和细(Aδ、C)纤维的传导都能激活脊髓后角的上行的脑传递细胞(T细胞),又同时与后角的胶质细胞(SG细胞)形成突触联系。粗纤维的冲动只能兴奋SG细胞,使该细胞向T细胞发出抑制性冲动,从而阻断外周纤维向T细胞传导传递冲动,故闸门关闭。而细纤维只能抑制SG细胞,使后者不能向T细胞发出抑制性冲动,因而闸门开放。 脊髓后角的上行的 脑传递细胞(T细胞) • 带状泡疹就是因为粗纤维丧失,使T细胞处于较高的活动水平,因此轻触就引起痛觉。而摩擦皮肤或振动可能由于使粗纤维兴奋而止痛。 后角的胶质细胞(SG细胞)
电疗法-低频电-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 • 电体操疗法 • 1.概述 :采用三角波和方波的低频脉冲 • 2.治疗作用 对失神经支配而发生变性的肌肉进行合适的电刺激,可以引起肌肉收缩,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从而可延缓患肌萎缩,防止纤维化和挛缩;并可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传导功能。 • 3.治疗技术 治疗时将接阴极的点状电极置于患肌或患肌的运动点上,阳极置于肢体近端或躯干,电极下均应放厚衬垫。 • 4.临床应用:落枕
Electrotherapy Hammer-shaped electrode Electrotherapy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y Low-frequency electric therapy (1-1000Hz) (direct current, induction electricity): stiff neck, muscle pain, myofascitis of back
低频电-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 • 1.概述 用电流刺激丧失功能的器官或肢体,以所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纠正器官或肢体的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法。 • 2.治疗作用 同时也刺激了传入神经,经脊髓投射到高级中枢,促进肢体功能的重建以及心理状态的恢复。 • 3.治疗技术 近年有一种微型植入式电刺激器可长期使用。 • 4.临床应用 • 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起搏器
Electrotherapy Rise up Rise up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 FES:Hemiplegia’s Wrist and foot drop down
电疗-中频 • 中频:频率1,000-100,000Hz • 种类:音频、调制中频、干扰电、音乐电疗 • 特点:阻抗小、通过电流多、作用较深 • 作用: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疤痕、松解粘连、调整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
中频-等幅中频电疗法 • 1.频率为1000~2000Hz的等幅正弦电流(音频) • 2.治疗作用 • (1)皮肤痛阈上升,产生镇痛效应。 • (2)加快炎症吸收,促进血管功能恢复的作用。 • (3)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 3.治疗技术 • 4.临床应用禁忌证: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心区、孕妇腰腹部、戴有心脏起搏器者。
中频-低频调制中频电疗法 • 因此兼有低频与中频两种电流,作用较深,不产生电解刺激作用,人体易于接受而不易产生适应性。 • 调制频率选择 • 100~150Hz 止痛,抑制交感神经 • 50~100Hz 引起肌肉强直收缩 • 25~50Hz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20~40Hz 兴奋迷走神经 • 10~30Hz 引起肌肉单收缩 • 20~100Hz 促进局部血循环 • 50~150Hz变频 促水肿、渗出吸收
中频-干扰电疗法 • 以两路不同频率的中频正弦交流电流交叉地输入人体,在电力线交叉的部位形成干扰场,产生差频变化为0~l00Hz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称为干扰电疗法(interferential therapy)。 • 治疗作用 • (1)50~l00Hz差频: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较明显,因而加快对渗出和水肿的吸收。 • (2)90~100Hz差频: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有刺激作用,可促进平滑肌活动,提高张力。
电疗-高频 • 高频:频率>100,000Hz • 种类: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射频 • 特点: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产热作用明显、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无电解作用 • 作用:人体内电荷在高频电场中发生快速振荡,产生内生热效应和热外效应
高频-短波 • 短波:波长10-100m,频率3-30MHz。又称感应透热电疗法。 • 特点:内生热作用。促进深部组织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促使炎症消退;同时可以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并降低肌肉张力,增强免疫功能 • 大功率短波(与大功率微波统称为射频)可应用于癌症治疗。
高频-超短波 • 超短波:波长1-10m,频率30-300MHz。又称高频电场疗法。内生热及热外效应是治疗基础。超短波频率高,非热效应明显;脉冲超短波以热外效应为主 • 作用:对于炎症过程的各个阶段均有效 • 小剂量:使炎症部位神经兴奋性下降,达到镇痛作用;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促使炎症消退;结缔组织再生增强,促进愈合;抑制细菌生长 • 中、大剂量:使深部组织加热,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高频-微波 • 微波:波长1mm-1m,频率300-300,000MHz • 种类:米波、厘米波、毫米波。 • 特点:内生热及热外效应是治疗基础。 • 作用:类似于超短波
高频-射频 • 射频:应用无线电波对人体的热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大功率短波与微波治疗癌瘤的方法 • 作用机制: 温热 增加溶酶体活性 癌瘤细胞破坏 加强溶酶体酶活性 抑制呼吸 相对增加无氧糖酵解 增加酸度(乳酸)
短波与超短波疗法的治疗剂量可分为4级: • (1)无热量(Ⅰ级剂量):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炎症的早期、显著水肿或血液循环障碍的部位。 • (2)微热量(Ⅱ级剂量):有刚能感觉到的温热感,适用于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 (3)温热量(Ⅲ级剂量):有明显的温热感,适用于慢性炎症和慢性疾病。 • (4)热量(Ⅳ级剂量):有刚能忍受的强烈热感,适用于恶性肿瘤的高热疗法。 • 缺点:不客观
Resonance spark: Alopecia (Hair loss) Functional aphonia, blindness 共鸣火花 is belong to high frequency……
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phototherapy)。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phototherapy)。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 三、光 疗 法 电磁波谱
治疗作用:有热射线之称-温热效应 治疗技术:发光-不发光 辐射治疗时裸露病患部位,灯距视灯的功率而异,以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宜。 治疗时严防眼部受红外线辐射,引起白内障或眼底损伤 临床应用 (1)适应证:软组织损伤(24小时后)、肌纤维织炎、神经痛 (2)禁忌证:急性炎症、活动性出血、活动性结核。 红外线疗法 (infrared therapy)
红光疗法 蓝紫光疗法 治疗作用 血液中的胆红素吸收蓝紫光后,在光和氧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变化,变为水溶性、低分子量的、易于排泄的、无毒胆绿素。 3.治疗技术 专用的蓝光荧光灯,在1~3天内连续或间断照射,总照射时间蓝紫光24~48小时,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皮肤和粪便颜色,检查血胆红素。 4.临床应用 适用于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 可见光
光疗-紫外线(ultraviolet therapy) • 长波紫外线(UVA)400~320nm,中波紫外线(UVB)320~280nm,短波紫外线(UVB) 280~180nm 。 • 治疗作用:紫外线有光化学射线之称,人体吸收紫外线后,组织内形成血管活性物质,皮下微血管扩张,皮肤照射野中出现红斑。红斑持续数天后出现色素沉着。 • (1)杀菌(2)消炎(3)脱敏(4)影响细胞生长(5)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6)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7)镇痛:A这是由于感觉神经兴奋性降低,痛阈上升;B血液循环增加,致痛物质的排除加快;C皮肤红斑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强兴奋灶,干扰、抑制疼痛在皮层的兴奋灶。 • (8)光致敏作用:光加成反应(又称光动力学反应),加剧紫外线对DNA合成和细胞丝状分裂的抑制。紫外线与呋喃香豆精合用,能加强黑色素细胞的功能。
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以最弱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表示,即紫外线在一定距离下垂直照射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要的时间。MED反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故又称生物剂量(BD)。
激光是受激辐射放大的人工光,具有光的物理特性,又具有亮度大、单色性好、定向性强、相干性好等特点。激光是受激辐射放大的人工光,具有光的物理特性,又具有亮度大、单色性好、定向性强、相干性好等特点。 治疗作用 (1)低强度激光对组织产生刺激激活作用,改善组织血液循环。 (2)高强度激光可使组织止血、粘着、焊接或切割、分离。 (3)光敏治疗 血卟啉(HpD)光敏剂在激光照射下被激活而发出荧光,可用于对肿瘤的诊断定位,高能态血卟啉与氧结合后发生光动力学效应而产生对细胞有毒的单线态氧而损伤杀灭肿瘤细胞。 激光疗法(laser therapy)
超 声 • 人类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1兆赫兹~5兆赫兹。频率500~2500千赫的超声波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现在理疗中常用的频率一般为800~1000千赫。 • 作用: • 1)机械作用:细胞振动,细胞膜按摩,功能改善,组织营养代谢改善,加速新陈代谢,提高组织再生能力。 • 2)温热作用:组织交界处明显 • 3)化学作用:可引起化学反应,活化酶蛋白质分解等 • 4)反射作用:作用于神经感受器和深部本体感受器 • 需要耦合剂
Ultrasonic therapy This is Ultrasonic therapeutic apparatus it can treat Various types of pain ,arthritis….. Output
是以各种热源为介体,将热直接传导给机体,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各种热源为介体,将热直接传导给机体,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石蜡疗法 湿热敷疗法 蒸汽疗法 泥疗 水疗 传导热疗法(conductive heat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