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 9 章

第 9 章. 传输线计算机解. Computation solutions for Transmission Line. 在应用 Smith 圆图 60 多年的今天。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促成传输线 CAD 的出现。换句话说, Smith 圆图的全部功能都可以由 Computer Program 来实现。本讲主要讨论单枝节匹配和双枝节自动匹配。 一、并联单枝节匹配 并联单枝节匹配的提法是:已知归一化负载阻抗 求传输线段距离和枝节长度. 一、并联单枝节匹配. 具体见图所示。. 图 9-1 单枝节匹配. 通过 时的阻抗.

yuk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9 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9章 传输线计算机解 Computation solutions for Transmission Line 在应用Smith圆图60多年的今天。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促成传输线CAD的出现。换句话说,Smith圆图的全部功能都可以由Computer Program来实现。本讲主要讨论单枝节匹配和双枝节自动匹配。 一、并联单枝节匹配 并联单枝节匹配的提法是:已知归一化负载阻抗 求传输线段距离和枝节长度

  2. 一、并联单枝节匹配 具体见图所示。 图 9-1 单枝节匹配

  3. 通过 时的阻抗 其中 ,也即阻抗变换公式 一、并联单枝节匹配 图上表示 。 (9-1)

  4. 一、并联单枝节匹配 很容易得到 (9-2) 并联枝节的匹配条件是 (9-3) 也即 (9-4) (9-5)

  5. 同时得到 一、并联单枝节匹配 解出 (9-6) 和 (9-7)

  6. 一、并联单枝节匹配 (9-8) (9-9) 利用上述公式编程并不困难。

  7.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1. 问题的提法:已知负载 ,枝节间距θ ·若此负载能匹配,则给出 和 ·若此负载(处于死区)不能匹配,则程序自动加一段 ,使之能达到匹配。 其模型如图所示。 图 9-2 双枝节自动匹配模型

  8.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2. 求解模型 首先不考虑 ,认为 已处于双枝节能匹配的区域且把双枝节认为是一个网络(Network),如图所示。 图 9-3 求解模型

  9.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于是,双枝节可看成由两个并联导纳之间有一段传输线段θ构成。其[A]矩阵可以写出 上面矩阵[A]与负载无关。我们要求的即 和 根据匹配条件 (9-10)

  10.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代入A参数,具体展开。作为技巧,我们暂时把 和 作为未知数得到方程,其中 (9-11) 联立求解得 (9-12)

  11. 注意式(9-12)中 的表示,由于 这恰好是避开死区的条件,具体若 有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9-13) 可知 (9-14) (9-15) 上面分析与图解法完全吻合。

  12. case1. 满足匹配条件 设 ,则双枝节长度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9-16) 于是有, 且 (9-17) (9-18)

  13. case 2. 当 不满足匹配条件,选择 使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9-19) (9-20) 图 9-4

  14.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由图可知 实部方程可解出 (9-21) 以及虚部方程 (9-22)

  15. 已知等效的 ,再求 和 No Yes 二、双枝节自动匹配 DUS 图 9-5 计算框图 RETURN

  16. [定理1 ] 由任意阻抗 变换到纯电阻 的电长度θ为 附录 关于单枝节的模型处理 在附录中,我们再研究一种单枝节匹配的模型处理方法。前面已经讨论过由任意阻抗 到纯阻 的变换。 图 9-6

  17. [证明] 以为 负载的 一般公式是 附录 关于单枝节的模型处理 现在,再进一步讨论[定理2] [定理2]由纯阻 变换到指定导纳实部 的电长度 且要求 图 9-7

  18. 为确保根号内值非负,必须有 附录 关于单枝节的模型处理 由实部方程可得 同时也得到

  19. 附录 关于单枝节的模型处理 有了上述两个定理,我们即可用模型法处理单枝节匹配问题。对于匹配情况 [定理3]对任意阻抗作单枝节匹配时

  20. 附录 关于单枝节的模型处理 其中 图 9-8 单枝节模型

  21. 附录 关于单枝节的模型处理 PROBLEM 9 已知特性阻抗Z0,负载 编制双枝自动匹配计算机程序,且给出lA,lB等参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