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 讓我們看看台灣的原住民吧 ! 台灣原住民有很多特色 讓我們來看看吧 ~!. 魯凱族.

yuk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原住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原住民 讓我們看看台灣的原住民吧! 台灣原住民有很多特色 讓我們來看看吧~!

  2. 魯凱族 魯凱族分佈於中央山脈南端山區,人口約一萬餘人。魯凱族的社會組織與排灣族近似。從前村落的組織是以頭目為中心,現在的社會階級已不像從前區分得那麼清楚,一般只有「頭目」、「平民」之分,一村有幾個不同氏系的「頭目」,除本家的頭目稱為「大頭目」外,其他稱「二頭目」或「小頭目」,完全沒有頭目家血緣的為「平民」。但由於現在的行政體系和經濟體制的關係,傳統中頭目的權威和地位已日漸沒落,而由「村長」或民意代表取代,過去的「平民」擁有的財富或社會成就可能超越頭目,得到村人的擁載。但,頭目在婚禮或傳統祭典中,仍是受到敬重的。

  3. 卑南族 卑南族集中於台東縱谷南方的平原上,「卑南」之名是取自此本族八大社中最強盛的「卑南社」。大約十七世紀時曾有一段盛極一時的「卑南王」歷史。 卑南族現在人口約一萬餘人,雖受鄰近的阿美、布農及漢人的影響,依然保存著獨特的文化風貌。卑南族著名的少年會所是舉行男子成年禮,訓練卑南族勇士的場所。卑南族傳統的猴祭、大獵祭多在年底開始持續至跨年,合稱為「年祭」,近十年來於各村輪流舉辦「聯合年祭」,原已失落的舊俗因著儀式的復甦而凝聚了族人的向心力。卑南族織布色彩、圖案繁複多變化,已成為獨樹一格的特色。

  4. 泰雅族 泰雅族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北到烏來,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是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人口約八萬五千人。 根據泰雅族傳說,祖先是起源於中央山脈大霸尖山一帶的白石山,大約十八世紀時,開始分別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分散遷移,依其語言及風俗的不同可分為:賽德克、賽考列克、澤敖列三大群。其中賽德克群的一支,往東部遷移到今花蓮一帶,自稱為「太魯閣族」。

  5. 賽夏族 賽夏族分佈於台灣北部中央山脈西側新竹與苗栗的縣界,五峰鄉、東河鄉及獅潭鄉,人口約五千人。四週為泰雅族及客家村落所環繞,由於地緣關係,與平地漢人接觸頻繁也因此受漢人和泰雅族之習俗影響亦深。根據語言學家的推測,賽夏族的語言是較古老的南島語言,可能祖先到台灣的時間較早。賽夏族是以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或現象為其宗族的氏姓,十九世紀中國清廷命其改從漢姓,於是根據原姓取其相近的意思或音譯而改從漢姓,如:日、風、樟、蟹、豆、絲、芎等姓氏。

  6. 鄒族 鄒族於中部中央山脈西側,分佈於阿里山鄉至高雄縣三民鄉之狹長地帶,人口約六千餘人,和布農族同樣居處海拔較高之山區。北部族群與南部族群在語言、文化風俗上差異性很大,常以「北鄒」、「南鄒」稱之。近幾世紀以來,受到來自東部山區布農族領土擴張,以及來自西部平埔族和漢人的入侵,加之傳染病之流行,人口數銳減,成為僅次於雅美、賽夏的少數族群。 鄒族是父系氏族的社會,部落中的男子會所「庫巴」,是族人會商大事、舉行祭典、訓練男子的場所,禁止女性進入。

  7. 雅美族 蘭嶼島處於離台灣本島東南方約七十公里的海上,從台東搭飛機約二十分鐘可達。蘭嶼周長三十六公里,島中央大部為山林,最高的山海拔六百五十公尺,四周多礁岩,島上的住民自稱為「ponsu no tau」意思是「島上的人」,因此以往學者所定的族名「雅美族」對他們而言毫無意義,最近族人主張以「達悟族」自稱。島上的聚落多以背山面海,於海岸平坦緩坡地築屋定居,形成現有的七個村村落,人口將近四千人,最早遷抵蘭嶼的時間在最近幾百年之前,與菲律賓巴丹島有很近的關係。

  8. 布農族 1953年布農族的音樂曾經由日人黑澤隆朝在國際民族音樂學會上披露而大放異彩,自此深受民族音樂學界之重視,其中「祈禱小米豐收歌」是以多聲部和音唱法,從低音漸高,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諧音,以美妙的和聲娛悅天神,同時也依此判斷當年小米之收成。 布農族從前分佈在台灣中部中央山脈,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之上。人口約四萬人。曾經發生過二次的民族大遷徒,分佈範圍也因此擴展遍佈於南投、高雄、花蓮、台東等縣境內,布農族又分為:卓社、郡社、丹社、巒社、卡社、五大社群。和泰雅族一樣,沒有所謂的「頭目」,而是以「推舉能人」的方式產生領袖。父系氏族為主的大家族,平均一家人口十多人,最多亦有二、三十個人共聚於一堂之記錄。

  9. 邵族 現在大部分的邵族人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少部分原來屬頭社系統的邵 族人則住在水里鄉頂崁村的大平林,兩地加起來的總人口數是二百八十三人,這樣的人口數可以說是全世界最袖珍的族群。卲族的生活方式是以魚獵、農耕、山林採集維生,農作的耕作的地點主要是家園附近的田地,早期在山林燒墾的時代以種粟為主,在搬到BARABAW之後,(橋在早期以種稻,形成 依山而耕的梯田景觀,另有種植蕃薯、芋頭、樹薯、花生等經濟作物。依傍日月潭而居的邵族,也是擅捕漁的部族,所發展出來的魚獵方式,例如『浮嶼誘魚』、『魚筌誘魚』等,是邵族文化獨特之處。

  10. 排灣族 排灣族分佈於中央山脈南端及東部海岸山脈的南端,以大武山為祖先發祥地,人口六萬六千餘人。 早期日本學者將排灣、魯凱、卑南地緣相近的三族合稱為「排灣群」,後來才區分為現在的三族。排灣族又分為拉瓦爾群(北排灣)及伏主勒群兩大系統,伏主勒群包括屏東瑪家鄉以南的南排灣,和台東地區的東排灣。北排灣由於和部份魯凱族仳鄰而居,在服飾、器物的風格型式上,反而與其他地區的排灣族差別較大。

  11. 台灣原住民的起源 目前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的起源說法有兩類,一是主張原住民族的發源地在島外。一是主張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前一種說法甚普遍,學者從語言、考古、文獻資料、神話傳說等方面論證原住民族祖先的起源地應是大陸東南沿海。學者甚至推測原住民族移入台灣的年代,例如賽夏族與泰雅族應是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先陶時代即來台,排灣族和卑南族則應是在東南亞巨石文化興盛時期,移入台灣。而台灣是南島語族祖居地的說法,是較新的主張,這是許多語言學家的研究結果。孰是孰非,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12. 石工藝 在排灣族、魯凱族的社會裡,能很容易的見到那些帶著濃厚原始色彩的雕刻,高大的家屋立柱,雕刻著男女祖先身像;大塊的石板上浮雕著祖先英雄像及頭像,往往一個甚至於數個並列一起;橫樑、壁板之雕刻,無一不是簡潔而有魄力之作品。石工藝飾以板岩為其主要的建材,在排灣文化中除技術層面外,在財產制度與象徵體系方面,石頭都具有豐富的意義。

  13. 木雕 北部、中部諸族的紋飾雕刻,藝術較低而雕刻物亦少,如泰雅族僅在竹製的耳軸、笛管、煙斗等。賽夏族也只是在口琴、笛琴、弓背上刻以幾何圖形線條。布農、鄒族則在刀鞘、弓背上刻以三角形缺口或點紋,用以記錄其獵首及獵獲的回數。邵族則以刳木工藝製成具該族特色的木杵和獨木舟。南部諸族的雕刻在性質上是屬於象徵的,乃至寫實的雕刻藝術,雕刻的種類有凹刻、浮雕、透雕與立體雕刻等,而雕刻的器物種類繁多,尤以排灣族為盛,其器物種類有建築,家具、用具、武器、宗教器物等以及玩賞雕物等。排灣族最常見的雕像為人首與雙蛇,其次為裸身人像、動物及蛇紋、菱紋等。

  14. 編器 台灣盛產竹籐,因此各族都有以竹籐為材料,編成各種日常用的器具,大的如背框、籮筐,小的像首飾盒,各族編器以泰雅族最為出色。編法主要有兩類,一為編織編法、一為螺旋編法,竹材較適宜編織編法,最常見的有斜紋編法和方格編法。螺旋編法用籐材,由於籐比竹少,所以較少見。另外還有月桃編織的有月桃席、盛物箱器及網帶編織。

  15. 織布 泰雅族的麻紡織工藝在各族中最為發達。起紡絲用手搓,並無紡紬。織機與他族無異,也是腰掛坐機。紡織在泰雅族屬婦女的工作,會以紡織之巧拙評定婦女的社會地位。泰雅族之麻紡織工藝曾發展至相當精巧的境地。其他各族婦女也都有紡織技術。邵族的達戈紋布也曾享譽一時。而排灣族除紡織之外,還善刺繡。

  16. 台灣原住民族中保有陶器的有布農、排灣、魯凱、阿美、卑南、雅美等族。布農族製造陶器的方法是把黏土塞進圓形網袋裡,使陶器中空,陰乾後再燒製,於是陶的表面會有網形的飾紋,陶器口部也會很大,不會有圈足。阿美族和雅美族做的大多是罐形器。阿美族陶器的特點是葫蘆形和瓶形陶器,有婦女製作。雅美族不但做無足的罐形器,也會做陶碗、陶偶。陶偶藝術已成為雅美族的表徵之一。在排灣族和魯凱族,陶壺被認為是貴族階級的傳家寶,是祖先留下來的遺物。排灣族的陶器大都是罐形器,也有少數瓶形器和扁平的瓶形器。紋飾多在口部、頸部和陶的上半部,有凸起的浮塑,也有用硬物捺印或尖物刻畫的。花紋種類從圓紋、三角形紋、米點、株鍊形、點狀、波浪形等,變化多,樣式也美。台灣原住民族中保有陶器的有布農、排灣、魯凱、阿美、卑南、雅美等族。布農族製造陶器的方法是把黏土塞進圓形網袋裡,使陶器中空,陰乾後再燒製,於是陶的表面會有網形的飾紋,陶器口部也會很大,不會有圈足。阿美族和雅美族做的大多是罐形器。阿美族陶器的特點是葫蘆形和瓶形陶器,有婦女製作。雅美族不但做無足的罐形器,也會做陶碗、陶偶。陶偶藝術已成為雅美族的表徵之一。在排灣族和魯凱族,陶壺被認為是貴族階級的傳家寶,是祖先留下來的遺物。排灣族的陶器大都是罐形器,也有少數瓶形器和扁平的瓶形器。紋飾多在口部、頸部和陶的上半部,有凸起的浮塑,也有用硬物捺印或尖物刻畫的。花紋種類從圓紋、三角形紋、米點、株鍊形、點狀、波浪形等,變化多,樣式也美。 製陶

  17. 木琴 「木琴」 ── 太魯閣語稱「打庫茲」意義同竹口簧片,傳統木琴製作不易,音只有四階,即 Le 、 Mi 、 So 、 La ,製成聲音清脆響亮的木琴,木琴的音質好壞與樹木的長短、乾濕及粗細有著極大關係,男女皆可敲奏。

  18. 香蕉織布 香蕉絲多分布在樹幹的表皮,取香蕉幹時要取樹頭部份,因為該部分的纖維最好,砍下的樹幹要在一週內處理,否則肉質腐爛後纖維就遭破壞。噶瑪蘭人在處理香蕉樹前有一個祝禱儀式稱Sbau,祈求祖靈保佑織布順利。Sbau過的香蕉樹不得從上面跨過,不然纖維會斷裂。處理香蕉樹時是先將皮層層剝下,撕成十公分左右的寬度,然後以刀片刮除肉質,留下薄薄的表皮。去肉質的樹皮要在陰涼處晾乾,直到完全乾燥後再剝成細線備用。整理經緯線:剝成細線的香蕉絲最好立刻紡成布,因為新鮮的絲線韌度最強。經初步剝絲所得的是短線,紡織前須將絲線接成足夠的量,要接多長則全憑織者的經驗而定。接線時線結要小,多餘的線頭須剪掉,以免妨礙織布。接好的線則綑成球狀,以利整經時操作。

  19. 播種祭 原住民族各族大都有播種祭,目的是藉著播種儀式祈求今年豐收。但現今因為種植農作物的改變(例如由種粟改為種稻)和經濟型態的變化,使得播種祭也隨之改變或消逝。例如曹族的播種祭又分為稻播種祭及粟播種祭。在祭拜形式上,布農族較為不同,他們是在粟子播種完後,拜祭農具,然後再將農具收藏起來 舉行的時間則多是在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時節,像鄒族通常在聖誕節後至元旦期間舉行,邵族在農曆三月一日,賽夏族則在農曆二月。鄒族在傳統上以女子主持此祭儀,是屬於家族性的祭儀。賽夏族方面目前只有向天湖還保有此祭儀。

  20. 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皆有收穫祭,大多以此祭作為新舊年度的更替。在收穫祭期間皆會準備豐盛酒食,晝夜歡樂,社眾都期望此日到來。台灣原住民族各族皆有收穫祭,大多以此祭作為新舊年度的更替。在收穫祭期間皆會準備豐盛酒食,晝夜歡樂,社眾都期望此日到來。 現在的豐年祭還存有較多宗教意味的有排灣、卑南和魯凱。 排灣族的收穫祭(masarut)主要是感謝神靈眷顧,給神過年之意。由祭師主持祭儀,將收穫的小米入倉,並選出播種用的小米,舉行吃新米活動。 卑南族的豐年祭又稱海祭,在七月中旬舉行。祭典是在海邊,往蘭嶼方向遙祭帶小米種籽到人間的二位神祇。會後大多會在社區內舉辦摔跤活動 收穫祭

  21. 祖靈祭 賽夏族的祖靈祭主要是祭祀去世的祖先,舉行時間不一定。由二位長老主持,將插有豬肉、黏糕的供品及酒攜至屋後空地施行祭儀。祭品分為二份,向東的給善靈,向西的給惡死的靈。祖靈祭的另一個目的是將新加入的家族成員,透過儀式成為家族的一份子。泰雅族目前只剩下祖靈祭還如期舉行。傳統上,舉行祖靈祭的季節是小米收割以後,由首領或長老商議時間,全社男子都要參加。在天未亮時,眾人到達祭場。每人手持竹棒,上面插有黏糕、豬肉、是獻給祖靈的供品。祖靈祭的祭品不能帶回部落,必須在祭祀地吃完。沿途回家時要越過火堆,以示與祖靈分隔。

  22. 狩獵祭 狩獵祭主要是祈求獵獲豐富。現今狩獵祭形式保存較完整的是卑南族的大獵祭。大獵祭原始意義為年度的狩獵、復仇、獵首,可長達數月之久。目前改為定點式,時間三天,在野地紮營抓田鼠。老人主導活動的進行,仍保有吟唱古老詩歌的習俗。大獵祭回來當天,村人會在卑南新站前立凱旋門。全村婦女、小孩列隊歡迎,並為長老們戴上花環,吟唱傳統的史詩,隨後還有聚餐等一連串的活動。

  23. 河川祭 雅美族的飛魚招魚祭在每年二、三月舉行,意在召請飛魚,祈求魚獲豐碩。 祭典當天清晨,長老帶領社中男子至海邊,以手指沾雞血,塗在海邊的卵石上。並向海面呼喊「飛魚回來哦!」各船的船主則戴上銀盔、金片,面海祈求飛魚飛回到船上來。之後,船主檢拾五個卵石回到船主屋前的曬魚架,將卵石放在曬魚桿及四個支架下面,並搖晃著。這象徵了魚架因掛滿了飛魚而搖晃,有祈求豐收之意。阿美族捕魚祭舉行的時間在豐年祭之前,時間視各地而異,大致在六~八月之間。捕魚代表今年的終止。但這是男子活動,禁止女性參與。

  24. 矮靈祭是賽夏族最重要的祭典。原本是在每年農曆十月半月圓期間一連舉行三個夜晚,日據時代改為二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在矮靈祭舉行前一個月左右,南北兩祭團結芒草約期。當芒草花開,族人也開始練唱矮人祭歌。祭典前約一個星期,南北祭團會相會商討祭典事宜。正式祭典開始時要殺豬,做祭告稟報儀式。然後在天將明之際唱第一首招請之歌,蒸米糕,連同酒和魚請歸來的矮人用餐。次日傍晚展開連續三晚的歌舞,第四日清晨,唱跳送別之歌。矮靈每兩年歸來一次的路線是先抵達南群,再由北群離去。所以南賽夏比北賽夏先一天舉行。整個祭典分三階段,即迎靈、娛靈、送靈。矮靈祭是賽夏族最重要的祭典。原本是在每年農曆十月半月圓期間一連舉行三個夜晚,日據時代改為二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在矮靈祭舉行前一個月左右,南北兩祭團結芒草約期。當芒草花開,族人也開始練唱矮人祭歌。祭典前約一個星期,南北祭團會相會商討祭典事宜。正式祭典開始時要殺豬,做祭告稟報儀式。然後在天將明之際唱第一首招請之歌,蒸米糕,連同酒和魚請歸來的矮人用餐。次日傍晚展開連續三晚的歌舞,第四日清晨,唱跳送別之歌。矮靈每兩年歸來一次的路線是先抵達南群,再由北群離去。所以南賽夏比北賽夏先一天舉行。整個祭典分三階段,即迎靈、娛靈、送靈。 矮靈祭

  25. 排灣族的洪水傳說 古時候,洪水氾濫四方都是大水。當時有兄妹二人抓住水中的「拉葛葛日」草,才沒有淹死;但他們找不到一塊乾的土地,家也不見了,兩人就相對而哭。忽然一條蚯蚓出現,他排出的糞變成一座浮出水面的山陵,兄妹二人依附在這座山。二人在那裡住了一段時日,因為沒有火,所以日子過得非常難受。突然間,半空中飛來一隻甲蟲,他們遠遠看見甲蟲口中銜著一根細火繩,便把他取來。從那時起,火不停地燃燒,從沒有熄滅。兄妹二人長大以後,便在蚯蚓排出來的土地上耕作,他們到處找尋地瓜、山芋和粟米的種子,找到種子便開始播種,於是有了充足的食物。日子一天天過去,二人長大了,在世間卻找不到其他人做配偶。後來兄妹只好結為夫妻,最初他們所生的孩子都有殘疾;有瞎子、四肢不全的。

  26. 布農族的洪水傳說 太古時代洪水驟然成災,淹沒了大地,形成了一片茫茫大海,僅剩玉山、巒大山、郡大山、shilubiya山和卓社大山的山頂露在水面上。人們幸虧能夠避難到玉山的山頂上,可是所有的粟穀盡失,無以為炊。還好山上有很多獸類,人們紛紛捕來生食充飢。由於沒有火,生活很不方便,人們到處尋火,有一天終於發現卓社大山上有火光。人們立刻差遣一隻鳥去索火,可是在回程途中熄火了;人們改派長尾鳥去,長尾鳥卻在飛行途中落水滅頂。最後,人們派出haipiji鳥去,這才如願以償,得火而歸。 後來,有一次螃蟹和大蛇爭鬥,螃蟹剪破了大蛇的肚子,大蛇不堪疼痛,向西逃竄而去,其經過之處頓成一道溪流,積水順溪而渲,又露出原來的陸地來。人們大喜,紛紛下山求美地,結果離散四方,各自組織部社,以至於今。

  27. 看完了這些原這民的介紹,就可讓你更加了解原住民看完了這些原這民的介紹,就可讓你更加了解原住民

More Related